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伙伴们,你们知道第一个养蚕的人是谁吗?你们想知道蚕丝是怎么抽取的吗?……那就赶紧跟随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绸都小学的同学们去一探究竟吧!
小伙伴们,你们好,我是耿昱宸,本期特约播报员。不晓得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学校的名字——绸都小学。
苏州是我国的绸都之一,而我们学校所在的盛泽镇更是苏州吴江区有名的丝绸名镇,曾以“日出万绸、衣被天下”闻名于世。
作为绸都一分子,了解绸缎的历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事情。所以,学校组织同学们一起去镇上的先蚕祠游览学习。
誰是“养蚕第一人”?
远远地,我们就被雄伟壮观的先蚕祠给震撼了,让人生出一种庄重感。迫不及待地戴上蚕宝宝的头饰,我们的寻“纺”之旅就此开始了。
跨入大门,穿行于一道长廊,长廊一侧是碑刻,记载了先蚕祠的修缮历史,一侧布满了古代文人所写的关于“蚕”“丝织”的诗句:“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坐睡觉来无一事,满窗晴日看蚕生”“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
正当我们欣赏这些诗句时,一位爷爷走了过来,他便是我们的导游黄爷爷。黄爷爷带领我们来到了雄伟的正殿,这里供奉着黄帝、炎帝和嫘祖。黄爷爷告诉我们,相传黄帝发明了车船,炎帝教会人们种植五谷,而嫘祖则发明了养蚕。来先蚕祠必须先拜勤劳智慧的他们,尤其是嫘祖。
养蚕第一人——嫘祖
相传有一天,嫘祖在桑树下烧水。树上白色的蚕虫正在吐丝作茧,忽然一阵风吹过,一只蚕茧从树上落下,掉进锅里。嫘祖赶忙用一根树枝去捞,谁知蚕茧没捞上来,反而捞起一根洁白透明的丝线,而且丝线越拉越长,没完没了。于是嫘祖只能又用一根短树枝将丝线绕了起来,绕成一团。嫘祖忽然灵机一动,便试着用这丝线织布料,没想到真织成了一块白白的丝绸,既柔软又漂亮。后来嫘祖开始采桑养蚕缫丝织绸,并将这一技能教给大家。因此,蚕农们就尊称她为“先蚕神”,又叫“蚕神娘娘”。
没想到吧,一个蚕茧无意的“跳水”运动,外加嫘祖的聪明才智,成就了如今历史悠久、繁荣昌盛的丝织产业。
小小蚕儿贡献大
接着,黄爷爷带领我们来到旁边的小亭子,这里正播放着纪录片《蚕的故事》,讲述着蚕的奉献之路,以及丝绸的历史文化。我们都睁大了眼睛,生怕错过细节。
张筱易:小功臣的整个成长过程好神奇啊!一粒粒小小的蚕卵,长成一条条可爱的蚕宝宝。它们很努力很努力地吃桑叶,把自己养得白白嫩嫩,可爱极了。当身体变得透明时,它们明白,自己该完成使命——上山吐丝结茧了。
正常情况下,一段时间后,它们会破茧成蛾,但遗留的蚕茧茧层破损,无法缫丝。
为了保证茧层完整,人们无可奈何,只能“残忍”地杀死蚕茧中的蚕,然后经过剥茧、选茧、煮茧等一系列工序,缫出质量上乘的蚕丝。
看完了纪录片,我们脑海中情不自禁地冒出这么一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小小的蚕宝宝吐丝结茧,牺牲自己造福人类,让人心生感慨。
怀着敬佩之情,我们动手用黏土捏蚕宝宝。
王思捷:蚕宝宝奉献了自己短暂的一生,让我们拥有如此轻柔美丽的丝绸,多么伟大啊!我也想给蚕宝宝缤纷的蚕生。于是,我特地选择了各种颜色的黏土,搓得圆圆的,给蚕宝宝的身子来了个颜色大拼接。如此色彩跳跃的蚕宝宝,看起来真的又可爱又漂亮呢!
当我们捧着可爱的蚕宝宝进行展示和合影时,老师走了过来,带我们吟诵一首与蚕有关的诗:“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我们仿佛走进了江南的农田,蚕农们种桑养蚕、收茧插秧……好生热闹啊!
纯手工的魅力
以前没有现代化的纺纱机器,古代人是怎么把蚕丝纺织成丝绸的呢?
黄爷爷带我们来到了一个展厅,这里有一幅非常巨大的画作,将纯手工织造的“秘密”描绘得淋漓尽致。
在整个流程中,最让大家感兴趣的,莫过于“摇纡车”了。
花瑜:摇纡车,它可是丝绸织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将丝线转化为可供织造的纬线。我们都很好奇,它是怎么进行转化的呢?为了解开答案,黄爷爷给我们展示了清末民初的老古董。
它看起来简单极了,一个手柄,一个转轴,一个转化装置。轻轻转动手柄,纬线便慢慢被“吐”了出来,这神奇的一幕,让我们对古人的智慧佩服不已。
同学们都跃跃欲试,大家一本正经地坐下来,缓缓摇动着手把,像模像样的,连黄爷爷都夸赞我们,说将来可以成为专业的纺丝工。这可把大家给乐坏了!
最后,黄爷爷为我们拿来了由蚕丝纺成的真丝布料。摸着质地滑爽的布料,想象着它们的织造流程,我们这群土生土长的绸都孩子内心倍感自豪。
真希望更多的小伙伴能来先蚕祠学习一番,了解丝绸传统文化的前世今生,感受蚕宝宝的伟大奉献精神,相信大家一定也会跟我们一样,为之骄傲自豪的!
