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根底,也是开发建设城市的基本条件。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使得土地集约利用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特别是在当前实现经济增长新常态的要求下,管好、用好开发区的土地资源,逐步建立集约高效的用地创新模式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就成为了极其重要的手段之一。
关键词:新常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探讨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依照國务院规定批准兴办的各级各类开发区在促进经济高速发展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十三五”及今后一段时期,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经济发展方式发生重大转变的新阶段,同时也是土地资源约束日益强化、供需矛盾进一步凸显的重要时期。开发区既面临进一步的集聚发展,启动新一轮增长的机遇,也要面对不断加大的土地资源供给的压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开发区不仅应继续发挥在经济发展中的先导示范作用,也应在节约集约用地方面成为先导示范区。
一、概述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在经济学上,所谓耕作集约化,无非是指资本集中在同一土地上,而不是分散在若干毗连的土地上”,这一论断是中国学者研究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基石。国内学者对开发区的土地集约研究是新近的事情,随着对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研究的深入,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认识也逐步明朗化。潘锡辉等人认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是在有限的土地利用总面积和建设用地供应总量上,通过宏观调控,科学合理地安排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土地资源,以坚持节约用地、高效用地、科学用地、提高土地效益为主旨,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单位面积的土地投入产出率,促进土地作为生产要素的市场、行政的最佳配置,促进经济发展,走内涵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道路,达到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最大化。大多数学者认为,土地集约经营是土地粗放经营的对称,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核心是经济效益和产业导向的体现。笔者认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下,在法律条件的允许下,根据不同的行业类型,通过增加对土地的投入、提高土地利用强度、提高用地管理水平等方式进而提供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利用方式。
二、开发区集约利用评价指标的选取
开发区集约利用评价指标的选取是开发区集约利用评价的关键,探究一种适用于各类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的评价指标存在许多争议。国土资源部于 2008 年组织有关专家、教授起草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并于 2010 年进行了修订,修改后的评价指标体系由目标层、子目标层和指标层三个层次构成。目标层包含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和管理绩效 3 个目标;子目标层包含土地利用程度、用地结构状况、土地利用强度、工业用地投入产出效益、土地利用监管绩效和土地供应市场化程度 6 个子目标;指标层由土地供应率、土地建成率、工业用地率、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工业用地产出强度、综合容积率、建筑密度、工业用地综合容积率、工业用地建筑系数、到期项目用地处置率、闲置土地处置率、土地有偿使用实现率、土地招拍挂实现等 13个指标组成。
三、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成果应用研究
任何一项工作为维持其生命力必须将成果应用于社会实际或其他工作中,使其具有一定的价值。
1.为科学制定规划,合理利用土地提供依据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开发区和所在地区角度考虑,发挥合开发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能,科学合理地制定开发区用地规划,加强开发区区域环境特点、土地利用现状和问题、土地利用集约利用等基础性研究,发挥规划的宏观性、前瞻性和战略性作用,使开发区的土地资源能够得到长期、合理、健康地利用,保证开发区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最为有效的开发,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为制定和完善开发区土地管理政策措施提供依据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与经济社会发展所处阶段相结合, 根据开发区的发展历程、主导产业类型、距主城区的距离等因素,将开发区进行分类、分级,根据分类、分级结果能够为制定、实施开发区不同的土地管理政策。将各级各类开发区的土地管理纳入到所在城市的管理之中, 将各类园区用地纳入当地政府的统一计划、统一供应、统一市场管理之中, 使土地利用计划从单一的土地资源保护向宏观调控转变, 保障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在提高城市土地管理和决策水平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引导开发区走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3.为开发区扩区、升级审核提供重要依据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是开发区扩区、升级的重要依据。开展科学有效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 促使地方政府土地管理工作逐步从数量管理向数量、质量管理并重的方向发展,从土地的粗放利用向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的管理方式的重要转变。主管部门需要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进行定期的考核与评估,对存在粗放利用、闲置土地的开发区一律不得扩区、升级。
4.为实现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动态管理提供基础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是建立开发区动态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该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应包括各类用地属性数据、地上地下建设数据、经济社会统计数据等,利用这次集约用地评价结果,以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推进开发区各类基础数据的整合,将各类建设以及投入产出情况数据集成为统一的数据系统,完成开发区综合管理数据库平台,实现开发区范围内用地的动态管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不是靠单一的土地管理部门能够实现的,它涉及开发区土地利用策略、供地政策、用地管理水平等各方用地管理水平等各方面,同时,对项目来讲,也存在着在选址、用地预审、规划、供地、建设、运行等工作程序中土地实际使用效率管理问题。因此,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目标,应由国土、规划、建设、统计等各部门配合完成。
结束语 建议根据开发区的主导产业类型建立统一的理想值、权重值的参考值,理想值、权重值的确定直接关系到评价的结果。建立起统一的理想值和权重值参考值不仅可以增加开发区之间的横向对比,而且更能为开发区的纵向对比建立基础,掌握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变化水平。节约、集约用地是土地资源管理发展永恒的主题,开发区用地作为建设用地交易活跃的地区之一,通过开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是势在必行的重大课题。随着集约利用评价方法的不断完善,开发区集约利用的潜力的研究重点逐步从外延向内涵转移,将潜力变成实实在在的用地指标将会成为开发区集约利用评价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牟宏.新常态下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思考[J].新重庆,2015(06).
[2]李娇.开发区土地利用问题研究[J].城市地理,2016(04).
