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微生物菌剂在牛粪秸秆堆肥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ytott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筛选适合北方地区的牛粪秸秆腐熟菌剂,试验采用模拟田间堆肥发酵的方法,比较接种不同微生物菌剂的腐熟效果,确定牛粪秸秆堆肥腐熟效果最佳的低温微生物菌剂.试验共设12组,包括强微发酵床复合菌剂组(G1组)、城市垃圾污泥河段处理菌剂组(G2组)、益康宝有机肥接种剂组(G3组)、堆肥快速腐熟剂组(G4组)、强微无抗饲料发酵剂组(G5组)、有机肥腐熟剂组(G6组)、强微豆粕发酵剂组(G7组)、强微粪精灵组(G8组)、高温酵素组(G9组)9种市售菌剂混合组(GM组)、实验室自制菌剂组(GL组)和不添加任何菌剂的空白对照组(GC组),在同等室外环境条件下堆肥35 d,测定堆肥温度、大肠杆菌菌落数、蛔虫卵、有机质、总氮和氨态氮的含量,计算抑菌率、种子发芽指数、有机质降解率.结果 表明:GL组堆肥温度升温最快,3d就达到40℃;G2组对大肠杆菌菌落数抑制率为83.62%,明显高于G4组(74.91%)和G1组(74.25%);堆肥35 d时各组蛔虫卵死亡率均达到100%;有机质降解率G8组(49.94%)>G2组(35.19%)>GL组(33.78%);总氮含量G2组(1.48%)>G5组(1.46%)>G8组(1.43%)>GL组(1.39%);氨态氮(NH4+-N)含量GM组(0.048%) <GL组(0.052%) <GC组(0.058%);35 d种子发芽指数GL组(91.1%)高于GM组(90.6%,P>0.05),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对堆肥温度、大肠杆菌抑菌率、发芽指数、有机质、总氮、氨态氮5项检测进行综合评分,结果显示G2组(48分)、GL组(46分)对牛粪秸秆腐熟的效果优于其他试验组,但G2组对种子发芽指数评分不合格,而GL组各项评分均合格,因此判定GL组即实验室自制菌剂对牛粪秸秆腐熟处理效果最佳.
其他文献
2018年5月份,江苏某养殖场1周龄肉鸡发生以贫血、生长缓慢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为了分离病原并进行疾病诊断,试验采用大体和显微观察、MSB1细胞分离培养病毒,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
为了探讨混贮全株玉米和全株大豆(质量比4∶1,简称混贮玉米)在反刍动物日粮中应用的可行性,试验采用体外发酵法分析混贮玉米和紫花苜蓿不同比例组合的发酵效果,对照组为紫花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课程的讲授者、学习的引导者,也是学生的合作者和帮手.教师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来向学生呈现、传递教学内容和信息,甚至组织教学活动.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复合应用型本科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重要类型.延边大学动物科学专业根据调研情况,逐步启动了各项改革工作,确定了卓越计划建设思路、目标
为了研究茯苓多糖对仔猪生长性能与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将120头28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5组(I、Ⅱ、Ⅲ、Ⅳ、V),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025%、0.05%、0.1%、0.2%的茯苓多糖
为了建立一种基于蓝孔雀染色体螺旋蛋白1基因(CHD1基因)的用于快捷高效鉴别孔雀性别的分子检测方法,试验选取68只成年蓝孔雀为研究对象,通过行为学和形态学方法准确判定性别,
教学实践表明,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启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探究状态,减少教师对课堂的控制,使教师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