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鉴赏课是通过教师对美术作品的展示和讲解,使学生得到审美享受和教育的过程。鉴赏,顾名思义就是鉴别和欣赏。美术鉴赏,就是通过寻找各作品间的差异,进而认识各作品的不同艺术特点,不同创作风格,从中感受美。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内容有:作品的构成形式(包括色彩、明暗、形体和构图等)、作品的内容、主题、作者的个性特点、思想感情以及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等。学生通过美术鉴赏活动能自觉深刻地理解美术作品的真正内涵,从而产生一种愉悦的心情,如果学生对作品形式美的感悟进一步升华并通过绘画等艺术形式加以表现,那么美术鉴赏教学就会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因此,作为一名一线美术教师,我对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有如下思考:
一、美术鉴赏的核心,就是培养和提高审美能力
美术教育之所以为其它学科无法替代,就在于发展了人的形象思维。艺术家创造的美术作品,都是靠形象来感染人,打动人的。因而鉴赏教学必须紧紧围绕形象展开活动。光凭教者一支粉笔、一张嘴,是无法组织教学的。由于美术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如历史、文学、哲学、社会生活和政治经济等, 在鉴赏活动中,鉴赏者与美术作品发生着一种审美关系,并通过感知与体验对美术作品作出评价。只有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美术鉴赏教学才能达到学生与艺术家创造的带有普遍性的审美经验的交融。艺术形象是通过审美体验而获得认知的,鉴赏教学就是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赏析逐渐提高审美感悟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所以说美术鉴赏的核心,就是培养和提高审美能力。
中国美术符合中华民族的特性,有着传统的思想内涵和文学基础。中国画强调人与自然合二为一,强调中庸之道,具有中国的哲学思想。而西方则强调人与自然分开,人是高于自然的、唯物的。中国画赋予万物的生命和思想,“梅花即我,我即梅花”,作者借物抒情,以此表达含蓄的思想感情。唐代王维的泼墨山水,以诗入画,画中有诗意,诗中有画境。到后来苏轼等文人士大夫的介入,从此确立了文人画的地位,使绘画更具文学性。而美术的民族性、文学性、艺术性无疑让学生领略了更多的知识,加强了自身的文化修养,并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大多数学生普遍对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很感兴趣,但对艺术形象来源于自然、却比自然更集中、更典型这一重要基础知识,缺乏应有的感性认识,并直接影响了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对此,让学生进行直观的比较,在对比中找出艺术作品与自然的联系和区别,艺术作品,以其特有的艺术手法,对自然进行了加工提炼,使美更典型,更富有意境,正所谓美到极处是自然。
二、美术鉴赏教学应该注重学科本位,把握学科特征
《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内容应适应高中学生学习的实际能力,不宜过高、过难,过于专业化”,同时也指出:“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恰当使用美术术语(如形状、色彩、空间、材质等)……”,所以,所以在对具体作品的鉴赏过程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摆脱只是注意作品较为明显的和自己所熟悉的形式特征的“看图识字”阶段,逐渐由对作品片面描述及经常使用通俗语言而非“美术语言”至[学会从不同角度仔细观察作品,对作品不同层次的信息意义进行解读,对形式语言进行识别、概括、整合,从而完整把握作品的形式特征及精神。在对作品描述时,鼓励、启发、促使学生进行自由准确地交流和表达,并不断引导促使学生使用美术术语,使其鉴赏、评述能力规范,日渐提高。在不同指向的“解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如果美术学习一点专业性都没有,只能导致水平停滞,从而失去学习的意义。
《课程标准》认为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是“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是在对作品不同层次的信息意义进行解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视觉读写能力”,在不同指向的“解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描述也好,分析、解释和评价也好,总是建立在表述的基础上。多年的高中美术教学经历,我发现学生普遍表达力偏低(不仅指审美表达),词汇贫乏,或者极不规范,不入门道。所以,在教学中,在把握美术的学科本位同时我致力于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大到文章的起承转合,小到遣词造句,我一直跟他们强调,要自由、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三、美术鉴赏教学离不开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支撑
