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年鉴开发利用与融入5G的实践路径

来源 :史志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a690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5G时代到来,以“存史、资政、教化”职能为依托的年鉴将加速进入数字化、多媒介阶段。作为业内公认的最具权威性和指导性、具有连续出版和深度内容特性的出版物,年鉴应当充分利用其自身特点,强化开发利用,积极融入5G,更好服务大众。本文通过揭示年鉴因开发利用不足而面临的内容缺失、呈现单一、利用式微、短板凸显等问题,提出年鉴开发利用与融入5G的实践路径,重点在植入视频新模式、嫁接微信新平台、融合多模式新体验等方面发力,在5G全方位立体式的高速路上,重塑年鉴竞争新优势,提升年鉴资政新作为,擘画年鉴转型新篇章。
   关键词 年鉴 开发利用 5G 视频
   长期以来,国内年鉴特别是县区一级年鉴编纂呈现“千鉴一面”和“千鉴千面”两个极端:或拿来主义,年鉴“总结式”“报告式”;或张冠李戴,年鉴“志书式”“新闻式”;或简单记述,年鉴成为“流水账式”“大事记式”;或多体杂糅,“总结式”“志书式”“大事记式”混于一鉴……凡此种种,均是对年鉴开发利用理解不够透彻而造成的,严重影响着中国年鉴的编纂质量,制约着“存史、资政、教化”作用的有效发挥。特别是5G时代,使年鉴面临生死存亡的困境和举步维艰的挑战,亟待通过强化开发利用,积极融入5G,逆转年鉴当前的尴尬局面,重塑年鉴竞争新优势,提升年鉴资政新作为,擘画年鉴转型新篇章。
   5G技术下的泛连接、大规模、高速度、低延时等特征,赋予我们将现实场景中的信息上传为媒介内容日趋接近可操作性。2020年5月,在南京夫子庙,路灯杆已成为5G基站载体,可以为所在区域提供稳定的5G信号;在山西阳煤集团,全国首个煤矿井下5G网络建成投入使用;在深圳,随着第1.5万个5G基站开通,5G产业发展和应用落地正在加速……5G看似“一个点”, 却带动“千万面”。如果把2G比喻成省道,3G是国道,4G是高速公路,5G就是全方位立体式高速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纸媒体、自媒体、全媒体、融媒体,都是行驶在这条路上的车,年鉴也不例外。如何在5G这样全方位立体式的高速路上行稳致远,更好地通过创新年鉴开发,提升年鉴利用价值,服务人民,资政佐治,值得我们每个年鉴人深思并付诸辛勤努力和艰辛实践[1]。
  一、年鉴开发利用与融入5G面临的问题
   中国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当之无愧的年鉴出版大国,但年鉴的质量、水平和国际影响力仍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很不符合中国年鉴大国地位。“当前世界进入5G时代,科技日新月异一日千里,传统四大媒体风光不再,数字网络新媒体出现并迅速崛起,出现信息时代的纸媒危机”[1](P143)。5G时代的到来,将重新定义纸媒行业,特别是年鉴这种重纸媒行业,倒逼年鉴要与时俱进强化开发利用,主动融入5G。但现实情况却是年鉴在融入5G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
   1.年鉴内容缺失亟须对接5G。每一次媒介技术革命,都使信息的传播变得更加即时、多维、完整,也使得媒介内容不再局限于传统新闻、综艺和影视剧等特定形式,而是变得日益丰富多彩。在5G加持下,娱乐没有圈、电视没有台、互联没有网,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圈、一个台或一个网,可以高效生产、加工和传播内容。而年鉴紧紧依托各级党委政府,服务党委政府,其权威性有余,人民性却不足,往往曲高和寡,受众单一,内容缺失,年鉴强化开发利用急需提上议事日程,与5G精准对接。
