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开课的误区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zi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开课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之间进行教学经验的交流,提高教师整体业务素质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真正具有教研、示范作用的公开课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近些年来,由于多种原因,公开课走入了一些误区。
  公开课 教学经验 业务素质
  一、盲目使用多媒体
  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引入,近些年来,多媒体教学课件凭借其形象生动、知识信息涵盖量大、可以大大扩充学生视野等诸多优点而成为众多教师课堂里的“宠儿”。只要是公开课,不管是全国性的还是地方性的,几乎没有不做课件的,没有不用多媒体的。那闪动的鼠标,美妙的画面,动听的音乐,成为公开课一道必不可少的风景。不少听课老师感慨:“现在的公开课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啊!”是的,现在公开课上手段是先进了,形式是多样了,但是,这并不说明每一节课都适合做课件,例如,在上化学课讲分子结构时,使用分子模型就可以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问题,可是有些老师却去制作计算机,通过屏幕来显示分子的结构形态,尽管展示出的是三维立体图形,但比起模型来还是有相当的抽象成分,且增加了教学成本。有的老师在上课前几周及开始准备课件,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像这种情况在学校并不少见。形成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教学评估的误导,因为有不少学校在进行公开课评估时,把“是否使用电教媒体”作为一条评分标准,从而使教师们想尽一切办法使用多媒体。
  实际上,公开课上不使用课件并非不能上成一节好课。去年,和我同事去新乡市育才小学听三位优秀教师的公开课,在前不久举行的宜昌市小学语文中心组专题研讨会上,有五位老课前每位老师都精心准备了课件。当最后一位老师上课时,却突然停电了。这时,有的老师担心说:没电了,怎么上呢?大家议论纷纷。“没电就不能上课啊?”育才小学教务处主任反问道。是啊,没有电,课件不能使用了,就不能说上不成课了啊。在我们没有因为多媒体之前,我们不都不用课件?见到这种情况,当时这位授课老师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她凭借黑板、粉笔、课本这些传统的教学手段照样使课堂教学精彩纷呈,赢得了台下听课者阵阵掌声,而且也成为最让大家满意的一节课。所以真正的好课,不在于教学手段是否先进,而在于是否能充分运用学科魅力调动了学生,对学生最为有效。我们并不反对使用多媒体课件,但一定要明确使用多媒体的目的,把握“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从学科的实际出发,具体分析,合理利用,要使多媒体课件为教学内容服务,为教学目标服务。
  二、过分追求教学气氛,上课如同演戏
  笔者在听课的过程中,经常发现有的教师在上课时教态自然,学生听课认真,讨论热烈,回答问题积极踊跃。教师在课堂上刚提出一个问题,下面的学生便一呼百应,气氛活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对于一节新授课内容来说,教师刚刚讲到知识要点,学生就可以熟练掌握和运用,对答如流,整堂课的设计安排,可谓是完美无缺,这不能不令人疑惑啊。因为在我们的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的心理特征、智力水平、思维方式、意志能力、家庭背景等各方面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不可能同步,所以说在课堂上可能会出现有教师面对学生发问而回答不出的尴尬,可能有学生面对问题会答非所问,可能会有未能完成预定教学目标的遗憾等,这都是正常的。作为教师应该善于抓住课堂上的生成资源,抓住精彩的瞬间,让预设与生成相映成辉。哪怕它在带来精彩的同时也可能带来遗憾,甚至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丧失程序上的完美。但是正是因为它的“不完美”,才显出真正的“美”来。一次,听完一位老师的公开课,很多专家,同行多觉得很完美,无懈可击,真的如此?经课下向学生了解,方知上这节课之前,老师进行了多次的“排练”,并安排了某某同学问什么问题,回答什么问题,怎样回答,当老师讲到某个环节时学生要怎样配合等。像这种弄虚作假,上课犹如背台词一样的公开课,无疑是违背了教学原则,也违背了公开课的初衷,失去了应有的教研示范作用。
  三、华而不实,片面追求表面现象
