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加固技术方法、提高侧向强度和变形能力及增加延性支捧体系方法,以及砌体结构抗震加固的主要技术方法等。
[关键词]建筑物;钢筋混凝土;砌体结构;抗震加固;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8-0204-01
1 引言
在建筑物抗震加固上,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方法已从传统的形式不断改变成了多样化的形式,其抗震加固材料也由单一的砌体、钢筋混凝土等,逐步向新型加固材料的方向发展。这使得建筑结构的加固强度更高、材料成本更低、合理性更好。在此,就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的建筑物的抗震加固技术方法进行探讨,以促进建筑结构加固的实际应用。
2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加固技术方法
2.1 增加构件和结构强度加固
1)对原有框架新增加钢支撑。有的建筑物需较大敞开洞口(像学校、商场等)的,加固时多采用这种方法。所支撑的形式有:X型、K型、开口型等形式。这种加固技术方法的特点在于:一是能提供很大的强度和刚度;二是容易达到采光要求;三是质量增加相对较小,进而使加钢支撑所增加的基础费用减少;四是钢支撑可以先预制,显然可缩短工期和减少施工面。
2)对原有框架填充或新加剪力墙。因剪力墙可以是现浇、预制钢筋混凝土或配筋砌体,这样就减少了预制构件的操作占用空间。剪力墙可以焊接与上下粱连接,或与周边梁柱连接,但锚筋或锚栓的强度必须满足要求。
3)在住构件上外包钢筋混凝土围套。采用这种方法能显著提高构件强度,但是仅在层间柱加围套,而未新加钢筋(或其它)等穿透楼板时,只能提高轴向与剪切强度,弯曲强度得不到改善,因而需在楼板上钻洞,将新加钢筋穿过洞口,再在粱柱节点浇筑新混凝土提高弯曲强度;在加固梁时,加钢缀条则能显著提供抗剪强度,特别是重力荷载下,假如所受荷载是往复的(像地震荷载、风荷载等),对其进行整体围套时更为合理。使用这种加固,基础和梁柱节点也需要详细的设计加固,因施工复杂,其费用也高些。
4)采用粘贴碳纤维加固。碳纤维加固则是近年来发展的新型加固技术方法,它施工便捷、增加的截面尺寸小、强度又高,因而被广泛应用于钢筋混凝土板、粱等的补强加固。但是,碳纤维长期使用的环境温度不应高于60℃,所以处于特殊环境(高温、腐蚀、放射等)下的混凝土加固,应遵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并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碳纤维片材(含碳纤维布和碳纤维板)应用配套树脂类粘结材料与混凝土牢固粘结,并要加表面防护材料。原理:在混凝土表面粘贴碳纤维,使其与混凝土共同工作,如此碳纤维与混凝土的粘结以及端部锚固就非常重要了,这能防止碳纤维与混凝土出现过早剥离而影响加固效果。除此之外,还要注意碳纤维的粘贴方向:在梁、板等构件的受拉区粘贴碳纤维片材进行受弯加固时,其纤维方向与加固处的受拉方向应一致;采用封闭式粘贴、U型粘贴或侧面粘贴对梁、柱构件进行受剪加固,其纤维方向宜与构件轴向垂直。这是值得注意的地点。
5)采用高强不锈钢绞线网、渗透性聚合物砂浆加固。高强不锈钢绞线网是由高强不锈钢绞线编织成的钢绞线网,其强度高、不锈蚀、运输和施工也方便。而渗透性聚合物砂浆则为无机材料,与混凝土材料粘结性能良好,耐久性还好,并耐高温。这些材料都可以进行工厂化生产,直接运抵施工现场进行加固施工即可。主要优点:一是高强钢绞线强度高,其标准强度约为普通钢材的5倍左右,因此加固后对结构自重增加的很小;二是易于大规模机械化施工,在结构加固的过程中还不影响建筑的使用,对被加固的母体表面也没有平整要求,而节点处理又方便,还可以加固有缺陷或强度低的混凝土结构;三是通过抗弯加固不仅可以显著地提高承载力,而且还可以显著地提高刚度,这是碳纤维加固所无法相比的。
