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起来,其质量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本文从教学过程的几个环节入手,制定了教学质量标准与评价方法。在对学校整体教学质量评价中,进行了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的初步尝试,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教学质量 专业质量 评价方法 监控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6-0112-02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起来,其质量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为此,我们课题组成员经过深入研究与实践提出了初完善我院高职教学质量标准与评价监控体系。由于教学质量很难评价,全世界各国通行的办法是关注过程的监控。因此,我们从教学过程的几个环节入手,制定了教学质量标准与评价方法,只要保证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我们的标准去做,我们的教学质量应该是有保证的。此外,我们在对学校整体教学质量评价中,进行了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的初步尝试,通过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 教学质量标准、监控与评价体系内涵
1.1 教学质量标准内涵
教学质量标准就是在教学工作中,根据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对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制定相应的规格和要求,并始终把它当成一种目标予以追求。有了质量标准方能恰到好处地、科学规范地进行质量检查、质量分析,并为质量论证提供充分可靠的依据。从而对我院的教学质量进行辩证、客观、公正、及时的监控。
1.2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内涵
评价教学质量可以从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入手,因为教学质量由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以及由教与学质量进而形成的课程质量、专业质量、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等组成;监控部分则由评价、反馈、纠偏与激励等组成。
首先应明确,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和教学质量层次结构
2 教学质量标准与评价方法
2.1 专业质量(z)标准及评价方法
2.1.1 专业质量标准
我们以十个主项目,三十三个分项目制定了A、B两个等级相关标准(见表1)。
2.1.2 操作及说明
(1)评价一个班级的教学质量,不能离开专业建设,故每次评价考核必须强调对专业质量的考核,以加强专业建设,在此支点上再进行系、班级的考核,才能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更为科学、合理,做到以评促建。
(2)对专业质量的考核评价最少每学年一次,每个专业算出z值,每年评价一次,是为了年年专业建设有改进。对没有毕业生的专业,第十主项目不计分,各项等级减去一个档次。
(3)专业质量评价体系界定了A、C等级内涵,属于A、C之间的为B级,低于C极的为D级,评价结论(Z)分为优秀(90分)、良好(80分)、合格(70分)、不合格(60分)四种,涉及三十个评分值,其标准如下:
优秀(90—100):D=0 C≤4 A≥25 记90分,每增加一个A记2.5分。
良好(80—89分):D≤216≤A<25,记80分,每增加一个A记1分。
合格(60—79分):D≤11 记60分,每减少一个D,增加2分。
不合格(<60分):D>12 记59分,每增加一个D,减去1分。
2.2 理论教学质量(K)标准与评价方法
2.2.1 理论教学质量标准:
我们以八个主项目,十七个分项目制定了A、B、C三个等级(见表2)。
2.2.2 操作及说明
(1)如何评价某位教师的教学质量,我们需要采集某位教师对其所代课程进行终期考核,以该教师个体在某一班级最后的课堂评价K值计算,如该教师同时担任几个班的教学任务,则K值取平均值
(2)此理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界定了A、C、D三个等级内涵,介于A与C之间的定为B,涉及十七项评分值,评价结论标准如下:
优秀(90-100):D=0,C≤4 A≥15 记90分,每增加一个A,记5分。
良好(80-90):D≤3,13合格(69-79):D≤7,记60分,每减少一个D,增加2分。
不合格(<60):D>8,记59分,每增加一个D,减去1分。
2.3 实践教学质量标准(S)及评价方法
2.3.1 实践教学质量标准
我们以五个主项目,二十个分项目制定了A、B两个等级标准(见表3)。
2.3.2 操作要求及说明
此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界定了A、C等级内涵,属于A、C之间的为B级,低于C级的为D级,评价结论(S)分四类,共涉及20个项目,其标准如下:
优秀(90-100分):D=0 C≤4 A≥18 记90分 每增加一个A记5分;
良好(80-89分):D≤215≤A<18 记80分,每增加一个A记3分;
合格(60-79分):D≤6 记60分,每减少一个D,增加2分;
不合格(<60分):D>7记59分,每增加一个D,减去1分.
2.4 班级教学质量(C)宏观评价
2.4.1 班级教学质量宏观评价标准
我们以六个主项目,八个分项目制定了A、B、C、D四个等级标准(见表4)。
2.4.2 操作要求及说明
此班级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界定了A、B、C、D四个等级,共涉及8个项目,其标准如下:
优秀(90-100分):D=0,C≤2,A≥7 记90分,每增加一个A 记5分
良好(80-89分):D≤2, 4≤A<7 记80分,每增加一个A记3分
合格(60-79分):D≤7 记60分,每减少一个D,增加4分
不合格(<60分):D>8 记59分,每增加一个D,减去2分
评价某一个班级的教学质量,先算出该班任课的每位教师的C值,则该班的C值为该班所有任课教师的平均C值.
