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3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4-0274-01
输血是临床上一项重要的抢救和治疗措施。血液检验的质量直接关系患者的救治效果和医院的医疗质量。因此,当务之急是建立建全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此,我们以ISO-9000 标准的系统管理思想为指导,以WHO《安全血液和血液制品》为基础,试从《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实施后医院所采用的相应的科学管理方法和应对措施进行了探索,就如何建立采血输血质量管理体系方法如下。
1 方法
1.1 全过程程序化 视临床输血工作全过程为一个整体,使工作简明扼要化。
1.1.1 采血输血工作流程 制定系统清晰的工作流程图,使工作人员一目了然自己在整个工作程序中的位置,发现问题时,可依次推断检查出的问题所在。
1.1.2 关键控制点 对每批试剂进行批批鉴定,定期对阴性标本和阳性标本进行抽检,全血和成分血每周各抽取1袋,对各种指标诸如细菌、免疫、理化、生化等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各种原材料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测。定期检测各种冰箱温度,保证血液在储存期的质量问题。做到每个标本完整无遗漏,标签端正粘贴、标识清楚,正确传递储存;实验室检测设施、设备和试剂都有完整严格的质控标准;配发血质控;室内质制和室间质量评价结果的评估和复核;结果的讨论和报告。
1.2 质量体系文件化 质量管理体系的中心环节是文件的制定和贯彻执行,其他活动都是围绕这一中心而展开的。系统化的描述质量管理体系, 是依照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 对质量活动的内涵和相互联系进行明确。质量管理体系件一般由四部分组成,即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量计划和质量记录。
1.3 质量培训 质量培训是对各岗位人员进行全方面的职业培训。包括技能培训和资格培训。
1.3.1 质量意识的培训 血站的核心和生命是质量,牢固树立“质量就是生命”的意识,加强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强化质量方针、质量目标。
1.3.2 质量管理的培训 即从内容上、地位上和形式上多方面对各岗位员工进行全方位职业培训。强调意识和技术并重,要把培训视为常规工作的一部分,每周至少安排1次(至少1 h)培训,可请相关专业人士进行专题讲座,也可请各个员工轮流备课重点讲经验,谈体会,形成一种人人参与,共同提高的良好学习氛围。
1.3.3 知识更新,技能培训 临床输血医学属于边缘学科,与多门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相互交叉。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和医疗仪器设备等技术日益更新,随之拓宽了与临床输血相关疾病的检测项目,对检测技术要求和设备使用技术也相应上了台阶,因此,相应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可以采用输血医学学历教育模式,培训输血医学专业人才;可以以轮转培训模式,培训输血医学全面人才,可以是自学,参加学习班,学术会等国内外进修培训,培养输血医学高科技人才。按照继续教育要求,不同等级的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必须接受一定学时,一定学分的继续教育;依托资格化培训强化知识,依托岗位培训强化技能,切实抓好继续教育,培养输血医学复合型人才。
2 结果
自从本血站建立了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了全站不同岗位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了工作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程序化的工作流程,优化了采、供血工作过程,建立良好的公平合理的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保证了采、供血工作高质高效完成,几年来未出现因采、供血产生的差错事故,为全区临床输血提供了可靠的血液制品、血源保障。
3 讨论
输血是现代临床医学的重要治疗手段,而血液是一种极易受到污染的复杂液体,因此血液在采、供过程中的血液质量尤为重要,而采、供血工作涉及到临床医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免疫血液学、微生物学及医用高分子学等多种学科。为了确保采、供血工作质量的稳定及新技术的顺利开展,就需要提高岗位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强化质量管理意识,才能保证采、供血工作高質、高效完成。
作为血站工作人员,必须认识到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不断改进工作质量,建立建全血站质量管理体系,为临床输血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血液制品。
参考文献
[1] 刘海田. 血液制品采集检测技术标准及质量控制实践全书[M].第3 卷. 北京:中软电子出版社,2003:1243-1280
[2] 陈羽中,粟美娜,等.采供血一体医院输血科质量控制难点探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杂志,2004,4:48-49
