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合唱新作品演唱会隆重举行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btt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由上海音乐家协会合唱专业委员会和长宁文化艺术中心主办的“2014上海新作品演唱会”在长宁文化艺术中心举行。音协主席陆在易,副主席徐景新,著名作曲家萧白、朱良镇、陆建华、狄其安及长宁区文化局领导出席。音乐会上,各合唱团先后演唱了由徐景新、朱良镇等作曲家创作的24首新作品。这些作品形式上包括了混声、女声、男声、童声、无伴奏;风格上包含了现代、传统、民族、通俗等。新泾田野合唱团、徐汇五月合唱团等13支合唱团体参与现场演唱。在之后召开的座谈会上,专家们认为,合唱新作品演唱会三年来连续举办,一届更比一届好。尤其今年的总体水平较以往有大幅提升,作品呈现出多样化的喜人现象,作者合唱写作的技法也明显提高。
其他文献
人民论坛刊文指出:新权威主义有两大特征,一是有权威,特别是有强势领导人;二是有现代化取向的改革开放。没有权威,就没有新权威主义。没有改革开放,也没有新权威和新权威主义。新权威主义实质上是必要的历史过渡。  新权威主义在世界历史中早有先例。从历史经验、历史逻辑、历史规律看,新权威主义实质上是顺利实现现代化的阶段性的必要手段,是最终导向民主化的重要历史环节,是一种必要的历史过渡,而不是历史的终结,不是
期刊
中外文摘刊文,柏杨先生说:判断一个国家是文明抑或野蛮,只要看那里的人对斑马线和红绿灯的尊敬程度。此话虽然有点偏激,但不无道理。  一位中国著名油画家,到荷兰艺术家汉斯家小住几日。一天,油画家想在院子里的草地上晾晾被子。汉斯不同意,说:“有碍观瞻。”油画家说:“自家院中谁看得见?”汉斯说:“飞机上看得见。”其实,飞行员哪里看得见汉斯家草地上晾的被子?  不,说看不见,也许真看得见。在南非的海港城市德
期刊
2014年4月28日,是我国著名剧作家、散文家、诗人、国际文学活动家杜宣同志诞辰100周年。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上海市作家协会、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上海鲁迅纪念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文学报》社、东方卫视中心等单位共同举办了系列纪念活动。4月28日上午,“杜宣诞辰100周年纪念座谈会”和“难忘岁月——杜宣生平回顾展”在上海鲁迅纪念馆举行;下午,“杜宣作品
期刊
在海邻爵士乐团的特邀“爱乐者”铁玲上台之前,我先在后台的休息室里约见了她——说实话这个匆匆带着闺蜜拎着大包推门而入的女子看起来真的很寻常:梳着马尾辫,化着日常妆,说话间中规中矩甚至有那么一点点的拘谨。而当我知道这位当晚就要献声爵士舞台的“爱乐者”的日常真身居然是位街道居委干部时,简直惊讶得下巴都要掉下来——邀请一位人民调解员来唱爵士,这样真的好么?然而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当一个小时之后我再一
期刊
近日,浦江之畔的东方明珠塔下,一场融音乐与景观、人文与生态于一体的“上海城市景观交响音乐会”在《红旗颂》的激昂旋律中拉开了帷幕。来自波兰波罗的海肖邦爱乐乐团的艺术家们满怀激情地演绎了《祖国,慈祥的母亲》《致世博》《卡门组曲》《雷电波尔卡》《匈牙利舞曲》、蓝色多瑙河》等中外经典名曲。这是本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所举办的一场特别节目,在脍炙人口的悠扬旋律和“共享美好春天”的主题衬托下,彰显了观众、音乐和
期刊
五十年代中期,刚从南京军区转业到上海作协《文艺月报》编辑部当编辑的茹志鹃,以她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触,写出反映军民鱼水情的感人至深的成名作《百合花》。这篇作品被文坛巨匠茅盾誉为当时读到的几十部著作中最使他满意和感动的一篇。作品清新、俊逸的独特风格使茹志鹃蜚声文坛。  我和茹志鹃在巨鹿路675号作家协会大楼共事三十年。我和她在松江辰山公社度过几茬春种秋收;我和她在奉贤塘外文化系统“五七”干校同吃同住
期刊
由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主办,上海、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六省一市舞蹈家协会承办的第六届华东专业舞蹈比赛近日在上海星舞台举行了隆重的颁奖晚会。本届比赛共有来自华东地区的近百个节目报名,进入决赛的节目有近60个。这些节目主题丰富、风格多样。经过5月8日—10日三场决赛的激烈角逐,最终单项组评委会大奖由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的《巴赫G小调协奏曲》摘得,群舞组评委会大奖空缺。上海市松江区文化广播影视管
期刊
收藏家马未都撰文介绍说,每座城市再现代化都会有个幼稚的童年,温哥华当然也不例外。保留过去是一种文化传统,加以利用只是为了让传统能传统下去。温哥华市中心的固兰湖岛(Granville Island)曾是温哥华的工业区,如今已成为艺术游览区,朋友和我通俗地表达:这是温哥华的798。还没下车,鸟就飞来接待我们,一副热情的样子。街道上保留着当年的铁轨,甚至还有一座水泥厂仍在生产,但不见灰尘。水泥罐车都画得
期刊
南风窗刊载署名文章说,我曾因急性咽喉炎,在香港医院看病。医生耐心地给我画图讲解。拿了药离开医院我才发现,医生开的药里除了喉糖还有胃药。虽然不明白为什么喉咙疼要吃胃药,但是,医生的态度使我产生信任感,没有使自己演变成“医闹”。后来,我读到一篇文章,分析国外医生为什么对病人态度都很温和、有耐心,说主要目的是消除病人潜在的敌对情绪,以免万一疗效不好,病人新仇加旧恨,一起算账。细想之下,医生的耐心态度传达
期刊
由上海市文联和华东师范大学共同创建的“上海市中国书法研究中心”近日在华东师范大学宣告成立。上海市文联、华师大、上海市教育基金会等相关领导和上海著名书法家周志高、张晓明、张淳、戴小京、徐正濂、孙慰祖、李静、王国贤、晁玉奎、潘善助、李俊、郑振华和书法史论家王琪森、王正等及华师大师生50余人出席了成立仪式。上海市中国书法研究中心的成立,旨在大力引进书法领军人才,进一步加强海派书法的研究,促进上海高等书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