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牧骑服务职能发展变化历程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pw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乌兰牧骑自成立以来,就以“演出、宣传、辅导、服务”作为主要职能,但在不同历史时期,侧重点有所不同。1957-1977年,以政治宣传和文化服务为核心,1978-1996年,突出以服务经济建设为核心,1997-2016年,回归文化服务为核心,2017年至今,进入“乌兰牧骑+”模式。
   关键词:乌兰牧骑;服务职能;发展
   中图分类号:G24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1)02-0063-05
   自1959年苏尼特右旗第一支乌兰牧骑成立以来,6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乌兰牧骑一直以“演出、宣传、辅导、服务”作为主要职能,活跃于内蒙古的偏远农村牧区,为农牧民朋友送去党的声音、送去关怀和温暖。在不同历史时期,乌兰牧骑服务职能的侧重点不断变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形成一支适合内蒙古区情的独特的社会服务队伍。
   一、1957-1977年,以政治宣传和文化服务为核心
   内蒙古自治区长达2500多公里,南北宽1700多公里,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1957年前后,农牧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经济落后,长期听不到时事广播,看不到图书、电影和文艺演出,各类公共服务站点只建在旗县城镇,急需文化、交通、經贸、科技、卫生等方面的服务。
   1956年12月,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明确提出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方针:密切配合各民族政治、经济的发展,根据各民族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全面规划,合理部署,加强领导,积极发展少数民族的文化工作,以促进中国社会主义的民族的新文化的建设和繁荣。乌兰夫同志在《十年来的内蒙古》文章中也指出民族工作要因地制宜,“在经济、文化建设工作中,曾经发生和仍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周密的、系统的调查研究,有些工作不能很好地根据民族的地区的特点来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有时往往发生搬运别的地区的工作经验的偏向。”1957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局遵照全国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要求,做出了在牧区和半牧区进行基层文化工作试点的决定。经过实地调研和试点实践,乌兰牧骑这种新型文化轻骑队诞生。
   1957年5月拟定的《乌兰牧骑工作条例(草案)》对乌兰牧骑的性质、任务做了明确规定:“乌兰牧骑密切配合牧区政治、经济的发展,根据牧区的特点,宣传社会主义思想,不断进行党和政府各项政策法令及时事的宣传,提高牧民的政治觉悟,发展牧区群众文化事业,组织和辅导牧民业余文化艺术活动,建设与发展自治区的社会民族的新文化。”根据条例,在首创试点中逐步形成了乌兰牧骑的“四项任务”,即演出、宣传、辅导、服务。1957年6有17日第一个乌兰牧骑在苏尼特右旗正式诞生,1963年底,全区30个旗县建立了乌兰牧骑,到1965年,发展到37支队伍。这30多支乌兰牧骑成为后来乌兰牧骑事业的中坚力量,长期深入农村牧区进行演出、宣传、辅导、服务。
   这一时期的演出内容贴近生活、反映主旋律、宣传爱党爱国思想,演英雄,唱模范,广泛传播新人、新事、新风尚,兼艺术性与政治性于一身。如歌颂当地先进人物的《请帖》《母女英雄进北京》《勇敢的牧羊姑娘》《学习龙梅玉荣》《猎民姑娘》《把一切献给人民》等,热情歌颂广为群众熟悉的先进人物,深受群众欢迎,起到很强的鼓舞作用。
   乌兰牧骑通过图片展览、放映幻灯片、借阅图书等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国内外大事,通过举办生产科学知识和卫生常识讲座宣传科学文化。他们随身携带“立体镜”给农牧民播放宣传片。乌兰牧骑通过开办小型训练班辅导、示范指导、让业余文艺骨干参加乌兰牧骑演出等多种形式辅导业余文化工作队和文艺骨干,群众业余文艺骨干很快被集中起来。
   除此之外,乌兰牧骑队员还积极参加群众集体劳动、代卖书刊,帮农牧民收割、放牧、割草、打井、挑水、扫院子,有的队员还帮群众理发、写信,给病人针灸、输血,给产妇接生,全方位为偏远地区的农牧民服务。鄂托克旗乌兰牧骑就被群众称为“八大员”,即演员、社员、宣传员、保健员、理发员、投递员、炊事员、售货员。
