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改革教学理念认识
1)新课改不是对原来的计算机技术教育方式的全盘否定,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更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技能的能力,更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形成学生以后终身学习的能力。计算机技能受IT业高速发展的影响,单一按原来的计算机技术学习方法,学习的技能很快就会落后,更不能对学生的自主学习造成什么影响。
2)新课改的信息技术不是忽视技能、技术的培养,而是培养学生达到某一相同目的的多元化技术。
3)新课改的信息技术课程更关注学生知识面的扩展,很多内容了解就行,为以后的学习及不同的发展方向以及个人信息素养的形成有很大的推动力。
2 教学方法的探索
总结以往教学经验,结合新课标的目标和内容,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线,同时兼顾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笔者设计公开课“《胡同文化》信息的下载”,在实施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个体发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自主开发知识,真真正正成为驾驭知识的主人。
2.1 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课程的要求,精心设计好导入,一开始就充满趣味,让学生兴趣盎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中跨进知识的大门。如笔者以网页和电子报刊作为例子,两两之间进行比较,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也就是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和交流的素养)出发,由不足之处引出学习需求——为了能够更好地表达某个事件的主题,需要获取一些素材,如何获取素材——网络下载。
2.2 灵活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教师可创设情景,给学生提出任务,驱动学生积极寻找、搜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在实践中掌握知识的学习,增强协同工作能力。如笔者首先让学生在因特网上搜索《胡同文化》原文,以Word文档方式保存,接着给出图片下载、课件下载、网页下载、歌曲下载等任务,循序渐进,最后让学生根据学到的知识完成任务。这样学生可以很快地获得成功感,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兴趣。
2.3 体现分层教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
新课标认定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为非零起点,然而,现实情况是复杂多变的,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环境都会造成很大的差异,即使在同一个环境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在组织教学上笔者采用分层次教学。一开始的4个任务是必修任务,是要求全班学生都要掌握的内容。对于一部分好的学生来说,完成这4个必修任务之后,就开始完成选修任务——下载MP3歌曲,其他学生继续完成。当这部分学生完成MP3歌曲下载之后,就开始通过课件中的提高内容自学更高层次的内容。一节课下来,通过几次分层,对于不同的学生,都能够学到自己应该掌握的东西。
2.4 设计评价量规表,掌握学生每节课学习情况
一般一节课下来,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吸收情况,因此笔者采用一个“学生评价量规表”的方法,在大部分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之后,通过网络将量规表发送到学生机器上,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和吸收情况填写量规表,并且通过网络将表格发送到教师机器上来。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掌握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评价和讲解,也可以对部分学生的情况有所了解,符合新课标的思想。
2.5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新课改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这些理念对改革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信息技术学科所要教学的知识可谓浩瀚无边,不可能完全掌握这么多内容,只能无限地提升,不断地获取。信息技术教师不可能把信息技术的每个知识点都掌握,更不可能把每个知识点钻研透后再去教给学生。同样,学生的知识技能也不可能完全依赖教师的教导获得。教师要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解决实际中碰到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主动地去获取信息,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例如在讲“文件的下载”时,笔者是以文字的下载为示范,学生很容易学会。这时笔者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很多网页上有漂亮的图片,这些图片如何下载呢?很多学生以为小菜一碟,动手一试才知道并不容易解决。有一些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发现,图片是不能简单地复制下来的。这些跟学生实际学习和生活都紧密相关的技巧,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锻炼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3 结语
总之,新课程改革的到来,对信息技术教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这是因为在新的课程改革中,信息技术课程地位得到加强,信息技术教师从幕后走到台前,逐步专业化;信息技术学科的年轻给了教师自我展示、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
(作者单位:江西省乐平市第三中学)
1)新课改不是对原来的计算机技术教育方式的全盘否定,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更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技能的能力,更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形成学生以后终身学习的能力。计算机技能受IT业高速发展的影响,单一按原来的计算机技术学习方法,学习的技能很快就会落后,更不能对学生的自主学习造成什么影响。
2)新课改的信息技术不是忽视技能、技术的培养,而是培养学生达到某一相同目的的多元化技术。
3)新课改的信息技术课程更关注学生知识面的扩展,很多内容了解就行,为以后的学习及不同的发展方向以及个人信息素养的形成有很大的推动力。
2 教学方法的探索
总结以往教学经验,结合新课标的目标和内容,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线,同时兼顾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笔者设计公开课“《胡同文化》信息的下载”,在实施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个体发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自主开发知识,真真正正成为驾驭知识的主人。
2.1 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课程的要求,精心设计好导入,一开始就充满趣味,让学生兴趣盎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中跨进知识的大门。如笔者以网页和电子报刊作为例子,两两之间进行比较,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也就是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和交流的素养)出发,由不足之处引出学习需求——为了能够更好地表达某个事件的主题,需要获取一些素材,如何获取素材——网络下载。
2.2 灵活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教师可创设情景,给学生提出任务,驱动学生积极寻找、搜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在实践中掌握知识的学习,增强协同工作能力。如笔者首先让学生在因特网上搜索《胡同文化》原文,以Word文档方式保存,接着给出图片下载、课件下载、网页下载、歌曲下载等任务,循序渐进,最后让学生根据学到的知识完成任务。这样学生可以很快地获得成功感,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兴趣。
2.3 体现分层教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
新课标认定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为非零起点,然而,现实情况是复杂多变的,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环境都会造成很大的差异,即使在同一个环境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在组织教学上笔者采用分层次教学。一开始的4个任务是必修任务,是要求全班学生都要掌握的内容。对于一部分好的学生来说,完成这4个必修任务之后,就开始完成选修任务——下载MP3歌曲,其他学生继续完成。当这部分学生完成MP3歌曲下载之后,就开始通过课件中的提高内容自学更高层次的内容。一节课下来,通过几次分层,对于不同的学生,都能够学到自己应该掌握的东西。
2.4 设计评价量规表,掌握学生每节课学习情况
一般一节课下来,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吸收情况,因此笔者采用一个“学生评价量规表”的方法,在大部分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之后,通过网络将量规表发送到学生机器上,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和吸收情况填写量规表,并且通过网络将表格发送到教师机器上来。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掌握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评价和讲解,也可以对部分学生的情况有所了解,符合新课标的思想。
2.5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新课改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这些理念对改革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信息技术学科所要教学的知识可谓浩瀚无边,不可能完全掌握这么多内容,只能无限地提升,不断地获取。信息技术教师不可能把信息技术的每个知识点都掌握,更不可能把每个知识点钻研透后再去教给学生。同样,学生的知识技能也不可能完全依赖教师的教导获得。教师要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解决实际中碰到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主动地去获取信息,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例如在讲“文件的下载”时,笔者是以文字的下载为示范,学生很容易学会。这时笔者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很多网页上有漂亮的图片,这些图片如何下载呢?很多学生以为小菜一碟,动手一试才知道并不容易解决。有一些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发现,图片是不能简单地复制下来的。这些跟学生实际学习和生活都紧密相关的技巧,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锻炼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3 结语
总之,新课程改革的到来,对信息技术教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这是因为在新的课程改革中,信息技术课程地位得到加强,信息技术教师从幕后走到台前,逐步专业化;信息技术学科的年轻给了教师自我展示、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
(作者单位:江西省乐平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