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用水量也在不断增长,给排水系统作为建筑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的是否合理必将会对住户今后的日常使用和维护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人们对排水系统的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时期新背景下,加强对于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研究我国建筑给排水设计现状,创新建筑给排水设计策略,为给排水工作者与紧跟时代步伐、提高设计和服务水平提供借鉴。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设计;问题;对策
引 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不断完善,我国建筑工程无论是建设规模还是建设速度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同时也暴露了设计施工方面的很多问题。本文对照有关设计规范、规定、标准 ,列举了目前建筑给排水设计等方面存在的典型违规问题 ,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改进措施。
1 建筑给排水设计存在问题
1.1 消防水箱设置不合理的问题
(1)有多个建筑物的小区,仅在一个建筑物屋顶设置高位消防水箱,该建筑物的建筑高度最高,但由于小区地形变化,导致建筑物室外地坪高程变化,使该建筑物屋顶并不是小区最高点。这样设置的共用高位消防水箱,即使消防水箱的容积能满足扑救初期火灾的需要,亦不符合规范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应与建筑规划专业人员仔细计算小区的最高点,不以某个建筑物本身高度为标准,而以小区建筑物最高屋顶为设置水箱的依据。
(2)工程实践中大量存在屋顶生活消防合用水箱的现象,这存在不少弊病:一般合用水箱的生活用水不到全部水箱容积的50%,使得水的更新周期>24h,水中余氯不足,降低了生活用水水质。
1.2生活给水系统节能问题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明确规定:居住小区的给水系统,应尽量利用城市市政给水管网的水压直接供水。当市政给水管网的水压、水量不足时,应设置贮水调节和加压装置。住宅建筑规范亦明确规定:生活给水系统应充分利用城镇给水管网的水压直接供水。
(1)未利用市政水压,直接采用水泵加压供水。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小区所在市政管网水压偏低的地区。以某住宅小区为例,该小区以六层住宅楼为主,层高为3m,则1~6层所需水压分别为100、120、160、200、240、280kPa。市政给水压力为170kPa,市政管网至该楼给水接入口水头损失为10kPa,故市政管网水压能满足三层以内给水水压要求。而开发商未认真考虑市政管网水压利用问题,采用水泵加压直接供水方式,造成能源的很大浪费,如果按1—3层直接利用市政水压供水,4—6层采用市政加压供水方案,则l一3层供水水压由280kPa下降至160kPa,节能效果十分显著。
(2)室内水压过高,大大降低了管材及卫生器具的寿命。这种情况在高层多层混合小区比较常见。未仔细考虑小区内建筑物的分区给水情况,仅简单地将供水水泵机组设计为高压区泵组及低压区泵组,更有甚者仅采用一种型号的主泵供水。
(3)室内水压偏低,影响住户正常使用。这种情况主要因为未认真考虑供水部门的供水情况,致使在夏季或用水高峰时常出现顶层住户水压不足的情况,不能保证住户室内给水系统的正常使用。对该种情况应采取给水增压措施。
(4)外界条件变化后,未调整供水方案,引起住户水压水量不足,这也是常忽视的问题,尤其是供水部门由于某种原因导致供水范围内水压降低,或由于建筑物所在小区新增建筑物,导致用水量猛增,而水泵流量恒定,从而引起了水压降低,不能满足。
1.3排水管道布置和敷设
(1)底层设架空层、商场或商铺的住宅楼
对住宅建筑底层设架空层、商场或商铺的情况,上部排水立管必须在底层进行转换,以不影响底层的使用功能。转换后的出户管不应少于2根,宜控制在4根左右。排水横干管的管径不应大于DN200,采用DN150为宜。排水横干管所服务的户数不宜超过100户。
1.4屋面及阳台雨水的排出
位于住户上部的屋面,雨水斗不能采用65型或87型雨水斗(雨水横管不能走在住宅内部),而应用侧墙式雨水斗。但在用侧墙式雨水斗时其最大汇水面积不能套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表4.3-3 的数值,而应按《屋面工程技术规程》(GB50207-94)第4.3.10条的规定,一个侧墙式雨水斗最大汇水面积宜小于200m2。侧墙式雨水斗的构造见标准图集01S302《雨水斗》。阳台雨水应设专用的立管由无水封地漏来收集,而不应接到屋面雨水立管上。屋面雨水立管内的压力分布是由负压到正压的一个变换过程,零压力点的位置约在距立管末端以上1/3~1/2的高度处。
1.5家用热水器的设置问题
住宅设计时应预留安装热水供应设施的条件,或设置热水供应设施。所以在没有集中热水供应的住宅,应考虑家用热水器的安装位置及冷热水管道布置。家用热水器一般有燃气、电、太阳能等三种。燃气热水器和电热水器一般安装在厨房或卫生间内,在建筑给排水设计时应预留出热水器的安装位置和冷热水管道的接口,便于用户装修时自行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使用简便安全,无需燃料及电力,运行费用低,使用寿命长,无污染,很受广大用户的欢迎,近几年来有不少的住宅小区在设计施工时就全部安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