   乌兰牧骑在这一时期的服务,热情高涨、心系群众、扎根基层,深受群众欢迎,为边远地区群众送去精神大餐、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创立了科学合理、有战斗力、有生命力的服务体系。但这一时期,乌兰牧骑的演出以及其他社会服务主要都是靠自己的力量,几乎没有与政府部门联合,所以优势力量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二、1978-1996年,突出以服务经济建设为核心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宣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同时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这也促进了人民群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促进了乌兰牧骑事业的发展。到1982年10月,全区乌兰牧骑由1965年的37支猛增到80支,几乎覆盖了内蒙古农村牧区的全部旗县。这些队伍仍然坚持深入农村牧区的最基层,继续开展“演出、宣传、辅导、服务”四项活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乌兰牧骑的“演出、宣传、辅导、服务”四项活动都呈现出改革开放时期的新特点。一是乌兰牧骑从事基层宣传的领域大为拓宽,由过去的单纯政治内容拓展到经济、政治、社会、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不仅系统地宣传党的基本路线和在农村牧区的方针政策,而且宣传法律知识、科技知识、交通安全、草原防火、计划生育等。宣传方式由过去以解说为主、辅以幻灯片、图片的形式,发展为以录音、录像为主,同时注重将宣传内容融入文艺节目中,使宣传与演出相得益彰。二是突出显示以服务于经济建设为核心。服务的重点逐步转移到为农牧民提供经济信息、科技情报和致富门路上来,为农村牧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助力。三是积极投身到地方政府组织的经济活动中,通过演出为经济部门和企业的经济交往牵线搭桥,很好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但这一时期,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使得个别队员内心浮躁,出现跳棋转行的情况。另外,由于经费不足,乌兰牧骑在不影响文化服务之余进行商演,也使得个别乌兰牧骑过于强调经济效益,商演多了,送文化下乡少了,演出的时间多了,作品创作的时间少了。还有一些乌兰牧骑利用部分精力和时间为政府、企业的大型活动站台服务,偏离了乌兰牧骑的初衷。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化服务的质量,影响了乌兰牧骑事业的发展。
   三、1997-2016年,回归文化服务为核心
   十七大强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先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这为乌兰牧骑事业的发展创新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强大动力,使得内蒙古乌兰牧骑的服务职能重新回归文化为核心的全方位服务。新世纪以来,内蒙古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的大力推进,为乌兰牧骑事业的发展创新提供了优越的社会环境和坚实的经济基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都为乌兰牧骑事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使乌兰牧骑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创新特点。
   1997年7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为祝贺乌兰牧骑成立40周年题词:“乌兰牧骑是社会主义文艺战线上的一面旗帜”,从社会主义文艺战线一面旗帜的政治高度为乌兰牧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以及推进内蒙古文化大区建设,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文化厅在对全区乌兰牧骑工作进行系统调研的基础上,于2009年12月召开了全区乌兰牧骑工作会议,于2010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和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办公厅联合转发了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化厅、财政厅、人社厅、编办通过的《关于加强新时期乌兰牧骑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新时期乌兰牧骑工作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坚持全心全意为农牧民服务的宗旨,不断加大文化惠民力度,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各族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农牧民和各族群众提供更好地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普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承民族优秀艺术,为推动自治区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繁荣民族文化,维护边疆稳定和谐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意见》极大地促进了新时期乌兰牧骑事业的继承、创新和发展。