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能源,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先决条件和首要问题。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可见,兴趣是获得成功的关键。由于生物不列为升学考试科目,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因此,有效地利用45分钟的课堂时间,及时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推行素质教育,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如何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以下是我的一些粗浅看法。
精彩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生活常识导入
生物课本中很多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自然的导入新课或导入新知,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一粒小小的种子为什么会长成参天大树?树木到了秋天为什么有的落叶,有的不落叶?树木死后为什么会长蘑菇?世界上众多人口中为什么没有两个人完全相同呢?子女与父母为什么有许多相似之处呢?为什么青蛙有的三条腿?有的四条腿?有的五条腿?
也可列举一些生活中处处用到的生物学知识的例子。如:菜为什么要先洗后切?吃螃蟹和喝酒时为什么不能吃柿子!遇到身体某部位大出血怎样处理?遇到煤气中毒、触电等停止呼吸的人怎样急救等等。
2、问题导入
在讲课前,提出带有悬念性的问题来导入新课,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比如,讲《蒸腾作用》一节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大家都知道自然界中的水都是有高出流向低处,而植物体内的水来自土壤,请同学们想一下,植物体内的水流方向如何?在学生的强烈好奇心下,引出课题。教学实践证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精心设计新课的导入,一开始就能紧紧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加强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研究它的主要方法是科学实验。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总是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使学生动手做好每一个实验。一些比较复杂的实验,在教师指导下提前准备,如观察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结构的实验。一些简单的实验可以通过教师指导,放给学生课后做,如观察鸡卵的结构和功能的实验,教师先做演示性实验,教给学生如何小心敲碎卵壳,找到卵壳膜(包括内壳膜和外壳膜)、气室、卵白、卵黄、胚盘及系带的准确位置,掌握各自的功能,分清受精卵和未受精卵的胚盘大小及颜色的变化,明确哪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回家后学生就会亲自做实验进行巩固,又给父母做一道炒鸡蛋的菜,没浪费材料,父母还高兴。
通过实验操作不仅巩固了课堂知识,还可以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通过亲手操作,学生没有了背实验的苦恼,还能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三、 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多采用直观教学
生物学知识的学习一般从感知开始,学生感知越丰富,越有利于形成理性认识,而直观的教学手段,能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变得易懂、易学、易记,这样,学得轻松,兴趣自然就来了。
如在讲叶的形态一节时,把课前准备好的洋槐、月季、杨树、大豆、小麦、玉米的叶和桃树、夹竹桃的带业枝条展示给学生看,引导学生总结出叶的形态有带形、披针形、卵形、心脏形,学生看着实物也很容易识别出互生叶序、对生叶序和轮生叶序。或利用图解或挂图,使内容形象化,学生理解就快,学得轻松,兴趣也就提高了。
2、利用多媒体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生物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设计虚拟实验,能真正实现视听的完美结合,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通过科教片,可使学生清楚的看到血液循环、生物的内脏器官,这种形式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活化教学语言
教学是门语言艺术,教学语言的精彩与否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兴趣的核心。如讲内脏各器官的位置时可用顺口溜的形式帮助学生记忆。即:
心在中间向左偏;
肺分五叶,左二右三;
胃居左,向右弯;
右肝左脾,在胃上面;
胃下胰,肝下胆;
小肠、大肠胃下连;
肾在腰两边;
膀胱居中在最下边。
在探究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象是倒像时,为使学生记得牢固,与学生一起总结规律,即以实物中心为原点旋转180度就是显微镜里观察到的物象。如“上”变“下,“p”变“d”等,记得容易,兴趣自然就高了。
四、成立课外兴趣小组,持久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学科有着成立课外兴趣小组的广泛资源,可以利用校外资源,如山岚林木,鸟虫花草;也可利用校园空地建立生物园地,班级生物角。课外兴趣小组成员即可自己动手进行试验探究,也可配合老师准备好上课时所用的实验材料和实验用具,还可以自己动手制作一些教学用具,如:呼吸运动的模型、简易肺活量测量模型、骨骼和肌肉协作模型、鲫鱼的形态结构与水中生活相适应模型等。课外小组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协作能力,还加强了学生对没学知识的初步认识,加深了对学过知识的巩固,更关键的是在低成本实验上做出的许多创造能使学生变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探究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持久发展。
总之,只要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兴趣的激发、巩固、提高和发展,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就会得到有效调动,生物教学就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精彩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生活常识导入
生物课本中很多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自然的导入新课或导入新知,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一粒小小的种子为什么会长成参天大树?树木到了秋天为什么有的落叶,有的不落叶?树木死后为什么会长蘑菇?世界上众多人口中为什么没有两个人完全相同呢?子女与父母为什么有许多相似之处呢?为什么青蛙有的三条腿?有的四条腿?有的五条腿?