   2.年鉴终端呈现单一亟须借力5G。从纸媒到电视,从电脑到手机,媒介终端的进化呈现两大特征:越来越轻便灵活和离我们身体越来越近。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年鉴工作者均在做有益尝试:二维码年鉴、数字版年鉴、小程序年鉴层出不群,举手即读、顺手即阅成为年鉴利用新常态,但从语音交互、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来看,未来的超级智能终端还将向前发展,年鉴的智能终端之路也必将随着5G的突飞猛进而发生全新改变,其终端呈现的单一模式也亟须借力5G发生变革。
   3.年鉴利用日渐式微亟须融入5G。2019年11月16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战略研究院主办的《5G时代中国网民新闻阅读习惯的量化研究》数据显示:“每天有20.03%的人使用微博,75.25%的人使用微信群,26.61%的人使用今日头条,0.68%的人使用纸媒,6.56%的人使用电视,39.02%的人使用抖音,4.24%的人使用其他。可以看出,纸媒和电视的使用人数不到1/10,其中纸媒甚至不到1/100。”[2]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统计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人均阅读纸质图书4.65本,成年人人均每天读书19.69分钟,超过半数国民倾向于数字化阅读方式[3](P21)。笔者专门就全国20余个省、市、县(区)的综合年鉴作过比较分析,省级年鉴印数多则5000册,市级年鉴印数多则3000册,县(区)级年鉴印数均在千余册或几百册间,其整体偏少的印制量和有限的发行量,加上普遍滞后的出版周期,导致了年鉴尴尬的使用数据。这与因5G影响百业,动辄“10万+”的传播数率形成鲜明对比,日渐式微的背后是年鉴开发利用不足的尴尬,强化开发利用时不我待。
   4.年鉴短板凸显亟须承载5G。云、网是5G时代的基础设施,端、屏是5G时代的交互界面。电视是屏幕,手机是屏幕,电脑是屏幕,户外是屏幕,汽车是屏幕,一切在5G时代接入物联网的终端设备都有可能是屏幕。未来的世界是“屏”的:既是“分屏”的,也是“跨屏”的,前者意味着不同场景需求,后者意味着在不同场景间切换的需求,这也是打通一个用户多个屏幕的关键问题。而年鉴的短板恰恰是“失屏”狀态,虽然近年来,图文并茂的年鉴层出不群,电子方式呈现的年鉴也日益多样化,但在以“屏”为王的时代,年鉴受开发利用所限,能呈现给“屏”的内容还太稀少、转化方式还太单一,年鉴短板凸显亟须承载5G而改变。
   年鉴的核心价值在于承载和传播信息,面对5G赋能越来越多的媒介以媒体属性,万物互联语境下的汽车、冰箱、手表、桌面、墙壁、玻璃等节点都可能成为媒体,而作为“存史、资政、育人”职能集大成者的年鉴,如何解决面临的内容缺失、呈现单一、利用式微、短板凸显等问题,亟须强化开发利用,这不仅是我们每个年鉴工作者深入思考的问题,更是急待解决刻不容缓的难题。   
  二、年鉴开发利用在融入5G时面临全流程再造
  
   当信息传播在速、量与质的层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将形成一种颠覆和解构传统的力量,对年鉴开发利用产生深刻影响,5G时代的年鉴业也将呈现全新面貌。
   1.在信息即时生产效应下,年鉴开发利用模式将发生重大变革。各类移动终端与资讯类应用特别是5G被广泛应用后,人们将看到诸多来自现场的即时新闻生产,这给年鉴当前的开发利用模式带来严峻挑战:面对汹涌而来的现场即时海量信息,年鉴编纂决定的流程滞后性和有效性将成为疑问;如果智能技术被包括报纸、电视、自媒体等广泛应用成为常态,年鉴是否会被取代?如果年鉴继续存在,其职责和价值何在?这样的尴尬局面倒逼年鉴当前的开发利用模式必须发生重大改变,围绕提升利用率、解决阅读率等问题导向来强化开发成为必然。
