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进行数学实验教学能满足小学生好动,好奇,好玩的天性,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真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更加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做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促进其全面发展,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
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一课中采取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学习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注意力就会优先集中,认识就会敏捷而深入,情绪就会愉快而高涨,思维就会活跃而有创造性,行为就会持久而永恒。
我在《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一课中,从问题入手,设计了“你能帮爱迪生求出无头梨形灯泡的体积吗?”的问题情境,让孩子们尝试当当世界著名发明大王爱迪生的小助手。之后我设计了几组实验,先测量橡皮泥的体积。橡皮泥是孩子们喜欢的玩具之一,平时一般没想过要求出它们的体积,这下看看他们到底会想出哪些主意来呢?孩子们接触到平时熟悉的玩具,思维一下子就被打开了。之后我还设计了用量筒求梨子体积的办法,可是梨子受到水的浮力总是浮起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他们又该动动小脑筋了。事实证明,在实验中出现的情况,不管是事先能预料的,还是未知的,孩子们都觉得新鲜极了。他们突然发现,原来数学还可以这么玩啊!这样,通过数学实验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但使学生深刻理解了所学的知识,而且促使学生智力活动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启迪、挖掘和发挥。
二、全员参与,其乐融融
教育的本质在于参与,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到教学中去,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
在上《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一课之初,我先将全班35个孩子搭配成七个小组。之所以说是搭配,因为需要充分考虑到发挥小组中各个成员的优势,让他们都满怀信心地乐滋滋地接受任务。小组长是组织能力比较强的,记录员是书写非常工整的,操作员需要两个动手能力强而且做事很稳重的,观察员需要看待事物细致入微的,汇报员需要表达能力强的等等,每个小组都可由他们自荐或集体推荐。这样下来,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他们都觉得自己的任务是举足轻重的,缺谁都不行,这样做事肯定会表现更棒。我还设立一个团结协作奖,让他们在实验过程中互相帮助,彼此照应和鼓励,不埋怨,不抛弃,也不放弃任何一个小伙伴。
在这样的实验过程中,教师进行宏观调控,耐心指导,对学生的实验成果及时评比表扬,小组成员间互相帮助,互相交流,共同进步,充分发挥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交流与合作,营造了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在实验过程中,孩子们都如愿以偿地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长处,得到了鼓励,增强了学习的信心,也消除了“数学难、学不好”的恐惧心理。他们以学为乐,主动进取,提高了学习效果。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也逐步培养了协作精神,树立了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人生态度。
三、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实验过程中良好的实验常规,教师的严谨态度,正确示范,巧妙点拨,质疑解难等,对学生良好習惯的形成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一课中,因为实验材料是学生们平时所喜爱的,所以更要事先使学生明确教具、学具不是玩具,懂得其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其次,对学具的准备要认真,运用要准确,收拾要及时,管理要妥善。此次实验材料中有量杯,有鹅卵石,那就一定要轻拿轻放。水槽内和瓶子里有水,不要让水溅出,保持实验桌面和地面的干燥整洁,同时也注意实验安全。实验项目有先后顺序,实验材料也要按步骤有条不紊地摆放和收拾。在实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实验要求,认真细致,马虎不得。此次实验,也培养了学生自觉守纪,认真主动,勤于动手、动脑、动眼、动口的良好习惯,真正实现“省时、高效、低负”的教学目标。
四、激发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
实验操作可以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而重视儿童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教师就要通过实验教学,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更大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把实验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加强实验教学,是建立表象的基本手段。实践出真知,特别是学生通过看得见、摸得着、感知深刻的实验过程,形成清晰的表象,伴随着说的训练,为学生的思维发展铺平道路。
在《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一课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提出“怎样测量一个乒乓球的体积”时学生展开了丰富想象力的情景。他们的小脑瓜子里有很多千奇百怪的想法,讨论热烈极了。当我最后留下两个问题做课后思考时,小家伙们一下课便迫不及待地聚到一起出谋划策跃跃欲试了。因为讨论是很自由的,孩子们少了很多的约束,胆子也变得更大起来,大多很勇敢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像“怎么测量一粒黄豆的体积”这个问题,后来有好几个同学开心地告诉我,他们通过自己动手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指出:“儿童掌握数学概念和运算过程。是从直观感知过渡到表象,再过渡到抽象的过程。实现这一过渡,表象是关键”。在教学中,我们要结合教材编排的意图和知识点,尽量创设条件,充分让学生动手实践,手脑并用,动思结合,培养技能、技巧。?借助实践手段,我们便可以把抽象的数学定律直观形象的展现出来,从而突破教学的难点,满足 “小学生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精神需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之,数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是建立平等、和谐、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的有利条件;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手段。作为一名基层的数学老师,我将在新课改的道路上大力提倡、推广和普及数学实验教学,把新课标的新思想、新理念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去,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
