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的策略研究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sm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以往研究的不足,在多种教育、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之下,结合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提出了一些策略策略:增加鼓励,培养自信;运用多媒体,直观教学;课外实践,使数学生活化;创设民主氛围,升华师生情感。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教学策略
  目前在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学校和教师设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提供反馈信息和评价学习结果的一手包办的教学模式,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础,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获得数学知识。学习兴趣具有转移性、差异性、不稳定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兴趣才逐渐稳定。而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经历从具体形象思维到逻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因此要围绕三维教学目标,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进行教学。教学中强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学习兴趣的内涵
  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求知欲望,产生内动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从新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索和研究。唐琪珊指出:“学习兴趣是人们认识世界,获得知识,探求真理的一种积极的心理表现。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的最主要、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
  因此综合前人的研究,笔者认为学习兴趣是学生为认识和获得知识的内在需要心理特征,进而产生的内在力量动机而进行的一种有选择的积极探索或进行某种内在的情绪倾向。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学习的现状
  根据笔者的走访与调查,认为主要存在一下几个问题:(1)经过小学低年级的学习后,班级上存在一些数学“学困生”了,教师对他们关注不够,缺乏对数学的兴趣;(2)数学有点难度了,学生理解上存在一些困难;(3)教师教学方式老旧,缺乏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的活动,学生缺乏兴趣。
  三、小学高年级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个体心理发展既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也要分为不同的阶段。也就存在不同的心理特征,这一时期的学生抽象思维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逻辑思维能力还处于启蒙阶段。因此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有的放矢地选择合适的教育途径和方法手段,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一)增加鼓励,培养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强大的情绪力量,是继续教育的一种动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潜能,尊重每一个学生,鼓励每一个学生的奇思妙想,哪怕是不恰当的笨拙的见解,也不能直接批评,而要给予积极的评价,让每一个学生都感觉到自己有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高年级的学生在经历了几年的数学学习后,对数学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有些学生由于各种因素,数学成绩较差,对数学学习越来越丧失信心。对于这些学生,首先,教师要多进行鼓励,老师的鼓励和表扬将会逐渐提高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与探索数学知识的动力与自信。其次,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发言,并对他们的回答给予肯定,尤其是针对那些较为内向的学生。最后,在某些学生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上,教师应该放手让他们去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培养信心,提高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直观教学
  高年级数学内容更加趋于抽象化,例如空间与图形、立体图形体积公式等等都需借助多媒体才能使教学更直观,更具体。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便于学生观察和认识,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减轻了教师的劳动。现代多媒体教学运用过程中注意要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这样才能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不至于因形式的花哨、主题的精美而冲淡教学的重点。
  (三)课外实践,使数学生活化
  传统的数学教学,学生最直接最感性的认识就是做数学题目和解题,这种片面造成了数学远离生活。真正的数学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应该从小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出发。相对来说,高年级学生学习压力较大。一味的坐在有限的课堂范围内让学生更感觉压抑,适当的课外活动可以让学生产生放松的心态。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教室外,进行调查研究、测量绘图、统计分析等实践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最直接的体验。
  笔者曾见过这样一个案例,在进行百分率教学时,一位老师组织学生打靶,请学生算算打靶的命中率。这种与生活相联系的教学,学生容易体会到数学的生活化,从而增强对数学的亲切感,逐步培养出对数学的兴趣。
  (四)创设民主氛围,升华师生情感
  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微笑面对学生,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拉近了师生间情感上的距离,同时如果教师在课堂中总保持亲切的态度,学生就会产生轻松感,这样学生才能“无拘无束”地学习,理解知识就更容易了。其次,多与学生交流,洞察学生的想法,教师要掌握一定的交流技巧。只有通过交流,教师才能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和内心感受,才能从学生角度出发进行教学活动。再次,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享有自主支配实践和空间的权利,促进学生学会合作,发挥创造性思维。最后,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基础教育是为了让每一个人拥有教育的机会,而不是择优,不能因为“学困生”的存在就间接的忽视他们,教师要给予他们及时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版)[M]
  [2]赵祖红.小议数学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性[J].教育艺术,2009(1)
  [3]周玉敏.小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J].教科园地,2010(10)
  [4]方会云.运用发展性教学手段,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J].华商Business Hinese
  【作者简介】
  沈龙(1989.07.01-),男,江苏苏州人;学位:研究生在读;专业:小学教育。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的课堂教育在整个教育环节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数学的教育是小学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在小学数学的教育课程中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的练习,对于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简单分析一下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的有效练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教育;有效练习  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进步和发展。在新课改的号召之下,小学数学课堂中的练
拥塞控制中RTT的估计值是表征网络是否发生拥塞的重要参数之一,怎样准确估计RTT的值是当前网络拥塞控制中研究的一个热点。分析了当前国内外RTT估计方案的优缺点,指出了有关R
改革开放后,为给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一系列稳定国际局势的思想,这些思想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建设和谐世界理念的理论
在文化转型期,中国当下诗歌有许多问题值得进行深人的学术思考,比如诗歌形式、诗歌交流、诗与生活、诗歌传统、诗歌流派、诗歌市场、涛人悟性、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创作自由、
针对渐开线花键连续分度冷滚打过程中滚打轮与工件之间的干涉现象,分析了滚打轮在打入和打出过程对工件干涉现象的形成机理,分析表明:打入和打出过程干涉现象分别出现在键槽轮
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小组合作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逐渐成为新课程教学实践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但目前的小组学习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有的甚至流于形式,出现
以额定转速为2 400 r/min,额定功率6 KW柴油发电机组为试验样机,对带有橡胶隔振器的机组振动性能进行研究。采用有限元法得到了机组的固有特性和振动响应,分析了隔振器参数变
根据柔性基础结构振动声辐射的控制需求,提出了柔性基础上应用金属橡胶隔振器的被动隔振方法。运用ADAMS软件与有限元软件结合,仿真了基础材料、隔振器一次线性刚度、三次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