小伙伴们,你们好,我是耿昱宸,本期特约播报员。不晓得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们学校的名字——绸都小学。
苏州是我国的绸都之一,而我们学校所在的盛泽镇更是苏州吴江区有名的丝绸名镇,曾以“日出万绸、衣被天下”闻名于世。
作为绸都一分子,了解绸缎的历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事情。所以,学校组织同学们一起去镇上的先蚕祠游览学习。
誰是“养蚕第一人”?
远远地,我们就被雄伟壮观的先蚕祠给震撼了,让人生出一种庄重感。迫不及待地戴上蚕宝宝的头饰,我们的寻“纺”之旅就此开始了。
跨入大门,穿行于一道长廊,长廊一侧是碑刻,记载了先蚕祠的修缮历史,一侧布满了古代文人所写的关于“蚕”“丝织”的诗句:“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坐睡觉来无一事,满窗晴日看蚕生”“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
正当我们欣赏这些诗句时,一位爷爷走了过来,他便是我们的导游黄爷爷。黄爷爷带领我们来到了雄伟的正殿,这里供奉着黄帝、炎帝和嫘祖。黄爷爷告诉我们,相传黄帝发明了车船,炎帝教会人们种植五谷,而嫘祖则发明了养蚕。来先蚕祠必须先拜勤劳智慧的他们,尤其是嫘祖。
养蚕第一人——嫘祖
相传有一天,嫘祖在桑树下烧水。树上白色的蚕虫正在吐丝作茧,忽然一阵风吹过,一只蚕茧从树上落下,掉进锅里。嫘祖赶忙用一根树枝去捞,谁知蚕茧没捞上来,反而捞起一根洁白透明的丝线,而且丝线越拉越长,没完没了。于是嫘祖只能又用一根短树枝将丝线绕了起来,绕成一团。嫘祖忽然灵机一动,便试着用这丝线织布料,没想到真织成了一块白白的丝绸,既柔软又漂亮。后来嫘祖开始采桑养蚕缫丝织绸,并将这一技能教给大家。因此,蚕农们就尊称她为“先蚕神”,又叫“蚕神娘娘”。
没想到吧,一个蚕茧无意的“跳水”运动,外加嫘祖的聪明才智,成就了如今历史悠久、繁荣昌盛的丝织产业。
小小蚕儿贡献大
接着,黄爷爷带领我们来到旁边的小亭子,这里正播放着纪录片《蚕的故事》,讲述着蚕的奉献之路,以及丝绸的历史文化。我们都睁大了眼睛,生怕错过细节。
张筱易:小功臣的整个成长过程好神奇啊!一粒粒小小的蚕卵,长成一条条可爱的蚕宝宝。它们很努力很努力地吃桑叶,把自己养得白白嫩嫩,可爱极了。当身体变得透明时,它们明白,自己该完成使命——上山吐丝结茧了。
正常情况下,一段时间后,它们会破茧成蛾,但遗留的蚕茧茧层破损,无法缫丝。
为了保证茧层完整,人们无可奈何,只能“残忍”地杀死蚕茧中的蚕,然后经过剥茧、选茧、煮茧等一系列工序,缫出质量上乘的蚕丝。
看完了纪录片,我们脑海中情不自禁地冒出这么一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小小的蚕宝宝吐丝结茧,牺牲自己造福人类,让人心生感慨。
怀着敬佩之情,我们动手用黏土捏蚕宝宝。
王思捷:蚕宝宝奉献了自己短暂的一生,让我们拥有如此轻柔美丽的丝绸,多么伟大啊!我也想给蚕宝宝缤纷的蚕生。于是,我特地选择了各种颜色的黏土,搓得圆圆的,给蚕宝宝的身子来了个颜色大拼接。如此色彩跳跃的蚕宝宝,看起来真的又可爱又漂亮呢!
当我们捧着可爱的蚕宝宝进行展示和合影时,老师走了过来,带我们吟诵一首与蚕有关的诗:“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我们仿佛走进了江南的农田,蚕农们种桑养蚕、收茧插秧……好生热闹啊!
纯手工的魅力
以前没有现代化的纺纱机器,古代人是怎么把蚕丝纺织成丝绸的呢?
黄爷爷带我们来到了一个展厅,这里有一幅非常巨大的画作,将纯手工织造的“秘密”描绘得淋漓尽致。
在整个流程中,最让大家感兴趣的,莫过于“摇纡车”了。
花瑜:摇纡车,它可是丝绸织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将丝线转化为可供织造的纬线。我们都很好奇,它是怎么进行转化的呢?为了解开答案,黄爷爷给我们展示了清末民初的老古董。
它看起来简单极了,一个手柄,一个转轴,一个转化装置。轻轻转动手柄,纬线便慢慢被“吐”了出来,这神奇的一幕,让我们对古人的智慧佩服不已。
同学们都跃跃欲试,大家一本正经地坐下来,缓缓摇动着手把,像模像样的,连黄爷爷都夸赞我们,说将来可以成为专业的纺丝工。这可把大家给乐坏了!
最后,黄爷爷为我们拿来了由蚕丝纺成的真丝布料。摸着质地滑爽的布料,想象着它们的织造流程,我们这群土生土长的绸都孩子内心倍感自豪。
真希望更多的小伙伴能来先蚕祠学习一番,了解丝绸传统文化的前世今生,感受蚕宝宝的伟大奉献精神,相信大家一定也会跟我们一样,为之骄傲自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