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学生在课堂里的生活是他们在学校中的主要生活。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要面对生活实践,使一些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因此,必须把教材与学生生活沟通起来,及时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加工成教学内容,赋予传统教材以新意,充实时代精神。让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接轨。带学生走进“活”教材。走进现实生活,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信任度和学习积极性。
一、转变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生活化
教学理念就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行为。马克·吐温有一句格言,“不要让学校妨碍教育”。也就是说,教育者要从传统的教育模式转向有效学习的模式。怎样才能使学习成为有效的学习呢?专家为教师总结了实施教学行为的13条经验:精心准备教学;熟悉自己所教的学科;必要时进行个别化指导;鼓励学生参与;把教学质量放在首位;创造一个公正但有严格要求的学习环境;做与教学有关的研究;使用信息技术演示教学内容的有用性;学生在行动中学习得最好;了解我的学生;经常变换教学方法;使用的学习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使学习成为愉快的活动。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优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前面7条,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要实施生活化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注意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1)针对性和科学性。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必须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精心筛选的,必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选择的内容必须是科学的,不能胡编乱造。不能为了生活化而生活化。否则就是浪费学生的时间。误人误己。(2)开放性。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束缚在教科书或教学参考中,应大胆地选取生活案例,并且对所叙述的事情。尽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即使出现错误也没关系。只要是他们自己的思路就可以,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主见、有创造性的人,而不是一个只会记忆的工具。(3)操作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所选择的案例应当是实际可操作的。不是空中楼阁、可望不可及的,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认识到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发现许多从书本上无法获取的知识。此外,还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学生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把以上由专家总结的13条教学行为恰当的运用,尤其是“使用的学习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这一条。教师要把握好了教学去找材料,而不是为了让材料展示在教学中而教学,开展生活化教学。真正“使学习成为愉快的活动”。
二、创设生活情境,教学方式生活化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把学生当做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认为学生学习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掌握和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知识的一种认识活动。这一学习观有其合理的一面。但由于教学实践中理解的偏差,逐渐形成了灌输、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和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导致我们的学生毫无个性,只会“依葫芦画瓢”,从而使教学脱离生活。“生活化教学”就是要提倡开放式教学。提倡体验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师生互动,全员参与,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如在《创业有方,信用无价》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我们温州地处沿海,经济发达,周围许多家庭甚至包括学生家里都在经商办厂这一特点,设计了一个活动:如果我是×××老板。
活动步骤:
(1)决定生产的产品并说明理由。
(2)请在本镇选一厂址并说明理由。
(3)给自己设计一张名片。
(4)为自己的产品设计一份广告。
对于这样的活动。学生非常感兴趣,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而且学生的设计各有特色。有的学生为了让自己产品的广告更有吸引力。甚至当场做诗。连在座的老师们都为之鼓掌。这样的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及潜力。其教学效果就显而易见。
再如,我在初一《山川秀美》教学中,在分析了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后,联系学生的身边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讨论。
师:我们家乡有哪些类型的地形?
生:以丘陵,平原为主。
师:位于地势的哪一级阶梯?
生:第三级阶梯。
师:假如你是镇长。你将如何发挥我们本地的地形优势。促进经济的发展?(学生小组合作讨论3分钟)
生:我们这儿多丘陵,风景比较秀丽,可以发展旅游业。丘陵上还可以种植茶树、毛竹、橘子、杨梅等果木。
生:平原地区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量充足,可以种植水稻和各种蔬菜。
生:我们这儿靠海边,靠海吃海。可以发展水产养殖业和航海业……
(学生在讨论中形成因地制宜的观点)
从上述的案例可以看出,通过联系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模拟镇长。开展小组合作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得到感受和体验,提升认识。使观点的形成水到渠成。学生不仅学习兴趣增加,而且尝试参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开展生活实践,学习行为生活化
新课改倡导思想品德教学要“源于生活,富含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这里的“生活”指的是学生的真实生活。因此。教学课堂也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或典型意义的事例进行加工。以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生活为主题。把“生活图景”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积极参与思辨,从而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道德情感,提高道德认识,使教学内容能生动地体现出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英国学者麦克菲尔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是非道德教育”。在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家庭、走向社会。如在初二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税收、参与税收,我们开展了“依法纳税”的调查活动。本次活动选择了初二(3)班学生主体参与,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合作设计了一份关于“依法纳税”的调查表格,选择调查对象。最后得出调查结论并在学校开展税收知识宣传活动。通过调查活动。不仅使学生了解了比课堂上学到的更多的税收知识。使税收知识深入其心外,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合作精神等,真正做到快乐的学习。