6)采用聚合物浸渍混凝土加固技术。采用这种方法还是以普通混凝土为基材,以有机单体为浸渍液渗入混凝上内部,并且聚合而成的一种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因有机单体渗入混凝土内部,并且聚合后基本填满了混凝土原有的空隙,所以这就极大地改善了混凝土的微观力学结构,显然浸渍混凝土能显著提高原混凝土基材的力学强度。
2.2 增加建筑物构件变形能力的措施
焊接钢丝网外浇混凝土形成套箍(绕丝法)、新加钢板箍或钢条箍、碳纤维封闭、加高强不锈钢绞线网、用渗透性聚合物砂浆封闭等,这几种抗震加固方法主要目的都是提高抗剪能力以及约束混凝土,以提高构件的延性,而不是为了侧向强度的提高。至于钢筋混凝土围套、钢围套,则主要用于提高侧向强度与刚度。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后者更注重于形成“套箍”,这能起到“约束”原混凝土的作用。实际上,后者也能起到一些提高侧向强度和刚度的作用;后者在约束混凝土柱时,通常在柱头与柱脚留有间隙(提高强度的钢筋混凝土围套加固方法,必须有钢筋穿过楼板并浇筑混凝土,不允许有间隙),不仅提高了构件剪切强度,且保持有一定的弯曲强度,这样由于增大了构件的剪弯强度比从而也提高了构件的延性效果。
2.3 提高侧向强度和变形能力及增加延性支捧体系方法
如今在已有框架中安装钢支撑这种方法,已被广泛地用在钢筋混凝土抗震加固中。比如一个“Y”型延性支撑为例,其支撑系统包括剪切板与钢支撑架。剪切板由于其本身的塑性变形而能耗散大量地震能量,这样就能有效地提高框架的强度、刚度和延性,甚至耗能能力。所以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对消能减震装置也进行了大量研究,从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消能器、阻尼墙等。因其本身的构造特点,能耗散大量的地震能量,用各式消能器代替剪切板的工程也就不断出现了。根据发展方向,采用该法进行消能减震也会越来越被应用在已有或新建建筑。
3 砌体结构抗震加固的主要技术方法
久性支撑加固现代配筋砌体结构是可以承受地震作用的,但是老的砌体结构由于未设置如圈梁与构造柱之类的配筋构件,因而遭遇地震时容易发生脆性破坏,对其应进行加固,以提供更高的强度和延性。一般加固措施包括:①加钢筋混凝±柱约束砌体;②加钢板约束砌体;③用钢筋混凝土或钢围套;④加现浇钢筋混凝土水平叠合层和粱,增强结构整体性;⑤用钢拉杆内部拉结砌体墙。在当砌体结构承重墙体上有水平钢筋混凝土粱时,新加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是最好的加固方法,因为这时原钢筋混凝土梁与新加钢筋混凝土柱对原砌体墙产生约束,从而显著的提高了承载能力。再说,重新加钢筋混凝土框架也是一种很好的加固方法。遇到紧急加固砌体结构时,采用钢板约束则是最快捷最有效的方法。钢筋混凝土或钢围套能增加结构抗侧力。而对于混凝土围套,则可以采用浇筑或喷射的方法。条件具备时,可以加现浇钢筋混凝土水平叠合层与梁,这是提高结构整体性的有效措施;条件不具备时,可在楼板底用钢拉杆(钢筋)内部拉结砌体墙,也可以达到增强结构整体性的要求。但是,对于未配筋砌体结构出入口上部的女儿墙,它的加固也很重要,这可以考虑在女儿墙与屋顶间加支撑体系。
4 结束语
对于建筑物钢筋砼与砌体结构抗震的加固技术方法,要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且通过检测而定。至于具体选择哪种方法来加固,需要综合考虑,可以本着满足强度要求,施工方便、经济成本低的角度来衡量确定。
参考文献
[1] 陈东越.C30级喷射混凝土在混凝土结构加固中的应用和质量控制[J].科技信息,2007,24:91,80.
[2] 阮金奎.常见建筑结构加固方法选择与优缺点[J].山西建筑,2008,10:73-75.
[3] 李珠.既有建筑抗震加固与节能改造一体化技术[J].施工技术,2009(5).
[4] 王伍生.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震害分析、加固及抗震措施研究[J].中外建筑,2009(7).
[5] 刘卫国.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加固工程的质量控制[J].建设监理,2009,12:77-78.