2 建筑给排水设计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建筑給排水系统在整个建筑设计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出的产品也关系到住户长久的生活质量。所以,重视设计质量,是作为设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和伟大的使命。设计人员应在实践中努力创新,寻求最佳的给排水设计方案,适应住宅设计发展的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和生活要求
2.2雨水排入天然水体:不仅要了解最高水位、常水位资料,还要了解出水口处河床断面标高。应注意出水口与水面的压差应少于进水口至水面的压差,不然会出现倒灌。当然也可以提高室内、外标高来满足排水需要,但一般代价较大,需与建筑专业联系。
2.3确定立管下面的排出管方向时,要妥贴考虑室外排水管线的走向、室外化粪池、隔油池、中和池、窨井等构筑物的位置。管线布置以简捷为原则,减少堵塞的机率。立管下部的排出管,应尽量就近分散外排(即以最短的距离排至室外)。有些设计人为减少排出口而过分集中外排的做法不可取,这样一旦总出水管发生堵塞或需维修,将会影响更多的卫生设备使用,也使排水管道在室内支管多,线路长而增加麻烦。
2.4立管设计中,注意上下层外墙厚度是否一致及基础的断面形式,透视图中标明何处加撘覕字管转弯。
2.5地下室有排水设施时,应做集水井,以水泵提升外排。集水井应做在地下室内,以保证建筑沉陷时,集水井与地下室一起沉降。如集水井建在室外时,则建筑与集水井之间就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而使在此处联接的排水管可能折断。由于这根管道埋在建筑物基础下面,一旦折断渗水,修复将非常困难。
2.6避免”窜流“。排水管特别是进化粪池前的污水管及废水管,按规范,在流槽导流”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实际上由于流量大时,水压也较高,污水不能平衡的按流槽导流方向流动,而会形成水跃,造成相邻单元污水互窜,彼此”窜流“极易造成管道堵塞。如将窨井向外移一定距离,即无此弊病。
2.7给排水设计应尽量使用标准图,选用成套设备,既可大大提高设计速度,又可减少差错,提高设计质量。但在选用标准图时,注意图号、型号及有关“说明“中注明要由”设计决定“的有关事项。
3 结束语
建筑给排水系统在整个建筑设计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出的产品也关系到住户长久的生活质量。所以,重视设计质量,是作为设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和伟大的使命。设计人员应在实践中努力创新,寻求最佳的给排水设计方案,适应住宅设计发展的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和生活要求
参考文献:
[1] 李深安.某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J]. 科技资讯. 2012(13).
[2] 方国有.浅谈住宅建筑的给排水设计[J]. 中国科技信息. 2011(14).
[3] 陈 刚.基于节水理念的建筑给排水设计研究[J]. 科技资讯. 2009(23).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设计;问题;对策
引 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不断完善,我国建筑工程无论是建设规模还是建设速度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同时也暴露了设计施工方面的很多问题。本文对照有关设计规范、规定、标准 ,列举了目前建筑给排水设计等方面存在的典型违规问题 ,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改进措施。
1 建筑给排水设计存在问题
1.1 消防水箱设置不合理的问题
(1)有多个建筑物的小区,仅在一个建筑物屋顶设置高位消防水箱,该建筑物的建筑高度最高,但由于小区地形变化,导致建筑物室外地坪高程变化,使该建筑物屋顶并不是小区最高点。这样设置的共用高位消防水箱,即使消防水箱的容积能满足扑救初期火灾的需要,亦不符合规范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应与建筑规划专业人员仔细计算小区的最高点,不以某个建筑物本身高度为标准,而以小区建筑物最高屋顶为设置水箱的依据。
(2)工程实践中大量存在屋顶生活消防合用水箱的现象,这存在不少弊病:一般合用水箱的生活用水不到全部水箱容积的50%,使得水的更新周期>24h,水中余氯不足,降低了生活用水水质。
1.2生活给水系统节能问题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明确规定:居住小区的给水系统,应尽量利用城市市政给水管网的水压直接供水。当市政给水管网的水压、水量不足时,应设置贮水调节和加压装置。住宅建筑规范亦明确规定:生活给水系统应充分利用城镇给水管网的水压直接供水。
(1)未利用市政水压,直接采用水泵加压供水。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小区所在市政管网水压偏低的地区。以某住宅小区为例,该小区以六层住宅楼为主,层高为3m,则1~6层所需水压分别为100、120、160、200、240、280kPa。市政给水压力为170kPa,市政管网至该楼给水接入口水头损失为10kPa,故市政管网水压能满足三层以内给水水压要求。而开发商未认真考虑市政管网水压利用问题,采用水泵加压直接供水方式,造成能源的很大浪费,如果按1—3层直接利用市政水压供水,4—6层采用市政加压供水方案,则l一3层供水水压由280kPa下降至160kPa,节能效果十分显著。
