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文评价量表的设计和实践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整个高三学年,学生要经历各类联考十数次甚至更多,教师精准有效地讲评考场作文,对提升高三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有重要意义。但在日常的讲评课中,教师在台上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在下面听得热血沸腾,但回到自己的作文时,又是一脸茫然。学生不知自己的分数如何构成,不知自己的优点在何处,缺点又在何处。再者,考场作文因其自身的特殊性,能获得优评的学生往往少之又少。而教师受时间和精力的限制,讲评一般只能针对全班的整体情况和突出问题,这对于学生个体而言针对性较差。为了更直观地呈现考场作文讲评所面临的问题,笔者统计了丽水、衢州、湖州三地两次教学质量检测中的作文得分情况(以笔者任教的德清高级中学为例,以下简称“德高”),对此做进一步说明。
  表1呈现的是两次联考作文的整体均分及各层次学生(以25%为单位划分,按总分将学生分成四层)的得分情况。数据显示,作文整体均分稳定在42分左右。从两次联考的作文题来看,9月联考卷的作文题沿袭了2018年浙江卷的出题风格,紧扣“家国情怀、立德树人”的主题,有明显的时政导向。这类题目对学生的考查更真实,很大程度上规避了学生利用套路、技术取巧得分的情况。审题难度不大,但是较难写出新意。1月联考卷的作文关键词是“清流”,作为对处世为人态度的评价,虽然也属于抽象认识,但是材料中对李小文的举例却是具体可感的,学生如果能从实处入手化虚为实,还是比较容易入手的。相对来说,两道题目中9月卷难度略大一些,但是学生作文得分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各班的学生作文均分也几乎没有变化。
  表2是1月联考卷德高高三学生的考试数据,共532人参考。学生作文分数超过半数集中在41-45之间,49分以上的高分及30分以下低分的同学占比极小。
  根据上述两个表格,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学生的作文分數趋中、趋同,作文对整卷的得分影响不大,且题目难易对学生作文得分影响也不大;2.教师批卷时采用分项评价整体给分的方式,分数不能呈现教师评价的思维过程,也无法指出每个学生的写作缺陷。我们可以大胆地做出如下推断:当学生发现自己的作文评分总是在一个固定区域徘徊,认真写和随便写所得到的分数并不会有太大差别的时候,学生会对作文失去兴趣和改进的动力。更糟糕的是,单一的分数评价并不能指导学生如何改进自己的写作能力。
  当然有的教师会在讲评之前再次翻阅学生的试卷,并且补上几句评语。那么,教师的评语能否起到足够大的作用,来弥补考场作文中只有分数的尴尬呢?下面呈现几例常见的评语以供讨论:
  例一:本文立意准确、条理清晰,能够围绕观点进行举例分析,但是材料略显陈旧。
  例二:文章罗列现象较多,深入分析较少,思维浅表化。
  例三:文体意识不强,需要引起重视。
  教师往往会从审题立意、选材、逻辑、语言等方面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但是往往囿于时间和精力,语言一般比较笼统。这样的评语或者只对习作的某一突出问题进行说明,如例一中“材料陈旧”,就是语焉不详,学生看了也不知道该如何修改。因此,这样的评语其实对学生作文的指导作用也是有限的。
  二、量表的设计
  面对这样的教学现状,本人设计了作文评价量表(见表3),一共提供了十二个观察点,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评或互评。下面以丽、衢、湖三地联考卷(2019.1)作文题为例,设计写作评价量表。作文题如下:
  有一位老人,被称为中国科学界的“扫地僧”,经常脚踏布鞋,衣着简朴,他就是中国著名遥感学家、遥感领域泰斗级专家李小文,他外表不羁,仙风道骨,体现了传统知识分子的风骨、本色、随性。有人说,这实在是当下社会的一泓清流。
  清流:(1)清澈的水流;(2)比喻有名望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或健康的风气。(《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三版)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要抄袭、套作。
  这道作文题有如下几点特点:一是担负文化育人与导向的正能量作文;二是两段材料组合式的作文,前一段社会现象,后一段归纳注释,二者统一且关系紧密;三是文体不限但须明确,除了问“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还特别要求“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四是有一定的思辨色彩,比如“清流”相对什么而言,李小文先生的清流与贫困落后地区劳动人民的清贫有什么异同,一些成就卓著同时注重衣着等生活品质的专家名人就一定是浊流?等等。
  学生出现的问题(此处仅讨论论述文)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1.审题不够细致。大部分学生能够围绕“清流”展开思考,但普遍只抓住“清流”的一个特征,更有学生不提“清流”,不能聚焦在核心概念“清流”上进行论述或表达感悟。写作内容未能聚焦,写作方向发生偏差。
  2.罗列现象较多,深入分析较少,思维浅表化。大部分学生止步于罗列“清流”现象或人物,少有对“流何以清”或“李小文何以被称‘扫地僧’”进行思考,少有对“如何变浊为清”“如何成为清流(扫地僧)”的思考,停留在“清流”现象上滑行。
  3.观点与材料缺少联系,逻辑分析有漏洞。部分考生立论缺乏引题过程,观点未从材料引出,缺乏与材料的联系性,立论显得突兀,行文中缺乏对材料的观照,跳脱材料,有套作宿构嫌疑。
  4.材料陈旧,说理性弱。材料较为匮乏,多是翻古人文章,大书屈原、陶渊明等古人,少有鲜活材料,多关注娱乐综艺,鲜有挖掘人文价值。比材料更重要的是良好的说理能力,即使叙事类文章写作,个例的说服能力总是薄弱的。
  5.文体不清。文体放开,更需要文体鲜明。散文要有散文的特征与语调,论述要有论述的体式与特征。从考场作文表达明晰与深刻上看,论述类文章普遍高于叙事类文章。
  为了让学生能更准确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作文,笔者结合该次考试学生出现的突出问题及考试说明中对写作的具体要求,设计了如下《论述文评价量表》(表3),并印发给学生。   三、量表的实践
  具体的课堂操作主要分以下三个步骤:
  让学生以量化表为依据分小组讨论例文《做自己的清流》的优缺点,并派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适时进行总结,并展示教师的评价示例。
