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但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并未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的思路和要求,教师教学中不能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声势律动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则可有效改善上述问题,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声势律动;音乐教学;应用;
声势律动主要是肢体动作与音乐艺术高度融合的教学模式,其与传统的音乐教学相比,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声势律动可以生动直观地展现音乐的节奏和律动,从而准确捕捉音乐的情感,完善音乐课堂教学。
1声势律动内涵及优势
声势主要指能够发出声响的人体动作,声势律动则指以肢体表现音乐节奏,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地把控音乐知识,增强肢体语言的协调性。另外,利用肢体运动还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声势律动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培养优秀的音乐人才,加深学生对节奏的感知,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音乐对情绪的影响。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声势律动的优势十分显著。声势训练可增强学生的听力,学生可细心地聆听音乐,从而明确不同音乐类型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创建多元化思维,准确把握音乐内涵。声势练习也可增强学生的反应能力,以教师指导为基础,学生在音乐的衬托下做出动作,这也是形象训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音乐课程的抽象性尤为明显,学生记忆能力和感知能力的养成,均需要较长的时间。学生听到音乐时身体会随着音乐的节奏摆动,进而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声势律动能够增强音乐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从而强化小学音乐教学效果。
2小学音乐教学现状
现阶段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学思想滞后,教学方法缺乏科学性,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学习效率明显下降。出现该种情况的原因有:
其一,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并不能正确看待学生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无法摆正学生的位置。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教育教学的核心,不重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观感受,学生无法集中精力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
其二,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课堂教学组织模式相对固化,课堂教学氛围比较压抑、沉重,学生无法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无法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对此,音乐教师应高度重视教育教学活动,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需求,不断完善音乐教学方法和策略,创建优质的音乐课堂。
3声势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音乐教学中,声势律动得以广泛应用,其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情感体验、增强音乐表达能力、加强肢体与音乐的配合,实现特色音乐教学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下笔者就将简要阐述声势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3.1以声势律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声势律动教学方法主要是结合课堂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在学生欣赏音乐的过程中,用肢体语言来展现音乐的节奏和律动。声势律动教学方法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对教师也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教师要准确掌控音乐作品的主要特点。在教育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专心于课堂。另外,教师还要采取合理的途径在教学中应用声势律动教学模式,随后生动、完整地呈现音乐作品,活跃教学氛围,增强课堂吸引力。
如在学习《萤火虫》时,教师可用手拍出两拍和三拍的节奏。或者教师也可以更加生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唱歌,让学生以直观方式感知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学生听到教师的节奏后,肢体会不由自主地随之摆动。同时,根据教师拍手的节奏做出对应的动作。教育教学中,教师可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均可体验不同的节奏。教师还可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对音乐节奏的理解,用打击乐敲打节拍。
3.2以声势律动引导学生捕捉音乐中的情感
声势律动教学法利用学生的好动性,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更加喜欢音乐。创造情感的方法很多,音乐是最明显的方式之一。要想更加深入地感受音乐的魅力,就应该将自己的情绪和音乐的意境结合起来,通过声势律动,教师可以使学生产生对音乐产生兴趣,激发其对音乐的热情,从而有效提高其音乐感受能力。
例如,在学习歌曲《草原赞歌》时,教师可以设计拍手、拍腿、抖动等动作,让学生感受歌曲与身体的共鸣,体验音乐的旋律,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情感共鸣。教师通过一些简单的声势律动,深化学生对节奏的感知力,并留出空间让学生感知声音。利用该种教学方式,可以加强小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且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还要注意音乐节奏的难易度,做到难易恰到好处。
3.3以声势律动增强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以往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但却忽视了学生的音乐审美。新课程改革日渐深入,教师在音乐教学中的教学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教师也更加关注和重视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在音乐教学中也将音乐审美培养作为主要的目标。