为贯彻落实《意见》,乌兰牧骑在运行机制和服务方式上都有了新的突破。各旗县党委政府和宣传部门实现了乌兰牧骑管理运行机制的新突破。首先在乌兰牧骑的发展定位上确立了公益型全额文化事业单位的特殊性质,这是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探索文艺表演团体改革发展的重要突破。其次提供物质资金保障。2010年开始,全区58支乌兰牧骑搬进新址,50支乌兰牧骑变为独立核算的法人单位,确定35人的事业编制,为每场下乡公益演出补贴2000元,每支乌兰牧骑每年完成下乡演出100场的任务可获得20万元补贴。再次,各盟市乌兰牧骑都设置了乌兰牧骑精品生产扶持基金和人才奖励基金,促进乌兰牧骑坚持和创新“演出、宣传、辅导、服务”四项任务。这一系列的创新举措为确保乌兰牧骑集中精力搞好文化服务提供了有力保障,涌现出《生命欢歌》《草原牧人家》《神奇的达斡尔》《白骏马》等一批优秀剧目。
   这一时期乌兰牧骑的服务形式也有新突破。为更好地服务边远贫困地区的农牧民,在新世纪“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进程中,乌兰牧骑积极参与其中,并始终走在前列。在文化扶贫和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帮助乡镇苏木和村嘎查加强文化站和文化室建设,组建辅导农牧民文化活动队伍。另外,积极探索为进城农牧民和城镇居民服务,为进城农牧民提供文化扶持帮助,关注农民工群体的文化生活。为城镇居民搭建文化服务平台,与城镇各行业共建行业文化,与企业、机关、社会、学校联合,打造企业品牌,宣传方针政策,丰富群众生活。
   但这一时期的服务也存在文艺作品数量不够、质量不高,小戏小品曲艺精品少,“宣传、辅导、服务”制度建设不完善,随意性强,不能很好地坚持等问题。
   四、2017年至今,“乌兰牧骑+”模式
   2017年习近平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回信之后,乌兰牧骑服务职能进入一个新阶段,即“乌兰牧骑+”模式。
   2018年11月初,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以及总书记对乌兰牧骑事业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乌兰牧骑服务基层群众的引领示范作用,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广大农牧民群众中,内蒙古在全区启动了“弘扬乌兰牧骑精神,到人民中间去”基层综合服务活动。这次活动组建了200多支“草原综合服务轻骑兵”,以“乌兰牧骑+”的模式开展服务,主体多元,内容多样,标志乌兰牧骑的公共服务水平又上了一个台阶。宣传部牵头、文体广电局具体实施,另有政法、科技、教育、文化、卫计、农牧、扶贫、司法、民族宗教、商务、乌兰牧骑等部门积极参与,整合各行业资源,形成全力。内容有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扫黑除恶”、“扫黄打非”、民族团结、医疗卫生、种植养殖、文化辅导、科学普及、法制宣传等,涉及的范围广,与百姓需求关系密切。
   这一时期的“乌兰牧骑+”的成功模式就是“乌兰牧骑+司法”形成的“法治乌兰牧骑”。2017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抓住全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乌兰牧骑回信精神的契机,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普法宣传工作要“创新宣传方式,注重宣传实效”的指示精神,联合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化厅共同印发了《关于打造“法治乌兰牧骑”普法品牌的通知》,将法治元素融入乌兰牧骑演出,塑造“法治乌兰牧骑”金色品牌。2018年5月26日,司法厅联合举行了全区“法治乌兰牧骑”启动暨授旗仪式。目前,全区90支专业“法治乌兰牧骑”队伍的授旗仪式已全部完毕。截止2018年末,全区90支专业“法治乌兰牧骑”已组织法治文艺演出450余场,受教育人数70余万人[1]。法治乌兰牧骑通过把法治内容融入乌兰牧骑创作之中,提升法治宣传的思想内涵和表现手法;通过将法治宣传形式融入乌兰牧骑演出之中,扩大法治宣传的社会影响力,这一模式为乌兰牧骑与公共服务融合发展提供了成功范式。    2019年4月10日,兴安盟消防支队、兴安乌兰牧骑、兴安广播电视台、科右前旗公安局联合举办的消防宣传“进农村”活动,拉开了“消防+乌兰牧骑”的序曲。9月9日,赤峰市首支乌兰牧骑消防宣传志愿服务队成立,赤峰市消防救援支队还制定了《依托乌兰牧骑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并决定依托全市乌兰牧骑组建10支消防宣传志愿服务队伍,投入人力物力,联合各旗县乌兰牧骑创作一批具有艺术创造力和感染力的消防宣传作品。采取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消防知识送到千家万户,更好引导广大群众关注消防、参与消防,增强消防全意识。
   这一时期,探索了“乌兰牧骑+企业”的模式。2019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土默特右旗支行、土默特右旗农商行、土默特右旗文化旅游广电局、金融中心和乌兰牧骑二人台艺术团共同组建“金融乌兰牧骑”,举行了合作签约仪式并授旗。金融乌兰牧骑也将发挥“草原红色文艺轻骑兵”优势,秉承演出、宣传、辅导、服务、创作、创新等职能,进一步推动文化服务民生,服务金融发展,广泛宣传金融政策,通过乌兰牧骑灵活多样的表演形式,把乌兰牧骑的优势与金融教育有效结合起来,将党的金融方针政策和金融知识融入到乌兰牧骑的创作演出中,有效宣传金融知识。“金融乌兰牧骑”的成立,是金融宣传教育工作的一个创新之举,更是推动乌兰牧骑事业发展的有益探索。
