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80后”公务员真实发展状态调查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tjq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调查说明
  提到公务员,不少人往往联想到“福利高”、“工作清闲”这些关键词,甚至视之为享受“超国民待遇”的群体,倍加质疑。随着中央“反四风”的深入推进,“公务员”又被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然而近来,网络上却不断有公务员“吐槽”自己的待遇,甚至愿意曝光工资单以证“清白”。围绕公务员工作、生活、思想状况的争论悄然展开。那么,真实的情况究竟是怎样的?外界对他们的猜测是否客观准确?他们又如何看待这些评论?
  2014年,北京团市委联合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和面对面访谈,对全市“80后”青年公务员群体进行了一次深入调研,尝试勾勒出该群体的真实发展状态。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417份,回收2327份,有效回收率96.3%。样本按调研对象总体结构全口径确定,覆盖市级、区县及街乡各层级,包括党委机关、政府机关、法院检察院机关等各类机关,综合管理类、行政执法类等各类岗位。
  调查发现
  ◆ 呈现“两高两低”总特点:学历高—职级低,社会地位高—收入满意度低。收入支出基本持平,生存性经济压力突出。
  ◆ 职业认同感较高,能适应机关工作、融入机关文化,工作压力较大、胜任度较高,主动创新意识强。
  ◆ 感知到社会舆论对公务员贬多于褒,但网络参与度有限,舆论发声少,存在“集体失语”现象。
  ◆ 拥护转职能、改作风,有投身改革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期待提高治理能力,改善党群干群关系。
  “80后”“机关人”的职业认同感
  在“落差”中树立职业认同感,适应机关文化;认同从小事做起,对未来职业发展呈多元化期待
  入职后发现工作的价值与挑战。68.0%的80后公务员表示,入职后感受与预期有出入。据访谈了解,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工作内容上,比如参加公务员考试时认为机关工作是轻松而简单的,但上班后才发现工作不仅有挑战性,还是对社会大有贡献的;还有人本以为会有“灰色收入”,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统计显示,刚刚入职的公务员对工作的认同度不如工作了一段时间的人,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工作的认识不断深入,认同度也随之提升了。
  职业认同度较高,能融入机关文化。总体来说,80后公务员群体的职业自豪感和认同感较高,平均得分均为3.9分(满分均为5.0分)。大多数人对机关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给予较高评价,他们能够谦虚谨慎地接受同事的优点(90.6%),和同事很好地合作(69.6%);在单位中工作愉快(63.3%),有机会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59.4%)。调查表明,有76.4%的受访者认为年轻人应该主动做好“打水扫地”这样的小事。值得注意的是,与60后、70后公务员群体相比,认可“办文办会”重要性的比例略低(61.3%),说明他们更希望改变传统行政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对未来职业发展呈多元化期待。关于职业发展规划,有13.2%考虑未来选择创业/自由职业,7.2%考虑选择学业深造。通过访谈发现,当前,他们“离职”的想法大多只是一种抱怨,但他们对未来职业发展的多元化期待值得关注,是否转为现实有待观察。
  “80后”公务员的工作状况
  工作胜任度高,但普遍感受到工作压力,“公务员”不是工作清闲的代名词;认定晋升是公平的,只有努力工作才有晋升空间
  胜任本职工作,但负荷重、压力大。80后公务员对胜任本职工作充满信心(87.8%),63.8%的人认为自己“善于抓住问题症结而做出有效决策”。但对于工作压力,测定得分为3.4分(满分5.0分),压力为中等偏上。有85.8%的人表示目前的工作存在一定压力,其中有13.2%的人表示工作压力非常大。
  超负荷工作很常见,公安、司法、统计以及一些检验检疫部门加班更是“家常便饭”。在北京某郊区法院任职六年的一位法官在访谈中提到,自己一年审结的案件在350件左右,也就是平均每天都要审结1起案件,到年底还要尽量保证当年案件当年审结。这样的情况在青年法官群体中十分普遍,“晚上8点能够下班”已经成为他们的奢望。水务系统的一名工作人员在涉水案件高发的春夏季可能需要对接群众超过5000人。
  除了在办公室办公的人员外,还有一些岗位需要长期在户外甚至野外工作。对这些青年人来说,工作量不是首要问题,许多人羡慕他们可以不坐班、接近大自然的工作,但对他们自身来说,却希望每次外出之后都能安全回家、多些和家人团聚的时间,更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够得到上级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
  主动追求创新,闲暇坚持学习。71.8%的人会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和感受到身边同事积极创新的氛围而创新,14.3%的人会基于个人的兴趣和追求而创新。工作中,他们会为自己不断设定目標(69.8%),即使在工作中遇到困难也不放弃(70.6%)。
  认可晋升公平度,认定能力决定晋升。年轻公务员如何看待晋升,也是本次调研聚焦的问题之一。当被问到自己单位中影响晋升的因素时,排在首位的是“工作能力”。这表明他们认可机关单位晋升公平度,普遍认定只有努力工作才有晋升空间。55.7%的人认为自己将来的晋升速度将和别人差不多,那些给自己设定一定目标、对工作有较高满意度、认为自己能胜任工作的人觉得自己晋升的速度会更快,也就是说对工作感到愉悦和轻松的人对前途更加有信心。
  “80后”公务员的收支与经济压力
  收入不高,收支基本持平;生存性支出为主;经济、住房等是普遍面临的主要困难,生存压力较大
