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教材是高校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教材策划是编写优秀教材的前提。本文立足于高校理工科大学语文教材策划,以同温玉主编《大学语文》再版为例,认为教材再版策划应以理论性、经典性、时代性为标准,充分注重教材编写规律,确保优秀教材为教学工作服务。
[关键词] 《大学语文》 教材策划 专业性 经典性 时代性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3) 02-0030-0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学的成功离不开优秀教材。一部优秀教材可以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它是连接师生教学相长的桥梁。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与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大力推进优秀教材的使用就要“编”“选”并重。可见,基于合理的教材策划,“编”出好教材是教材建设的重要环节。如今,高校理工科专业的《大学语文》教材可谓多如牛毛,其质量亦是参差不齐。本文以西安科技大学同温玉主编2009版《大学语文》再版为例浅谈大学语文的教材策划问题。
1 2009版同温玉主编《大学语文》的不足
由同温玉主编的《大学语文》于2009年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为西安科技大学高等教育规划教材,投入教学已经三年。在教学过程中,该教材的不足之处陆续暴露,已计划于2013年再版。
1.1 选材、内容、观点滞后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如其所言,教材编撰亦需要不断更新,没有一部教材可以历久弥新,教材的修订、再版必不可少,这既是一种与时俱进,又利于学生获取更多前沿知识。在教学中,我们发现2009版《大学语文》的选材、内容、观点有待更新。①书中“理想篇”“爱情篇”等所选书目略嫌陈旧,时代痕迹太过久远。②选材不够经典,未能体现理工科语文教学的特色内容。③内容难易程度不一,有些篇目内容理论性太强,多数理工科学生不易接受,无法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④某些篇目的立论观点已然落伍,前沿观点引用较少。
1.2 篇目结构比例失调
合理的结构犹如量体裁衣,为教材增色不少。2009版《大学语文》在篇目结构上存在三方面缺陷 。(1)比例失衡:有些篇目选文数量较多,达七篇,有些篇目数量较少,只有五篇,数量的多寡不一给教学进度安排造成一定的困难。(2)选文类型存在较大差异:有的篇目外国作品居多,有的古代著作较多,有的现当代作品为主,所选古今中外书目的比例失调会带给读者一定的审美疲劳。(3)具体篇目在字数上存在较大差异:有的作品多达五页,有的仅半页,多的带给学生臃赘感,少的有意犹未尽之感。
1.3 编纂特色缺失
古人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优秀教材应该起到这样的作用。针对理工科学生的特点,大学语文的编撰应体现出灵活、实用、传播文化、引导道德规范的特色。2009版《大学语文》在这几方面稍显不足。一是篇目的选择过于呆板,停留在过去的时代记忆中的作品居多,对于90后的大学生而言,这类作品可读性不大。二是经典作品缺乏深度解读,不利于传播优秀文化的精髓。三是古代作品应古为今用,缺乏跟现代著作的时代沟通。
2 同温玉主编《大学语文》再版的改进策略
教材的再版不仅仅是简单的内容更新或者结构调整,理应遵循教材编写规律,加强策划,提升编撰理论高度,以求高屋建瓴。应从理论性、经典性、时代性三方面着手,力求推陈出新,使教材有效地为教学服务,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2.1 理论性:培养质疑和分析能力
优秀教材带给人们的更多的是学会思考,而不是简单地记忆、接受书本知识。牛津大学第一副校长麦克米伦教授曾言:“中国留学生很聪明,学习也很努力,易于接受知识,但缺乏质疑创新与分析能力。”因此,我们应将培养质疑和分析能力的教育理念渗入教材策划环节。
第一,质疑和分析能力的形成要以知识储备量为基础,这样在提出质疑时才会有典可依,有据可凭。因此,《大学语文》应注重篇目中的理论编写,不仅将旧的理论和观点呈现在篇目之中,更应该把前沿观点书写进教材之中,通过新旧理论的对比找出理论的发展轨迹,引导学生探索这种差异的由来并预测其未来走向,打破学生传统意义上的“记忆—接受—认可”机制,树立全新的“认识—质疑—分析—认可”机制。
第二,《大学语文》的再版策划还应设立提问和讨论环节。在选定的篇目基础上增加“设疑—提问—讨论”环节。设疑是在熟知篇目的基础上而来的,通过设疑引发提问进而引起讨论,这一教学模式在耶鲁大学、柏林大学、早稻田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国外知名院校早已展开并被证明是科学的。教学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应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创新求变”的能力。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劳厄说过,“大学培养的是能力”,因此,《大学语文》教材的再版理应以培养能力为主。