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一课中采取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学习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注意力就会优先集中,认识就会敏捷而深入,情绪就会愉快而高涨,思维就会活跃而有创造性,行为就会持久而永恒。
我在《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一课中,从问题入手,设计了“你能帮爱迪生求出无头梨形灯泡的体积吗?”的问题情境,让孩子们尝试当当世界著名发明大王爱迪生的小助手。之后我设计了几组实验,先测量橡皮泥的体积。橡皮泥是孩子们喜欢的玩具之一,平时一般没想过要求出它们的体积,这下看看他们到底会想出哪些主意来呢?孩子们接触到平时熟悉的玩具,思维一下子就被打开了。之后我还设计了用量筒求梨子体积的办法,可是梨子受到水的浮力总是浮起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他们又该动动小脑筋了。事实证明,在实验中出现的情况,不管是事先能预料的,还是未知的,孩子们都觉得新鲜极了。他们突然发现,原来数学还可以这么玩啊!这样,通过数学实验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但使学生深刻理解了所学的知识,而且促使学生智力活动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启迪、挖掘和发挥。
二、全员参与,其乐融融
教育的本质在于参与,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到教学中去,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
在上《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一课之初,我先将全班35个孩子搭配成七个小组。之所以说是搭配,因为需要充分考虑到发挥小组中各个成员的优势,让他们都满怀信心地乐滋滋地接受任务。小组长是组织能力比较强的,记录员是书写非常工整的,操作员需要两个动手能力强而且做事很稳重的,观察员需要看待事物细致入微的,汇报员需要表达能力强的等等,每个小组都可由他们自荐或集体推荐。这样下来,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他们都觉得自己的任务是举足轻重的,缺谁都不行,这样做事肯定会表现更棒。我还设立一个团结协作奖,让他们在实验过程中互相帮助,彼此照应和鼓励,不埋怨,不抛弃,也不放弃任何一个小伙伴。
在这样的实验过程中,教师进行宏观调控,耐心指导,对学生的实验成果及时评比表扬,小组成员间互相帮助,互相交流,共同进步,充分发挥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交流与合作,营造了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在实验过程中,孩子们都如愿以偿地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长处,得到了鼓励,增强了学习的信心,也消除了“数学难、学不好”的恐惧心理。他们以学为乐,主动进取,提高了学习效果。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也逐步培养了协作精神,树立了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人生态度。
三、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实验过程中良好的实验常规,教师的严谨态度,正确示范,巧妙点拨,质疑解难等,对学生良好習惯的形成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一课中,因为实验材料是学生们平时所喜爱的,所以更要事先使学生明确教具、学具不是玩具,懂得其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其次,对学具的准备要认真,运用要准确,收拾要及时,管理要妥善。此次实验材料中有量杯,有鹅卵石,那就一定要轻拿轻放。水槽内和瓶子里有水,不要让水溅出,保持实验桌面和地面的干燥整洁,同时也注意实验安全。实验项目有先后顺序,实验材料也要按步骤有条不紊地摆放和收拾。在实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实验要求,认真细致,马虎不得。此次实验,也培养了学生自觉守纪,认真主动,勤于动手、动脑、动眼、动口的良好习惯,真正实现“省时、高效、低负”的教学目标。
四、激发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
实验操作可以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而重视儿童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教师就要通过实验教学,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更大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把实验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加强实验教学,是建立表象的基本手段。实践出真知,特别是学生通过看得见、摸得着、感知深刻的实验过程,形成清晰的表象,伴随着说的训练,为学生的思维发展铺平道路。
在《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一课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提出“怎样测量一个乒乓球的体积”时学生展开了丰富想象力的情景。他们的小脑瓜子里有很多千奇百怪的想法,讨论热烈极了。当我最后留下两个问题做课后思考时,小家伙们一下课便迫不及待地聚到一起出谋划策跃跃欲试了。因为讨论是很自由的,孩子们少了很多的约束,胆子也变得更大起来,大多很勇敢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像“怎么测量一粒黄豆的体积”这个问题,后来有好几个同学开心地告诉我,他们通过自己动手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指出:“儿童掌握数学概念和运算过程。是从直观感知过渡到表象,再过渡到抽象的过程。实现这一过渡,表象是关键”。在教学中,我们要结合教材编排的意图和知识点,尽量创设条件,充分让学生动手实践,手脑并用,动思结合,培养技能、技巧。?借助实践手段,我们便可以把抽象的数学定律直观形象的展现出来,从而突破教学的难点,满足 “小学生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精神需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之,数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是建立平等、和谐、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的有利条件;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手段。作为一名基层的数学老师,我将在新课改的道路上大力提倡、推广和普及数学实验教学,把新课标的新思想、新理念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去,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