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笔者通过富有生活化的教育活动——打电话,论述了只有生活与教育的有机整合才能使教育对生活进行改造,并体现生活的特点。
关键词:教学 反思 打电话
古语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可我发现在我们教师的教学反思中“得道”、“失道”都多助。打电话这一活动在幼儿生活中是经常看到或接触的,在我们中班娃娃家经常可以看到孩子们在拨打电话,虽然时常是自言自语,但还是沉浸在这种境界里。现实生活中幼儿喜欢拨动自己家中的电话或家长的手机。如何实现幼儿感兴趣的生活活动的教育价值呢?我在思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生活是幼儿园课程的源泉。“幼儿的发展特点和学习能力决定了幼儿园的课程必须是与幼儿的生活相关联的。生活是幼儿园课程设计和实施的现实背景,不考虑现实生活背景的课程不可能真正是适宜儿童的课程,远离幼儿生活背景的内容难以让幼儿真正感受和领悟,难以进入幼儿的认知结构之中”。是呀,只有生活与教育的有机整合才能使教育对生活进行改造,并体现生活的特点。我设计了富有生活化的教育活动——打电话,通过活动的实施进行了反思。
一、善于利用,充分寻找结合点
打电话这个活动是综合性活动,综合就是要使不同学科内容产生有机联系,使它们不再处于割裂、分离的状态,从而形成一个产生教育影响的整体,并非有联系就是综合,综合需要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目标的确定是为打电话这个活动服务,环节过渡自然和谐,层层递进,让孩子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大胆地探索,在生活活动中挖掘更多的教育价值,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学习自己解决生活问题能力、感受和朋友、家人通话的快乐等等。本次活动同时也感受到了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如金嘉怡小朋友生病了,通过让幼儿看着电话号码来打电话,了解朋友的病情送去慰问和关心,这也是一种对《纲要》情感要素的深刻理解。活动不仅追求技能方面,也要考虑良好品质的形成。我将显性目标与隐性目标有机融合,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到本领,感受到情感,使活动充满人性化。
二、等待设疑,引导探索
1. 设置情景,引发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一下子吸引幼儿是关键,我就让幼儿观看一段我女儿打电话给她姐姐的录象引出话题——打电话。孩子受到听觉、视觉冲击,全神贯注、兴趣盎然。我女儿是我们班幼儿很熟悉的朋友,所以大家都很好奇:“看,是天天!”大家注意的焦点一下子就集中了,我很自然地开始提问,激起了幼儿的尝试探索性。可见,关注幼儿的兴趣点,选择其感兴趣的话题,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2. 体验尝试,掌握技能。
历来,生活教育往往以传递的方式进行,大的传小的,经验丰富的传经验浅薄的。为引发孩子主动学习,让孩子真正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生活活动也需要,同时也可以用探究的方式开展。如幼儿尝试着说自己的电话号码,自己尝试着手口一致地指着说自己的电话号码,再自己尝试着拨打自己的电话。这些都是让幼儿自己来动嘴、动手、动脑来探究问题。在这过程中出现一些情况,正是有这些情况的出现才使活动更显真实。如在给金嘉怡朋友打电话时她爸爸的电话已关机,自然引导——怎么办?有的幼儿出了错,如李景辰开始说时是这个电话号码,可是在打时就发现自己说的电话号码是错误的,这就引出又一个生活问题——打错电话怎么办?并让幼儿知道打错电话是经常发生的事,电话号码正确很重要。李诗怡在给妈妈打电话时,发现妈妈的电话已关机,我就随机让幼儿猜猜她的妈妈可能怎样?有的幼儿认为可能在睡觉,那就自然引出别打扰人。张云骥尝试着拨打他妈妈的电话,有一段很长的等待过程,这个等待也是一种品质的培养。幼儿在这种尝试——不成功——再尝试——成功的过程中体会了生活中酸甜苦辣的滋味。
3. 精心准备,恰当运用。
首先整个活动教具的准备是有特色的。一、真实性,打电话用的手机是真的,用这种教具更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与需求。手机边打边报数的功能吸引力很大,幼儿似乎已把它当成了宝贝。二、教育性,我采用了电化教学手段,用两段录象作为教具。通过第一段打电话录象的播放让幼儿真实地感受到打电话的步骤和表述。通过第二段接电话录象的播放,形象地再现了接电话时的礼貌用语,为全体幼儿做出示范和表率。如果教师主动来告诉幼儿该怎样怎样,幼儿被动接受,这样就体现不出新理念。以同样为幼儿的孩子来说来做,幼儿就会主动去模仿去学习,这种主动性就是幼儿学习的动力和驱动。所以两段录象不仅是起到分两个过程的作用,更起到推进发展的作用。三、铺垫性,数字卡片的运用不仅起到认读的作用,我也做了一下铺垫,因为在教学活动中数字7、8、9幼儿还不会书写,这样在设计电话卡时就会出现问题,有参照可能会解决些问题。
三、根据实际,需随机调整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出现了一个小插曲——我放在桌上的手机忽然响了。这一响,打断了我的正常活动,我第一反应就是关掉。活动后我想到这不正是一个最真实的接电话的情景吗?真实“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错过了才感受到。所以在随机性方面还需不断锻炼。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古人的这句话不知给现代的你有何新的启示呢?这不正是我们手中的法宝吗?学习——反思——再学习将成为我们每个幼儿教师的成长阶梯。我们将会从中得益非浅、受惠无穷!
