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脑工具,教育就是玩中学
家长们无一不谈电脑而色变,认为正是电脑剥夺了孩子正常的学习时间,沉溺于电脑游戏中不能自拔,既伤害了孩子的身体健康,又影响到了学习……总之,电脑似乎是万恶之首。然而,对于刘小兰来说,教育孩子,几乎没有比电脑更好的工具。
张小月3岁的时候,家里一位有钱的亲戚,送给刘晓兰一台电脑。虽然是淘汰的旧机型,刘晓兰还是开心得不得了:她在单位是打字员,这和她的工作息息相关。同样感到开心的,还有张小月。家里出现这样一个新奇的东西,小月马上把它当成了大玩具,每当刘晓兰开机时,她就目不转眼地盯着看,手也不由自主地想摸上去。
开始,刘晓兰不让她碰,觉得电脑是昂贵的物件,弄坏了,得不偿失。可是,越不让张小月玩,她就越好奇。趁刘晓兰几次不注意,小月几乎把手伸到电脑后面的排风扇里去。刘晓兰觉得,不能再这么挡着孩子了,让她背着自己玩,还不如自己辅导她玩,至少,安全能得到保证。
刘晓兰开始教张小月从电脑键盘开始玩。
“3,是3。”张小月指着键盘上的键子数了起来,“小耳朵,就是3,小鸭子,就是2。”
“好孩子,”刘晓兰心头一振,这些都是自己平时教张小月的 “你看看,还认得什么?”
张小月把自己认识的数字都数了出来。刘晓兰很兴奋,开始利用电脑,教张小月学起了简单的加减法。小月每按下一个健,都会开心地叫起来。渐渐地,张小月学会了简单的算术应用。
一段时间以来,张小月玩的都是电脑键盘上的小键盘,也就是数字键盘。有一次,张小月把手指迟疑着指向了字母键盘。刘晓兰刚想阻止她,忽然心中一动:这不正是教孩子拼音与汉字的好机会吗?于是,她开始手把手地教张小月键盘上的拼音字母,并耐心地教她拼音与汉字之间的关系。
小月完全把这个当成了游戏,学得很快,没用多久,就把拼音学会了。看着自己用拼音在电脑上打出的汉字,小月开心得不得了。
有一次,刘晓兰正在厨房做饭,张小月在书房大叫起来:“妈妈快来!”刘晓兰以为出了什么事,急匆匆地跑进书房。见妈妈走进来,张小月指着电脑屏幕说:“妈妈,你看。”脸上遮掩不住地兴奋。
电脑屏幕上是小月的第一次创作:“我爱我的妈妈,我也爱我的爸爸,我们在一起,开开心心,一起玩。我爱我的爷爷,我也爱我的奶奶,我们在一起,高兴地看电视。”下面的署名是张小月。
刘晓兰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难道是一个4岁孩子的创作吗?简直就像是一首诗。在电脑上写字,为张小月的拼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张小月可以熟练地用拼音打字后,刘晓兰又开始用电脑键盘教张小月学习英语了,这更是件简单的事情,张小月一点就通,学习的热情更加高涨了。
习惯培养,完美的人不放弃
有这样一句话:“种下一个习惯,收获一个性格;种下一个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如果代换这句话,也就是说,习惯可以决定命运。不过,一些家长似乎对于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并不十分重视,所有的目光都盯到了学习上。刘晓兰认为,学习当然重要,但习惯将决定学习的成败。
上了小学之后,小月的学习紧张起来,语言、数学、图画……她最喜欢的英语和钢琴,是她自己加给自己的。每天要写作业,练琴,背英语单词,小月感到时间实在是不够,烦得不得了。
那天,刘晓兰推开小月的房门,发现小月在书桌前忙得手忙脚乱。一会儿抓过语文作业写那一阵;一会儿又拿起数学课本复习;扔下数学书,又带上了耳机……活脱脱是《摩登时代》的卓别林。
“妈妈,快出去,”见刘晓兰走进来,小月急了,“没看我正忙吗?时间不够用呢!”
“是吗?”刘晓兰笑着走过去,“你每天写作业要用多长时间?练琴和听外语要用多长时间?”
