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今天我们讨论《再塑生命的人》一课,看怎样进行课堂教学。
说:这一课现在已成为讲读课了,也就是一篇自传性作品,没什么太大的语文学习价值,我是指其工具性方面。所以,也还是常规方法去教吧。
说:对于一篇课文的教学,我们还是要参考本册、本单元的教学要求,确定其在教学中的位置为好。本册中,这一课是反映学校生活的文章,单元要求是默读,理解课文内容,品析语言,体会情感。
说:那还是先请主备课老师谈谈看法吧。
说:先导入课文,然后整体感知,请学生说说文章写了安妮·莎莉文老师几件事,再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几个问题:1、海伦在什么时间,怎样认识了莎莉文老师的?2、莎莉文老师怎样教我认识“doll”和“water”的?3、怎样理解“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句话。最后讨论小结:莎莉文老师是怎样的一位老师?为什么海伦称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就可以完成教学了。
说:当前都在讲高效课堂。一堂课有效乃至高效,更在于是否关注了学生、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实现真正的师生互动,也就是备课中要“备学生”。对于你的备课,我想问问:学生对课文能了解多少?是否需要老师的引导?老师讲什么?讲多少?讲了对学生有多大作用?是否需要这样“精耕细作”?是否反而“低效”耽搁了学生的大量时间?是否泯灭了学生的兴趣而养成了其惰性?
说:这篇课文是自传性作品,语言通俗亲切,学生读得懂。比如,莎莉文教海伦认识“doll”和“water”等事物的情节,应该也能感知“再塑生命”的含义。
说:是的,学生的理解一般层次浅,他们专注于故事情节,对文章感情的体验可以说就像小时候对电影人物一样只停留在“好”与“坏”的判断上。所以,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去品析语言,发掘字里行间的情感。
说:我们老师总是耍大牌,卖弄才华,用过细繁琐的语言和片断的分析品味,来企图引导学生对情感体验达到幽微的境地,却忽视了学生因经历不足而力不能逮的客观现实。这种分析并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它只是在考查学生在心明而不能言时,能不能去找个恰当的形容词来概括、表达出这一情感。
说:那老师教什么?老师的主导体现在哪儿呢?
说:我也不知道。但我想老师的主导绝不是设置问题,然后去解剖分析,弄出一堆看似高深的东西来。语文教学使用这种常规的教学方法走到今天,一直变化不大,难以突破,造成低效。从何时开始,我们语文教学就企图用一学期100多课时来精耕细作那三十来篇课文来打通读与写的任督二脉呢?这样的所谓“讲读”又真能把语文知识与能力迁移到日常的语言运用与写作中来?方向错了,就害得多少人在为这种教学模式大唱赞歌、寻求理论上的合法性?譬如在一块岩石里穿孔打洞,精雕细琢,最后却碎了,粘补也不牢靠了,因为有人还在穿凿!
说:我国古人是怎样教语文、学语文的?几千年来培养了多少佳人才子?为何今天却步入了泥潭?
说:古人教学主要是读背,是自学。老师干什么?教点句读,训字义,然后就是提供读书的场所,监督督促学生读书。这也许对我们是一个启示,就如古人一样,让学生读背几百篇经典文章换个量变到质变!
说:这个背记的过程也是让学生培养语感的过程,可让今天的学生读古文不现实,现代文又长,不适合背诵的。
说:现代文口语化,经典值得背记的不多。那么我们也可以让学生背记文章中那些经典的段落,再有就是让学生大量阅读!
说:欧美很多国家的中小学校没有统一的母语教材,记者曾参观过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小学,发现孩子们虽然有书包,但里面常常装的只是上课时老师发的几张纸而已。上面有一些当天上课提到的内容,像是老师建议阅读的一本书的书名等。在上课期间,老师会复印一页原书的内容给学生,想要通读就得让家长去书店买书了。
至于语文课上读什么书,也由任课教师自己开书单,无论教育部还是学校,都不会印发统一教材。
说:对于语言学习来说,积累永远重于理解。
说:可孔子不是庸俗地、急功近利地教导学生怎样做一个通晓礼法的士,孔子注重循循善诱,用美妙的诗文来教化学生。《论语》中师生对话多处引用《诗经》:“子贡问曰:‘贫而无谄,富尔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子贡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这可算是融汇德育与语文教学中的范例。我们想想,如果孔子把《诗经》开篇的《关雎》,拆得支离破碎,味同嚼蜡地阐释君子当发乎情止乎礼,学生怎么能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感受?