(2)室内水压过高,大大降低了管材及卫生器具的寿命。这种情况在高层多层混合小区比较常见。未仔细考虑小区内建筑物的分区给水情况,仅简单地将供水水泵机组设计为高压区泵组及低压区泵组,更有甚者仅采用一种型号的主泵供水。
(3)室内水压偏低,影响住户正常使用。这种情况主要因为未认真考虑供水部门的供水情况,致使在夏季或用水高峰时常出现顶层住户水压不足的情况,不能保证住户室内给水系统的正常使用。对该种情况应采取给水增压措施。
(4)外界条件变化后,未调整供水方案,引起住户水压水量不足,这也是常忽视的问题,尤其是供水部门由于某种原因导致供水范围内水压降低,或由于建筑物所在小区新增建筑物,导致用水量猛增,而水泵流量恒定,从而引起了水压降低,不能满足。
1.3排水管道布置和敷设
(1)底层设架空层、商场或商铺的住宅楼
对住宅建筑底层设架空层、商场或商铺的情况,上部排水立管必须在底层进行转换,以不影响底层的使用功能。转换后的出户管不应少于2根,宜控制在4根左右。排水横干管的管径不应大于DN200,采用DN150为宜。排水横干管所服务的户数不宜超过100户。
1.4屋面及阳台雨水的排出
位于住户上部的屋面,雨水斗不能采用65型或87型雨水斗(雨水横管不能走在住宅内部),而应用侧墙式雨水斗。但在用侧墙式雨水斗时其最大汇水面积不能套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表4.3-3 的数值,而应按《屋面工程技术规程》(GB50207-94)第4.3.10条的规定,一个侧墙式雨水斗最大汇水面积宜小于200m2。侧墙式雨水斗的构造见标准图集01S302《雨水斗》。阳台雨水应设专用的立管由无水封地漏来收集,而不应接到屋面雨水立管上。屋面雨水立管内的压力分布是由负压到正压的一个变换过程,零压力点的位置约在距立管末端以上1/3~1/2的高度处。
1.5家用热水器的设置问题
住宅设计时应预留安装热水供应设施的条件,或设置热水供应设施。所以在没有集中热水供应的住宅,应考虑家用热水器的安装位置及冷热水管道布置。家用热水器一般有燃气、电、太阳能等三种。燃气热水器和电热水器一般安装在厨房或卫生间内,在建筑给排水设计时应预留出热水器的安装位置和冷热水管道的接口,便于用户装修时自行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使用简便安全,无需燃料及电力,运行费用低,使用寿命长,无污染,很受广大用户的欢迎,近几年来有不少的住宅小区在设计施工时就全部安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
2 建筑给排水设计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建筑給排水系统在整个建筑设计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出的产品也关系到住户长久的生活质量。所以,重视设计质量,是作为设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和伟大的使命。设计人员应在实践中努力创新,寻求最佳的给排水设计方案,适应住宅设计发展的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和生活要求
2.2雨水排入天然水体:不仅要了解最高水位、常水位资料,还要了解出水口处河床断面标高。应注意出水口与水面的压差应少于进水口至水面的压差,不然会出现倒灌。当然也可以提高室内、外标高来满足排水需要,但一般代价较大,需与建筑专业联系。
2.3确定立管下面的排出管方向时,要妥贴考虑室外排水管线的走向、室外化粪池、隔油池、中和池、窨井等构筑物的位置。管线布置以简捷为原则,减少堵塞的机率。立管下部的排出管,应尽量就近分散外排(即以最短的距离排至室外)。有些设计人为减少排出口而过分集中外排的做法不可取,这样一旦总出水管发生堵塞或需维修,将会影响更多的卫生设备使用,也使排水管道在室内支管多,线路长而增加麻烦。
2.4立管设计中,注意上下层外墙厚度是否一致及基础的断面形式,透视图中标明何处加撘覕字管转弯。
2.5地下室有排水设施时,应做集水井,以水泵提升外排。集水井应做在地下室内,以保证建筑沉陷时,集水井与地下室一起沉降。如集水井建在室外时,则建筑与集水井之间就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而使在此处联接的排水管可能折断。由于这根管道埋在建筑物基础下面,一旦折断渗水,修复将非常困难。
2.6避免”窜流“。排水管特别是进化粪池前的污水管及废水管,按规范,在流槽导流”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实际上由于流量大时,水压也较高,污水不能平衡的按流槽导流方向流动,而会形成水跃,造成相邻单元污水互窜,彼此”窜流“极易造成管道堵塞。如将窨井向外移一定距离,即无此弊病。
2.7给排水设计应尽量使用标准图,选用成套设备,既可大大提高设计速度,又可减少差错,提高设计质量。但在选用标准图时,注意图号、型号及有关“说明“中注明要由”设计决定“的有关事项。
3 结束语
建筑给排水系统在整个建筑设计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出的产品也关系到住户长久的生活质量。所以,重视设计质量,是作为设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和伟大的使命。设计人员应在实践中努力创新,寻求最佳的给排水设计方案,适应住宅设计发展的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和生活要求
参考文献:
[1] 李深安.某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J]. 科技资讯. 2012(13).
[2] 方国有.浅谈住宅建筑的给排水设计[J]. 中国科技信息. 2011(14).
[3] 陈 刚.基于节水理念的建筑给排水设计研究[J]. 科技资讯. 20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