也可列举一些生活中处处用到的生物学知识的例子。如:菜为什么要先洗后切?吃螃蟹和喝酒时为什么不能吃柿子!遇到身体某部位大出血怎样处理?遇到煤气中毒、触电等停止呼吸的人怎样急救等等。
2、问题导入
在讲课前,提出带有悬念性的问题来导入新课,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比如,讲《蒸腾作用》一节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大家都知道自然界中的水都是有高出流向低处,而植物体内的水来自土壤,请同学们想一下,植物体内的水流方向如何?在学生的强烈好奇心下,引出课题。教学实践证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精心设计新课的导入,一开始就能紧紧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加强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研究它的主要方法是科学实验。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总是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使学生动手做好每一个实验。一些比较复杂的实验,在教师指导下提前准备,如观察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结构的实验。一些简单的实验可以通过教师指导,放给学生课后做,如观察鸡卵的结构和功能的实验,教师先做演示性实验,教给学生如何小心敲碎卵壳,找到卵壳膜(包括内壳膜和外壳膜)、气室、卵白、卵黄、胚盘及系带的准确位置,掌握各自的功能,分清受精卵和未受精卵的胚盘大小及颜色的变化,明确哪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回家后学生就会亲自做实验进行巩固,又给父母做一道炒鸡蛋的菜,没浪费材料,父母还高兴。
通过实验操作不仅巩固了课堂知识,还可以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通过亲手操作,学生没有了背实验的苦恼,还能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三、 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多采用直观教学
生物学知识的学习一般从感知开始,学生感知越丰富,越有利于形成理性认识,而直观的教学手段,能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变得易懂、易学、易记,这样,学得轻松,兴趣自然就来了。
如在讲叶的形态一节时,把课前准备好的洋槐、月季、杨树、大豆、小麦、玉米的叶和桃树、夹竹桃的带业枝条展示给学生看,引导学生总结出叶的形态有带形、披针形、卵形、心脏形,学生看着实物也很容易识别出互生叶序、对生叶序和轮生叶序。或利用图解或挂图,使内容形象化,学生理解就快,学得轻松,兴趣也就提高了。
2、利用多媒体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生物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设计虚拟实验,能真正实现视听的完美结合,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通过科教片,可使学生清楚的看到血液循环、生物的内脏器官,这种形式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活化教学语言
教学是门语言艺术,教学语言的精彩与否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兴趣的核心。如讲内脏各器官的位置时可用顺口溜的形式帮助学生记忆。即:
心在中间向左偏;
肺分五叶,左二右三;
胃居左,向右弯;
右肝左脾,在胃上面;
胃下胰,肝下胆;
小肠、大肠胃下连;
肾在腰两边;
膀胱居中在最下边。
在探究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象是倒像时,为使学生记得牢固,与学生一起总结规律,即以实物中心为原点旋转180度就是显微镜里观察到的物象。如“上”变“下,“p”变“d”等,记得容易,兴趣自然就高了。
四、成立课外兴趣小组,持久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学科有着成立课外兴趣小组的广泛资源,可以利用校外资源,如山岚林木,鸟虫花草;也可利用校园空地建立生物园地,班级生物角。课外兴趣小组成员即可自己动手进行试验探究,也可配合老师准备好上课时所用的实验材料和实验用具,还可以自己动手制作一些教学用具,如:呼吸运动的模型、简易肺活量测量模型、骨骼和肌肉协作模型、鲫鱼的形态结构与水中生活相适应模型等。课外小组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协作能力,还加强了学生对没学知识的初步认识,加深了对学过知识的巩固,更关键的是在低成本实验上做出的许多创造能使学生变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探究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持久发展。
总之,只要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兴趣的激发、巩固、提高和发展,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就会得到有效调动,生物教学就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