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利于学生实际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思维的开启, 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实际操作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源泉
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项重要智力活动,特别是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往往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这在教学实践中的例子很多。例如,一年级教学元、角、分的认识,由于学生缺乏实践经验,长期以来是个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打破传统封闭式的教学过程,设计如“模拟小银行”的换钱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换钱感知一元就是两个五角、五个两角、十个一角、一百个一分,设计“模拟商店”购物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实践之中,这样的操作,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又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对元、角、分的进率也就十分清楚了。因此,无论从理论上或从实践上看,加强实际操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说,加强实际操作是现代的数学教学和传统的数学教学重要区别之一。
二.实际操作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只有一条途径,这就是要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儿童的这一内在状态——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活动的自豪感。”教学中,根据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让他们动手做一做、画一画、比一比、量一量、拼一拼、剪一剪,通过多种感官参与,用具体形象的实物来说明抽象、枯燥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数学知识,这样做不仅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而且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例如,在教学厘米、毫米的认识时,教师可以这样问:“1厘米到底有多长呢?能不能在自己身上找出来?”这样一问,学生兴趣盎然,都忙着在自己身上比量。在此基础上,教师教学米的认识,教师不宜直接将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的结论直接交给学生背熟,而是先让学生用自己的直尺去量课本、文具盒的长度,继而去量课桌、黑板甚至教室的长度,让学生在越来越困难的操作中想到要用一个新的更长的尺子去量,然后教师再拿出米尺、折尺、卷尺等,分发给学生去研究,让他们在具体操作中思考、研究、感知和体验。这样做,也有利于实现教学过程中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
三.实际操作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早期儿童是在动作中思考的,而且只能在动作中思考。所以早期儿童的思维是直观动作思维,也称作“用手思维”。到了学前期儿童进入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到了小学、中学以至成人逐步进入抽象逻辑思维阶段,当然仍有很多学习需要借助实际操作。正如心理学家所说,这种“用手思维”的形式并不会随着更高级的思维形式(即逻辑思维)的发展而消失。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儿童的心理特征,放手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但有了更多的直观形象思维的机会,而且可以分别接受由视觉、听觉、触觉和运动器官传来的信息,经过大脑的“加工”,教师只要略加启发引导,就能使学生的思维产生飞跃,达到抽象思维的程度。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教师先组织儿童分小方块,前后出现了下面几种分法:
⑴ 8÷4=2(盘)
⑵ 9÷4=2(盘) 余1(块)
⑶ 10÷4=2(盘)余2(块)
⑷ 11÷4=3(盘)余3(块)
然后引导儿童观察⑴与⑵⑶⑷的分法有什么不同,从而发现前⑴种分法到最后正好分完,没有剩余,后几种分法到最后还有剩余,在此基础上理解余数的意义,认识有余数的除法。之后,教师又用线框把除数与相应余数框了起来,引导学生对除数与余数的大小关系进行观察比较,从而让学生概括出“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规律。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中注意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不仅可行、有效,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作者通联:336300江西省宜丰县新昌一小)
一.实际操作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源泉
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项重要智力活动,特别是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往往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这在教学实践中的例子很多。例如,一年级教学元、角、分的认识,由于学生缺乏实践经验,长期以来是个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打破传统封闭式的教学过程,设计如“模拟小银行”的换钱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换钱感知一元就是两个五角、五个两角、十个一角、一百个一分,设计“模拟商店”购物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实践之中,这样的操作,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又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对元、角、分的进率也就十分清楚了。因此,无论从理论上或从实践上看,加强实际操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说,加强实际操作是现代的数学教学和传统的数学教学重要区别之一。
二.实际操作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只有一条途径,这就是要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儿童的这一内在状态——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活动的自豪感。”教学中,根据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让他们动手做一做、画一画、比一比、量一量、拼一拼、剪一剪,通过多种感官参与,用具体形象的实物来说明抽象、枯燥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数学知识,这样做不仅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而且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例如,在教学厘米、毫米的认识时,教师可以这样问:“1厘米到底有多长呢?能不能在自己身上找出来?”这样一问,学生兴趣盎然,都忙着在自己身上比量。在此基础上,教师教学米的认识,教师不宜直接将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的结论直接交给学生背熟,而是先让学生用自己的直尺去量课本、文具盒的长度,继而去量课桌、黑板甚至教室的长度,让学生在越来越困难的操作中想到要用一个新的更长的尺子去量,然后教师再拿出米尺、折尺、卷尺等,分发给学生去研究,让他们在具体操作中思考、研究、感知和体验。这样做,也有利于实现教学过程中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
三.实际操作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早期儿童是在动作中思考的,而且只能在动作中思考。所以早期儿童的思维是直观动作思维,也称作“用手思维”。到了学前期儿童进入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到了小学、中学以至成人逐步进入抽象逻辑思维阶段,当然仍有很多学习需要借助实际操作。正如心理学家所说,这种“用手思维”的形式并不会随着更高级的思维形式(即逻辑思维)的发展而消失。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儿童的心理特征,放手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但有了更多的直观形象思维的机会,而且可以分别接受由视觉、听觉、触觉和运动器官传来的信息,经过大脑的“加工”,教师只要略加启发引导,就能使学生的思维产生飞跃,达到抽象思维的程度。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教师先组织儿童分小方块,前后出现了下面几种分法:
⑴ 8÷4=2(盘)
⑵ 9÷4=2(盘) 余1(块)
⑶ 10÷4=2(盘)余2(块)
⑷ 11÷4=3(盘)余3(块)
然后引导儿童观察⑴与⑵⑶⑷的分法有什么不同,从而发现前⑴种分法到最后正好分完,没有剩余,后几种分法到最后还有剩余,在此基础上理解余数的意义,认识有余数的除法。之后,教师又用线框把除数与相应余数框了起来,引导学生对除数与余数的大小关系进行观察比较,从而让学生概括出“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规律。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中注意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不仅可行、有效,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作者通联:336300江西省宜丰县新昌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