   2.在泛网络格局下,年鉴开发利用的内容征集将去行政化。5G网络能够提供的连接密度达每平方千米100万台设备,整个社会将形成无处不连接的泛在网络格局。在5G网络支持下,由传感器取代传统情境下媒介角色、绕开专业媒介的跨界生产将越来越普遍。而由于年鉴依存行政命令征集编纂内容的模式必将解构,倒逼年鉴创新开发利用模式,解决行动迟滞、信息来源单一等问题,在去行政化的同时,拓展内容来源渠道,在融入5G中提升年鉴利用率、解决年鉴阅读率。“年鉴已进入‘互联网+’时代,作为现代年鉴工作者不仅要掌握网络信息化这一科技手段,而且还必须善于通过网络,广辟信息情报来源”[1]。
   3.在视频转向大趋势下,年鉴开发利用路径清晰可见。5G网络将在视频的传输效率、成本和体验方面带来重新解构,适配多样化的场景、情感带入化的感受、用户分享化的体验都将成为信息生产的常态。而年鉴特别是中国的综合性年鉴,经过改革开放后40余年不断开发,逐渐走出一条辞书式密集排版——图文并茂式表达——数字化转型的创新发展路径。在这方面,“山东省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坚持‘改革创新、提速增效’的工作理念,《山东年鉴》在出版年度内上半年即实现出版”[2](P36)。走出了新路,创造了全国纪录。在5G蓬勃兴起方兴未艾的今天,年鉴界也必将在内部发起一轮主动融入5G“图文音视”综合呈现的开发利用的探索。通过创新开发利用模式,实现从内容征集—编纂三审—修改校对—印制出版——综合利用的全流程再造。
  
  三、年鉴开发利用与融入5G的路径探索
   “视觉文化的兴起是一种当代现象,它是继话语文化主导形态之后的又一新的文化形态。其主要特征是普泛的视觉化和视觉性,这就必然造成许多新的文化现象。”[3](P61-62)5G时代,视觉文化引领下的视频将成为真正的流量入口:直播是一种视频、导航是一种视频、社交是一种视频、娱乐是一种视频,甚至连普通用户的生活都将更大程度地视频化。对用户而言,屏幕的最大价值就是获取信息;对信息而言,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就是视频。视频具有生产门槛低、富有现场感、互动参与性强的特征。相比文字,视频更接近人与人的面对面交流,是更高效的信息传播方式。随着抖音、快手、火山等视频平台的崛起,视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成为各大主流媒体竞相发力的赛道。而年鉴作为“存史、资政、教化”职能之集大成者,虽然在数字化、信息化、电子化的道路上有所尝试,但在视频化方面,放眼国内外,还基本是空白,目前的年鉴呈现模式,与“视频为王”的当下相比,其点击率、阅读率和受众参与率,都乏善可陈,不可同日而语。综上所述,笔者认为,5G时代,年鉴开发利用应当主动融入,率先破局,努力向以下三方面转变。
   1.年鉴开发利用要从观望到参与,打造植入视频新模式。年鉴以专业、权威、资政的职能定位,在技术密集迭代的当前,正成为一种稀缺的、亟待回归的价值资源。5G技术的普及,在变革信息传播整体样貌的同时,也让人们看到了年鉴回归与重塑可能的落脚点。2016年,中国纸媒开始转战短视频新闻领域,众多传统报纸和报业集团通过自己开发、与短视频平台合作等方式拓展视频新闻业务。其中最为典型的当属“澎湃新闻”,2019年2月底,澎湃客户端用户数14750万,海外下载用户500万,移动端整体日活跃用户数1050万。澎湃的视频生产能力居于全网前列,每周生产原创资讯视频超过500条,在今日头条上百万人次观看的视频直播中,澎湃新闻仅次于央视[1](P134)。相对于年鉴密集矩阵式排列的条目结构,植入视频来增加内容的多元化解读,不失为年鉴插上腾飞的翅膀。据统计,一部年鉴入列的条目,90%以上是媒体播报过的新闻或深度采访,有着基本的视频原体。通过与当地媒体合作,在年鉴条目中植入视频,形成“权威存史+文本解读+视频再现”三位一体的年鉴矩阵,让读者既有文字研读的愉悦感,又有视频回放的真实感,极大促进年鉴开发利用后的效果。
