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科技迅猛发展,一切事情都讲究速度,汽车越开越快,生产越来越快,楼房越造越快……。然而我们也不可避免地尝到了快节奏的带来的苦果:高铁出轨,高楼倒塌,食品质量问题连连不断……这一切都向人们敲响了警钟。正如一首歌唱的好“太快了,也该歇歇了。”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作为教师,我们总是心太急,我们急着想让我们的学生理解所有的知识,课堂上巴不得把自己所知的倾囊相授,于是上课急匆匆的满堂灌,丝毫不注意学生们是否已经消化,是否会撑着,是否有什么疑难,只觉得自己把什么都讲了,就没有后顾之忧了。课后作业巴不得人人都对,个个优秀,觉得学生们应该要懂了,必须做对了,丝毫不分析学生的错误源于什么。于是,我们教师急匆匆地上课,怒匆匆地讲作业。
最近上虞市课堂教学艺术节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我有幸参加了在滨江小学举行的绍兴市名师培养对象徐雪刚老师个人成果展示活动,深有感触。当然,我并不是感触于他们如何让成为了名师,我感触的是他们对数学教学的那份执着,对孩子的那份耐心与爱心。对于一个经常教高段的男老师,他有勇气尝试去教一年级的孩子,我由衷地佩服。但我更佩服的是徐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耐心细致地展开教学,时刻注意孩子的课堂表现,真正俯下身来与孩子一起研究与学习的这份风采。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加以阐述。
一、引入新知“慢”。
巧妙的课堂引入,不仅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像磁石那样,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聚拢起来,而且能投石激浪,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徐雪刚老师在《认识图形》这课中,为我们很好地诠释了“慢”的魅力。徐老师上的这堂课是2012年新改版的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中的第一课时,也是“图形与几何”的起始课。它的作用不仅在于培养孩子初步的空间观念,更要激发孩子对图形学习的兴趣。一上课,徐老师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好玩的、好吃的东西……”紧紧地吸引了孩子的目光,接下来徐老师拿出了篮球、旺仔牛奶、乒乓球、魔方、可乐、牙膏盒、薯片罐这些平时孩子经常接触的物品让孩子们认一认。至此,我理所当然的认为徐老师要让孩子们根据形状分类揭题了。但事实上徐老师并不急着揭题,他还是不急不慢地出示这些物品相应的图片,一套大的呈现在黑板上,每两名学生又是一套对应的小图片,让孩子们再次仔细观察后分一分,比一比,哪两个小朋友分得最快?这一安排可谓是用心良苦。如果教师快速让孩子分实物,可能也会分得出,但参与的孩子肯定比较少,但让两个孩子自己分一分,这样就照顾到了所有孩子的学习,真正让每个孩子去思考,去参与。而且不同的孩子思维方式不同,分法自然也层出不穷,徐老师一一耐心地倾听比较,最后得到按形状分类的四种图形,从而揭示课题“认识图形”。当然有点遗憾的是,我认为徐老师对按大小和按用途这两种分类方式的处理不够果断,有点喧宾夺主的味道。但总之这样的慢节奏恰当地开启了每个孩子的思维,激发了孩子强烈的图形热情,“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使我受益匪浅。
二、新知探究“慢”。
对于刚入学才三个月的新生来说,他们的注意力相当不稳定,所以平时在开展教学时,我总是急急地把一些主要的知识点快速地讲完。尽量在孩子们能专注的有限时间里,完成更多的教学任务,但有时常觉得效果不尽如人意。而徐老师为我呈现了不一样的教学方式:在初步认识了四种图形后,教师要通过让孩子“看一看,摸一摸”的小组活动,让孩子们从无意识的玩学具向有意识的探究知识转化。徐老师在展开活动之前,耐心向孩子们提出了三个活动的要求:1、管理好学具:“你们是这些学具的小主人,不能让它们掉到地上,看谁的学具保管的最好”(这样大大激发了孩子的主人翁精神,在后面的有序操作中也很好地证实了这一点)。2、指导研究方法:“研究时,拿一个出来观察,然后放进去,再拿一个出来研究”(这样避免了孩子对研究对象产生混乱,而且在后面小组活动中徐老师还到每一组中反复强调这一点)。3、研究后的思考:“想想你在哪里也看到过类似的图形”。(这样的安排提高了对玩的要求,使学生开始探究图形的本质)。这些要求的提出是那样的自然,水到渠成,孩子们就是在这样慢节奏的小组活动中掌握了图形的基本特征,远比我平时急急躁躁地教学成功得多。当然,在这里我也有点自己不成熟的意见,这么成功的小组活动之后,徐老师不妨再慢一点,让孩子们闭上眼睛,在脑子中想一想,这些图形是怎样一个形状。让孩子们更清晰地感受这些几何图形的特征。
