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毯技课中的动作感觉与动作语言感觉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long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秀的舞蹈作品需要舞者将动作感觉与动作语言感觉相融合。舞蹈毯技是舞蹈表演课的重要课程之一,对训练舞者身体的柔韧性、灵活度、力量以及爆发力有着巨大的作用。本文将从舞蹈毯技课中的动作感觉与动作语言感觉两方面分析,以期给舞者带来一定启发。
  舞蹈感觉是舞者对动作和动作语言的感觉,即舞者对动作及由动作所组成的舞蹈语言所具有的元素构成、连接关系、内含意蕴和外部特征的整体把握,并将这种整体把握以肢体给予完美的体现。“重量的接触”激发的触觉信息引导了舞者的接触运动,扩大了视觉形式的范围。舞蹈的形式、结构完全依赖于动作的过程,并能将感官的力量从个体中解放出来。这就不仅仅需要对舞蹈毯技的个别元素进行把握,而且还要对动作组合进行整体把握,同时还要通过把握给予体现。因此,舞蹈毯技课中的动作感觉与动作语言感觉,实际上已经成为包括了感觉、知觉、表现力等综合而成的特殊艺术心理现象了。
  一、动作感觉
  传统的舞蹈教育,出于传授技艺的目的,将舞蹈毯技的基本功训练作为舞蹈教育的基础。而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的舞蹈教育从唤醒动觉、提升美感、开发动作、运用动作为着眼点培育舞蹈性的身体。因此,在人体动作理论指导下,科学地认识和掌握人体动作的结构和动作的表现原理是舞蹈毯技课中的基础。
  人体动作结构由身體、力效、空间和身形四大要素组成。“身体”主要指动作的部位、动作时不同部位的配合方式、动作的发力点、动作的类型和动作的空间走势;“力效”由内在情感表现驱动产生,通过重力、时间、空间和流畅度四个力效元素中,两个相互对立极端的不同组合呈现出来。“空间”主要指个人动作的“球体空间”的运用,即以人体为中心,肢体各部分肉空间27个方向点和由此构成的一个20面体的立体几何形中,排列出类似音乐音阶的“动阶”来展开和发展动作;“身形”指身体在空间的形态变化,有三种动作,分别为肢体部位与身体的中心点有关的泛型动作、身体向外界空间有关的方向性动作、肢体调整其形状以适应外在空间的塑形动作。以上四大动作因素科学地揭示了人体动作的结构和动作的表现原理,为舞蹈毯技课中的动作感觉与动作语言感觉提供了灵活转化运用的参考,也为受教育者提供了科学认识和掌握人体动作规律的可能。
  动作感觉是在感知和操作一个舞蹈动作时,对其元素构成所形成的特殊意味的敏感及表现能力的总称。一个动作包括动态、动速、动律、动力四大元素。其中任何一个元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动作本身的变形或促成一个新动作的诞生。因此,要准确地把握一个动作,必须对动作四大元素的自身构成及关系构成有准确地感知。具体而言,真正感知一个动作,应该包括:第一,对元素和动作运动程序的个别感觉;第二,对各元素及运动程序互相配合的感觉;第三,对动作与舞者本人肢体的协调性感觉;第四,动作完成之后的自我检验感觉。有了以上的感觉,一个完美的动作才算真正地被感知了。假如只是对动作的个别元素有所感觉而对动作的整体综合体现能力较差,更不善于与自身条件协调,便不能完成一个完美的动作。因为,舞蹈美不在于个别部分的精确,而在于个别与整体关系同舞者自身条件的关系。舞蹈动作的美在于协调及与肢体美的结合,如果不能认识这个鲜明的特点,单纯强调个别部分的精确,从实质上讲,对舞蹈动作并无真正的感知。因而,要伴以美感体验与想像活动方能给予完美的动作感知。
  几乎所有的毯技教室都有一面镜子,而且每个舞者几乎都在练舞间隙看镜中的自己。可以断定,他们之中绝大部分注意的是自己的毯技而不是自己的容貌。他们通过镜子,把毯技从自身这个物质载体中分化出来,通过镜子的映像进行自我检验。注意的焦点是舞姿同自己肢体的关系,从自我检验中进行自我反馈和自我调整。因此,在舞蹈练习和舞蹈排练中,这就可以理解为何舞者很重视镜子的提示作用了。
  二、动作语言感觉