[6] 李晓君.钢筋砼与砌体结构抗震加固方法探微[J].科技资讯,2009,31:55.
[关键词]建筑物;钢筋混凝土;砌体结构;抗震加固;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8-0204-01
1 引言
在建筑物抗震加固上,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方法已从传统的形式不断改变成了多样化的形式,其抗震加固材料也由单一的砌体、钢筋混凝土等,逐步向新型加固材料的方向发展。这使得建筑结构的加固强度更高、材料成本更低、合理性更好。在此,就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的建筑物的抗震加固技术方法进行探讨,以促进建筑结构加固的实际应用。
2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加固技术方法
2.1 增加构件和结构强度加固
1)对原有框架新增加钢支撑。有的建筑物需较大敞开洞口(像学校、商场等)的,加固时多采用这种方法。所支撑的形式有:X型、K型、开口型等形式。这种加固技术方法的特点在于:一是能提供很大的强度和刚度;二是容易达到采光要求;三是质量增加相对较小,进而使加钢支撑所增加的基础费用减少;四是钢支撑可以先预制,显然可缩短工期和减少施工面。
2)对原有框架填充或新加剪力墙。因剪力墙可以是现浇、预制钢筋混凝土或配筋砌体,这样就减少了预制构件的操作占用空间。剪力墙可以焊接与上下粱连接,或与周边梁柱连接,但锚筋或锚栓的强度必须满足要求。
3)在住构件上外包钢筋混凝土围套。采用这种方法能显著提高构件强度,但是仅在层间柱加围套,而未新加钢筋(或其它)等穿透楼板时,只能提高轴向与剪切强度,弯曲强度得不到改善,因而需在楼板上钻洞,将新加钢筋穿过洞口,再在粱柱节点浇筑新混凝土提高弯曲强度;在加固梁时,加钢缀条则能显著提供抗剪强度,特别是重力荷载下,假如所受荷载是往复的(像地震荷载、风荷载等),对其进行整体围套时更为合理。使用这种加固,基础和梁柱节点也需要详细的设计加固,因施工复杂,其费用也高些。
4)采用粘贴碳纤维加固。碳纤维加固则是近年来发展的新型加固技术方法,它施工便捷、增加的截面尺寸小、强度又高,因而被广泛应用于钢筋混凝土板、粱等的补强加固。但是,碳纤维长期使用的环境温度不应高于60℃,所以处于特殊环境(高温、腐蚀、放射等)下的混凝土加固,应遵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并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碳纤维片材(含碳纤维布和碳纤维板)应用配套树脂类粘结材料与混凝土牢固粘结,并要加表面防护材料。原理:在混凝土表面粘贴碳纤维,使其与混凝土共同工作,如此碳纤维与混凝土的粘结以及端部锚固就非常重要了,这能防止碳纤维与混凝土出现过早剥离而影响加固效果。除此之外,还要注意碳纤维的粘贴方向:在梁、板等构件的受拉区粘贴碳纤维片材进行受弯加固时,其纤维方向与加固处的受拉方向应一致;采用封闭式粘贴、U型粘贴或侧面粘贴对梁、柱构件进行受剪加固,其纤维方向宜与构件轴向垂直。这是值得注意的地点。
5)采用高强不锈钢绞线网、渗透性聚合物砂浆加固。高强不锈钢绞线网是由高强不锈钢绞线编织成的钢绞线网,其强度高、不锈蚀、运输和施工也方便。而渗透性聚合物砂浆则为无机材料,与混凝土材料粘结性能良好,耐久性还好,并耐高温。这些材料都可以进行工厂化生产,直接运抵施工现场进行加固施工即可。主要优点:一是高强钢绞线强度高,其标准强度约为普通钢材的5倍左右,因此加固后对结构自重增加的很小;二是易于大规模机械化施工,在结构加固的过程中还不影响建筑的使用,对被加固的母体表面也没有平整要求,而节点处理又方便,还可以加固有缺陷或强度低的混凝土结构;三是通过抗弯加固不仅可以显著地提高承载力,而且还可以显著地提高刚度,这是碳纤维加固所无法相比的。
6)采用聚合物浸渍混凝土加固技术。采用这种方法还是以普通混凝土为基材,以有机单体为浸渍液渗入混凝上内部,并且聚合而成的一种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因有机单体渗入混凝土内部,并且聚合后基本填满了混凝土原有的空隙,所以这就极大地改善了混凝土的微观力学结构,显然浸渍混凝土能显著提高原混凝土基材的力学强度。