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是美术鉴赏所必需的“拐棍”,如果说鉴赏是一把锁的话,基础知识技能便是一把开锁的钥匙。如果美术鉴赏课教学只重视对作品的直观感受分析,而忽视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缺乏对作品的形式要素的探究,其结果必将导致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鉴赏方法难以掌握。鉴赏能力难以形成;导致美术鉴赏只是停留在简单甚至肤浅的层面上。所以高层次的美术鉴赏应以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为支撑,就象欣赏一辆好车,如果不了解汽车的构造风阻、引擎马力、气缸容量以及驱动方式、安全措施等技术性能,那就不能感受到一辆好车的真正魅力。同样,在美术鉴赏教学中,仅以“象”和“不象”、“美”和“不美”来评判美术作品,就是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不能并重基础知识技能的表现。“象”和“不象”对于再现性作品来说,尚有可言,而对于表现性作品,特别是十九世纪以后的意象性作品和抽象性作品而言,就难以入座了,艺术作品的创作远不只是为了象形,艺术家寄托在作品中的主观情感和审美理想,才是作品的灵魂所在。同样,以“美”和“不美”来评述美术作品,对高中生而言可以说是肤浅的,我们知道,“美”给人的感受是多样的,和谐谓之美,悲壮谓之美,崇高谓之美,有形式之美,也有内容之美。美具有多元性、复杂性,不少的“美感”,是通过不美的形式来表现的,如挪威画家蒙克的作品《呐喊》,正是通过极不协调的色彩和近乎可怕的形象来表现出自然给人的不安和恐惧,使人们在19世纪末压抑的情绪在此得以释放而获得特有的“美感”。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也是通过怪诞的造型和地狱般的色彩来揭露法西斯的罪行、表达人民对法西斯暴行的愤慨,从而使人产生一种泄愤后的“美感”。所有这些,若不通过美术基础知识,对作品进行理性的分析,而以象和不象、美和不美去评述它,美术鉴赏是难以收到好效果的。
四、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确实给美术鉴赏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这种融声音、图象、文字、动画、信息于一体的教学技术,使鉴赏对象更直观生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但如果过多使用就会喧宾夺主,丧失美术的学科本位和学生在这个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总之,高中美术鉴赏不仅使学生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扩大他们的视野,增强他们的各方面综合修养;也能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美术专业理论和技能方面的知识。当然,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尚在摸索之中,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对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数理化教学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愉快,那是教学水平的话,艺术教学让学生在愉快中进行学习,则是对教学的一般要求,美术教学不仅要讲清楚,更追求讲艺术,有人认为“鉴赏”就是拿作品给学生看,多么轻松啊!其实不然,鉴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认识作品,把握作者的思想意图,与艺术作品直接交流,理解作品信息,对作品进行理性分析的过程,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结合。在当前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美术教师只有付出更多的智慧和精力,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魅力,提高课堂效益,创新求变,才有可能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
一、美术鉴赏的核心,就是培养和提高审美能力
美术教育之所以为其它学科无法替代,就在于发展了人的形象思维。艺术家创造的美术作品,都是靠形象来感染人,打动人的。因而鉴赏教学必须紧紧围绕形象展开活动。光凭教者一支粉笔、一张嘴,是无法组织教学的。由于美术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如历史、文学、哲学、社会生活和政治经济等, 在鉴赏活动中,鉴赏者与美术作品发生着一种审美关系,并通过感知与体验对美术作品作出评价。只有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美术鉴赏教学才能达到学生与艺术家创造的带有普遍性的审美经验的交融。艺术形象是通过审美体验而获得认知的,鉴赏教学就是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赏析逐渐提高审美感悟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所以说美术鉴赏的核心,就是培养和提高审美能力。
中国美术符合中华民族的特性,有着传统的思想内涵和文学基础。中国画强调人与自然合二为一,强调中庸之道,具有中国的哲学思想。而西方则强调人与自然分开,人是高于自然的、唯物的。中国画赋予万物的生命和思想,“梅花即我,我即梅花”,作者借物抒情,以此表达含蓄的思想感情。唐代王维的泼墨山水,以诗入画,画中有诗意,诗中有画境。到后来苏轼等文人士大夫的介入,从此确立了文人画的地位,使绘画更具文学性。而美术的民族性、文学性、艺术性无疑让学生领略了更多的知识,加强了自身的文化修养,并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大多数学生普遍对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很感兴趣,但对艺术形象来源于自然、却比自然更集中、更典型这一重要基础知识,缺乏应有的感性认识,并直接影响了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对此,让学生进行直观的比较,在对比中找出艺术作品与自然的联系和区别,艺术作品,以其特有的艺术手法,对自然进行了加工提炼,使美更典型,更富有意境,正所谓美到极处是自然。
二、美术鉴赏教学应该注重学科本位,把握学科特征