音乐审美主要由音乐欣赏、音乐思想和艺术思想构成。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很多学生均十分热爱音乐,教师在教学中需鼓励学生参与到音乐节奏当中,充分感知音乐给人带来的愉悦感和幸福感。如在学习《滚核桃》的过程中,音乐充分表达了收获时的喜悦,教师可用多种乐器演奏出不同的声音,引导学生结合节奏的变化来判断核桃的干湿度。
3.4重视肢体与音乐的深度融合
声势律动的音乐教学更加重视音乐与肢体的深度融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合理、准确地把控音乐教学的模式,引导学生体验不同形式的音乐律动。教师可让学生做出不同的肢体动作,表现欢快或悲伤的乐曲。表现欢快乐曲时,动作要轻快,而表现悲伤的乐曲时,动作需相对缓慢。
在音乐教学期间,教师还需将音乐视作整体,对其进行全面分析,准确总结音乐的总体特点,随后更加巧妙地应用节奏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感知音乐的内涵。如在学习《将军令》时,为引导学生体验三拍节奏的基本特征,教师应引导学生拍手来表现节奏的强与弱。不同的音乐和肢体动作以律动模式为载体呈现不同的动作。节奏调整中,音乐旋律的特点是关键的依据。当表现一个向上的旋律时,可将身体由底部逐渐移动至上部,而若音乐旋律向下,则身体可从上部逐渐移动至下部。
3.5以声势律动组织特色音乐教学
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合理应用声势律动教学法能够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和准确地理解音乐作品,并以此为基础学习多种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教师要针对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而声势律动教学方法的应用可推动多种音乐教学的全面发展。利用伴奏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把控音乐作品的内涵,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同时,该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也可增强学生身体的协调性,且学生可更加主动和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采用伴奏可呈现不同类型的音乐,促进学生间的协作,从而实现传统音乐教学模式向先进教学模式的转变。通过创新教学模式的应用,音乐教学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更好地体会音乐带来的快乐,进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4结语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師应当合理应用声势律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正确掌握音乐的运用方法,准确解读音乐,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另外,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还需高度尊重声势律动的基本原则,将其合理地应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当中,促进音乐教学的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 丁贵贤.声势律动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艺术,2017(1)
[2] 夏静.声势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7(12)
作者简介:
闫祥祥,女(1986.09.20—),汉族,籍贯,本科,教师,研究方向:小学音乐。
(作者单位:忻州师范学院)
关键词:声势律动;音乐教学;应用;
声势律动主要是肢体动作与音乐艺术高度融合的教学模式,其与传统的音乐教学相比,具有十分显著的优势。声势律动可以生动直观地展现音乐的节奏和律动,从而准确捕捉音乐的情感,完善音乐课堂教学。
1声势律动内涵及优势
声势主要指能够发出声响的人体动作,声势律动则指以肢体表现音乐节奏,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地把控音乐知识,增强肢体语言的协调性。另外,利用肢体运动还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声势律动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培养优秀的音乐人才,加深学生对节奏的感知,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音乐对情绪的影响。
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声势律动的优势十分显著。声势训练可增强学生的听力,学生可细心地聆听音乐,从而明确不同音乐类型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创建多元化思维,准确把握音乐内涵。声势练习也可增强学生的反应能力,以教师指导为基础,学生在音乐的衬托下做出动作,这也是形象训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音乐课程的抽象性尤为明显,学生记忆能力和感知能力的养成,均需要较长的时间。学生听到音乐时身体会随着音乐的节奏摆动,进而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声势律动能够增强音乐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从而强化小学音乐教学效果。
2小学音乐教学现状
现阶段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学思想滞后,教学方法缺乏科学性,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学习效率明显下降。出现该种情况的原因有:
其一,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并不能正确看待学生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无法摆正学生的位置。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教育教学的核心,不重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观感受,学生无法集中精力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
其二,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课堂教学组织模式相对固化,课堂教学氛围比较压抑、沉重,学生无法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无法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对此,音乐教师应高度重视教育教学活动,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需求,不断完善音乐教学方法和策略,创建优质的音乐课堂。
