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霜冻时空分异特征

来源 :水土保持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8150342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1971-2016年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逐日地面最低温度资料,采用气候统计学方法,研究了霜冻初、终日和无霜冻期时空变化、异常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最早霜冻初日为8月25日;最晚霜冻终日为6月28日;平均无霜冻期125~149 d。近46 a来,研究区域霜冻初日呈推迟趋势,平均每10 a推迟3.1 d,无霜冻期显著延长,平均每10 a延长3.9 d。无霜期日数显著延长,增加了作物生长季热量条件,有利于作物生长季延长,使得喜温和越冬作物适宜种植区域由低海拔向高海拔区域推进。冬小麦、玉米适宜区、可种植
其他文献
为了评估森林碳储量在全球碳循环中的重要作用,基于1993-2012年遥感估算和LPJ(Lund-Potsdam-Jena)模型模拟的植被碳储量数据,使用简单线性回归和相关性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长江
针对站内10 kv中性点接地方式为消弧线圈并小电阻接地方式下,消弧线圈并小电阻控制器与站内保护、站外自动化开关保护配合存在开关多次重合闸的安全隐患分析提出了消弧线圈并
<正> 人类社会的发展对地理环境的作用范围和深度不断扩大,依赖和依存关系也在逐步加深。深入探讨其相互关系,特别是探讨在人类各种不同的生产活动影响下,环境发展和变化的规
从生态位理论上探讨了两种盾蚧生态位重叠与种间竞争的关系:两种盾蚧的现实生态位重叠时,并不伴随首种间竞争的出现。
为分析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库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导水率,揭示人为活动对土壤结构和水力特性的作用与影响,以库区内3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旱地、水田、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经干筛测定团聚体的组成状况,探究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土壤有机碳和土壤饱和导水率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机械稳定性表现为旱地最高,林地次之,水田最低;有机碳含量则表现为林地>水
本文阐述了黄花菜的生物学特性,干、鲜品的应用、制作方法及经济价值并分析了在海南引种的可行性.
根据氧化铝熟料烧结回转窑热平衡测试的跟踪调查、研究,本文详细地分析了能耗的主要原因,总结出熟料烧结回转窑节能降耗的综合治理措施。
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宽阔水自然保护区多孔菌资源,对其种类,生态特征和用途等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其结果为:在贵州宽阔水自然保护区已发现多孔菌32种,其中有食用菌10种占31.3%,药用菌21种占65.5%,木材腐
本文首先从IVI(Intelligent Virtual Instruments智能虚拟仪器)驱动器对VXI总线pnp(plug & play,即插即用)标准仪器驱动器结构与功能上的全面改进,分析了智能化对虚拟仪器快速发展的强大推进作用.然后,剖析了当今时代智能科技分支林立,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指出了以智能化大力推动我国仪器工业飞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重要性与可能性.最后展望了IVI的未来的发展前景
径流量变化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两大因素共同驱动,定量剖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其影响成为变化环境下水文循环研究的核心科学问题。以桐梓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二郎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