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性能检测与质量控制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se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近些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随着各个城市的扩建与改造建筑行业越来越成为光大人民关注的对象。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也越来越成为人民关注的焦点,其中工程材料的性能与建筑工程质量息息相关,工程材料性能检测逐渐成为施工、检测以及监理三个单位共同关注的目标。为了保证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我国对建筑行业工程材料的性能检测十分重视,它与工程的质量控制关系密切,要做好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做好工程材料的性能检测是基础,也是保证。本文着眼于工程材料的性能检测的重要地位,分析了现行的工程材料性能的检测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工程材料;性能检测;质量控制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developing rapidly, 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city and the reformation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the object of people's attention to the China ever bright.  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performance test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material in China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and 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engineering quality control, quality control testing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to do well construction is the foundation, but also to ensur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mportance of performance testing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analyses the quality control testing properties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present.
  Key words: engineering material; performance test; quality control
  
  中圖分类号:TB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工程材料的性能与建筑工程质量息息相关,是建筑工程质量的最根本保证,也是建筑工程中检测的重中之重,因此,工程材料性能检测逐渐成为施工、检测以及监理三个单位共同关注的目标。通过取样、检测等工作的进行,我们力求工程材料的检测数据保证真实,准确反映工程材料的状况,以合理利用材料的性能。鉴于工程材料的重要,加强对工程材料的性能检测势在必行,对工程材料进行质量控制也不容忽视。下文先对部分工程材料性能的检测进行阐述,之后对工程材料的质量控制进行介绍,希望可是使工程材料性能的检测与质量控制达到最好的效果。
   工程材料性能检测
  2.1材料取样方法
  工程材料的性能检测重在取样,工程材料的取样有一定的方法,数量上也有一定的标准。首先取样必须具备代表性,工程材料不同批的要一批一取样,并且在不同的位置,随机的对材料进行取样。并且,取样数量要合理,例如钢筋的取样时从整根钢筋的规定部位截取,下面就其中重要的材料取样进行介绍。
  (1)袋装水泥
  将购买的袋装水泥进行编号,使用袋装水泥专用的取样器对每一个编号内取至少二十袋水泥进行取样,沿对角线方向将取样器插入袋中,气孔用大拇指堵住,小心抽出取样管,并将所得样品按要求放入样品容器中。尽量保持每次抽取的单样量相同。(袋装水泥:每十分之一编号从一袋中取大于等于6千克。)
   (2)钢筋
  在得到钢筋原材料后,从中随机的取出两根截取一米,切取500毫米,2根做成试样,用来做拉伸试验;另外切去5a+150mm,2根用来做弯曲试验(a为所取样钢筋直径),一检验批要求小于等于60吨。钢筋焊接接头三百个为一批进行检验检验,机械连接五百个,并任取三根做为试样进行检验。
  (3)混凝土
  混凝土取样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2.2工程材料检测取样
  2.2.1规范取样的重要性
  工程材料性能的检测结果形成检测报告,此报告要正确的反映被检测材料的性能,它关系着整批材料的质量安全,具有重大的意义。取样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着检测报告数据的真实性,也会影响到以后检测报告的使用,而规范的取样有利于工作人员做出更真实、更科学的检测,使其可以更好地把握工程材料性能,使之利用得当。
  2.2.2取样代表性
  所谓取样代表性指的是利用样本得来的性能检测报告数据可以真实的反映取样对象的性能的相合程度。每种材料的样品肯定不能达到完全的代表样品所取对象,必然是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差异越小则越准确的反映总体的性能,我们称之为取样越剧代表性,反之则取样不具代表性。为了使取样具有代表性我们可以选择科学的取样方法,例如利用总体的集合特征和分布等特征对采集的方法进行选择。
  工程材料的质量控制的分析
  3.1明确工程材料检测质量控制重要性
  工程材料检测的质量应得到人们的更加重视,只有工程材料检测的质量有保障才能进一步满足建筑工程的需要,因此加大工程材料检测质量的普及,使人人认识到工程材料性能检测质量的重要性,保证工程材料检测的工作质量。工程材料检测质量控制重要性远不止于此,另外,工程材料检测质量控制为建筑工程的施工材料的管理和工程材料的采购提供了质量的依据,同时可以为工程材料性能检测质量提供保证。除了供应商和业主,施工单位更加应该提高对材料质量控制的意识。在工作中使用科学的检测方法和检测工具,使用准也人员对施工材料进行性能检测,保证工程材料符合质量要求,为高质量的工程成果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明确检测工作内容与重点,建立质量控制体系
  检测单位应该建立专门的工程材料的检测质量控制体系以确保工程材料的检测工作有一定的质量保证。专门的检测单位在进行工程材料性能检测时有按照相关条例的规定进行建筑材料的取样和检测工作,对材料性能检测的质量控制药店进行确定。并以此为基石,对性能检测的各个阶段的过程和实施标准进行规范,是工程材料的性能检测达到更好地效果。工程材料性能检测的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工程材料性能检测活动更加标准,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度。此外,工程材料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对企业内部各部分优化管理构架起到了促进和辅助作用,也更加完善了岗位质量责任制制度。同时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使得工程材料检测工作的重点和内容更加的明确,对岗位工作的要求也更加的透明化。
  3.3 工程材料检测具体质量控制
  在工程材料检测的质量控制中,第一位的是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水电材料、保温材料、土建材料、节能材料等)进行性能检测,确保各类材料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要求,同事也必须满足本项目工程对材料的要求。除了对材料进行的实地检测之外,工程材料质量证明文件的检验也至关重要,将工程材料性能检测的结果与质量检测的报告单进行比对,根据各自的特点以不同的方式采集样品,使得取样和检测科学合理。在工程材料进入现场之后,还要将检测结果与工程设计要求进行比对,并进行验收以确保进入现场的材料完全符合要求。并且材料完全进入现场之后的保存与处理也要符合相应的规定,并且按规定进行复检,及时追踪材料的质量。