2.2 增加建筑物构件变形能力的措施
焊接钢丝网外浇混凝土形成套箍(绕丝法)、新加钢板箍或钢条箍、碳纤维封闭、加高强不锈钢绞线网、用渗透性聚合物砂浆封闭等,这几种抗震加固方法主要目的都是提高抗剪能力以及约束混凝土,以提高构件的延性,而不是为了侧向强度的提高。至于钢筋混凝土围套、钢围套,则主要用于提高侧向强度与刚度。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后者更注重于形成“套箍”,这能起到“约束”原混凝土的作用。实际上,后者也能起到一些提高侧向强度和刚度的作用;后者在约束混凝土柱时,通常在柱头与柱脚留有间隙(提高强度的钢筋混凝土围套加固方法,必须有钢筋穿过楼板并浇筑混凝土,不允许有间隙),不仅提高了构件剪切强度,且保持有一定的弯曲强度,这样由于增大了构件的剪弯强度比从而也提高了构件的延性效果。
2.3 提高侧向强度和变形能力及增加延性支捧体系方法
如今在已有框架中安装钢支撑这种方法,已被广泛地用在钢筋混凝土抗震加固中。比如一个“Y”型延性支撑为例,其支撑系统包括剪切板与钢支撑架。剪切板由于其本身的塑性变形而能耗散大量地震能量,这样就能有效地提高框架的强度、刚度和延性,甚至耗能能力。所以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对消能减震装置也进行了大量研究,从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消能器、阻尼墙等。因其本身的构造特点,能耗散大量的地震能量,用各式消能器代替剪切板的工程也就不断出现了。根据发展方向,采用该法进行消能减震也会越来越被应用在已有或新建建筑。
3 砌体结构抗震加固的主要技术方法
久性支撑加固现代配筋砌体结构是可以承受地震作用的,但是老的砌体结构由于未设置如圈梁与构造柱之类的配筋构件,因而遭遇地震时容易发生脆性破坏,对其应进行加固,以提供更高的强度和延性。一般加固措施包括:①加钢筋混凝±柱约束砌体;②加钢板约束砌体;③用钢筋混凝土或钢围套;④加现浇钢筋混凝土水平叠合层和粱,增强结构整体性;⑤用钢拉杆内部拉结砌体墙。在当砌体结构承重墙体上有水平钢筋混凝土粱时,新加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是最好的加固方法,因为这时原钢筋混凝土梁与新加钢筋混凝土柱对原砌体墙产生约束,从而显著的提高了承载能力。再说,重新加钢筋混凝土框架也是一种很好的加固方法。遇到紧急加固砌体结构时,采用钢板约束则是最快捷最有效的方法。钢筋混凝土或钢围套能增加结构抗侧力。而对于混凝土围套,则可以采用浇筑或喷射的方法。条件具备时,可以加现浇钢筋混凝土水平叠合层与梁,这是提高结构整体性的有效措施;条件不具备时,可在楼板底用钢拉杆(钢筋)内部拉结砌体墙,也可以达到增强结构整体性的要求。但是,对于未配筋砌体结构出入口上部的女儿墙,它的加固也很重要,这可以考虑在女儿墙与屋顶间加支撑体系。
4 结束语
对于建筑物钢筋砼与砌体结构抗震的加固技术方法,要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且通过检测而定。至于具体选择哪种方法来加固,需要综合考虑,可以本着满足强度要求,施工方便、经济成本低的角度来衡量确定。
参考文献
[1] 陈东越.C30级喷射混凝土在混凝土结构加固中的应用和质量控制[J].科技信息,2007,24:91,80.
[2] 阮金奎.常见建筑结构加固方法选择与优缺点[J].山西建筑,2008,10:73-75.
[3] 李珠.既有建筑抗震加固与节能改造一体化技术[J].施工技术,2009(5).
[4] 王伍生.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震害分析、加固及抗震措施研究[J].中外建筑,2009(7).
[5] 刘卫国.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加固工程的质量控制[J].建设监理,2009,12:77-78.
[6] 李晓君.钢筋砼与砌体结构抗震加固方法探微[J].科技资讯,2009,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