  收入较低,收支基本相抵,生存性支出为主。本次调研请受访者就“近一年的月平均收入和支出”进行了填答,统计结果显示,他们的月收入停留在4530元左右的水平(平均4535.74元)。调查中明显存在着抱怨收入低的情况,表现为经济收入满意度明显偏低,不满意率达47.4%。62.1%的人认为与同年龄段的人相比,自己属于低收入群体,仅有36.5%认为属于中等收入群体。该群体平均月支出为4126.75元,接近平均收入。生存性支出所占比重较高:月支出最多的三个方面分别为房租或房贷、吃饭、抚养子女。   住房条件较差,通勤时间长。投入比例大并不意味着较好的居住条件,青年公务员的住房情况并不乐观:48.1%的人没有个人住房,其中有26.9%为租房居住、7.5%在亲友处借宿,只有7.7%的人能享受到单位提供的宿舍,但这些宿舍多为集体宿舍、半地下室房屋或远在五环外交通不便的公租房,大多只能提供三至五年时间。居住面积比较小,家庭居住面积在40-90平方米的占48.5%,40平米以下的占32.5%,90平米以上的仅占19.0%。
  职住距离较远,从上(下)班单程所需通勤时间来看,大于1小时的占34.7%,“0.5-1小时”的占37.6%,还分别有6.5%和2.7%的人所需时间为“1.5-2小时”和“2小时以上”。对于有些经常加班甚至24小时执勤的人来说,“有时候自己半夜刚回到宿舍倒下,同事可能就接到紧急通知去上班了,想好好休息是不可能的”。
  经济压力突出,渴望提高工资收入,淡然对待“福利”。80后公务员的三大压力来源分别是经济、工作和生活保障,比例分别为42.8%、27.5%、13.9%,主要利益诉求来自经济方面。我们对这一群体的压力承受能力进行了测定,分值为2.7(满分为5.0分),说明总体上压力尚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分析受访者对不同来源的压力的承受能力,发现经济方面的压力值最高,其次是生活保障,最后是工作方面。可见经济压力是这一群体的主要压力。
  如果从生存/发展两个维度来看压力,他们对生存压力的感受大于发展压力,认为自己最主要的困难是经济困难(25.7%)和住房困难(29.3%)。他们最需要的帮助,首先就是提高收入,53.3%的人选择了这一项。对比初始户籍的影响,发现来自外地的公务员生存压力更大,其诉求主要是解决住房问题。
  “80后”公务员的社会生活
  家庭背景多元化,社会地位“两高两低”;社会舆论中“集体失语”,迫切希望赢得社会理解
  青年公务员是不是家庭背景较好、存在“代际传递”现象?也是本次调研的一个关注点。调研显示并非如此。首先,他们籍贯来源多样,初始户籍为北京的占50.3%;京外各直辖市或省会城市的较少,仅占8.7%;而来自二三线城市乃至更低层级的占到了41.0%。其次,家庭背景也呈多元化格局,父母在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仅占1/3,其他行业均有一定比例:在国有企业工作的占16%,农业生产/务工人员占7.7%,教育科研单位占7.1%,个体私营企业及外企占7.0%。
  總体来看,80后青年公务员表现出“两高两低”的特点:学历高—职级低、社会地位高—收入满意度低。首先是“学历高—职级低”,大学本科(含双学位,不含大专)学历的比例已达到63.3%,研究生学历比例达到32.5%,这个比例还会继续增加,但新入职的年轻人要从普通岗位做起,甚至要等很长时间才能有职位,这与他们的高学历是一对矛盾。其次是“社会地位高—收入满意度低”,外界将公务员看成是社会地位很高的职位,有着很高的职业声望,但事实上,他们的工资却是中下等水平,这是这一群体的又一矛盾。
  社会舆论中“集体失语”,期待能被外界理解。相对于外来务工人员等社会人群,公务员被视为“强势群体”,一言一行备受媒体关注。有77.2%的受访者认为社会上对公务员的批评比赞扬之声多。调研显示,这个群体有着与同龄人一样的网络习惯,网络使用频繁。但为了避免矛盾扩大、引发更多误会、给单位添麻烦,80后公务员几乎都选择沉默应对,因而形成了在社会舆论中“集体失语”的局面。
  面对社会舆论,他们一方面认为这些批评是对自己的警示,“当公务员就要具备听得进骂、受得起骂然后避免被骂的素质”,要取得他人的认可,更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才是关键。另一方面,他们也迫切希望改变社会形象、赢得社会理解。
  “80后”公务员看“改革”和“治理”
  关注改革,积极投身改革,把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改进党群干群关系作为努力方向
  理性看待改革,积极投身改革。调查显示,80后公务员十分关注时事热点,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当前改革涉及的方方面面。在改革步入深水期的阶段,他们能够理解改革会面临的阻力,有45.0%的受访者认为改革顺应民意,一定会取得成功;同时还有40.6%的人认为,改革环境较为复杂,需要进一步观察成效。但他们更有积极投身改革的锐气和决心,接近九成认为“年轻人要有投身改革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我们大显身手的机会来了”。
  在涉及到改革的具体内容时,该群体最关心的依次为计生(16.9%)、住房(16.0%)、环保(11.0%)、医疗(10.8%)、反腐(10.7%)、司法(9.0%)、央企(6.7%)和行政(5.8%)改革问题。从以上数据中不难看出,该群体一方面和同龄人一样,关心与个人权益紧密相关的民生领域改革;但同时也关心制度建设、司法公正和行政体制改革。
  对提高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有思考。调查显示,为推进“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受访者认为公务员最需要提高沟通协调能力、执行能力和创新能力。具体到最应当通过怎样的方式提高公务员的现代治理能力这一问题时,分别有27.6%、27.1%和24.9%的受访者认为“构建政府现代治理体系”、“加强对公务员履职能力的培训”和“健全公务员的管理制度”是切实有效的途径。也就是说,他们对于从宏观的制度背景入手、从微观的公务员管理入手推进现代治理能力,都有自己的思考。
  对通过转职能、改作风改善党群干群关系有清醒认识。从对行政体制改革最期待的事项来看,选择最多的是“转变政府职能,提供更多优质的公共服务”(46.3%),选择“政府作风更加清廉高效”的也高达36.8%。40.7%的人认为“改进作风,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对改善干群关系最为关键,“提高工作效率”和“增强决策和执行能力”也十分重要。
  责编/刘建  张夏梦(见习)  美编/于珊
其他文献
大国复兴需要伟大思想的引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治国理政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成为统一全党共识、凝聚中华民族奋进力量、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思想武器。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应运而生。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第一次明确提出“四个全面”的总体布局。