  动作感觉是语言感觉的基础,动作语言感觉是动作感觉的升级与拓展。语言感觉是一种创造性的心理现象,是在情感的想像、情景的想像、关系的想像伴随下展开的。概而言之,语言感觉是对语言形式和语言情景的综合感知与把握。动作感、语言感是舞者心理能力、专业技艺二者的融会贯通,它是舞者专业素质在动作、语言两个层级上的有形显示,又是观赏者感受和认识舞蹈作品、认识舞者的视觉对象。因此,舞蹈感对于观众而言,是一种艺术魅力;对于舞者自身而言,则是舞蹈生命的灵光。
  教室中的动作或动作组合,基本上是规整的块状结构,动作的价值取向在于它的训练效果。舞台上的舞蹈语言是同人物心灵轨迹相一致的线型结构,“线”的长短、浓淡随着人物或自我角色(舞者直抒胸臆以自己为舞台角色)内心活动的轨迹而流动,其语言的价值取向在于它的表现力。从教室到舞台,不是简单的场地变化,而是艺术实践的转折。舞台表演心理比课堂基本训练时的心理活动要复杂得多,基本训练中的动作感觉同舞台上的语言感觉也不可相提并论。舞台上优秀的演员在教室里肯定是优秀的学生,而教室里优秀的学生却并非全是舞台上优秀的演员。一个优秀的演员,在舞台上跳一段舞或扮演一个角色,在舞段与角色的背后还可以看到他训练有素的肢体文化、生活经验、心理素质、表现能力等综合的水准与潜质。
  对于舞者而言,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客观环境每天都在向演员提供新的感知对象,自身也处于不知不觉的变化之中。可以说,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在日落月升的时间流动中把演员推向两个极端,一是成熟升华,一是衰老消失。面对这难以躲避的现实,只有坚持不懈地改造自身条件,在每一阶段的每一步骤上,都要清楚自己在干什么及怎样干。即使在“舞蹈感”这样具体的问题上,作为一个专业学生,也要做到知彼知己、心中有数,既不把舞蹈感觉笼统化、单一化,也不把舞蹈感觉玄秘化,它和其他事物一样,是可以被感知、被认识的。只有真正感觉了动作,才会理解动作;真正理解了动作,才能更好地感觉动作。例如,在舞剧《天鹅湖》中,黑天鹅骗到了王子的爱情,一口气做了32个挥鞭转,以表示自己得逞的狂喜心情。
  舞蹈动作的情感表达是将生活中的各种情态抽象、升华为肢体语言,并以富于抒情的手段予以表达,它与自然状态的情感表达有明显区别,它往往超越生活的常态,采用人体动作的线条、力度、幅度,以及独特、夸张的风格特征来塑造形象,传递思想,表达情感。由于舞台表演与观众有距离,观看演出不可能像看书法、绘画那样近距离观赏。这就要求演员在表演过程中要进行夸张的表演。
  三、结语
  历史彰显了舞蹈的教育功能,历史证实了舞蹈教育的社会地位。虽然理想和现实还有矛盾,但睿智的教育家以犀利的目光,已看透现象点出了舞蹈教育的本质;科学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已探索了人神秘的心灵世界;时代的步伐不可阻挡,已发出了教育必须培养富有创造力、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的呼唤。要发挥好舞蹈的教育功能。舞蹈毯技离不开动作感觉与动作语言感觉的感知,只有使舞者具有丰富的动作感觉与动作语言感觉,才算做好舞蹈毯技教学的重要基础工作。
  (海南省文化艺术学校)
其他文献
近来,我总是喜欢漫步于初秋的山林。每每嗅着秋的气息,总能让我回想起春的温暖与希冀。漫步于山林中,我总是欣喜与惆怅交织,甚至有些许悲凉之感。  当漫步在春天的大自然中,你会依恋那柔软的春光。你漫步于哪里,都能引发内心的温柔与遐想,暖融融的,都觉得外衣穿得厚啦!其实大自然是公平的,不管在哪个季节,感受都来自于自己的心灵,无论喜与悲。  我曾经看过一个卡通片,虽然忘记了片名,但内容还依稀记得:一个初春的
期刊
春天的号角  谁的纤手  一夜间 织出大片的绿  让 张望的眼  被这突然莅临的欢乐  弄得措手不及  飘舞的彩绸  借谁的铜号  吹出 响亮的音符  就连那棵风中的老树  也禁不住感慨  春天啊  是你 牵动我  绿叶对根的思念  茶恋  持一壶 西湖龙井  游走在 青山绿水间  想象你从冰岛归来  身着大红袍  你的睫毛 像黃山毛尖  更像 武夷山的金骏眉  我从普洱来  虽说怀揣滇红  却缺
期刊
秋中听雨  夏痕依旧在,楚楚雨师怜。  珠溅更呼啸,梦惊将断涎。  滂沱穷恨意,乌气欲遮天。  落尽寒秋意,身僵已忘眠。  行路子  山穷复几山,路尽又一关。  仙雾丝帘卷,苦行莫等闲。  菩提子  拂袖醍醐千百态,拈花笑尽苦修禅。  因缘未束凡胎性,浪迹红尘不归仙。  舞道  朝起抱阴阳,吞清浊出亢。  慢拳当快意,真气鼎炉藏。  咏金庸  一身行侠客,一生侠客行。  林中悉悉著,仗笔江湖倾。 