[3]赵燕.浅谈新形势下土地集约利用[J].环境与生活,2014(04).
关键词:新常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探讨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依照國务院规定批准兴办的各级各类开发区在促进经济高速发展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十三五”及今后一段时期,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经济发展方式发生重大转变的新阶段,同时也是土地资源约束日益强化、供需矛盾进一步凸显的重要时期。开发区既面临进一步的集聚发展,启动新一轮增长的机遇,也要面对不断加大的土地资源供给的压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开发区不仅应继续发挥在经济发展中的先导示范作用,也应在节约集约用地方面成为先导示范区。
一、概述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在经济学上,所谓耕作集约化,无非是指资本集中在同一土地上,而不是分散在若干毗连的土地上”,这一论断是中国学者研究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基石。国内学者对开发区的土地集约研究是新近的事情,随着对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研究的深入,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认识也逐步明朗化。潘锡辉等人认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是在有限的土地利用总面积和建设用地供应总量上,通过宏观调控,科学合理地安排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土地资源,以坚持节约用地、高效用地、科学用地、提高土地效益为主旨,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单位面积的土地投入产出率,促进土地作为生产要素的市场、行政的最佳配置,促进经济发展,走内涵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道路,达到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最大化。大多数学者认为,土地集约经营是土地粗放经营的对称,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核心是经济效益和产业导向的体现。笔者认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下,在法律条件的允许下,根据不同的行业类型,通过增加对土地的投入、提高土地利用强度、提高用地管理水平等方式进而提供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利用方式。
二、开发区集约利用评价指标的选取
开发区集约利用评价指标的选取是开发区集约利用评价的关键,探究一种适用于各类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的评价指标存在许多争议。国土资源部于 2008 年组织有关专家、教授起草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并于 2010 年进行了修订,修改后的评价指标体系由目标层、子目标层和指标层三个层次构成。目标层包含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和管理绩效 3 个目标;子目标层包含土地利用程度、用地结构状况、土地利用强度、工业用地投入产出效益、土地利用监管绩效和土地供应市场化程度 6 个子目标;指标层由土地供应率、土地建成率、工业用地率、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工业用地产出强度、综合容积率、建筑密度、工业用地综合容积率、工业用地建筑系数、到期项目用地处置率、闲置土地处置率、土地有偿使用实现率、土地招拍挂实现等 13个指标组成。
三、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成果应用研究
任何一项工作为维持其生命力必须将成果应用于社会实际或其他工作中,使其具有一定的价值。
1.为科学制定规划,合理利用土地提供依据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开发区和所在地区角度考虑,发挥合开发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能,科学合理地制定开发区用地规划,加强开发区区域环境特点、土地利用现状和问题、土地利用集约利用等基础性研究,发挥规划的宏观性、前瞻性和战略性作用,使开发区的土地资源能够得到长期、合理、健康地利用,保证开发区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最为有效的开发,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为制定和完善开发区土地管理政策措施提供依据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与经济社会发展所处阶段相结合, 根据开发区的发展历程、主导产业类型、距主城区的距离等因素,将开发区进行分类、分级,根据分类、分级结果能够为制定、实施开发区不同的土地管理政策。将各级各类开发区的土地管理纳入到所在城市的管理之中, 将各类园区用地纳入当地政府的统一计划、统一供应、统一市场管理之中, 使土地利用计划从单一的土地资源保护向宏观调控转变, 保障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在提高城市土地管理和决策水平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引导开发区走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3.为开发区扩区、升级审核提供重要依据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是开发区扩区、升级的重要依据。开展科学有效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 促使地方政府土地管理工作逐步从数量管理向数量、质量管理并重的方向发展,从土地的粗放利用向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的管理方式的重要转变。主管部门需要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进行定期的考核与评估,对存在粗放利用、闲置土地的开发区一律不得扩区、升级。
4.为实现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动态管理提供基础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是建立开发区动态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该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应包括各类用地属性数据、地上地下建设数据、经济社会统计数据等,利用这次集约用地评价结果,以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推进开发区各类基础数据的整合,将各类建设以及投入产出情况数据集成为统一的数据系统,完成开发区综合管理数据库平台,实现开发区范围内用地的动态管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不是靠单一的土地管理部门能够实现的,它涉及开发区土地利用策略、供地政策、用地管理水平等各方用地管理水平等各方面,同时,对项目来讲,也存在着在选址、用地预审、规划、供地、建设、运行等工作程序中土地实际使用效率管理问题。因此,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目标,应由国土、规划、建设、统计等各部门配合完成。
结束语 建议根据开发区的主导产业类型建立统一的理想值、权重值的参考值,理想值、权重值的确定直接关系到评价的结果。建立起统一的理想值和权重值参考值不仅可以增加开发区之间的横向对比,而且更能为开发区的纵向对比建立基础,掌握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变化水平。节约、集约用地是土地资源管理发展永恒的主题,开发区用地作为建设用地交易活跃的地区之一,通过开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是势在必行的重大课题。随着集约利用评价方法的不断完善,开发区集约利用的潜力的研究重点逐步从外延向内涵转移,将潜力变成实实在在的用地指标将会成为开发区集约利用评价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牟宏.新常态下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思考[J].新重庆,2015(06).
[2]李娇.开发区土地利用问题研究[J].城市地理,2016(04).
[3]赵燕.浅谈新形势下土地集约利用[J].环境与生活,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