  3.4保障工程材料性能检测质量
  检测的误差控制是工程材料检测质量有保障的基礎,也是影响质量控制的重要因素。要进行良好的质量控制,科学的分析造成检测误差的因素是必要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种:1、样品因素,2、设备因素,3、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并且通过人为因素可以加大设备因素和样品因素。为了降低人为因素带来的影响,我们要在检测人员上严格要求,招聘技术好的工作人员,并且加强培训提高技术人员的工作技术。设备因素也是造成误差的一个关键,在设备的购买和使用过程中要注重设备的质量和设备的检修。取样因素是最基本的因素,我们要注意取样的方法,取样、送样都要严格按要求进行。控制好以上三个因素是工程材料性能检测的质量保证。
  结束语
  质量决定工程的生命,材料是质量的细胞,在现在的工程材料性能检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工程材料的质量控制的实施也越来越为人们看重。鉴于我国在工程材料检测与质量控制的现状,提高工程材料性能的检测水平,加强工程材料的质量控制势在必行。工程材料的性能检测和质量控制的实行具有重大的意义,为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打好了基础,同时也为广大人民的生命安全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 孙强.工程材料检测中的误差控制[J].建筑业实验室管理资讯,2012(7).
  [2] 刘浩.工程建筑材料的检测质量管理[J].桥梁工程与加固,2012(4).
  [3]林玲.法国审计法院和欧盟市计院的财政监公机制的比较及启示Ⅲ.审计月刊,2006(1):14一i9.
  [4]余春华,王俊.我国与发达国家财政审计的比较研究[J].学习与实践,2004(12):25—28.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无线通信技术已应用于各个领域中,其中无线通信技术在卫星精确导航、远距离无线通讯、智能测绘遥控、军事电子干扰对抗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因此为了满足日益增多的频率容量需求,便要对密集型的微波频率实行间隔高效的利用,为此交叉耦合方式的高性能耦合器应运而生。微波技术的发展是以高性能交叉耦合式耦合器元件的研发设计为基础,笔者将会对微波通信系统中的核心无源元件耦合器的设计研发、应
期刊
摘要:目前,计算机应用技术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日常工作及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为此,本文针对计算机应用工作思考及实践进行相关的论述,望能够有一定的参考性价值。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工作;思考;实践  Abstract: At present,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in China has been rapid developmen
期刊
摘要:文章中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目前我国市政排水设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介绍,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对市政排水管道的养护的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并指出了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排水管道;质量管理;方案,发展趋势  Abstract: In the article the author with many years of experience of th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进入了高速铁路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这对城市的高速铁路站的设计及周边用地的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结合国内规划设计的高铁站及周边规划的基础上,对目前的规划趋势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高铁站高速铁路 TOD  Abstract: At present, China has entered the high-speed rail a new stage of rapid de
期刊
摘要  荷兰建筑师阿尔多·凡·艾克是20世纪现代主义之后一位重要的先锋建筑师,也是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本文以几个作品为例,分析了其作品的形式特征以及实践方法。    关键词    阿尔多·凡·艾克,簇群,形式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正文   Team10的活动当成建筑领域结构主义的开端,在后现代主义风潮席卷世界之前,他们的理论和作品代表了现代主义之后对建筑思考最有建设性
期刊
摘要:电力建设工程不同于其他行业,具有建设周期长、技术性强、高质量安全要求、建设项目小且分散、配套设备繁杂以及施工单位素质参差不齐等突出特点,因此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实际偏离预定目标和计划等风险,导致电力工程存在质量安全、质量隐患,因而电力工程监理在确保电力施工工程质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电力工程建设的监理事业已经过20多年的发展,由试点到全面推广取得了很大的发展,长远看来,电力工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持续关注,建筑电气和照明的节能设计也逐渐的被建筑行业内人士所关注,是保证国家经济和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建筑电气设计人员所需重视的问题。本文将对建筑电气和照明节能的原则进行阐述,并对节能设计的措施和要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电气设计 照明设计节能设计    引言  保护环境资源、节约能源一直是我国提倡的经济发展方针,也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有关数据表明,建筑能源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生态建筑在建筑行业中必然会占据重要的地位,了解生态建筑,掌握建筑设计生态化的有关知识,对现代建筑工作人员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并且对建筑行业的发展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建筑生态化以及生态建筑要从各个方面进行分析,使其不但满足建筑设计的基本要求,也可以符合生态化的意义。   关键词:建筑设计 生态化理念 应用  一、建筑生态设计原则   生态化建筑的根本在于系统集约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政治经济地位在世界范围得到迅速提升,截至目前,我国已与165个国家建交。外国政府与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交流日益密切,各国越来越重视对华外交工作,并加大对其投入。在此背景下,各国驻华使馆的建设也进入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  关键词:驻华使馆;工程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 A  一、基本概念  1、驻华使馆工程  驻华使馆是与中
期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更加合理,但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仍然需要我们足够的重视,通过对本文的分析,让我们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设计中,多了一份细心,多了一份了解,同时设计出更加合理的结构工程。    关键词:多层框架结构 设计 注意问题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