期刊
革命老区伊川县白沙镇高岭村关工委执行主任李战立是一名退休教师,他是革命“五老”人员。他1972年任教,2013年退休,退休后受聘担任村关工委执行主任。从教期间,他坚守山区小学教育阵地,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矢志不移。41年的教书生涯使他和青少年学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退休后仍坚定人生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奉献余热,发挥所长,关心、爱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热心帮助处于困境的儿童走出低谷,指引其走上正确
期刊
我是一艘小船  正需要浪潮的拍打  如此  才能调校方向 冲向母港  我是一棵小树  正需要风雨的洗礼  如此   才能矫健成长 直冲天上  我是一个螺钉  正需要校准位置  如此  才能校正水准 砌筑成房  我是我 但我又不是我  我虽是我 但我又何止是我  我是沧海的一粟  我是大海里的一朵浪花  我是风中的蓬蒿轻扬  我是美好生活里的一缕阳光  我需要融入海洋 成为巨鲲  逍遥于天池溟海之上
期刊
笔、墨、纸、砚并称“文房四宝”,但此名并不是同笔、墨、纸、砚的出现而并行的。文房四宝的发展与我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作为物质艺术,包含着丰富的美学意蕴。本文意在探讨笔、墨、纸、砚并称“文房四宝”的渊源和美学意蕴,探究其背后的匠心之美,并结合当代生活的现状,探索两者交融的现实意义。笔者旨在从美学美育的角度出发,浅析文房四宝融入当代生活的美学价值及美育意蕴。  一、“文房四宝”名称渊源
期刊
木版年画是我国传统绘画中比较受欢迎的绘画方式,主要是为了满足大众民俗上的需求,在中国民间广受追捧。本文主要以桃花坞木版年画的艺术价值为研究对象,从画面的构图,色彩和内容三个角度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桃花坞木版年画。并通过分析桃花坞木版年画的代表作品,结合目前对木版年画的发展现状,对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探讨。  年画起源于民众对宗教的信仰,祭祀活动自殷商起一直传延至周代,到了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与其
期刊
春禾是开春的时候调到局里来的,掐起指头算算,自从大学毕业分配在远离县城的乡里,一晃已经十个年头了。这十多年来,与他同时分在乡里的大平,讨了个城里的老婆,大平的微信朋友圈全是他与满脸章子怡式微笑的老婆搂着宝贝儿子的靓照,羡煞了春禾。  春禾与大平自小玩在一起,是从一个穷旮旯里闯出来的大学生。当年录取通知书发到偏僻的水荡子里,又是一炮双响,乡邻们都说:“这两家子的祖坟冒青烟了!”支书走到哪里也以自己村
期刊
1968年,我下乡到临汝县庙下公社,进了这里的西荒大队。这里土地贫瘠,属于半丘陵地区,适合种植红薯、玉米,种小麦亩产还不到二百斤。麥收时,每家仅分得百余斤小麦,加上红薯、红薯片、红薯面,玉米糁、玉米面,还远未达到家给人足。  我自食其力,会做红薯片、熬玉米糁、做黄面饼,白面馍制作简单只需面粉、酵头,但麦子分得太少,家常饭主粮靠红薯掺面。做法是烫熟红薯面,来回反复搓揉一直到面团光滑,再另外搓揉一团白
期刊
美丽的错误  我不懂 冬天的水为何要结冰  原以为 是寒冷不想自身孤独  春来了 才知道它别有所图……  我不明白 蚂蚱在夏天拼命地鸣叫  猜测 是害怕了烈日的煎熬  秋后它的死去 才使我明白  冬不会给它机会 把生命燃烧  路人打掉了叶子  掉落得是多么凄惨和无辜  却忘记了——  它过去为花遮风挡雨 才长在枝头  花不解 叶子绿了枝芽还久居不走  不曾考虑  没有绿色为它鲜妍的苞蕾衬托时的丑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