“写作业和复习要一个小时,练琴要一个小时,学外语要一个小时,一共3个小时。”小月低头算了算,眼睛迷朦了起来,“可是,我现在差不多要用5个小时,都没有玩的时间了。“
“你需要订个计划。”刘晓兰说,“不能东做点,西做点。试一试,到时,你就会发现,你有好多玩的时间。”
说完,刘晓兰就走了出去。
张小月自己拟定好计划,拿去给刘晓兰看。刘晓兰却看也不看:“只要你认为合适,就按计划去做吧——记住,有了计划,不按计划去做,还不如没有计划。”张小月开始严格地按计划去做。半年之后,亲朋好友们发现,张小月越来越贪玩,还告诉刘晓兰,要对小月严加管教。刘晓兰只是笑笑。到了期终考试的时候,张小月考了个全年级第一名,这时,亲朋好友才知道,是计划管住了张小月的学习,刘晓兰自然也就不用费心了。
按计划行事,就不能拖拉,拖拉就会影响到下一步计划的完成。这是所有设立计划的人所必须掌握的。然而,小月有一次却把计划拖了下来。
那天晚上,刘晓兰已把晚饭摆到了桌上,小月还没有出来。刘晓兰敲门走进她的房间,才发现,小月正俯在书桌上,皱着眉头做一道数学题。
“这题太难了。”小月向妈妈诉苦,“不做出它我就不吃饭。”
“干脆叫爸爸帮你,”刘晓兰一看,这道题真的比较难,自己也没有太大把握,“饭都要凉了。”
张哲走过来,想为小月讲解那道题。可是,小月却捂住了耳朵不听:“我自己的事,一定要自己做。”没办法,张哲和刘晓兰只好先吃饭,并告诉小月,不要急,慢慢来。吃过饭半个小时后,小月才兴冲冲地跑出来:“终于做好了!”
再看看小月的作业,字迹工整,页面整洁。那道题,更是用了一种比课本上更为方便简捷的方式。孩子这种上进心和事事要求完美的精神是好的,不过,刘晓兰还是告诉小月,为了效率,有时也需要别人的帮助。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多一个人的帮助也就多了份力量。小月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幸福定义,想像的力量无穷尽
家长们普遍对孩子的想像力并不看重。学习知识,用成绩来衡量,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想像力有什么用?不能给孩子带来任何实际的效益。然而,刘晓兰却认为,想像力是孩子创新的基础及幸福的前提。
刘晓兰的记忆里,有个故事,一直深深地打动着她:一个人病了,医生说他最多活不过三个月。他躺在病床上,哪里也去不了,惟一能活动的只有脖子。这时,他发现窗外树梢上,有几片绿色的叶子,他想,当最后一片叶子落下,他的生命也就终结了。没想到,那叶子竟然一直没落,冬天了,那些叶子还在。最终,那个病人开始想像,当自己病好了,就可以到那棵树下闲坐,散步……心情好了,病竟然奇迹般地好了。
这其实就是想像的力量。
火车、飞机、轮船……哪一样发明和发现都和想像力有关,就算一个人不是从事创作、艺术、科技方面的工作,想像力也能带给人幸福和快乐。
所以,刘晓兰特别注重保护并发展小月的想像力。
“妈妈,是不是学数学就不用想像了?”小月问刘晓兰,“数学就是加减乘除。”
“当然不是,”刘晓兰马上告诉小月,“想像力无处不在。”说着,刘晓兰给小月讲了个故事。那个故事所说的,是一栋办公大楼里的电梯过于老旧,要拆掉重建,可是,拆电梯就会令整栋楼无法办公。最终,一位工人提出,在大楼外建新电梯,可观光,也不会影响大楼的运作。
“这就是想像力,”刘晓兰说,“无论生活的哪一方面,都需要想像力,建筑、经商、学习都是一样。”
在刘晓兰的“纵容”下,小月的想像力越来越丰富。特别是写作方面,用小月老师的话来说,小月的作文简直有些天马行空,无所拘束。当然,这些作文属于自由想像类的作文,写人记事的作文,小月写得却又非常细腻,点滴不遣,张驰有道。
就算是在游戏当中,小月也表现得想像力十足。
有一次,小月和几个小朋友在家里玩捉迷藏的游戏。一个小朋友俯在墙上,数到约好的数字后才可回头。在这一时间里,其他小伙伴尽力把自己藏好,不让数数的小伙伴找到自己。其他小伙伴都蛮好找,不是在门后,就是在床底下。可是,所有的小伙伴都找到了,就是找不到小月。
“小月,”时间一点一滴地过去,大家都有点急了,“快出来吧。”
没有人应声。
