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教学文言文时尝试了“读、译、析、背”四步教学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一、让美文在唇齿间留香——读起来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是“串讲法”,即课堂上老师逐字逐句的翻译,学生逐字逐句的记,教师将文质兼美的课文割裂成零散的知识教给学生,这让学生从何谈美感,又怎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呢?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特别是文言文,学生在语言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课堂上应尽可能用多的时间让学生去读书。例如我在教《滕王阁序》时,在布置预习作业时就要求学生借助课文的注解,查阅有关的工具书诵读课文,做到初读正音,读通顺;再读注解,明大意;三读欣赏玩味,品佳句。在正式上课时带领学生先通读全文,扫除字音障碍,再分段朗读品味语言,其中穿插教师示范朗读和学生泛读,让学生在读书声中感受“豫章故郡,洪都新府”的风采,让学生用充满感情的声音去感受“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的美景。把课文不仅仅读的通顺还要读的有感情,达到这个效果之后再去感知文章的大意就非常容易了。这一环节是学生独立自主学好一篇课文的基础,既提高了学生获取新知识和新技能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
二、让美文在课堂重现生命力——译上来
著名语文教育家钱梦龙说,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是文言词语的堆砌。教文言文,当然要指导学生理解词句,但理解词句的着眼点在于更准确、深入地把握文意;反过来说,把握了文意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词句。文言文的学习必然要经历一个“由表及里,由里及表”的不断反复,逐步深入地理解过程。在诵读流畅之后再去翻译课文自然会容易很多,所以我在教授《滕王阁序》时就采用了让学生上讲台串讲的形式,一个学生讲解一小段,这时我发现学生很容易的就理解了“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中“襟”和“带”的意动用法,还有一个学生把书中出现的“贪泉”、“涸辙”、“谢家之宝树”、“孟氏之芳邻”等典故都总结出来,这样看来让学生走上讲台,不仅使大部分学生都有上台讲课的机会,锻炼了胆量,锻炼了口才,培养了他们较强的组织能力,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同时还使学生无意识地学会了对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这简直是超乎我意料的三重收获!
三、让美文在课堂展现活力——析出来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纵观教材中的文言文本,大多注释详尽,学生完全可借助注释及工具书去读、去悟。在预习时就要求学生回去查资料,找有关作者和写作背景的资料;再查工具书,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在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或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在此过程中,老师只作点拨、解疑。这样的课堂就如一塘春水,时时泛起闪光的水花,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从自己的动脑、动口、动手中学到了知识,明白了道理,增强了活力,养成了习惯。文言文教学也就因此而活起来了。例如我在教《鸿门宴》时,先在黑板上写下“秋毫无犯”、“劳苦功高”“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四个成语,让学生查找在课文中的出处,组织学生讨论:谁对谁“秋毫无犯”?谁觉得自己“劳苦功高”?为什么“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谁又处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样的境地?这几个成语串联了整篇课文的情节,学生在讨论中能把这几个问题弄明白了,人物关系以及人物性格特征也就很容易理解了,同时也大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
四、让美文在脑海中留印——背下来
周振甫先生曾说:“立体的懂,它的关键就在于熟读背出,把所读书的全部装进脑子里。假如不是熟读背出,把所读的书全部装进脑子里,读了一课书,记住了多少生字,记住了多少句子,这只是点线的懂”。要让学生达到“立体”的效果,就必须要在熟读、翻译、分析完文言文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情感,让他们融入到古人的智慧中“入乎其内”,将经典的文言文背下来,这样才能真正的“出乎其外”。当然背诵文言文也要讲究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我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检查背诵时采用打擂台的形式,一个组背一段,其中一小组为“擂主”,其他小组可“攻擂”,擂主可争取“卫冕”,这样可以比较有效的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文言文——古老的文字,精美的语言,让我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让他们和“之乎者也”做朋友,从内心感受我国古典美文的魅力吧!
一、让美文在唇齿间留香——读起来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法是“串讲法”,即课堂上老师逐字逐句的翻译,学生逐字逐句的记,教师将文质兼美的课文割裂成零散的知识教给学生,这让学生从何谈美感,又怎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呢?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特别是文言文,学生在语言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课堂上应尽可能用多的时间让学生去读书。例如我在教《滕王阁序》时,在布置预习作业时就要求学生借助课文的注解,查阅有关的工具书诵读课文,做到初读正音,读通顺;再读注解,明大意;三读欣赏玩味,品佳句。在正式上课时带领学生先通读全文,扫除字音障碍,再分段朗读品味语言,其中穿插教师示范朗读和学生泛读,让学生在读书声中感受“豫章故郡,洪都新府”的风采,让学生用充满感情的声音去感受“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的美景。把课文不仅仅读的通顺还要读的有感情,达到这个效果之后再去感知文章的大意就非常容易了。这一环节是学生独立自主学好一篇课文的基础,既提高了学生获取新知识和新技能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
二、让美文在课堂重现生命力——译上来
著名语文教育家钱梦龙说,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是文言词语的堆砌。教文言文,当然要指导学生理解词句,但理解词句的着眼点在于更准确、深入地把握文意;反过来说,把握了文意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词句。文言文的学习必然要经历一个“由表及里,由里及表”的不断反复,逐步深入地理解过程。在诵读流畅之后再去翻译课文自然会容易很多,所以我在教授《滕王阁序》时就采用了让学生上讲台串讲的形式,一个学生讲解一小段,这时我发现学生很容易的就理解了“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中“襟”和“带”的意动用法,还有一个学生把书中出现的“贪泉”、“涸辙”、“谢家之宝树”、“孟氏之芳邻”等典故都总结出来,这样看来让学生走上讲台,不仅使大部分学生都有上台讲课的机会,锻炼了胆量,锻炼了口才,培养了他们较强的组织能力,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同时还使学生无意识地学会了对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这简直是超乎我意料的三重收获!
三、让美文在课堂展现活力——析出来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纵观教材中的文言文本,大多注释详尽,学生完全可借助注释及工具书去读、去悟。在预习时就要求学生回去查资料,找有关作者和写作背景的资料;再查工具书,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在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或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在此过程中,老师只作点拨、解疑。这样的课堂就如一塘春水,时时泛起闪光的水花,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从自己的动脑、动口、动手中学到了知识,明白了道理,增强了活力,养成了习惯。文言文教学也就因此而活起来了。例如我在教《鸿门宴》时,先在黑板上写下“秋毫无犯”、“劳苦功高”“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四个成语,让学生查找在课文中的出处,组织学生讨论:谁对谁“秋毫无犯”?谁觉得自己“劳苦功高”?为什么“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谁又处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样的境地?这几个成语串联了整篇课文的情节,学生在讨论中能把这几个问题弄明白了,人物关系以及人物性格特征也就很容易理解了,同时也大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
四、让美文在脑海中留印——背下来
周振甫先生曾说:“立体的懂,它的关键就在于熟读背出,把所读书的全部装进脑子里。假如不是熟读背出,把所读的书全部装进脑子里,读了一课书,记住了多少生字,记住了多少句子,这只是点线的懂”。要让学生达到“立体”的效果,就必须要在熟读、翻译、分析完文言文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情感,让他们融入到古人的智慧中“入乎其内”,将经典的文言文背下来,这样才能真正的“出乎其外”。当然背诵文言文也要讲究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我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检查背诵时采用打擂台的形式,一个组背一段,其中一小组为“擂主”,其他小组可“攻擂”,擂主可争取“卫冕”,这样可以比较有效的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文言文——古老的文字,精美的语言,让我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让他们和“之乎者也”做朋友,从内心感受我国古典美文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