作者单位:134000 通化市红十字会中心血站
输血是临床上一项重要的抢救和治疗措施。血液检验的质量直接关系患者的救治效果和医院的医疗质量。因此,当务之急是建立建全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此,我们以ISO-9000 标准的系统管理思想为指导,以WHO《安全血液和血液制品》为基础,试从《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实施后医院所采用的相应的科学管理方法和应对措施进行了探索,就如何建立采血输血质量管理体系方法如下。
1 方法
1.1 全过程程序化 视临床输血工作全过程为一个整体,使工作简明扼要化。
1.1.1 采血输血工作流程 制定系统清晰的工作流程图,使工作人员一目了然自己在整个工作程序中的位置,发现问题时,可依次推断检查出的问题所在。
1.1.2 关键控制点 对每批试剂进行批批鉴定,定期对阴性标本和阳性标本进行抽检,全血和成分血每周各抽取1袋,对各种指标诸如细菌、免疫、理化、生化等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各种原材料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测。定期检测各种冰箱温度,保证血液在储存期的质量问题。做到每个标本完整无遗漏,标签端正粘贴、标识清楚,正确传递储存;实验室检测设施、设备和试剂都有完整严格的质控标准;配发血质控;室内质制和室间质量评价结果的评估和复核;结果的讨论和报告。
1.2 质量体系文件化 质量管理体系的中心环节是文件的制定和贯彻执行,其他活动都是围绕这一中心而展开的。系统化的描述质量管理体系, 是依照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 对质量活动的内涵和相互联系进行明确。质量管理体系件一般由四部分组成,即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量计划和质量记录。
1.3 质量培训 质量培训是对各岗位人员进行全方面的职业培训。包括技能培训和资格培训。
1.3.1 质量意识的培训 血站的核心和生命是质量,牢固树立“质量就是生命”的意识,加强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强化质量方针、质量目标。
1.3.2 质量管理的培训 即从内容上、地位上和形式上多方面对各岗位员工进行全方位职业培训。强调意识和技术并重,要把培训视为常规工作的一部分,每周至少安排1次(至少1 h)培训,可请相关专业人士进行专题讲座,也可请各个员工轮流备课重点讲经验,谈体会,形成一种人人参与,共同提高的良好学习氛围。
1.3.3 知识更新,技能培训 临床输血医学属于边缘学科,与多门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相互交叉。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和医疗仪器设备等技术日益更新,随之拓宽了与临床输血相关疾病的检测项目,对检测技术要求和设备使用技术也相应上了台阶,因此,相应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可以采用输血医学学历教育模式,培训输血医学专业人才;可以以轮转培训模式,培训输血医学全面人才,可以是自学,参加学习班,学术会等国内外进修培训,培养输血医学高科技人才。按照继续教育要求,不同等级的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必须接受一定学时,一定学分的继续教育;依托资格化培训强化知识,依托岗位培训强化技能,切实抓好继续教育,培养输血医学复合型人才。
2 结果
自从本血站建立了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了全站不同岗位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了工作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程序化的工作流程,优化了采、供血工作过程,建立良好的公平合理的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保证了采、供血工作高质高效完成,几年来未出现因采、供血产生的差错事故,为全区临床输血提供了可靠的血液制品、血源保障。
3 讨论
输血是现代临床医学的重要治疗手段,而血液是一种极易受到污染的复杂液体,因此血液在采、供过程中的血液质量尤为重要,而采、供血工作涉及到临床医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免疫血液学、微生物学及医用高分子学等多种学科。为了确保采、供血工作质量的稳定及新技术的顺利开展,就需要提高岗位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强化质量管理意识,才能保证采、供血工作高質、高效完成。
作为血站工作人员,必须认识到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不断改进工作质量,建立建全血站质量管理体系,为临床输血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血液制品。
参考文献
[1] 刘海田. 血液制品采集检测技术标准及质量控制实践全书[M].第3 卷. 北京:中软电子出版社,2003:1243-1280
[2] 陈羽中,粟美娜,等.采供血一体医院输血科质量控制难点探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杂志,2004,4:48-49
作者单位:134000 通化市红十字会中心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