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的进步必然要求教育的变革。随着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化、信息化加快,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也必将发生根本性变革。互联网环境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就互联网环境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 教育资源 有效疏导 心理健康
1.配备心理测评系统,科学使用,全面普查,针对辅导。传统的心理普查常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法、观察法等方式来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而在互联网技术的协助下,学校可以配备专业的心理测评软件,安排心理教师开展全校心理普查工作。这种方式不仅缩短了筛查时间,提高了效率,还有利于全面了解小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使得辅导工作更具针对性。
2.建立心理专题网站,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供丰富教育资源。当前,小学心理网站已经建立了不少,为广泛传播心理健康知识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为更直观鲜明,心理网站应分区块设置相应的专题内容,如心理咨询、趣味心理、心理词典、校园生活、书籍影片。通过创建学生美文展示,传播优质文章,为学生树立榜样,陶冶学生情操,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音频视频资源,学生观看心理影片,在欣赏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3.开通在线咨询服务,及时交流,加强沟通,有效疏导心理困惑。心理教师可以开通QQ群或微信群,提供一个在线咨询服务平台,让学生把自己的需求表达出来,情绪宣泄出来。对于积极的需求,心理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应适当满足;对于不合理的需求,则应正确引导,疏通心理误区。针对部分内向、不善表达、不愿暴露身份的小学生,心理教师则需提供电子邮箱,引导他们通过电子邮件来进行心理咨询。
4.有效运用网络资源,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开展高效心理辅导课。心理辅导课已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网络下载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如动画、图片、故事等,通过视频剪辑技术拍摄和裁剪所需的教学情境,为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资源支撑,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度,使学生能形象化、体验式地学习心理知识和技巧,从而提高心理课堂的实效。
1.积极参加网络培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水平。心理教师自身具备扎实的心理学基础、相应的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知识,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互联网为辅导教师学习这些知识和技术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渠道。
2.开展“教师心理成长”线上工作坊,促进心的交流。不少研究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已经成为我们亟须解决的难题。开展“教师心理成长”线上工作坊不仅减轻了教师线下书写的压力,打破了空间限制,还能激发教师之间交流的热情,利于他们不良情绪的宣泄,分享自己的心得,逐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1.科学安装手机APP,打造移动心理健康教育。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我们使用的手机软件已经盛行起来,如我校向家长推荐安装了一款由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支持的“I5”爱我手机软件。这款亲子教育APP不仅给家长和孩子提供了很多专业的自查心理测评量表和丰富的音频、视频亲子教育资源,还免费提供电话咨询和面对面咨询。大部分家长反馈,这个手机软件安装简单,使用方便,发送请求后,有专业的人员回应,是一个随身携带的心理辅导教师,能及时解决自己在教育子女方面遇到的难题,表示非常感谢那些无私帮助的心理教师。
2.开展“家长育儿”线上沙龙,促进家校沟通与合作。为了促进家校沟通与合作,学校定期举办家长学校,班主任定期举行家长会,邀请家长亲自来到学校参加学习,相互交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家长使用网络的程度提高,逐步兴起了网上家长学校、网上家长论坛。此外,开展针对家长亲子教育的线上沙龙活动也变得可行。这种线上“家长育儿”交流减少了家长与教师会面的时空限制,利于家长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目的选择相应的主题沙龙,增加了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与互助。在这一过程中,家长能够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和教育技巧,逐步改善家庭教养方式,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轻松、和谐的家庭心理环境。
互联网为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首先,学校可通过网络与社区、医院或个人心理咨询工作室等心理健康服务部门协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其次,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共同创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通力合作建立优秀的心理网站,并加强监管,净化网络心理环境。
综上,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和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相互结合,充分发挥其各自的优势,才能最大程度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互联网 教育资源 有效疏导 心理健康
一、通过互聯网,对小学生进行多方位多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1.配备心理测评系统,科学使用,全面普查,针对辅导。传统的心理普查常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法、观察法等方式来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而在互联网技术的协助下,学校可以配备专业的心理测评软件,安排心理教师开展全校心理普查工作。这种方式不仅缩短了筛查时间,提高了效率,还有利于全面了解小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使得辅导工作更具针对性。
2.建立心理专题网站,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供丰富教育资源。当前,小学心理网站已经建立了不少,为广泛传播心理健康知识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为更直观鲜明,心理网站应分区块设置相应的专题内容,如心理咨询、趣味心理、心理词典、校园生活、书籍影片。通过创建学生美文展示,传播优质文章,为学生树立榜样,陶冶学生情操,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音频视频资源,学生观看心理影片,在欣赏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3.开通在线咨询服务,及时交流,加强沟通,有效疏导心理困惑。心理教师可以开通QQ群或微信群,提供一个在线咨询服务平台,让学生把自己的需求表达出来,情绪宣泄出来。对于积极的需求,心理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应适当满足;对于不合理的需求,则应正确引导,疏通心理误区。针对部分内向、不善表达、不愿暴露身份的小学生,心理教师则需提供电子邮箱,引导他们通过电子邮件来进行心理咨询。
4.有效运用网络资源,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开展高效心理辅导课。心理辅导课已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网络下载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如动画、图片、故事等,通过视频剪辑技术拍摄和裁剪所需的教学情境,为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资源支撑,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度,使学生能形象化、体验式地学习心理知识和技巧,从而提高心理课堂的实效。
二、通过互联网,提高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和辅导水平,完善自身心理素质
1.积极参加网络培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水平。心理教师自身具备扎实的心理学基础、相应的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知识,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互联网为辅导教师学习这些知识和技术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渠道。
2.开展“教师心理成长”线上工作坊,促进心的交流。不少研究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已经成为我们亟须解决的难题。开展“教师心理成长”线上工作坊不仅减轻了教师线下书写的压力,打破了空间限制,还能激发教师之间交流的热情,利于他们不良情绪的宣泄,分享自己的心得,逐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三、通过互联网,促进家长更新家庭教育理念,改善家庭心理环境
1.科学安装手机APP,打造移动心理健康教育。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我们使用的手机软件已经盛行起来,如我校向家长推荐安装了一款由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支持的“I5”爱我手机软件。这款亲子教育APP不仅给家长和孩子提供了很多专业的自查心理测评量表和丰富的音频、视频亲子教育资源,还免费提供电话咨询和面对面咨询。大部分家长反馈,这个手机软件安装简单,使用方便,发送请求后,有专业的人员回应,是一个随身携带的心理辅导教师,能及时解决自己在教育子女方面遇到的难题,表示非常感谢那些无私帮助的心理教师。
2.开展“家长育儿”线上沙龙,促进家校沟通与合作。为了促进家校沟通与合作,学校定期举办家长学校,班主任定期举行家长会,邀请家长亲自来到学校参加学习,相互交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家长使用网络的程度提高,逐步兴起了网上家长学校、网上家长论坛。此外,开展针对家长亲子教育的线上沙龙活动也变得可行。这种线上“家长育儿”交流减少了家长与教师会面的时空限制,利于家长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目的选择相应的主题沙龙,增加了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与互助。在这一过程中,家长能够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和教育技巧,逐步改善家庭教养方式,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轻松、和谐的家庭心理环境。
四、通过互联网,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互联网为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首先,学校可通过网络与社区、医院或个人心理咨询工作室等心理健康服务部门协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其次,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共同创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通力合作建立优秀的心理网站,并加强监管,净化网络心理环境。
综上,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和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相互结合,充分发挥其各自的优势,才能最大程度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