《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内容应适应高中学生学习的实际能力,不宜过高、过难,过于专业化”,同时也指出:“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恰当使用美术术语(如形状、色彩、空间、材质等)……”,所以,所以在对具体作品的鉴赏过程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摆脱只是注意作品较为明显的和自己所熟悉的形式特征的“看图识字”阶段,逐渐由对作品片面描述及经常使用通俗语言而非“美术语言”至[学会从不同角度仔细观察作品,对作品不同层次的信息意义进行解读,对形式语言进行识别、概括、整合,从而完整把握作品的形式特征及精神。在对作品描述时,鼓励、启发、促使学生进行自由准确地交流和表达,并不断引导促使学生使用美术术语,使其鉴赏、评述能力规范,日渐提高。在不同指向的“解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如果美术学习一点专业性都没有,只能导致水平停滞,从而失去学习的意义。
《课程标准》认为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是“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是在对作品不同层次的信息意义进行解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视觉读写能力”,在不同指向的“解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描述也好,分析、解释和评价也好,总是建立在表述的基础上。多年的高中美术教学经历,我发现学生普遍表达力偏低(不仅指审美表达),词汇贫乏,或者极不规范,不入门道。所以,在教学中,在把握美术的学科本位同时我致力于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大到文章的起承转合,小到遣词造句,我一直跟他们强调,要自由、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三、美术鉴赏教学离不开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支撑
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是美术鉴赏所必需的“拐棍”,如果说鉴赏是一把锁的话,基础知识技能便是一把开锁的钥匙。如果美术鉴赏课教学只重视对作品的直观感受分析,而忽视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缺乏对作品的形式要素的探究,其结果必将导致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鉴赏方法难以掌握。鉴赏能力难以形成;导致美术鉴赏只是停留在简单甚至肤浅的层面上。所以高层次的美术鉴赏应以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为支撑,就象欣赏一辆好车,如果不了解汽车的构造风阻、引擎马力、气缸容量以及驱动方式、安全措施等技术性能,那就不能感受到一辆好车的真正魅力。同样,在美术鉴赏教学中,仅以“象”和“不象”、“美”和“不美”来评判美术作品,就是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不能并重基础知识技能的表现。“象”和“不象”对于再现性作品来说,尚有可言,而对于表现性作品,特别是十九世纪以后的意象性作品和抽象性作品而言,就难以入座了,艺术作品的创作远不只是为了象形,艺术家寄托在作品中的主观情感和审美理想,才是作品的灵魂所在。同样,以“美”和“不美”来评述美术作品,对高中生而言可以说是肤浅的,我们知道,“美”给人的感受是多样的,和谐谓之美,悲壮谓之美,崇高谓之美,有形式之美,也有内容之美。美具有多元性、复杂性,不少的“美感”,是通过不美的形式来表现的,如挪威画家蒙克的作品《呐喊》,正是通过极不协调的色彩和近乎可怕的形象来表现出自然给人的不安和恐惧,使人们在19世纪末压抑的情绪在此得以释放而获得特有的“美感”。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也是通过怪诞的造型和地狱般的色彩来揭露法西斯的罪行、表达人民对法西斯暴行的愤慨,从而使人产生一种泄愤后的“美感”。所有这些,若不通过美术基础知识,对作品进行理性的分析,而以象和不象、美和不美去评述它,美术鉴赏是难以收到好效果的。
四、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确实给美术鉴赏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这种融声音、图象、文字、动画、信息于一体的教学技术,使鉴赏对象更直观生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但如果过多使用就会喧宾夺主,丧失美术的学科本位和学生在这个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总之,高中美术鉴赏不仅使学生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扩大他们的视野,增强他们的各方面综合修养;也能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美术专业理论和技能方面的知识。当然,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尚在摸索之中,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对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果数理化教学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愉快,那是教学水平的话,艺术教学让学生在愉快中进行学习,则是对教学的一般要求,美术教学不仅要讲清楚,更追求讲艺术,有人认为“鉴赏”就是拿作品给学生看,多么轻松啊!其实不然,鉴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认识作品,把握作者的思想意图,与艺术作品直接交流,理解作品信息,对作品进行理性分析的过程,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结合。在当前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美术教师只有付出更多的智慧和精力,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魅力,提高课堂效益,创新求变,才有可能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