  有的教师在上公开课时,没有把精力用在学生身上,而将功夫下在了坐在学生后面听课的教师身上。由于听课教师分属多个学科,要让不同学科且缺乏本学科基础的教师听懂专业性较强的本专业知识,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于是,授课教师在对某一个问题进行讲解的时候,学生都已经听懂了,可授课教师还在讲,因为他想让每一位不同学科的教师也听懂,可谓用心良苦啊。还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用了许多成语及典故,堆砌了大量华丽的辞藻,一节课下来可以说是妙语连珠,乍一听,让人觉得这节课讲的还不错,可冷静下来一想,这些华丽的外衣与授课的内容却没有什么联系,这样又怎能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对知识的掌握呢?往往这些教师平时不注重课堂教学方法的探讨,教学观念陈旧,课堂教学仍然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仅仅把宝押在公开课上。课堂上,教师只有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学观,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学习态度、主动学习的精神,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效果最优化。
  四、下大功夫,舍本逐末
  不少上公開课的教师认为,只要上好一节公开课便万事大吉,一好百好。为了追求“一炮打响”的效果,有人在上课前几周就已经开始准备,多次试讲,修改教案,本来我们常说“教无定法”,这样以来,就成了教育定法,千篇一律了。不仅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把自己原有的教学特色磨光了,同时也忽视了平时课堂教学,影响学生的学习,如此一来,难免会出现一节公开课上好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却下降了的现象。像这样对一节课下如此大的功夫,在平时的教学中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这样看来公开课的意义也被大打折扣,也不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应在一定程度上压缩公开课的比重,加大对教师平时基本功的考察,提倡主管领导和教师互相随堂听课、评课。在为了达到大面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如何处理某一节课和每一节课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孰重孰轻也是不言而喻的。
  当然,不可否认,公开课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之间进行教学经验的交流,提高教师整体业务素质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真正具有教研、示范作用的公开课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一个好的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并不仅仅是表现在一堂公开课上。同样,能上好一堂公开课并不能说明这就是一位好教师,是一位优秀的教师。我们知道,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一项巨大的、当务之急的师资培训工程。那么举办公开课只是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规范教学过程、探讨教学方法的重要途径之一,而不是我们教学的全部,只有弄清楚这一点,我们的公开课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达到真正的目的。但是片面追求教学形式,弄虚作假,过分牵制教师精力,异化变味的公开课是应该制止的。
其他文献
加强小学生的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对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道德素质具有深远的意义,创新性开展小学生思品课教育是实现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关键措施。本文阐述了开展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三个原则,即针对性、多样性和示范性。着重探讨了创新性开展小学生思品课教育的具体措施,如开放教学氛围、优化思品教学、教学过程引导对话和结合实际开展思品课教学。  小学生创新性思想品德教育小学生的思想很纯净,就像一张白纸,他们正处于
1997年9月,清凉如水,美丽如歌。19岁的我踏上了心仪已久的讲台,面对一群三年级的孩子,很有一种白雪公主穿行在七个小矮人中间的那种纯真与矜持,激情与烂漫。健康路小学,是我
从多目标的角度出发考察了双目标的成本-质量模型.将试验设计方法和模糊数学知识结合起来,利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函数及贴近度原则实现了这一多目标稳健设计的最优问题,并通
投资者普遍运用着类型思维,本文在Barberis and Shleifer (2003)类型投资理论基础之上构建一个由积极反馈类型转换者、反向类型转换者和基本面交易者组成的资本市场,在此市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重要的育人工作之一。本案例通过教育一个违法的学生和鼓励其身边的同学帮助他走出困境,重新做人,达到破除该同学与其他同学心中隔阂的冰块,并且引导该同学重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冰块 人生观 价值观  案例概述:  曹同学,来自湛江一个农村的教师家庭。他从大一开始,与无心学习的老乡混在一起,经常旷课,并且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由于与宿舍某个同学发生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