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本教育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核心理念,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为学生的学而设计和服务的,这就要求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生本课堂中摆正自己的角色定位,努力成为课堂学习的兴趣激发者、活动引导者、学法指导者、过程调控者。
关键词:生本教育;小学语文;教师角色
“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倡导一种教育理念。它的特点是以学生为本,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都交还给学生,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学习、探究、交流、分享。这也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习方式相契合。然而在一些生本公开课堂上我们看到有的教师完全放任学生表演,生怕自己教学不“生本”俨然成为一名课堂的看客;有的课堂学生交流讨论游离学习主题费时低效;有的课堂在学生需要教师点睛之处却得不到教师及时点拨提升。那么在教师移步下台学生阔步上台的语文生本课堂里教师怎样定位,才能避免语文学习过程蜻蜓点水,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快乐扎实高效呢?笔者认为最根本的是语文教师要准确把握好自己在语文生本课堂中的角色定位,既要时时牢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不可忽略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作用,真正落实课标的要求:“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一、教师要做学生兴趣的激发者
语文课堂要引导学生高效自主学习就应“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这要求教师在板书、导课、设疑、点拨及语言艺术等诸多方面,吸引学生的有意或无意注意。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争胜心和荣誉感,不断刺激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雨》这课时,教师让学生猜谜语“千条线,万条线,掉进河里看不见”,再引出课题。通过谜语的导入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激起探求知识的欲望,自然就使他们以最佳的思维状态进入到学习中。再如学习《有的人》这课时教师以深情并茂的朗诵一下感染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只要注意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就能开动脑筋,学习效率就会提高。
二、教师做语文实践活动的引导者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给学生创造语文学习实践的氛围,教师要依据语文的特点,创设学习环境,增强吸引力。如在教学《穷人》一课时,结合故事结尾的悬念引导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适时开展课文的续写,学生的不仅得到了写作锻炼,而且出现的许多精彩纷呈故事情节,思维能力与语文表达都达到了很好的训练。在生本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引导学生召开演讲会、朗诵会、阅读展示会、优秀作文征集等活动,创造语文学习环境,渲染学习语文的氛围,做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使学生所学知识得以应用,能力得以发挥,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就能形成。
三、教师要做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传统教法注重传授知识,忽视培养能力;学生只知道跟教师学,不知道掌握方法自己学。在生本课堂中要求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开展有效的合作探究学习,这就决定了教师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比较教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在教学活动中,要把预习方法,工具书运用,各类文章的阅读要点与方式,作文教学中审题立意、选材、组材、评改的方法,复习过程中的测评、梳理知识要领乃至合作学习时的组织管理汇报展示方法等逐步教给学生,使学生掌握打开语文知识宝库的“钥匙”,让学生自我更新、完善、丰富、提高。
四、教师要做语文课堂学习过程的调控者
在生本课堂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但不是游离学习之外的“自由人”,教师的课堂调控组织是为让主人的学习活动始终不偏离学习的轨道。如字词和语音,让学生利用工具自己解决,教师只采取测试的方式去检查,对疑难处必要时,结合语境让学生体会理解,这样才能保证字词学习环节的有效性。而品读研读课文时,教师则是围绕学生在前置性作业等自主学习中提出的重点问题设计阅读活动,腾出时间让学生充分地去读、去思、去议、去写、去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只做激励、引导、点拨、解惑,让学生的学习更深入,认识更全面,活动更有效。
当然打铁还要自身硬,作为语文教师不管在课堂定位什么角色,都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准确把握文本解读文本,敏锐捕捉文本、学生、教师之间的对话主线,才能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享受学习,收获学习。
关键词:生本教育;小学语文;教师角色
“生本教育”是郭思乐教授倡导一种教育理念。它的特点是以学生为本,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都交还给学生,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学习、探究、交流、分享。这也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习方式相契合。然而在一些生本公开课堂上我们看到有的教师完全放任学生表演,生怕自己教学不“生本”俨然成为一名课堂的看客;有的课堂学生交流讨论游离学习主题费时低效;有的课堂在学生需要教师点睛之处却得不到教师及时点拨提升。那么在教师移步下台学生阔步上台的语文生本课堂里教师怎样定位,才能避免语文学习过程蜻蜓点水,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快乐扎实高效呢?笔者认为最根本的是语文教师要准确把握好自己在语文生本课堂中的角色定位,既要时时牢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不可忽略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作用,真正落实课标的要求:“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一、教师要做学生兴趣的激发者
语文课堂要引导学生高效自主学习就应“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这要求教师在板书、导课、设疑、点拨及语言艺术等诸多方面,吸引学生的有意或无意注意。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争胜心和荣誉感,不断刺激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雨》这课时,教师让学生猜谜语“千条线,万条线,掉进河里看不见”,再引出课题。通过谜语的导入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激起探求知识的欲望,自然就使他们以最佳的思维状态进入到学习中。再如学习《有的人》这课时教师以深情并茂的朗诵一下感染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只要注意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就能开动脑筋,学习效率就会提高。
二、教师做语文实践活动的引导者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给学生创造语文学习实践的氛围,教师要依据语文的特点,创设学习环境,增强吸引力。如在教学《穷人》一课时,结合故事结尾的悬念引导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适时开展课文的续写,学生的不仅得到了写作锻炼,而且出现的许多精彩纷呈故事情节,思维能力与语文表达都达到了很好的训练。在生本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引导学生召开演讲会、朗诵会、阅读展示会、优秀作文征集等活动,创造语文学习环境,渲染学习语文的氛围,做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使学生所学知识得以应用,能力得以发挥,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就能形成。
三、教师要做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传统教法注重传授知识,忽视培养能力;学生只知道跟教师学,不知道掌握方法自己学。在生本课堂中要求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开展有效的合作探究学习,这就决定了教师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比较教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在教学活动中,要把预习方法,工具书运用,各类文章的阅读要点与方式,作文教学中审题立意、选材、组材、评改的方法,复习过程中的测评、梳理知识要领乃至合作学习时的组织管理汇报展示方法等逐步教给学生,使学生掌握打开语文知识宝库的“钥匙”,让学生自我更新、完善、丰富、提高。
四、教师要做语文课堂学习过程的调控者
在生本课堂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但不是游离学习之外的“自由人”,教师的课堂调控组织是为让主人的学习活动始终不偏离学习的轨道。如字词和语音,让学生利用工具自己解决,教师只采取测试的方式去检查,对疑难处必要时,结合语境让学生体会理解,这样才能保证字词学习环节的有效性。而品读研读课文时,教师则是围绕学生在前置性作业等自主学习中提出的重点问题设计阅读活动,腾出时间让学生充分地去读、去思、去议、去写、去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只做激励、引导、点拨、解惑,让学生的学习更深入,认识更全面,活动更有效。
当然打铁还要自身硬,作为语文教师不管在课堂定位什么角色,都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准确把握文本解读文本,敏锐捕捉文本、学生、教师之间的对话主线,才能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享受学习,收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