关键词:教学 反思 打电话
古语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可我发现在我们教师的教学反思中“得道”、“失道”都多助。打电话这一活动在幼儿生活中是经常看到或接触的,在我们中班娃娃家经常可以看到孩子们在拨打电话,虽然时常是自言自语,但还是沉浸在这种境界里。现实生活中幼儿喜欢拨动自己家中的电话或家长的手机。如何实现幼儿感兴趣的生活活动的教育价值呢?我在思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生活是幼儿园课程的源泉。“幼儿的发展特点和学习能力决定了幼儿园的课程必须是与幼儿的生活相关联的。生活是幼儿园课程设计和实施的现实背景,不考虑现实生活背景的课程不可能真正是适宜儿童的课程,远离幼儿生活背景的内容难以让幼儿真正感受和领悟,难以进入幼儿的认知结构之中”。是呀,只有生活与教育的有机整合才能使教育对生活进行改造,并体现生活的特点。我设计了富有生活化的教育活动——打电话,通过活动的实施进行了反思。
一、善于利用,充分寻找结合点
打电话这个活动是综合性活动,综合就是要使不同学科内容产生有机联系,使它们不再处于割裂、分离的状态,从而形成一个产生教育影响的整体,并非有联系就是综合,综合需要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目标的确定是为打电话这个活动服务,环节过渡自然和谐,层层递进,让孩子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大胆地探索,在生活活动中挖掘更多的教育价值,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学习自己解决生活问题能力、感受和朋友、家人通话的快乐等等。本次活动同时也感受到了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如金嘉怡小朋友生病了,通过让幼儿看着电话号码来打电话,了解朋友的病情送去慰问和关心,这也是一种对《纲要》情感要素的深刻理解。活动不仅追求技能方面,也要考虑良好品质的形成。我将显性目标与隐性目标有机融合,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到本领,感受到情感,使活动充满人性化。
二、等待设疑,引导探索
1. 设置情景,引发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一下子吸引幼儿是关键,我就让幼儿观看一段我女儿打电话给她姐姐的录象引出话题——打电话。孩子受到听觉、视觉冲击,全神贯注、兴趣盎然。我女儿是我们班幼儿很熟悉的朋友,所以大家都很好奇:“看,是天天!”大家注意的焦点一下子就集中了,我很自然地开始提问,激起了幼儿的尝试探索性。可见,关注幼儿的兴趣点,选择其感兴趣的话题,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2. 体验尝试,掌握技能。
历来,生活教育往往以传递的方式进行,大的传小的,经验丰富的传经验浅薄的。为引发孩子主动学习,让孩子真正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生活活动也需要,同时也可以用探究的方式开展。如幼儿尝试着说自己的电话号码,自己尝试着手口一致地指着说自己的电话号码,再自己尝试着拨打自己的电话。这些都是让幼儿自己来动嘴、动手、动脑来探究问题。在这过程中出现一些情况,正是有这些情况的出现才使活动更显真实。如在给金嘉怡朋友打电话时她爸爸的电话已关机,自然引导——怎么办?有的幼儿出了错,如李景辰开始说时是这个电话号码,可是在打时就发现自己说的电话号码是错误的,这就引出又一个生活问题——打错电话怎么办?并让幼儿知道打错电话是经常发生的事,电话号码正确很重要。李诗怡在给妈妈打电话时,发现妈妈的电话已关机,我就随机让幼儿猜猜她的妈妈可能怎样?有的幼儿认为可能在睡觉,那就自然引出别打扰人。张云骥尝试着拨打他妈妈的电话,有一段很长的等待过程,这个等待也是一种品质的培养。幼儿在这种尝试——不成功——再尝试——成功的过程中体会了生活中酸甜苦辣的滋味。
3. 精心准备,恰当运用。
首先整个活动教具的准备是有特色的。一、真实性,打电话用的手机是真的,用这种教具更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与需求。手机边打边报数的功能吸引力很大,幼儿似乎已把它当成了宝贝。二、教育性,我采用了电化教学手段,用两段录象作为教具。通过第一段打电话录象的播放让幼儿真实地感受到打电话的步骤和表述。通过第二段接电话录象的播放,形象地再现了接电话时的礼貌用语,为全体幼儿做出示范和表率。如果教师主动来告诉幼儿该怎样怎样,幼儿被动接受,这样就体现不出新理念。以同样为幼儿的孩子来说来做,幼儿就会主动去模仿去学习,这种主动性就是幼儿学习的动力和驱动。所以两段录象不仅是起到分两个过程的作用,更起到推进发展的作用。三、铺垫性,数字卡片的运用不仅起到认读的作用,我也做了一下铺垫,因为在教学活动中数字7、8、9幼儿还不会书写,这样在设计电话卡时就会出现问题,有参照可能会解决些问题。
三、根据实际,需随机调整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出现了一个小插曲——我放在桌上的手机忽然响了。这一响,打断了我的正常活动,我第一反应就是关掉。活动后我想到这不正是一个最真实的接电话的情景吗?真实“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错过了才感受到。所以在随机性方面还需不断锻炼。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古人的这句话不知给现代的你有何新的启示呢?这不正是我们手中的法宝吗?学习——反思——再学习将成为我们每个幼儿教师的成长阶梯。我们将会从中得益非浅、受惠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