期刊
邀請嘉宾:王志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所所长)  刘 霞(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室主任)  精彩观点:  王志民:  ●官场新秩序,“新”就新在是以显规则为根本规则的秩序,集中了社会对官员行为规范认同的最大公约数。官场新秩序不给潜规则预留生存空间,是摒弃元规则的新秩序。  ●官场新秩序必然催生新的为官之道,新的为官之道又将为官场新秩序提供人文支撑,二者相辅相成,
期刊
【摘要】 在“四个全面”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目标,是纲。纲举目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义,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要深刻认识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关键词】新常态 整体推进 小康社
期刊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座谈会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创作迎来了新的春天,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同时,也不能否认,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  的确,纵观当今文艺界,“有高原,无高峰”的痼疾仍存。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数量多、更新快但质量低、经典少等问题仍是我国文艺工作难以治愈
期刊
【摘要】 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发表讲话,提出利用放开的市场和改良的政府,推动中国两个“中高”的实现:也就是经济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从低质量向中高质量的方向转变。如果这样,中国继续发展10年甚至20年,就可以规避“中等收入陷阱”的魔咒,从而实现中国的强国、富国之梦。  【关键词】 达沃斯 双引擎 双中高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李克强总理作为达沃斯论坛
期刊
【人物简介】  郑新立,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原副主任,现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政府政策系博士生导师、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博士后工作站指导老师、国家信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指导老师。参加了中央一系列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长期从事宏观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研究。在计划和投资体制改革、宏观经济调控、中长期发展政策等领域,都有较深的
期刊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经济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和部署了一系列立足实践、着眼长远的经济战略和发展构想。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等为国内战略部署;“一带一路”战略,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贸区建设与谈判等为对外战略布局;作出中国进入“经济新常态”的战略判断;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些战略部署体现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宏韬伟略。  习近平经济思想根植于中国实际
期刊
习近平论开放型经济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中非关系是双方风雨同舟、患难与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中非从来都是命运共同体,共同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发展任务、共同的战略利益把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2013年3月25日,习近平在达累斯萨拉姆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发表题为《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的演讲  要对外介绍好我国的内外方针政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把中国梦同周边各国人民
期刊
反腐成效巨大,但仍任重道远  人民论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一些腐败问题触目惊心”,“有权不可任性”,再度掀起反腐热议。在您看来,当前的反腐斗争处于一个怎样的阶段?  王长江:这两年,反腐确实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可以说,人民是满意的。不仅力度很大,“老虎”、“苍蝇”一起打,而且在党风建设方面,也有很多新的举措,很多干部在作风问题上开始有所收敛。百姓希望反腐能够继续深入开展,这与中央的决定也是一
期刊
论坛内容  峰会第一个环节为开幕式及成果发布。主要内容为: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王钦敏,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杜飞进先后发表致辞。人民论坛杂志社总编辑贾立政介绍了此次峰会组织发起过程,并发布《中国自主品牌发展调研报告(2015)》成果。该成果通过推荐自荐、指标测评、专家评审、网络投票等多种调查和评价方法,经两轮评选,选出了100佳中国自主品牌企业。大唐电信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