2.5 学校整体教学质量评价
2.5.1 评价方法
(1)首先由校内评估专家按照专业质量标准对学院各专业进行评价,得出每个专业的Z值,每学年进行一次。
(2)各系督导小组将评价教学质量的基本要素先作统计表
(3)由各系督导小组按照理论教学质量标准每学期负责对每位任课教师的理论质量进行评价,得出该教师的K值。
(4)由实训中心督导小组按照实践教学质量标准每学期负责对每位实训教师的实践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得出该教师的S值。(5)由系主任负责对该系班级的整体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得出该系班级的C值。
2.5.2 举例说明
我们在有了上述四类标准、四类评价表、教学质量基本要素统计表各类,以及统计表可以得出
(1)某一学期,某位教师的教学质量为(K+ S)/2,若没有S,即为K。
(2)某系某班级的教学质量C。
(3)某系某专业的教学质量P1=Z*20%+C专业*80%
(4)某系的教学质量X系则为该系所有专业的教学质量的平均值,即X系
(假设有N 个专业)
(5)全院的教学质量总评价分值Y为:(假设有n个系,他们的教学质量评价分值分别为X1、X2、X3、…Xn
结果分为四个等级:
85~100分为优秀
70~85为良好
60~70为合格
60以下 为不合格
从许多学校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运行实际情况看,比较重视的是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与监控,而忽视了专业质量评价和监控,原因之一是对教学质量概念外延的理解存在盲区,监于教学质量体系的层次性,我们在重视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中,将专业质量监控,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质量评价中,使其更为科学,考虑到高职高专院校应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因此我们将实践教学各环节质量标准与评价方法单例出来.
尽管我们在制定教学质量标准与监控评价体系上做了很大努力,但仍有许多不足。
(1)评价方法较为单一,还需寻求更为科学有效的方法。
(2)采集信息还沿用原始人工调查统计方法,没有开发相应的计算机自动统计软件,对更为复杂的评价客体,如专业评价显得力不从心。
(3)在学生学习质量上,没有单独设项考核,而是结合到课程教学考核之中,
(4)教师教学质量主要应由学生评价,虽然坚持了学生评教制度,并将其考核结果引入评价标准之中,但考虑到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只是将学生评价权重定在30%,但学生评教的原则和制度不变.
(5)实行考教分离,并将学生成绩纳入评价项目中,但还没有较为科学完善的题库.
教学质量提高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课题,对教学质量概念的外延理解应该更加宽泛,才能有利于学校教学质量水平的整体提高,今后可以考虑更全面的质量监控体系:
招生质量——教学过程质量——教学管理质量——毕业生分配质量,包含学院教育、教学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体系。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教学质量 专业质量 评价方法 监控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6-0112-02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起来,其质量问题成为关注的焦点,为此,我们课题组成员经过深入研究与实践提出了初完善我院高职教学质量标准与评价监控体系。由于教学质量很难评价,全世界各国通行的办法是关注过程的监控。因此,我们从教学过程的几个环节入手,制定了教学质量标准与评价方法,只要保证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我们的标准去做,我们的教学质量应该是有保证的。此外,我们在对学校整体教学质量评价中,进行了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的初步尝试,通过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 教学质量标准、监控与评价体系内涵
1.1 教学质量标准内涵
教学质量标准就是在教学工作中,根据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对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制定相应的规格和要求,并始终把它当成一种目标予以追求。有了质量标准方能恰到好处地、科学规范地进行质量检查、质量分析,并为质量论证提供充分可靠的依据。从而对我院的教学质量进行辩证、客观、公正、及时的监控。
1.2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内涵
评价教学质量可以从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入手,因为教学质量由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以及由教与学质量进而形成的课程质量、专业质量、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等组成;监控部分则由评价、反馈、纠偏与激励等组成。
首先应明确,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和教学质量层次结构
2 教学质量标准与评价方法
2.1 专业质量(z)标准及评价方法
2.1.1 专业质量标准
我们以十个主项目,三十三个分项目制定了A、B两个等级相关标准(见表1)。
2.1.2 操作及说明
(1)评价一个班级的教学质量,不能离开专业建设,故每次评价考核必须强调对专业质量的考核,以加强专业建设,在此支点上再进行系、班级的考核,才能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更为科学、合理,做到以评促建。
(2)对专业质量的考核评价最少每学年一次,每个专业算出z值,每年评价一次,是为了年年专业建设有改进。对没有毕业生的专业,第十主项目不计分,各项等级减去一个档次。