2.2 经典性:培养精品意识
《大学语文》作为理工科学生的必修教材,其质量高低取决于所选篇目的经典与否。经典的著作总是给人以无穷的魅力,引领大家进入令人神往的境界。因此,在《大学语文》的编撰中必须体现“选材”的经典性,借此指导学生树立“精品意识”。
首先,教材的编撰需要经典作品的加入,这也是优秀教材的编撰特色之一。在每一篇目中至少应有一到两部经典著作出现在学生面前,如古代著作《诗经》《论语》,现代著作《边城》《荷塘月色》,外国著作《罪与罚》《复活》等。优秀作品有助于大学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益于高校大学文化这一道德建设工程的顺利开展。
其次,优秀教材本身就是经典的代名词,蕴含着相当的价值和财富。如罗尔斯的《正义论》,这部经久不衰的名著以其内容的深刻性和高度的理论性吸引着读者,其经典性毋庸置疑。《大学语文》应以树立精品书目为目标,立足于理工科学生,深刻挖掘优秀作品,给予大学生更多的精神食粮和道德港湾。通过教材的经典性和经典著作的选编,培养学生的精品意识,不仅在学习中要精益求精,在生活和工作中也要勇创经典。 2.3 时代性:以前沿内容体现时代精神
教材是传播知识的窗口,优秀教材应该给予学生更多前沿和具有时代性的信息和知识。再版的《大学语文》应力求体现与时俱进性,紧跟时代前沿。
2.3.1 书目的内容要体现时代性
在书目的选择上,应不局限于国内外作家的某一类著作、作品,也不局限于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体裁,可以把罗大佑的经典励志歌曲、周杰伦的美轮美奂的歌曲等纳入教材中,让歌词进入大学校园的文化书目中,真正实现与90后大学生精神领域的接轨,这也是与时俱进性的一种体现。罗大佑的经典励志曲目很多,歌词中现实主义的用语着实带给一代又一代人以精神的激励,对于当今大学生无疑也是一种文化鼓励。周杰伦的《青花瓷》《菊花台》折射了古代文化的精髓,唯美的语言和动人的旋律带给人们的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真善美的境界油然而生,给大学生贫瘠的精神生活无疑注入了一缕清香,有如甘露洒心。
在书目的选择上,还应针对理工科学生对古代作品的枯燥、难懂难以接受的问题,加入现代版本的介绍,如增加易中天对《三国》的现代诠释和解读,对《论语》《诗经》等篇目加入现代版本导读,做到古为今用,古为今学。
2.3.2 书目的编排方式应体现时代性
结构编排是教材的外在形式,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教材的成功与否。《大学语文》的再版应力争在编排上进行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
《大学语文》的再版可以采用以经典篇目带动基本篇目,每一篇目内部设立与篇目相符的经典歌词一首,以吟唱和讨论带动教学的编排结构。同时,在篇与篇之间设置电影目录,介绍电影的相关情况,如在“爱情篇”与“友情篇”之间设置经典电影链接,古今中外的均可,以此强化作品在现实中的价值和意义。这种形式笔者已经在教学实践中有过尝试,学生颇感兴趣,由此也加深了对作品的解读。
2.3.3 字体和色彩变化也应体现时代性
《大学语文》的再版工作需要我们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和处理,其中有关排版的工作也需要创新。针对以往单一的黑色色调和单一的字体样式,可以对书目的题目、正文、注释、讨论等不同板块采用不同的色彩进行勾勒,既要保证色系的一致性而又不失多样性。在字体方面,楷书和隶书的结合会使文字不再那么呆板,显得颇有立体感,带给学生视觉上的刺激。南开大学陈宏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即采用了这种办法,深受学生好评。通过这一创新,一定能使更多学生关注《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
3 结 语
任何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总是以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为前提的,教材的出版发行也是如此,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是需要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的。教材的再版应基于学科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现状,融进学科的前沿性和信息时代的多样性,结合教材编撰规律,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占据教育理论的制高点,编写出优秀的教材,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使教材有效地服务于师生的“授受”过程,真正发挥优秀教材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华莉,蒋安丽.我国高校教材选用的研究现状及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6(4):495-497
[2]宋宝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3] 尹顺祥,黄松姣. 提高高校教材编写质量若干问题小议[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1996(1):37-42