最后,小伙伴们商量,是否要去报警或者去找家长时,才听到小月喊一声,从床上跳了起来。其实,大家早已注意到了床上的那块花布,只是大家都认为,那布下面只是些衣物,又摆得那么明显,小月一定不会躲在那里,这才有了这场虚惊。
随着年龄增长,小月的性格越来越好,对待任何事情,都能够看得通透。特别是对于失败,她知道,所有的失败,最终都将过去,只要坚持,就能取得成功。现在,张小月远在德国著名公立大学马尔堡大学攻读。每当回想起她小时的故事,她都会由衷地说一声:是妈妈把我扶上了成长的阶梯。
家长们无一不谈电脑而色变,认为正是电脑剥夺了孩子正常的学习时间,沉溺于电脑游戏中不能自拔,既伤害了孩子的身体健康,又影响到了学习……总之,电脑似乎是万恶之首。然而,对于刘小兰来说,教育孩子,几乎没有比电脑更好的工具。
张小月3岁的时候,家里一位有钱的亲戚,送给刘晓兰一台电脑。虽然是淘汰的旧机型,刘晓兰还是开心得不得了:她在单位是打字员,这和她的工作息息相关。同样感到开心的,还有张小月。家里出现这样一个新奇的东西,小月马上把它当成了大玩具,每当刘晓兰开机时,她就目不转眼地盯着看,手也不由自主地想摸上去。
开始,刘晓兰不让她碰,觉得电脑是昂贵的物件,弄坏了,得不偿失。可是,越不让张小月玩,她就越好奇。趁刘晓兰几次不注意,小月几乎把手伸到电脑后面的排风扇里去。刘晓兰觉得,不能再这么挡着孩子了,让她背着自己玩,还不如自己辅导她玩,至少,安全能得到保证。
刘晓兰开始教张小月从电脑键盘开始玩。
“3,是3。”张小月指着键盘上的键子数了起来,“小耳朵,就是3,小鸭子,就是2。”
“好孩子,”刘晓兰心头一振,这些都是自己平时教张小月的 “你看看,还认得什么?”
张小月把自己认识的数字都数了出来。刘晓兰很兴奋,开始利用电脑,教张小月学起了简单的加减法。小月每按下一个健,都会开心地叫起来。渐渐地,张小月学会了简单的算术应用。
一段时间以来,张小月玩的都是电脑键盘上的小键盘,也就是数字键盘。有一次,张小月把手指迟疑着指向了字母键盘。刘晓兰刚想阻止她,忽然心中一动:这不正是教孩子拼音与汉字的好机会吗?于是,她开始手把手地教张小月键盘上的拼音字母,并耐心地教她拼音与汉字之间的关系。
小月完全把这个当成了游戏,学得很快,没用多久,就把拼音学会了。看着自己用拼音在电脑上打出的汉字,小月开心得不得了。
有一次,刘晓兰正在厨房做饭,张小月在书房大叫起来:“妈妈快来!”刘晓兰以为出了什么事,急匆匆地跑进书房。见妈妈走进来,张小月指着电脑屏幕说:“妈妈,你看。”脸上遮掩不住地兴奋。
电脑屏幕上是小月的第一次创作:“我爱我的妈妈,我也爱我的爸爸,我们在一起,开开心心,一起玩。我爱我的爷爷,我也爱我的奶奶,我们在一起,高兴地看电视。”下面的署名是张小月。
刘晓兰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难道是一个4岁孩子的创作吗?简直就像是一首诗。在电脑上写字,为张小月的拼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张小月可以熟练地用拼音打字后,刘晓兰又开始用电脑键盘教张小月学习英语了,这更是件简单的事情,张小月一点就通,学习的热情更加高涨了。
习惯培养,完美的人不放弃
有这样一句话:“种下一个习惯,收获一个性格;种下一个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如果代换这句话,也就是说,习惯可以决定命运。不过,一些家长似乎对于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并不十分重视,所有的目光都盯到了学习上。刘晓兰认为,学习当然重要,但习惯将决定学习的成败。
上了小学之后,小月的学习紧张起来,语言、数学、图画……她最喜欢的英语和钢琴,是她自己加给自己的。每天要写作业,练琴,背英语单词,小月感到时间实在是不够,烦得不得了。
那天,刘晓兰推开小月的房门,发现小月在书桌前忙得手忙脚乱。一会儿抓过语文作业写那一阵;一会儿又拿起数学课本复习;扔下数学书,又带上了耳机……活脱脱是《摩登时代》的卓别林。
“妈妈,快出去,”见刘晓兰走进来,小月急了,“没看我正忙吗?时间不够用呢!”
“是吗?”刘晓兰笑着走过去,“你每天写作业要用多长时间?练琴和听外语要用多长时间?”
