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棉花生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中国棉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glonghai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江中下游是我国棉花主产区之一,也是高产棉区,笔者2005年7—10月在江西、湖北、安徽的长江中下游流域19个县进行了棉田调查发现:种植品种709/6以上是抗虫杂交棉,基本上是营养钵育苗,种植密度每公顷1.5万~3.0万株,公顷产子棉3000~5000kg。总体植棉水平较高。
其他文献
1土壤状况及分布吴桥县位于华北平原黑龙港流域中心,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土壤类型属浅色草甸土潮土类,分3个亚类(按土壤中母质来源及地貌特征,可分为普通潮土、褐色潮土、
近20年来,新疆新的病虫在不断传入和增加,如玉米螟已在全疆范围内发生,美洲斑潜蝇在局部地区发生较重,个别地区棉田(吐鲁番)及花卉上(乌鲁木齐、哈密、库尔勒、克拉玛依等地)
过去种植非抗虫棉的常规技术,基本适用于抗虫棉.但由于抗虫棉品种的特性与非抗虫棉有差异,种植时需对非抗虫棉的常规技术加以改进:实行"一提高"、"五改进",良种良法配套,每公
4 月26 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发布国家标准《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标准编号为GB/T51366-2019,该标准将于2019 年12 月1 日起实施,主编单位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和中国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