(收稿日期:2012-09-22)
[关键词] 《大学语文》 教材策划 专业性 经典性 时代性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3) 02-0030-0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学的成功离不开优秀教材。一部优秀教材可以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它是连接师生教学相长的桥梁。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与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大力推进优秀教材的使用就要“编”“选”并重。可见,基于合理的教材策划,“编”出好教材是教材建设的重要环节。如今,高校理工科专业的《大学语文》教材可谓多如牛毛,其质量亦是参差不齐。本文以西安科技大学同温玉主编2009版《大学语文》再版为例浅谈大学语文的教材策划问题。
1 2009版同温玉主编《大学语文》的不足
由同温玉主编的《大学语文》于2009年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为西安科技大学高等教育规划教材,投入教学已经三年。在教学过程中,该教材的不足之处陆续暴露,已计划于2013年再版。
1.1 选材、内容、观点滞后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如其所言,教材编撰亦需要不断更新,没有一部教材可以历久弥新,教材的修订、再版必不可少,这既是一种与时俱进,又利于学生获取更多前沿知识。在教学中,我们发现2009版《大学语文》的选材、内容、观点有待更新。①书中“理想篇”“爱情篇”等所选书目略嫌陈旧,时代痕迹太过久远。②选材不够经典,未能体现理工科语文教学的特色内容。③内容难易程度不一,有些篇目内容理论性太强,多数理工科学生不易接受,无法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④某些篇目的立论观点已然落伍,前沿观点引用较少。
1.2 篇目结构比例失调
合理的结构犹如量体裁衣,为教材增色不少。2009版《大学语文》在篇目结构上存在三方面缺陷 。(1)比例失衡:有些篇目选文数量较多,达七篇,有些篇目数量较少,只有五篇,数量的多寡不一给教学进度安排造成一定的困难。(2)选文类型存在较大差异:有的篇目外国作品居多,有的古代著作较多,有的现当代作品为主,所选古今中外书目的比例失调会带给读者一定的审美疲劳。(3)具体篇目在字数上存在较大差异:有的作品多达五页,有的仅半页,多的带给学生臃赘感,少的有意犹未尽之感。
1.3 编纂特色缺失
古人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优秀教材应该起到这样的作用。针对理工科学生的特点,大学语文的编撰应体现出灵活、实用、传播文化、引导道德规范的特色。2009版《大学语文》在这几方面稍显不足。一是篇目的选择过于呆板,停留在过去的时代记忆中的作品居多,对于90后的大学生而言,这类作品可读性不大。二是经典作品缺乏深度解读,不利于传播优秀文化的精髓。三是古代作品应古为今用,缺乏跟现代著作的时代沟通。
2 同温玉主编《大学语文》再版的改进策略
教材的再版不仅仅是简单的内容更新或者结构调整,理应遵循教材编写规律,加强策划,提升编撰理论高度,以求高屋建瓴。应从理论性、经典性、时代性三方面着手,力求推陈出新,使教材有效地为教学服务,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2.1 理论性:培养质疑和分析能力
优秀教材带给人们的更多的是学会思考,而不是简单地记忆、接受书本知识。牛津大学第一副校长麦克米伦教授曾言:“中国留学生很聪明,学习也很努力,易于接受知识,但缺乏质疑创新与分析能力。”因此,我们应将培养质疑和分析能力的教育理念渗入教材策划环节。
第一,质疑和分析能力的形成要以知识储备量为基础,这样在提出质疑时才会有典可依,有据可凭。因此,《大学语文》应注重篇目中的理论编写,不仅将旧的理论和观点呈现在篇目之中,更应该把前沿观点书写进教材之中,通过新旧理论的对比找出理论的发展轨迹,引导学生探索这种差异的由来并预测其未来走向,打破学生传统意义上的“记忆—接受—认可”机制,树立全新的“认识—质疑—分析—认可”机制。
第二,《大学语文》的再版策划还应设立提问和讨论环节。在选定的篇目基础上增加“设疑—提问—讨论”环节。设疑是在熟知篇目的基础上而来的,通过设疑引发提问进而引起讨论,这一教学模式在耶鲁大学、柏林大学、早稻田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国外知名院校早已展开并被证明是科学的。教学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应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创新求变”的能力。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劳厄说过,“大学培养的是能力”,因此,《大学语文》教材的再版理应以培养能力为主。
2.2 经典性:培养精品意识
《大学语文》作为理工科学生的必修教材,其质量高低取决于所选篇目的经典与否。经典的著作总是给人以无穷的魅力,引领大家进入令人神往的境界。因此,在《大学语文》的编撰中必须体现“选材”的经典性,借此指导学生树立“精品意识”。