   五、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公共服务开展现状
   通过查阅相关报道、走访、调查等形式,笔者了解到目前全区75支乌兰牧骑(不包括民间乌兰牧骑)仍坚持演出、宣传、辅导、服务的主要职能,同时在艺术创作、创新,保护传承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和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
   艺术作品是乌兰牧骑开展文化服务、送文化下乡的基础。好作品能够感染人,寓教于乐,教育群众,不仅给群众带来艺术的享受,同时还能更好实现其宣传法律、道德、政策、社会科学知识的目的。目前,各乌兰牧骑十分注重新作品的创作,创作水平和能力有了很大提升,力作不断涌现。全区第一支乌兰牧骑——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新创作好来宝《滴在马蹬上的奶子》、歌舞《我们的乌兰牧骑》、群舞《蒙古马赞》、舞蹈《象棋》、歌剧《心中的爱》、歌舞《牧民歌唱党》、交响乐《心中的歌》、歌曲《吉祥幸福的信》等。翁牛特旗乌兰牧骑队长吴恩在接受我们访谈时说:“(上世纪)80年代,我们的演出主要是以学习节目为主,从2012年开始,我们注重自己创作作品。现在我们有翁牛特旗当地特色的音乐、舞蹈,还有戏曲、歌舞,戏剧,歌舞、好来宝都是自己去创作。”敖汉旗乌兰牧骑创作的大型平剧《大漠绿魂》已成为第十五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优秀剧目获奖作品、第二届内蒙古地方戏曲展演优秀剧目获奖作品,并受邀参加了第十一届中国评剧艺术节优秀剧目展演,受邀到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上演,在内蒙古演出超过50场。宁城县乌兰牧骑创作的现代平剧《宁城壮歌》《烽火宁城》《满园春色》等深受广大民众喜爱,在宣传宁城精神、歌颂英雄人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他各乌兰牧骑也都十分注重作品的创作创新,一系列的好作品纷纷问世,如正蓝旗新歌《新时代乌兰牧骑》、察右中旗乌兰牧骑配乐快板《我来讲讲十九大》、三句半《十九大精神》等。大量好作品的涌现为乌兰牧骑更好开展文化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8年1月21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为75支乌兰牧骑配发了75辆大巴车,7月18日,又配发32辆演出中巴车,以方便送小型演出到路况不好的偏远农牧区。至此,乌兰牧骑的专用演出车已达110余辆,极大地方便了乌兰牧骑下乡惠民演出。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后的这一年半来,75支乌兰牧骑,3000多名队员演出超过一万场。多数乌兰牧骑平均每年下乡演出100多场,宁城县乌兰牧骑一年演出300多场,有效地保障了偏远乡村的文化服务。如今,全区乌兰牧骑以广阔草原为第一舞台,以广大农牧民群众为第一观众,以丰厚的民族艺术底蕴为第一营养,以多姿多彩的草原文化为第一内容,一大批声乐、器乐、舞蹈、曲艺等方面的精品力作久演不衰。
   内蒙古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向全区75支乌兰牧骑队伍赠送了流动数字电影放映机,大大方便了乌兰牧骑下乡宣传。近年来,全区乌兰牧骑的宣传活动紧跟中央指示精神,在“十九大精神”“扫黑除恶”“扶贫攻坚”以及税务、法治、消防等方面的宣传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时期的宣传,不仅打条幅、挂标语,还发放书籍、资料,放映视频、电影,演出相关作品,宣传的形式更加多样化。
   2019年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兴安街道临潢家园社区考察调研。看到乌兰牧骑排练大厅内,社区群众在乌兰牧骑队员指导下载歌载舞,总书记高兴地说:“乌兰牧骑这个形式,就是真正为我们的老百姓服务,为基层服务的文艺。这是我们党和政府提倡的,支持和扶持的,而且应该把它推广开来。”辅导群众性文化团体或社区文艺爱好者等是乌兰牧骑成立至今一直没有间断的工作和职责,长期以来,各乌兰牧骑都一直坚持,有些乌兰牧骑还有长期签约的帮扶对象,这对于提升群众组织的艺术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乌兰牧骑的服务职能已不再体现为过去的“理发、打水、扫院”等,新时期的服务除了体现为上述送文化下乡外,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扶贫”。各乌兰牧骑几乎都派队员参与了政府组织的扶贫工作,队员们下基础、入村户,调查走访,了解情况,寻找对策,为群众脱贫努力攻坚。另外,组织或参与群众性文化活动,如在庆祝建国70周年文艺演出、春节联欢晚会、元宵晚会、草原文化节、广场舞大赛等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9年9月经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并于1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条例》[2]为新时期乌兰牧骑有效开展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条例》明确赋予乌兰牧骑演出、创作、宣传、辅导、服务、创新、保护传承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和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的职能,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了乌兰牧骑的职能。