  让学生利用量化表对自己的文章进行自评,完成表格,如果出现自评得分与实际得分差距较大的情况,交由全班进行讨论。
  下面是作文《做自己的清流》与评价示例:
  做自己的清流
  清流之争,自古便有之。上至夏商周先代诸国,下至全球化中的中国,在经济政治发展的带动下,不免要出现清浊之争。在我看来,在纷繁芜杂的社会中,最重要的是做自己的清流。
  清者,洁净也。在东汉黑暗政治下议论时政的太学生,被称为太学清议;古时想要尽自身绵薄之力,推行仁策而投靠权贵门下的士人亦称清客。“清”这一字,蕴含着坚守己心,不随尘世的高尚精神。可要做到“清”,實属不易。
  中国著名遥感专家李小文先生被世人称赞为中国社会的一弘(泓)清流。他常常脚踏布鞋,衣着简朴,一身仙风道骨。举手投足间体现了传统知识分子的风骨、本色、随性。李先生称得上“清”一字,是因为他在今天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依然静守己心。人在成功时容易放松自己,这是人之常情。当周围充斥着赞美、高歌、夸赞时,他的一身布衣,一笑而过,便是难得。这份定力,常人难有;这份心胸,令人钦佩。
  清流,一方面指那些有名望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之人,如竹林七贤中的嵇康、阮籍,志向高洁,不屈强权;但另一方面,也可指健康的风气。这是大多数人所能及的。身为“大多数”的我们,做不到人人有名有望,但凭一己之力,为社会风气重建尽一份心也未尝不可。
  做自己的清流,首先从物质生活开始。降低对物质的标准,“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是可以学习的模板。不要过度崇尚高端消费,但也不需要太过节俭。正如孔夫子的中庸之道所提倡的那样,够得上温饱,一切就刚刚好。
  由物质生活联系到精神生活,最基本的底线是不违法。在法治之内自由飞翔,是所有公民应有的职责。其次是道德规范。不做攀附权贵之人,不做落井下石之人,不做虚伪卑贱之人,不做背信弃义之人……与人为善、待人真诚的同时也要识人辨人,不与小人为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中国先人的智慧,无论经历了多少风雨,依然闪耀着光芒。
  在自然中,清流让人耳目一新。水流清澈,干净无瑕如碧玉一般,与浊流相比高下立现。人与社会同样如此,一个和谐的社会,需要清流洗去浊气。正如屈原所说,“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形成清流,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以洁身为己任,物质上节制,精神上富有,做自己的清流。
  从课堂实施情况看,学生评价一篇文章所费精力不会比写作一篇少,但是写作文章仅是个人行为,评价文章却方式灵活,可以自评也可以他评,可以由学生独立完成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而且在评价过程中,学生会转换视角,以评价者的角度来审视文章,会明白写好一篇文章应该要注意哪些关键点,自己的缺陷在哪里,优点在哪里,从而慢慢提升自己的写作意识和能力。
  [作者通联:浙江德清县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一、实践活动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在语文教学中,要让语文具有魅力,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学,打造有质量的语文课堂,就一定要把语文和社会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毕竟文学来源于生活,情感来自于真实体验。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已经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模式和理念,采用开放性教学模式,让学生从单调的课堂里走出来,通过媒体看外面的世界;通过开放的教育资源环境建构学生的知识和情感;并且打造创生性课程,让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让
我国水产品加工业培训体系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水产品加工业培训体系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中国海洋大学水生生物制品安全性实验室周羽中等先生归纳为以下三个层面不足:
在2002年和2003年试验成功的基础上,2004年在江苏省银宝盐业有限公司灌东盐场十排育苗场进行了生产性青蛤工厂化育苗推广试验,使得该技术在江苏沿海得到更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以乱易整,不武'(《烛之武退秦师》),节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注为:'用散乱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乱,指打完仗后军队散
2017 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12个关键词”与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有关“世纪宝宝给未来的信”都属于宏大叙事类作文,由于作文不完全指向具象的社会生活事件,而是注重从宏观视角看世间百态,要求学生具有高度的概括能力,能从相对抽象的社会形态中提炼出核心要素,故多数学生写作这类题目时容易陷入空洞的口号和泛化抒情中。这类宏大叙事主题尤其是指向趋同类多则材料作文,因其指向明显且单一,如何进行思辨,写出较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也是通过写作和创造来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对学生的成长和思想水平提升有很大的帮助,从當前的语文教学体系构建出发,教师应当抓住语文教学的核心,遵从语文教学的本质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言语个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思想水平。  一、挖掘语文教材中写作资源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应当带着学生感受大自然的优美环境,积攒丰富的知识素材,感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