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为此,教师应当采取多种切实有效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平台,使学生乐学语文、会学语文,从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一、热情鼓励,树立学生学好语文的自信心
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巧妙点拨,以真挚的感情,用恰当的语言,给予学生热情激励。如:“读得真不错,你的朗读越来越出色了。”“你的朗读快让老师陶醉了!”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愉悦,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二、灵活激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创造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1.假想旅游激趣。如学习《桂林山水》时,先播放汽笛长鸣的声音,告诉学生现在是坐在游船上游览桂林山水。当学生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时,播放桂林山水景色的录像配乐解说,让学生欣赏祖国山河的壮丽,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再现情景激趣。教学《飞夺泸定桥》一课时,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再现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的激烈战斗场面。让学生仿佛置身在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从而产生主动学习、理解课文的兴趣。
3.快乐创作激趣。教学《画风》时,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观察插图之后,提问:“假如让你画风怎么画?”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联系生活体验,进行快乐创作——画风,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展现自我的机会。这样,学生兴趣盎然,学得主动,学得愉快。
三、启发引导,发展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从课文中发现问题,围绕题目、词句、图画等内容进行质疑问难,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比如:教《小壁虎借尾巴》一文,上课伊始,教师就发问:“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吗?”引导学生从课题中寻找问题:“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小壁虎的尾巴怎么会断呢?”“小壁虎向谁借尾巴?借到了没有?”这样从课题人手引导学生大胆提问,点燃了学生求知欲望的火花。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看图阅读,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语句进行思考。学生提出“小壁虎为什么爬在墙上不会掉下来?小壁虎的尾巴断了还会长吗?”等问题。这样使学生由质疑问难而对课文内容主动进行探究。
四、巧妙训练,提高学生领悟语言的能力
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领会文章思想感情。如教学《去年的树》,教师先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请学生在4人小组里,自选一个角色合作练习朗读小鸟寻找朋友的三次询问,体会鸟儿的心情;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在文中小鸟“说”前填上表现小鸟在寻找朋友过程中心情变化的词语,如奇怪、焦急、担心、急切、着急、失望等;再引导学生人情入境地读,体会小鸟对大树的无限深情,感悟文本中所蕴涵的语言美、意境美,提高学生对语言理解和感悟能力。
五、激发想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阅读教学中,教师激发学生想象,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如教学《黄河象》一课,关于黄河象为什么会落水,课文只讲是由于天气炎热,黄河象找水喝而失足落水。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变换角度,合理想象,猜想其它原因,进行创新思维。又如: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一文,让学生为课文续编一段话。先创设情境:“第一年,那个人种了一棵葫芦,葫芦的叶子又长了虫子……”然后让学生展开想象,补充后续情节,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六、加强实践,训练学生写话能力
语文教学的最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会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写话是作文的基础。教师应该挖掘教材中写话的因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灵活地开展写话训练,提高学生写话能力。如教学《去年的树》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教师开展这样的写话训练:“大树想在自己还没被燃尽之前,为小鸟寄去一张友情卡。同学们,你们愿意为大树写这张友情卡吗?你想对鸟儿说什么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写下自己的所想所说,训练学生写话的能力。又如,教学《生命生命》时,当学生对生命含义有了深刻感悟后,就让学生以《生命是什么》为题写一段话。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如“生命是一朵怒放的鲜花,是一棵棵茁壮的大树,是同学们一张张的笑脸,是一个个小朋友奔跑的身影,是一只只翱翔的雄鹰。”“生命是战胜困难的勇气,生命是不断攀登的力量,生命是勇往直前的信心。”学生们写出了真切的感受,从而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责编 李景和)
一、热情鼓励,树立学生学好语文的自信心
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巧妙点拨,以真挚的感情,用恰当的语言,给予学生热情激励。如:“读得真不错,你的朗读越来越出色了。”“你的朗读快让老师陶醉了!”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愉悦,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二、灵活激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创造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1.假想旅游激趣。如学习《桂林山水》时,先播放汽笛长鸣的声音,告诉学生现在是坐在游船上游览桂林山水。当学生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时,播放桂林山水景色的录像配乐解说,让学生欣赏祖国山河的壮丽,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再现情景激趣。教学《飞夺泸定桥》一课时,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再现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的激烈战斗场面。让学生仿佛置身在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从而产生主动学习、理解课文的兴趣。
3.快乐创作激趣。教学《画风》时,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观察插图之后,提问:“假如让你画风怎么画?”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联系生活体验,进行快乐创作——画风,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展现自我的机会。这样,学生兴趣盎然,学得主动,学得愉快。
三、启发引导,发展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从课文中发现问题,围绕题目、词句、图画等内容进行质疑问难,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比如:教《小壁虎借尾巴》一文,上课伊始,教师就发问:“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吗?”引导学生从课题中寻找问题:“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小壁虎的尾巴怎么会断呢?”“小壁虎向谁借尾巴?借到了没有?”这样从课题人手引导学生大胆提问,点燃了学生求知欲望的火花。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看图阅读,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语句进行思考。学生提出“小壁虎为什么爬在墙上不会掉下来?小壁虎的尾巴断了还会长吗?”等问题。这样使学生由质疑问难而对课文内容主动进行探究。
四、巧妙训练,提高学生领悟语言的能力
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领会文章思想感情。如教学《去年的树》,教师先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请学生在4人小组里,自选一个角色合作练习朗读小鸟寻找朋友的三次询问,体会鸟儿的心情;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在文中小鸟“说”前填上表现小鸟在寻找朋友过程中心情变化的词语,如奇怪、焦急、担心、急切、着急、失望等;再引导学生人情入境地读,体会小鸟对大树的无限深情,感悟文本中所蕴涵的语言美、意境美,提高学生对语言理解和感悟能力。
五、激发想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阅读教学中,教师激发学生想象,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如教学《黄河象》一课,关于黄河象为什么会落水,课文只讲是由于天气炎热,黄河象找水喝而失足落水。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变换角度,合理想象,猜想其它原因,进行创新思维。又如: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一文,让学生为课文续编一段话。先创设情境:“第一年,那个人种了一棵葫芦,葫芦的叶子又长了虫子……”然后让学生展开想象,补充后续情节,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六、加强实践,训练学生写话能力
语文教学的最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会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写话是作文的基础。教师应该挖掘教材中写话的因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灵活地开展写话训练,提高学生写话能力。如教学《去年的树》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教师开展这样的写话训练:“大树想在自己还没被燃尽之前,为小鸟寄去一张友情卡。同学们,你们愿意为大树写这张友情卡吗?你想对鸟儿说什么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写下自己的所想所说,训练学生写话的能力。又如,教学《生命生命》时,当学生对生命含义有了深刻感悟后,就让学生以《生命是什么》为题写一段话。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如“生命是一朵怒放的鲜花,是一棵棵茁壮的大树,是同学们一张张的笑脸,是一个个小朋友奔跑的身影,是一只只翱翔的雄鹰。”“生命是战胜困难的勇气,生命是不断攀登的力量,生命是勇往直前的信心。”学生们写出了真切的感受,从而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责编 李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