根据《条例》的规定,乌兰牧骑职能比以往有很大的拓展,将“创作、创新、保护传承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和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开展法治宣传、科学知识普及”等乌兰牧骑一直在做的工作作为其主要职责明确写入条例,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这将对提升乌兰牧骑的创作水平、促进对外交流,保护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另外,《条例》明确规定,“乌兰牧骑属于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同时规定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應当将乌兰牧骑事业发展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并设立乌兰牧骑创作、演出和培训专项经费,而且保障乌兰牧骑排练演出所需的场所、设施设备和交通工具。这些都为乌兰牧骑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有力的法律保障,为其排除后顾之忧,全身心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吉日嘎拉,朱嘉庚主编.乌兰牧骑回忆录[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8.
  〔2〕内蒙古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化厅、财政厅、人社厅、编办关于加强新时期乌兰牧骑工作的意见》的通知[J].内蒙古政报,2010(09).
  〔3〕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条例[EB/OL].http://wlt.nmg.gov.cn/zwgk/flfg/201910/t20191015_9 5690.html, 2019-10-15.
   (责任编辑 曹彩霞)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一种采用集约化技术,将生产废水调节池、事故池及平流沉淀池合理集成,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工艺的布置形式,节省了工业废水处理站的总体占地,解决工程用地紧张、施工
在10世纪,南下经略是契丹向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界对契丹南下经略活动研究颇丰,尤其对契丹南下经略的目的与影响都进行了具有广度与深度的研究。但多数研究注重以契
民族声乐与传统乐器的结合,无论是对民族声乐的演唱和教学,还是对民族乐器本身的发展,都产生了非常显著的影响。两者之间相互融合与支持、相得益彰、相映成趣关系,既使我国的
摘 要:佛教是辽朝的主流宗教,对辽政权各个层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前贤力图多维度地复原辽朝佛教发展的原貌,已对多个领域进行过研究,尤其表现在佛教与政治、经济及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上,对于其他方面的探讨则尚存继续深化的空间。结合多种材料和多种研究方法,推动对辽朝佛教研究的深化,更有利于透视辽朝佛教信仰在整个中国长时段历史中的特殊性和历史作用。   关键词:辽朝佛教;分期;宗派;影响   中圖分类号:K
在深部探测金属矿时,现有的找矿方法划分金属色阶等级数量过少,导致最终确定得到金属矿找矿范围过大,针对该问题,在实际深部金属矿找矿中应用水系沉积物测量技术。采用水系沉
朝阳南塔始建于辽代,是目前中国北方保留最完整的辽代砖石塔建筑之一。南塔的外部结构主要包括塔基、塔身、塔檐、塔刹四部分,南塔的建筑结构、形制特点是研究辽代佛教文化、
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能源,煤矿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由于多数煤矿生产企业在综采作业过程中均采用人工主导的综采技术方案,矿井下综采作业面空间狭
纵观汉朝与匈奴的关系,和亲与文化交流在汉匈关系史上有着突出地位。近年来,随着匈奴考古学的深入展开,在匈奴人活动的中心地域(即今蒙古国),发现了大量的墓葬、城址、聚落遗
东汉前期,北部边疆的防御政策仍以建造长城工事为主,一部分修葺利用前朝长城,另在部分地区新建长城。光武帝时期,在北部边疆形势的转变与中央政策实施的共同作用下,促成了东
当前热镀锌工艺被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用户对于热镀锌材料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但锌渣吸附在带钢材料的表面会引发对镀锌材料的生产质量影响。基于此,通过开展热镀锌生产工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