首先,教材的编撰需要经典作品的加入,这也是优秀教材的编撰特色之一。在每一篇目中至少应有一到两部经典著作出现在学生面前,如古代著作《诗经》《论语》,现代著作《边城》《荷塘月色》,外国著作《罪与罚》《复活》等。优秀作品有助于大学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益于高校大学文化这一道德建设工程的顺利开展。
其次,优秀教材本身就是经典的代名词,蕴含着相当的价值和财富。如罗尔斯的《正义论》,这部经久不衰的名著以其内容的深刻性和高度的理论性吸引着读者,其经典性毋庸置疑。《大学语文》应以树立精品书目为目标,立足于理工科学生,深刻挖掘优秀作品,给予大学生更多的精神食粮和道德港湾。通过教材的经典性和经典著作的选编,培养学生的精品意识,不仅在学习中要精益求精,在生活和工作中也要勇创经典。 2.3 时代性:以前沿内容体现时代精神
教材是传播知识的窗口,优秀教材应该给予学生更多前沿和具有时代性的信息和知识。再版的《大学语文》应力求体现与时俱进性,紧跟时代前沿。
2.3.1 书目的内容要体现时代性
在书目的选择上,应不局限于国内外作家的某一类著作、作品,也不局限于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体裁,可以把罗大佑的经典励志歌曲、周杰伦的美轮美奂的歌曲等纳入教材中,让歌词进入大学校园的文化书目中,真正实现与90后大学生精神领域的接轨,这也是与时俱进性的一种体现。罗大佑的经典励志曲目很多,歌词中现实主义的用语着实带给一代又一代人以精神的激励,对于当今大学生无疑也是一种文化鼓励。周杰伦的《青花瓷》《菊花台》折射了古代文化的精髓,唯美的语言和动人的旋律带给人们的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真善美的境界油然而生,给大学生贫瘠的精神生活无疑注入了一缕清香,有如甘露洒心。
在书目的选择上,还应针对理工科学生对古代作品的枯燥、难懂难以接受的问题,加入现代版本的介绍,如增加易中天对《三国》的现代诠释和解读,对《论语》《诗经》等篇目加入现代版本导读,做到古为今用,古为今学。
2.3.2 书目的编排方式应体现时代性
结构编排是教材的外在形式,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教材的成功与否。《大学语文》的再版应力争在编排上进行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
《大学语文》的再版可以采用以经典篇目带动基本篇目,每一篇目内部设立与篇目相符的经典歌词一首,以吟唱和讨论带动教学的编排结构。同时,在篇与篇之间设置电影目录,介绍电影的相关情况,如在“爱情篇”与“友情篇”之间设置经典电影链接,古今中外的均可,以此强化作品在现实中的价值和意义。这种形式笔者已经在教学实践中有过尝试,学生颇感兴趣,由此也加深了对作品的解读。
2.3.3 字体和色彩变化也应体现时代性
《大学语文》的再版工作需要我们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和处理,其中有关排版的工作也需要创新。针对以往单一的黑色色调和单一的字体样式,可以对书目的题目、正文、注释、讨论等不同板块采用不同的色彩进行勾勒,既要保证色系的一致性而又不失多样性。在字体方面,楷书和隶书的结合会使文字不再那么呆板,显得颇有立体感,带给学生视觉上的刺激。南开大学陈宏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即采用了这种办法,深受学生好评。通过这一创新,一定能使更多学生关注《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
3 结 语
任何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总是以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为前提的,教材的出版发行也是如此,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是需要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的。教材的再版应基于学科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现状,融进学科的前沿性和信息时代的多样性,结合教材编撰规律,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占据教育理论的制高点,编写出优秀的教材,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使教材有效地服务于师生的“授受”过程,真正发挥优秀教材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华莉,蒋安丽.我国高校教材选用的研究现状及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6(4):495-497
[2]宋宝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3] 尹顺祥,黄松姣. 提高高校教材编写质量若干问题小议[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1996(1):37-42
(收稿日期:2012-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