“写作业和复习要一个小时,练琴要一个小时,学外语要一个小时,一共3个小时。”小月低头算了算,眼睛迷朦了起来,“可是,我现在差不多要用5个小时,都没有玩的时间了。“
“你需要订个计划。”刘晓兰说,“不能东做点,西做点。试一试,到时,你就会发现,你有好多玩的时间。”
说完,刘晓兰就走了出去。
张小月自己拟定好计划,拿去给刘晓兰看。刘晓兰却看也不看:“只要你认为合适,就按计划去做吧——记住,有了计划,不按计划去做,还不如没有计划。”张小月开始严格地按计划去做。半年之后,亲朋好友们发现,张小月越来越贪玩,还告诉刘晓兰,要对小月严加管教。刘晓兰只是笑笑。到了期终考试的时候,张小月考了个全年级第一名,这时,亲朋好友才知道,是计划管住了张小月的学习,刘晓兰自然也就不用费心了。
按计划行事,就不能拖拉,拖拉就会影响到下一步计划的完成。这是所有设立计划的人所必须掌握的。然而,小月有一次却把计划拖了下来。
那天晚上,刘晓兰已把晚饭摆到了桌上,小月还没有出来。刘晓兰敲门走进她的房间,才发现,小月正俯在书桌上,皱着眉头做一道数学题。
“这题太难了。”小月向妈妈诉苦,“不做出它我就不吃饭。”
“干脆叫爸爸帮你,”刘晓兰一看,这道题真的比较难,自己也没有太大把握,“饭都要凉了。”
张哲走过来,想为小月讲解那道题。可是,小月却捂住了耳朵不听:“我自己的事,一定要自己做。”没办法,张哲和刘晓兰只好先吃饭,并告诉小月,不要急,慢慢来。吃过饭半个小时后,小月才兴冲冲地跑出来:“终于做好了!”
再看看小月的作业,字迹工整,页面整洁。那道题,更是用了一种比课本上更为方便简捷的方式。孩子这种上进心和事事要求完美的精神是好的,不过,刘晓兰还是告诉小月,为了效率,有时也需要别人的帮助。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多一个人的帮助也就多了份力量。小月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幸福定义,想像的力量无穷尽
家长们普遍对孩子的想像力并不看重。学习知识,用成绩来衡量,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想像力有什么用?不能给孩子带来任何实际的效益。然而,刘晓兰却认为,想像力是孩子创新的基础及幸福的前提。
刘晓兰的记忆里,有个故事,一直深深地打动着她:一个人病了,医生说他最多活不过三个月。他躺在病床上,哪里也去不了,惟一能活动的只有脖子。这时,他发现窗外树梢上,有几片绿色的叶子,他想,当最后一片叶子落下,他的生命也就终结了。没想到,那叶子竟然一直没落,冬天了,那些叶子还在。最终,那个病人开始想像,当自己病好了,就可以到那棵树下闲坐,散步……心情好了,病竟然奇迹般地好了。
这其实就是想像的力量。
火车、飞机、轮船……哪一样发明和发现都和想像力有关,就算一个人不是从事创作、艺术、科技方面的工作,想像力也能带给人幸福和快乐。
所以,刘晓兰特别注重保护并发展小月的想像力。
“妈妈,是不是学数学就不用想像了?”小月问刘晓兰,“数学就是加减乘除。”
“当然不是,”刘晓兰马上告诉小月,“想像力无处不在。”说着,刘晓兰给小月讲了个故事。那个故事所说的,是一栋办公大楼里的电梯过于老旧,要拆掉重建,可是,拆电梯就会令整栋楼无法办公。最终,一位工人提出,在大楼外建新电梯,可观光,也不会影响大楼的运作。
“这就是想像力,”刘晓兰说,“无论生活的哪一方面,都需要想像力,建筑、经商、学习都是一样。”
在刘晓兰的“纵容”下,小月的想像力越来越丰富。特别是写作方面,用小月老师的话来说,小月的作文简直有些天马行空,无所拘束。当然,这些作文属于自由想像类的作文,写人记事的作文,小月写得却又非常细腻,点滴不遣,张驰有道。
就算是在游戏当中,小月也表现得想像力十足。
有一次,小月和几个小朋友在家里玩捉迷藏的游戏。一个小朋友俯在墙上,数到约好的数字后才可回头。在这一时间里,其他小伙伴尽力把自己藏好,不让数数的小伙伴找到自己。其他小伙伴都蛮好找,不是在门后,就是在床底下。可是,所有的小伙伴都找到了,就是找不到小月。
“小月,”时间一点一滴地过去,大家都有点急了,“快出来吧。”
没有人应声。
最后,小伙伴们商量,是否要去报警或者去找家长时,才听到小月喊一声,从床上跳了起来。其实,大家早已注意到了床上的那块花布,只是大家都认为,那布下面只是些衣物,又摆得那么明显,小月一定不会躲在那里,这才有了这场虚惊。
随着年龄增长,小月的性格越来越好,对待任何事情,都能够看得通透。特别是对于失败,她知道,所有的失败,最终都将过去,只要坚持,就能取得成功。现在,张小月远在德国著名公立大学马尔堡大学攻读。每当回想起她小时的故事,她都会由衷地说一声:是妈妈把我扶上了成长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