三、语言节奏“慢“。
对于一个经常教高段的男教师,如果不是亲眼目睹,我难以想象,他会以一种怎样的语言向一年级的新生开展课堂教学。但事实证明,我的顾虑是多余的。徐老师用亲切的语言,缓慢地节奏带领孩子们一起遨游在数学的乐园中。小组活动反馈了,他微笑地问着:“你喜欢什么图形?能说一说它有什么特点吗?”孩子们开心地表达着自己的理解。在听“圆柱体”与“球体”在饼干盒里滚动时不同的声音时,他又轻轻地问:“你听到了什么声音?”“猜猜是什么?”“这两种声音有什么不同吗?”在和孩子们一起玩“摸”的游戏时,徐老师更是开心地问孩子们:“你觉得他猜得对吗””你认为应该怎么说呢?”……听着这些慢条斯理又自然而然的交流,我觉得作为他的学生,这群孩子一定很开心吧!这不是我们教师苦苦追求的吗?
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在她的《孩子,你慢慢来》一书中,描绘了一幅如诗般的画面:“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漂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系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这样的心境也应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所向往和追求的。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追求“像呼吸一样自然”的生态课堂。数学学习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建构,发展就会低效。可以说,数学的学科特性决定了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能力的提高和文化素养的形成,必须经过一个长期的,渐进的,缓慢的提升过程。所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慢一点,再慢一点。让每一个孩子安静地听,慢慢地想,用心地领悟和发现,进而一步一个脚印,从容而稳健地走进色彩斑斓的数学王国,潜心与数学对话。
最近上虞市课堂教学艺术节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我有幸参加了在滨江小学举行的绍兴市名师培养对象徐雪刚老师个人成果展示活动,深有感触。当然,我并不是感触于他们如何让成为了名师,我感触的是他们对数学教学的那份执着,对孩子的那份耐心与爱心。对于一个经常教高段的男老师,他有勇气尝试去教一年级的孩子,我由衷地佩服。但我更佩服的是徐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耐心细致地展开教学,时刻注意孩子的课堂表现,真正俯下身来与孩子一起研究与学习的这份风采。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加以阐述。
一、引入新知“慢”。
巧妙的课堂引入,不仅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像磁石那样,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聚拢起来,而且能投石激浪,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徐雪刚老师在《认识图形》这课中,为我们很好地诠释了“慢”的魅力。徐老师上的这堂课是2012年新改版的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中的第一课时,也是“图形与几何”的起始课。它的作用不仅在于培养孩子初步的空间观念,更要激发孩子对图形学习的兴趣。一上课,徐老师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好玩的、好吃的东西……”紧紧地吸引了孩子的目光,接下来徐老师拿出了篮球、旺仔牛奶、乒乓球、魔方、可乐、牙膏盒、薯片罐这些平时孩子经常接触的物品让孩子们认一认。