3声势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音乐教学中,声势律动得以广泛应用,其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情感体验、增强音乐表达能力、加强肢体与音乐的配合,实现特色音乐教学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下笔者就将简要阐述声势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3.1以声势律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声势律动教学方法主要是结合课堂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在学生欣赏音乐的过程中,用肢体语言来展现音乐的节奏和律动。声势律动教学方法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对教师也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教师要准确掌控音乐作品的主要特点。在教育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专心于课堂。另外,教师还要采取合理的途径在教学中应用声势律动教学模式,随后生动、完整地呈现音乐作品,活跃教学氛围,增强课堂吸引力。
如在学习《萤火虫》时,教师可用手拍出两拍和三拍的节奏。或者教师也可以更加生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唱歌,让学生以直观方式感知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学生听到教师的节奏后,肢体会不由自主地随之摆动。同时,根据教师拍手的节奏做出对应的动作。教育教学中,教师可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均可体验不同的节奏。教师还可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对音乐节奏的理解,用打击乐敲打节拍。
3.2以声势律动引导学生捕捉音乐中的情感
声势律动教学法利用学生的好动性,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更加喜欢音乐。创造情感的方法很多,音乐是最明显的方式之一。要想更加深入地感受音乐的魅力,就应该将自己的情绪和音乐的意境结合起来,通过声势律动,教师可以使学生产生对音乐产生兴趣,激发其对音乐的热情,从而有效提高其音乐感受能力。
例如,在学习歌曲《草原赞歌》时,教师可以设计拍手、拍腿、抖动等动作,让学生感受歌曲与身体的共鸣,体验音乐的旋律,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情感共鸣。教师通过一些简单的声势律动,深化学生对节奏的感知力,并留出空间让学生感知声音。利用该种教学方式,可以加强小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且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还要注意音乐节奏的难易度,做到难易恰到好处。
3.3以声势律动增强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以往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但却忽视了学生的音乐审美。新课程改革日渐深入,教师在音乐教学中的教学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教师也更加关注和重视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在音乐教学中也将音乐审美培养作为主要的目标。
音乐审美主要由音乐欣赏、音乐思想和艺术思想构成。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很多学生均十分热爱音乐,教师在教学中需鼓励学生参与到音乐节奏当中,充分感知音乐给人带来的愉悦感和幸福感。如在学习《滚核桃》的过程中,音乐充分表达了收获时的喜悦,教师可用多种乐器演奏出不同的声音,引导学生结合节奏的变化来判断核桃的干湿度。
3.4重视肢体与音乐的深度融合
声势律动的音乐教学更加重视音乐与肢体的深度融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合理、准确地把控音乐教学的模式,引导学生体验不同形式的音乐律动。教师可让学生做出不同的肢体动作,表现欢快或悲伤的乐曲。表现欢快乐曲时,动作要轻快,而表现悲伤的乐曲时,动作需相对缓慢。
在音乐教学期间,教师还需将音乐视作整体,对其进行全面分析,准确总结音乐的总体特点,随后更加巧妙地应用节奏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感知音乐的内涵。如在学习《将军令》时,为引导学生体验三拍节奏的基本特征,教师应引导学生拍手来表现节奏的强与弱。不同的音乐和肢体动作以律动模式为载体呈现不同的动作。节奏调整中,音乐旋律的特点是关键的依据。当表现一个向上的旋律时,可将身体由底部逐渐移动至上部,而若音乐旋律向下,则身体可从上部逐渐移动至下部。
3.5以声势律动组织特色音乐教学
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合理应用声势律动教学法能够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和准确地理解音乐作品,并以此为基础学习多种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教师要针对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而声势律动教学方法的应用可推动多种音乐教学的全面发展。利用伴奏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把控音乐作品的内涵,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同时,该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也可增强学生身体的协调性,且学生可更加主动和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采用伴奏可呈现不同类型的音乐,促进学生间的协作,从而实现传统音乐教学模式向先进教学模式的转变。通过创新教学模式的应用,音乐教学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更好地体会音乐带来的快乐,进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4结语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師应当合理应用声势律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正确掌握音乐的运用方法,准确解读音乐,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另外,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还需高度尊重声势律动的基本原则,将其合理地应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当中,促进音乐教学的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 丁贵贤.声势律动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艺术,2017(1)
[2] 夏静.声势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7(12)
作者简介:
闫祥祥,女(1986.09.20—),汉族,籍贯,本科,教师,研究方向:小学音乐。
(作者单位:忻州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