(3)专业质量评价体系界定了A、C等级内涵,属于A、C之间的为B级,低于C极的为D级,评价结论(Z)分为优秀(90分)、良好(80分)、合格(70分)、不合格(60分)四种,涉及三十个评分值,其标准如下:
优秀(90—100):D=0 C≤4 A≥25 记90分,每增加一个A记2.5分。
良好(80—89分):D≤216≤A<25,记80分,每增加一个A记1分。
合格(60—79分):D≤11 记60分,每减少一个D,增加2分。
不合格(<60分):D>12 记59分,每增加一个D,减去1分。
2.2 理论教学质量(K)标准与评价方法
2.2.1 理论教学质量标准:
我们以八个主项目,十七个分项目制定了A、B、C三个等级(见表2)。
2.2.2 操作及说明
(1)如何评价某位教师的教学质量,我们需要采集某位教师对其所代课程进行终期考核,以该教师个体在某一班级最后的课堂评价K值计算,如该教师同时担任几个班的教学任务,则K值取平均值
(2)此理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界定了A、C、D三个等级内涵,介于A与C之间的定为B,涉及十七项评分值,评价结论标准如下:
优秀(90-100):D=0,C≤4 A≥15 记90分,每增加一个A,记5分。
良好(80-90):D≤3,13合格(69-79):D≤7,记60分,每减少一个D,增加2分。
不合格(<60):D>8,记59分,每增加一个D,减去1分。
2.3 实践教学质量标准(S)及评价方法
2.3.1 实践教学质量标准
我们以五个主项目,二十个分项目制定了A、B两个等级标准(见表3)。
2.3.2 操作要求及说明
此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界定了A、C等级内涵,属于A、C之间的为B级,低于C级的为D级,评价结论(S)分四类,共涉及20个项目,其标准如下:
优秀(90-100分):D=0 C≤4 A≥18 记90分 每增加一个A记5分;
良好(80-89分):D≤215≤A<18 记80分,每增加一个A记3分;
合格(60-79分):D≤6 记60分,每减少一个D,增加2分;
不合格(<60分):D>7记59分,每增加一个D,减去1分.
2.4 班级教学质量(C)宏观评价
2.4.1 班级教学质量宏观评价标准
我们以六个主项目,八个分项目制定了A、B、C、D四个等级标准(见表4)。
2.4.2 操作要求及说明
此班级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界定了A、B、C、D四个等级,共涉及8个项目,其标准如下:
优秀(90-100分):D=0,C≤2,A≥7 记90分,每增加一个A 记5分
良好(80-89分):D≤2, 4≤A<7 记80分,每增加一个A记3分
合格(60-79分):D≤7 记60分,每减少一个D,增加4分
不合格(<60分):D>8 记59分,每增加一个D,减去2分
评价某一个班级的教学质量,先算出该班任课的每位教师的C值,则该班的C值为该班所有任课教师的平均C值.
2.5 学校整体教学质量评价
2.5.1 评价方法
(1)首先由校内评估专家按照专业质量标准对学院各专业进行评价,得出每个专业的Z值,每学年进行一次。
(2)各系督导小组将评价教学质量的基本要素先作统计表
(3)由各系督导小组按照理论教学质量标准每学期负责对每位任课教师的理论质量进行评价,得出该教师的K值。
(4)由实训中心督导小组按照实践教学质量标准每学期负责对每位实训教师的实践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得出该教师的S值。(5)由系主任负责对该系班级的整体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得出该系班级的C值。
2.5.2 举例说明
我们在有了上述四类标准、四类评价表、教学质量基本要素统计表各类,以及统计表可以得出
(1)某一学期,某位教师的教学质量为(K+ S)/2,若没有S,即为K。
(2)某系某班级的教学质量C。
(3)某系某专业的教学质量P1=Z*20%+C专业*80%
(4)某系的教学质量X系则为该系所有专业的教学质量的平均值,即X系
(假设有N 个专业)
(5)全院的教学质量总评价分值Y为:(假设有n个系,他们的教学质量评价分值分别为X1、X2、X3、…Xn
结果分为四个等级:
85~100分为优秀
70~85为良好
60~70为合格
60以下 为不合格
从许多学校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运行实际情况看,比较重视的是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与监控,而忽视了专业质量评价和监控,原因之一是对教学质量概念外延的理解存在盲区,监于教学质量体系的层次性,我们在重视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中,将专业质量监控,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质量评价中,使其更为科学,考虑到高职高专院校应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因此我们将实践教学各环节质量标准与评价方法单例出来.
尽管我们在制定教学质量标准与监控评价体系上做了很大努力,但仍有许多不足。
(1)评价方法较为单一,还需寻求更为科学有效的方法。
(2)采集信息还沿用原始人工调查统计方法,没有开发相应的计算机自动统计软件,对更为复杂的评价客体,如专业评价显得力不从心。
(3)在学生学习质量上,没有单独设项考核,而是结合到课程教学考核之中,
(4)教师教学质量主要应由学生评价,虽然坚持了学生评教制度,并将其考核结果引入评价标准之中,但考虑到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只是将学生评价权重定在30%,但学生评教的原则和制度不变.
(5)实行考教分离,并将学生成绩纳入评价项目中,但还没有较为科学完善的题库.
教学质量提高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课题,对教学质量概念的外延理解应该更加宽泛,才能有利于学校教学质量水平的整体提高,今后可以考虑更全面的质量监控体系:
招生质量——教学过程质量——教学管理质量——毕业生分配质量,包含学院教育、教学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体系。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