当前,课堂教学变革极为重要,势在必行。而课堂生活化正是变革传统封闭、教条、呆板、静听、被动的最好形式。《历史与社会》是一门开放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人文学科,它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只有当生活成为它的源头活水时。它才能光彩照人,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一、转变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生活化
教学理念就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行为。马克·吐温有一句格言,“不要让学校妨碍教育”。也就是说,教育者要从传统的教育模式转向有效学习的模式。怎样才能使学习成为有效的学习呢?专家为教师总结了实施教学行为的13条经验:精心准备教学;熟悉自己所教的学科;必要时进行个别化指导;鼓励学生参与;把教学质量放在首位;创造一个公正但有严格要求的学习环境;做与教学有关的研究;使用信息技术演示教学内容的有用性;学生在行动中学习得最好;了解我的学生;经常变换教学方法;使用的学习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使学习成为愉快的活动。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优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前面7条,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要实施生活化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注意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1)针对性和科学性。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必须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精心筛选的,必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选择的内容必须是科学的,不能胡编乱造。不能为了生活化而生活化。否则就是浪费学生的时间。误人误己。(2)开放性。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束缚在教科书或教学参考中,应大胆地选取生活案例,并且对所叙述的事情。尽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即使出现错误也没关系。只要是他们自己的思路就可以,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主见、有创造性的人,而不是一个只会记忆的工具。(3)操作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所选择的案例应当是实际可操作的。不是空中楼阁、可望不可及的,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认识到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发现许多从书本上无法获取的知识。此外,还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学生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把以上由专家总结的13条教学行为恰当的运用,尤其是“使用的学习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这一条。教师要把握好了教学去找材料,而不是为了让材料展示在教学中而教学,开展生活化教学。真正“使学习成为愉快的活动”。
二、创设生活情境,教学方式生活化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把学生当做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认为学生学习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掌握和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知识的一种认识活动。这一学习观有其合理的一面。但由于教学实践中理解的偏差,逐渐形成了灌输、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和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导致我们的学生毫无个性,只会“依葫芦画瓢”,从而使教学脱离生活。“生活化教学”就是要提倡开放式教学。提倡体验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师生互动,全员参与,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如在《创业有方,信用无价》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我们温州地处沿海,经济发达,周围许多家庭甚至包括学生家里都在经商办厂这一特点,设计了一个活动:如果我是×××老板。
活动步骤:
(1)决定生产的产品并说明理由。
(2)请在本镇选一厂址并说明理由。
(3)给自己设计一张名片。
(4)为自己的产品设计一份广告。
对于这样的活动。学生非常感兴趣,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而且学生的设计各有特色。有的学生为了让自己产品的广告更有吸引力。甚至当场做诗。连在座的老师们都为之鼓掌。这样的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及潜力。其教学效果就显而易见。
再如,我在初一《山川秀美》教学中,在分析了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后,联系学生的身边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讨论。
师:我们家乡有哪些类型的地形?
生:以丘陵,平原为主。
师:位于地势的哪一级阶梯?
生:第三级阶梯。
师:假如你是镇长。你将如何发挥我们本地的地形优势。促进经济的发展?(学生小组合作讨论3分钟)
生:我们这儿多丘陵,风景比较秀丽,可以发展旅游业。丘陵上还可以种植茶树、毛竹、橘子、杨梅等果木。
生:平原地区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量充足,可以种植水稻和各种蔬菜。
生:我们这儿靠海边,靠海吃海。可以发展水产养殖业和航海业……
(学生在讨论中形成因地制宜的观点)
从上述的案例可以看出,通过联系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模拟镇长。开展小组合作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得到感受和体验,提升认识。使观点的形成水到渠成。学生不仅学习兴趣增加,而且尝试参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开展生活实践,学习行为生活化
新课改倡导思想品德教学要“源于生活,富含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这里的“生活”指的是学生的真实生活。因此。教学课堂也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或典型意义的事例进行加工。以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生活为主题。把“生活图景”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积极参与思辨,从而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道德情感,提高道德认识,使教学内容能生动地体现出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英国学者麦克菲尔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是非道德教育”。在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家庭、走向社会。如在初二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税收、参与税收,我们开展了“依法纳税”的调查活动。本次活动选择了初二(3)班学生主体参与,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合作设计了一份关于“依法纳税”的调查表格,选择调查对象。最后得出调查结论并在学校开展税收知识宣传活动。通过调查活动。不仅使学生了解了比课堂上学到的更多的税收知识。使税收知识深入其心外,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合作精神等,真正做到快乐的学习。
当前,课堂教学变革极为重要,势在必行。而课堂生活化正是变革传统封闭、教条、呆板、静听、被动的最好形式。《历史与社会》是一门开放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人文学科,它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只有当生活成为它的源头活水时。它才能光彩照人,焕发出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