说:我渴望着能与学生分享交流,在课堂上,对这些作品的描写、风格、人物性格、情节的发展以及它们的思想,进行激烈的辩论。
说:与学生坐而论道,不拘一字一句,探究有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灵感,发展学生的思维。
说:语文课越上越复杂。
说:诗人作家于坚在其《我的阅读史》一文中说:那时代(指青年时)我的阅读活动主要是读“写什么”,而不是读“如何写”,阅读“写什么”是一种在存在中的阅读,而阅读“如何写”则是局外人的阅读,已经把作品对象化了,这是批评家和大学中文系的阅读方式。这种阅读相当功利,它其实是“读者”之死。
说:学习是一个知识建构的过程,外力的作用是有限的,这涉及一个过程与方法的问题。今天提倡合作探究,可合作探究不是标签,我们老师设置的问题有几个适合合作探究?合作探究训练的是思维,好的合作探究有召唤灵感的作用,久而久之,必然潜移默化,人就在这种学习中越来越聪明。
说:这一课现在已成为讲读课了,也就是一篇自传性作品,没什么太大的语文学习价值,我是指其工具性方面。所以,也还是常规方法去教吧。
说:对于一篇课文的教学,我们还是要参考本册、本单元的教学要求,确定其在教学中的位置为好。本册中,这一课是反映学校生活的文章,单元要求是默读,理解课文内容,品析语言,体会情感。
说:那还是先请主备课老师谈谈看法吧。
说:先导入课文,然后整体感知,请学生说说文章写了安妮·莎莉文老师几件事,再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几个问题:1、海伦在什么时间,怎样认识了莎莉文老师的?2、莎莉文老师怎样教我认识“doll”和“water”的?3、怎样理解“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句话。最后讨论小结:莎莉文老师是怎样的一位老师?为什么海伦称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就可以完成教学了。
说:当前都在讲高效课堂。一堂课有效乃至高效,更在于是否关注了学生、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实现真正的师生互动,也就是备课中要“备学生”。对于你的备课,我想问问:学生对课文能了解多少?是否需要老师的引导?老师讲什么?讲多少?讲了对学生有多大作用?是否需要这样“精耕细作”?是否反而“低效”耽搁了学生的大量时间?是否泯灭了学生的兴趣而养成了其惰性?
说:这篇课文是自传性作品,语言通俗亲切,学生读得懂。比如,莎莉文教海伦认识“doll”和“water”等事物的情节,应该也能感知“再塑生命”的含义。
说:是的,学生的理解一般层次浅,他们专注于故事情节,对文章感情的体验可以说就像小时候对电影人物一样只停留在“好”与“坏”的判断上。所以,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去品析语言,发掘字里行间的情感。
说:我们老师总是耍大牌,卖弄才华,用过细繁琐的语言和片断的分析品味,来企图引导学生对情感体验达到幽微的境地,却忽视了学生因经历不足而力不能逮的客观现实。这种分析并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它只是在考查学生在心明而不能言时,能不能去找个恰当的形容词来概括、表达出这一情感。
说:那老师教什么?老师的主导体现在哪儿呢?
说:我也不知道。但我想老师的主导绝不是设置问题,然后去解剖分析,弄出一堆看似高深的东西来。语文教学使用这种常规的教学方法走到今天,一直变化不大,难以突破,造成低效。从何时开始,我们语文教学就企图用一学期100多课时来精耕细作那三十来篇课文来打通读与写的任督二脉呢?这样的所谓“讲读”又真能把语文知识与能力迁移到日常的语言运用与写作中来?方向错了,就害得多少人在为这种教学模式大唱赞歌、寻求理论上的合法性?譬如在一块岩石里穿孔打洞,精雕细琢,最后却碎了,粘补也不牢靠了,因为有人还在穿凿!
说:我国古人是怎样教语文、学语文的?几千年来培养了多少佳人才子?为何今天却步入了泥潭?
说:古人教学主要是读背,是自学。老师干什么?教点句读,训字义,然后就是提供读书的场所,监督督促学生读书。这也许对我们是一个启示,就如古人一样,让学生读背几百篇经典文章换个量变到质变!
说:这个背记的过程也是让学生培养语感的过程,可让今天的学生读古文不现实,现代文又长,不适合背诵的。
说:现代文口语化,经典值得背记的不多。那么我们也可以让学生背记文章中那些经典的段落,再有就是让学生大量阅读!
说:欧美很多国家的中小学校没有统一的母语教材,记者曾参观过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小学,发现孩子们虽然有书包,但里面常常装的只是上课时老师发的几张纸而已。上面有一些当天上课提到的内容,像是老师建议阅读的一本书的书名等。在上课期间,老师会复印一页原书的内容给学生,想要通读就得让家长去书店买书了。
至于语文课上读什么书,也由任课教师自己开书单,无论教育部还是学校,都不会印发统一教材。
说:对于语言学习来说,积累永远重于理解。
说:可孔子不是庸俗地、急功近利地教导学生怎样做一个通晓礼法的士,孔子注重循循善诱,用美妙的诗文来教化学生。《论语》中师生对话多处引用《诗经》:“子贡问曰:‘贫而无谄,富尔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子贡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这可算是融汇德育与语文教学中的范例。我们想想,如果孔子把《诗经》开篇的《关雎》,拆得支离破碎,味同嚼蜡地阐释君子当发乎情止乎礼,学生怎么能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感受?
说:我渴望着能与学生分享交流,在课堂上,对这些作品的描写、风格、人物性格、情节的发展以及它们的思想,进行激烈的辩论。
说:与学生坐而论道,不拘一字一句,探究有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灵感,发展学生的思维。
说:语文课越上越复杂。
说:诗人作家于坚在其《我的阅读史》一文中说:那时代(指青年时)我的阅读活动主要是读“写什么”,而不是读“如何写”,阅读“写什么”是一种在存在中的阅读,而阅读“如何写”则是局外人的阅读,已经把作品对象化了,这是批评家和大学中文系的阅读方式。这种阅读相当功利,它其实是“读者”之死。
说:学习是一个知识建构的过程,外力的作用是有限的,这涉及一个过程与方法的问题。今天提倡合作探究,可合作探究不是标签,我们老师设置的问题有几个适合合作探究?合作探究训练的是思维,好的合作探究有召唤灵感的作用,久而久之,必然潜移默化,人就在这种学习中越来越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