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规则中给孩子自由

来源 :幼儿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j19630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幼儿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教师带着孩子们去滑滑梯,事前,教师会要求孩子注意安全,从台阶上去,顺着滑梯滑下来,不能倒着滑,不能玩大滚筒,不能爬攀岩梯……可是,当孩子们自由玩时,一些孩子就会跑到教师规定的禁区玩,教师不得不站在旁边做“警察”……
  孩子总是乐意去挑战自己的能力,愿意去尝试新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危险总是存在。为此,成人常常会为保证孩子的安全而限制孩子游戏的自由度。我认为,这种限制孩子游戏的做法并不可取。我们要做的是让孩子有保护自己的意识和能力,在活动前让孩子了解哪些地方存在危险,要怎样做才能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我给孩子定的规则是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活动方式和内容,而且能设法保证自己安全。有了这一规则,孩子们就可以较自由地活动,孩子们的表现也证明他们都会用自己的办法保护自己。
  那天,我让孩子们在操场上玩大型玩具。小竹最先跑到攀登杆下,敏捷地往上爬,很快就爬上了最高的一块踩板,一步跨了上去。看着小竹顺利地爬了上去,梓梓、喆喆、希希、熙熙等也围了过来。一看这么多人都要往上爬,希希就拉住梓梓退到后面:“人太多了,我们等一会儿吧。”梓梓说:“嗯,人多拥挤会不安全,我们等一等。”喆喆往上爬的时候,似乎感觉到了某种危险,就放慢了动作,反复用脚试探,感觉自己踩稳了,才小心翼翼地往上爬。轮到希希了,他更小心,慢慢地爬上第三层,试了两次,又把脚缩了回来:“我不敢爬了,我想下来。”“好,觉得有困难,就下来,下次再玩。”我提醒他。
  自由是每个生命具有的特质,儿童必须借助自由的环境表现其内在天赋的本能,以便建构自我和形成自我。因此,我们应尊重儿童,给儿童充分的自由,只有自由才会让儿童成为有个性的人。而自由不是绝对的,它是在一定规则下的,规则是自由的边界,规则对于自由不是限制而是保障。
其他文献
摘要:“随班就读”的孩子智力发育较差,他们与人交流甚少,极易产生自卑心理。如果不加以关注,他们很可能自我封闭,造成各种心理问题。“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们要用我们的爱心、耐心、恒心去滋润随班就读生,帮助他们融入这个社会。  关键词:随班就读;自信;关爱;关注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5-005-1  “随班就读”,是指在普通教育机构中对
对开展税务执法监察工作的几点认识○刘强开展税务执法监察工作,是税务纪检监察部门对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行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情况进行检查的一种经常性活动,是主动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