至此,我理所当然的认为徐老师要让孩子们根据形状分类揭题了。但事实上徐老师并不急着揭题,他还是不急不慢地出示这些物品相应的图片,一套大的呈现在黑板上,每两名学生又是一套对应的小图片,让孩子们再次仔细观察后分一分,比一比,哪两个小朋友分得最快?这一安排可谓是用心良苦。如果教师快速让孩子分实物,可能也会分得出,但参与的孩子肯定比较少,但让两个孩子自己分一分,这样就照顾到了所有孩子的学习,真正让每个孩子去思考,去参与。而且不同的孩子思维方式不同,分法自然也层出不穷,徐老师一一耐心地倾听比较,最后得到按形状分类的四种图形,从而揭示课题“认识图形”。当然有点遗憾的是,我认为徐老师对按大小和按用途这两种分类方式的处理不够果断,有点喧宾夺主的味道。但总之这样的慢节奏恰当地开启了每个孩子的思维,激发了孩子强烈的图形热情,“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使我受益匪浅。
二、新知探究“慢”。
对于刚入学才三个月的新生来说,他们的注意力相当不稳定,所以平时在开展教学时,我总是急急地把一些主要的知识点快速地讲完。尽量在孩子们能专注的有限时间里,完成更多的教学任务,但有时常觉得效果不尽如人意。而徐老师为我呈现了不一样的教学方式:在初步认识了四种图形后,教师要通过让孩子“看一看,摸一摸”的小组活动,让孩子们从无意识的玩学具向有意识的探究知识转化。徐老师在展开活动之前,耐心向孩子们提出了三个活动的要求:1、管理好学具:“你们是这些学具的小主人,不能让它们掉到地上,看谁的学具保管的最好”(这样大大激发了孩子的主人翁精神,在后面的有序操作中也很好地证实了这一点)。2、指导研究方法:“研究时,拿一个出来观察,然后放进去,再拿一个出来研究”(这样避免了孩子对研究对象产生混乱,而且在后面小组活动中徐老师还到每一组中反复强调这一点)。3、研究后的思考:“想想你在哪里也看到过类似的图形”。(这样的安排提高了对玩的要求,使学生开始探究图形的本质)。这些要求的提出是那样的自然,水到渠成,孩子们就是在这样慢节奏的小组活动中掌握了图形的基本特征,远比我平时急急躁躁地教学成功得多。当然,在这里我也有点自己不成熟的意见,这么成功的小组活动之后,徐老师不妨再慢一点,让孩子们闭上眼睛,在脑子中想一想,这些图形是怎样一个形状。让孩子们更清晰地感受这些几何图形的特征。
三、语言节奏“慢“。
对于一个经常教高段的男教师,如果不是亲眼目睹,我难以想象,他会以一种怎样的语言向一年级的新生开展课堂教学。但事实证明,我的顾虑是多余的。徐老师用亲切的语言,缓慢地节奏带领孩子们一起遨游在数学的乐园中。小组活动反馈了,他微笑地问着:“你喜欢什么图形?能说一说它有什么特点吗?”孩子们开心地表达着自己的理解。在听“圆柱体”与“球体”在饼干盒里滚动时不同的声音时,他又轻轻地问:“你听到了什么声音?”“猜猜是什么?”“这两种声音有什么不同吗?”在和孩子们一起玩“摸”的游戏时,徐老师更是开心地问孩子们:“你觉得他猜得对吗””你认为应该怎么说呢?”……听着这些慢条斯理又自然而然的交流,我觉得作为他的学生,这群孩子一定很开心吧!这不是我们教师苦苦追求的吗?
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在她的《孩子,你慢慢来》一书中,描绘了一幅如诗般的画面:“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漂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系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这样的心境也应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所向往和追求的。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追求“像呼吸一样自然”的生态课堂。数学学习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建构,发展就会低效。可以说,数学的学科特性决定了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能力的提高和文化素养的形成,必须经过一个长期的,渐进的,缓慢的提升过程。所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慢一点,再慢一点。让每一个孩子安静地听,慢慢地想,用心地领悟和发现,进而一步一个脚印,从容而稳健地走进色彩斑斓的数学王国,潜心与数学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