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与作用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c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利于学生实际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思维的开启, 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实际操作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源泉
  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项重要智力活动,特别是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往往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这在教学实践中的例子很多。例如,一年级教学元、角、分的认识,由于学生缺乏实践经验,长期以来是个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打破传统封闭式的教学过程,设计如“模拟小银行”的换钱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换钱感知一元就是两个五角、五个两角、十个一角、一百个一分,设计“模拟商店”购物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实践之中,这样的操作,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又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对元、角、分的进率也就十分清楚了。因此,无论从理论上或从实践上看,加强实际操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说,加强实际操作是现代的数学教学和传统的数学教学重要区别之一。
  二.实际操作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只有一条途径,这就是要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儿童的这一内在状态——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活动的自豪感。”教学中,根据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让他们动手做一做、画一画、比一比、量一量、拼一拼、剪一剪,通过多种感官参与,用具体形象的实物来说明抽象、枯燥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数学知识,这样做不仅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而且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例如,在教学厘米、毫米的认识时,教师可以这样问:“1厘米到底有多长呢?能不能在自己身上找出来?”这样一问,学生兴趣盎然,都忙着在自己身上比量。在此基础上,教师教学米的认识,教师不宜直接将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的结论直接交给学生背熟,而是先让学生用自己的直尺去量课本、文具盒的长度,继而去量课桌、黑板甚至教室的长度,让学生在越来越困难的操作中想到要用一个新的更长的尺子去量,然后教师再拿出米尺、折尺、卷尺等,分发给学生去研究,让他们在具体操作中思考、研究、感知和体验。这样做,也有利于实现教学过程中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
  三.实际操作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早期儿童是在动作中思考的,而且只能在动作中思考。所以早期儿童的思维是直观动作思维,也称作“用手思维”。到了学前期儿童进入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到了小学、中学以至成人逐步进入抽象逻辑思维阶段,当然仍有很多学习需要借助实际操作。正如心理学家所说,这种“用手思维”的形式并不会随着更高级的思维形式(即逻辑思维)的发展而消失。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儿童的心理特征,放手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但有了更多的直观形象思维的机会,而且可以分别接受由视觉、听觉、触觉和运动器官传来的信息,经过大脑的“加工”,教师只要略加启发引导,就能使学生的思维产生飞跃,达到抽象思维的程度。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教师先组织儿童分小方块,前后出现了下面几种分法:
  ⑴ 8÷4=2(盘)
  ⑵ 9÷4=2(盘) 余1(块)
  ⑶ 10÷4=2(盘)余2(块)
  ⑷ 11÷4=3(盘)余3(块)
  然后引导儿童观察⑴与⑵⑶⑷的分法有什么不同,从而发现前⑴种分法到最后正好分完,没有剩余,后几种分法到最后还有剩余,在此基础上理解余数的意义,认识有余数的除法。之后,教师又用线框把除数与相应余数框了起来,引导学生对除数与余数的大小关系进行观察比较,从而让学生概括出“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规律。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中注意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不仅可行、有效,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作者通联:336300江西省宜丰县新昌一小)
其他文献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一种情况:有的学生虽然在数学上有能力,但是由于缺乏兴趣,因而数学成绩总是不特别突出。如果教师能有效启发他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喜欢学习数学,这个学生一定会迅速地提高数学成绩。可见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成绩。心理学研究证实,能力和兴趣总是息息相关的,一个人如果对某方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就能专心致志,从而有效地运用和发展他某方面的能力。兴趣重在培养,怎
期刊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因而现行教材将“听话、说话”训练改为“口语交际”训练。笔者从事小语教学十多年,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创设各种说话情境,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讲自己喜欢的人和事,可使发言者畅所欲言,听话者全神贯注,这样就可以大大挖掘人脑的潜在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有趣的情绪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下面就“如何创设说话情境,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谈谈自己的粗浅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里强调的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必经之路,它对于弘扬学生人格的主动精神,发展学生学习的各种潜在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把自主学习引进教学过程,教学结构将发生质的变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稳步进行。这次课程改革是一项比较大的改革。新课程的实施,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已经向着新课标逐渐靠拢。同时随着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网络信息等方面素质的提高,多媒体教学已广泛出现在小学课堂中。  新课标对小学数学课的要求是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在玩中学,学中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开阔思维、拓展视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地
期刊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很强的有用之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传授知识就不是唯一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必须综合运用各种手段、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持之以恒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 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知识是思维活动的结
期刊
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解决书本问题时非常流利,但在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就束手无策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主要是我们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过分地把知识“纯粹”化,而忽略了知识与生活的关系。  数学知识的获得离不开生活,“数学学习更离不开生活”。根据儿童的心理需求和教育教学的规律,要想让学生学习的轻松,知识掌握的牢固,只有让数学学习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再加之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合计240篇(段)。为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古诗,笔者经过十余年的实践,摸索出一套“三趣曲”教学法,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古诗教学的课堂效率颇为有效。   一.课始“引趣”  古诗教学伊始,教师可采用猜谜语、讲故事、提问题、设悬念等方法,精心引发学生兴趣。   如教学李白的《赠汪伦》时,可先讲述:有一回
期刊
流行音乐是指一切具有时代潮流和地域特征的、普及的、通俗的、大众化的音乐。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世界,流行音乐作为多元文化的一部分,其社会功能、审美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是不容忽视的。如何合理地运用流行音乐的教育功能,尤其是在中学音乐教育中如何合理地引入流行音乐已经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时代课题。  长期以来,传统音乐占据着我们的音乐课堂的整个教学,课堂气氛沉闷,缺乏生气,而且传统音乐大多数以艺
期刊
“愉快教育”被誉为素质教育的一种成功模式,正在走进我们的课堂。中外教育史上“乐学”教学思想源远流长,而心理学中情知交互作用的原理又为它的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实践证明,灵活、科学地运用“愉快教学法”施教完全符合小学生年龄和心理的特点,它有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进行学习。那么,在教学过程中究竟应当怎样实施“愉快教学”呢?  一.创设情境,设置悬念,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所谓“创设情境”,就是在教学过
期刊
小学教育是孩子生命成长和精神建设构建的奠基阶段,面对一个个心地纯真,美如璞玉的生命,面对一个个充满对知识的期盼,渴望健康成长的儿童。我们的每一位教师,能否珍视每一颗童心,尊重每一个鲜活生命的健康成长?  我们教师要充分尊重儿童天真、纯朴、活泼的生命自然状态,创造一个充满爱、富有意趣、自由和谐的教育环境。关注每一个儿童,关爱每一颗童心,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责任。  关爱优等生,易;关爱学困生,难;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