   2.年鉴开发利用要从尝试到常态,探索嫁接微信新平台。通过嫁接年鉴类微信公众号,可以有效解决年鉴资政相对滞后和用户黏性不高的问题。微信是集文字、音频、视频、图片、表情等多种媒介为一身的新媒体,尤其是其音频、视频传播功能是年鉴不具备的。传统年鉴当顺应大势,创新开发利用模式,精准嫁接微信公众号,将微信等新媒体的发展理念、现代技术融入其发展中,走融媒体之路,从初步探索走向深度融合,努力实现传播方式的新跨越。在新媒体传播迸发的时代,移动互联使得“人人都是麦克风”,年鉴嫁接微信公众号是不得不面对的课题。微信公众号与年鉴之间关联互动的主要形式有以下三种:(1)整合自身优势,推出有质量的专栏吸引读者。如“大事日记”专栏,可将本地域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类的内容集合在同一天内编发出来,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方式让读者全方位多维度及时掌握本地信息。(2)发挥行业微信公众号优势,部分替代年鉴资政职能。年鉴微信公众号的优势在于,它代表一地党委、政府发声,具有权威性、准确性。通过年鉴微信平台将本地域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类的信息推送出去,既满足了地方宣传需求,又扩大了年鉴微信平台和纸质年鉴本身的影响力,实现共赢。(3)分侧重点让纸质年鉴和微信公众号承担各自宣传职能。纸质年鉴受版面所限,对许多不适合刊登、不符合体例刊登的内容只能是忍痛割爱;但嫁接年鉴微信公众号后,就可通过多种模式对同一信息进行不同解读,丰富读者阅读体验。比如对政府工作报告中各类内容的深度解读、一图读懂政府工作报告等,这种将权威信息及时推送给受众,并将严谨表达轻悦化、可视化的探索尝试,也可为年鉴开发利用嫁接微信公众号所借鉴[1]。
   3.年鉴开发利用要从厚积到薄发,融合多模式新体验。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冀祥德在《论依法治志》中讲过:“依法治志要求地方志工作必须创新,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服务,主动作为,尤其是要找准切入点和结合点,把地方志事业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工作中,深入挖掘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充分发挥地方志为国家战略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2]年鉴体例决定了其以综合性和单一性条目呈现,大到重点工程、重大活动、重要会议,小到民生百态、世井凡人,均有不同的侧重点和闪光点。我們在编鉴实践中,用多种模式来呈现年鉴内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服务来彰显年鉴作为,通过新技术、新形式,为读者带来新体验。例如用AI换脸技术,让读者过一把亲身参与历史的瘾;用线下快闪技术,让读者体验“云聚会”的快乐;用视频记录的方式,让读者感受知识的力量。2020年2月2日,由回形针团队制作的《关于新冠肺炎的一切》成为全网刷屏爆款,两天内播放量超过1亿次[3]。没有数量就没有年鉴开发利用的质量,就没有年鉴人民性的大众式传播。通过多模式呈现,展示与年鉴多维互动的成果,会促进年鉴开发利用的厚积薄发。
   对于传统重纸媒类的年鉴来说,把传统体例进行大胆解构,勇闯“深水区”,敢啃“硬骨头”,破冰的路上需要我们年鉴人披荆斩棘,负重前行,蹚出新路。当前,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坐而论道,而是紧跟科技脚步,提升自我认知,张开双臂拥抱5G到来。找准年鉴围绕中心的切入点,服务大局的结合点,创新年鉴开发利用模式,重点在打造植入视频新模式、嫁接微信新平台、融合多模式新体验等方面发力,重塑年鉴竞争新优势,提升年鉴资政新作为,擘画年鉴转型新篇章。(责编:张文娟)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