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依据黑龙江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和的建设的目标及重点,从缺乏技术支撑和信息服务、缺少配套措施、缺少复合型人才和高水平管理团队等几方面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加强配套政策研究、培育龙头示范企业、完善创新服务平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对策建议,总结了黑龙江省人工智能产业在2018年取得的发展成效。
[关键词]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技术支撑;创新;基础设施
2018年初,为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黑龙江省确立了“力争到2020年,全省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核心关键技术、支撑平台、创新应用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达到全国先进水平”的发展目标。黑龙江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面临着新常态下的一些突出问题,本人通过对黑龙江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加快推进黑龙江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1 黑龙江省人工智能产业现状及主要问题
1.1 产业现状
黑龙江省现有的人工智能企业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规模偏小,缺少知名度高、产品应用领域广的龙头企业。企业的一些产品虽然具备了产业化的条件,但由于潜在应用领域认可度不高、产品应用面偏窄等问题,致使在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缺少拥有一定影响力的标志性省内产品。同时缺乏典型应用,没有形成行业示范效应。人工智能技术向省内传统产业领域渗透不足,对传统产业的提升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省内应用市场对人工智能产业的培育拉动力没有显现,没有形成示范效应来推动应用普及。
1.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缺乏技术支撑和信息服务
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业需求等信息比较分散,缺少有效整合、分类和对接。比如齐重数控需要工业传感器、康隆药业需要工业软件、海鹰哈钛需要工业智能机器人等关键技术和产品来支撑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和对接渠道,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协同攻关、交流合作、技术和成果推广应用等方面发展比较缓慢。
1.2.2缺少配套政策措施
人工智能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发展初期需要政策引导和扶持,北京、上海、天津、江苏等省市已出台了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当地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目前,黑龙江省在人工智能基础研究、成果转化、项目建设以及应用推广方面还缺少配套政策,若不抓紧研究制订扶持措施,支持省内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在优势领域取得突破,发展机遇稍纵即逝,与国内发达省份的差距将越来越大。
1.2.3缺少复合型人才和高水平管理团队
省内人工智能企业多是以高校研发团队或高校毕业生为基础创建的,在科技研发方面具有很强的实力,但他们在企业管理、资本运作、市场营销等方面缺乏经验,缺少掌握“人工智能+”经济、社会、管理、标准、法律等横向复合型人才和高水平管理团队,容易产生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化程度不高、企业经营管理陷入困境等诸多问题。
2 采取的对策
2.1 加强配套政策研究
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抓紧研究制订包括财政、金融、人才、数据、研发、应用等方面的配套政策体系,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破隐形行业壁垒,开放共享数据资源,构建良好发展环境,支持黑龙江省人工智能产业加快发展。
2.2 培育龍头示范企业
重点围绕黑龙江省现有技术团队和技术成果,鼓励通过投资、合资、股权合作等多种形式,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黑龙江省人工智能产业。推动人工智能在智能医疗、智慧健康、智能交通、智能农林业、智能安防、智能教育等民生领域形成一批人工智能标志性产品。在制造业启动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力争在全省培育出十个智能工厂、打造百个数字化车间、建设千条自动化生产线、推动万户工业企业上云用云,促进全省制造业加快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2.3完善创新服务平台
大力支持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人工智能研究院以及高校、院所、企业间深入开展产学研协同,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积极培育人工智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建设,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信息服务。此外,要引导建立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机制,建设政府信息开放管理平台和基础数据资源库,鼓励行业、企业开放和交易数据资源,推进政府和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共享。
2.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创新人工智能产业人才评价机制,加快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工智能管理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支持校企共建人工智能培训基地,加强人工智能专项培训与实践教学。优先开展规模以上制造业、龙头农业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人工智能应用培训,引导人工智能企业与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共同研发和管理,在实践中培养人才。坚持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相结合、政策支持与环境优化相结合、感情注入与资金投入相结合。
3 黑龙江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成效
目前,黑龙江人工智能产业在“人才储备、计算设施、数据积累、技术算法、应用场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普遍遵循的“五要素模型”)等方面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人工智能相关联的企业(单位)已近百户,“人工智能+”商业模式、产业链条已初步显现,基本具备了加速推动产业化进程、形成新增长点的发展条件。
3.1 省内高校提供科技支撑
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为代表的省内等高校称为省内从事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的重要科技支撑,主要从事制造、医疗、交通、农林、教育等相关领域的数据平台、图像及语音识别、智能控制、智能检测等软硬件产品的开发、生产。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智能制造、生物信息技术、智能医疗、智能交通等领域的研发能力和科技成果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一批人工智能科技创新成果已经开始转化,如,多功能智能道路路况检测车、智能医疗影像诊断仪、步态识别智能安防系统、人脸和视线识别智能家居系统、油气资源勘探智能遥感系统等。
3.2 重点领域发展迅速
2018年,以哈尔滨星云生物科技公司、黑龙江拓盟科技公司、中超信诺科技集团、哈工大大数据集团等企业为代表的黑龙江省人工智能产业在智能医疗、智慧健康、智慧农业、智能制造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3.3 制造业智能化升级
黑龙江省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领域正在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以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齐重数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哈工大机器人集团为代表的制造企业在自动化、智能化方面,达到了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
3.4 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备
黑龙江省数据中心企业已累计投资近30亿元,具有IDC资质(服务器租用与托管,并可提供增值服务业务,由工信部负责全网办理)数据中心26家,全省在用数据中心服务器数量为56128台(套),实际使用服务器数量为17768台(套),在建服务器数量为233354台(套)。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国裕数据、浪潮、曙光、亿林、香港名气通等云数据中心已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此外,哈南工业新城的“中国云谷”、科技创新城、黑龙江工业研究院还集聚了一批云计算、物联网、软件与服务外包、新媒体企业群,为人工智能提供了硬件、软件基础。
4 结论
黑龙江省人工智能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行业参与者积极布局,需要管理部门发挥好引导作用。人工智能与产业紧密融合,必将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搭建与传统行业生态有效衔接的桥梁。
参考文献:
[1]王璐菲.美国制定人工智能研发战略规划[J].防务观点.2017,(3):59-61
[2]肖博达,周国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及应用综述[J].福建电脑,2018,34(01):98-99,103.
[3]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罗兰贝格.中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白皮书[R].北京:2017
基金项目: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SJGY20170493)。
作者简介:运海红(1973—),女,汉族,河北宁河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软件与应用。
[关键词]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技术支撑;创新;基础设施
2018年初,为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黑龙江省确立了“力争到2020年,全省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核心关键技术、支撑平台、创新应用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达到全国先进水平”的发展目标。黑龙江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面临着新常态下的一些突出问题,本人通过对黑龙江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加快推进黑龙江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1 黑龙江省人工智能产业现状及主要问题
1.1 产业现状
黑龙江省现有的人工智能企业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规模偏小,缺少知名度高、产品应用领域广的龙头企业。企业的一些产品虽然具备了产业化的条件,但由于潜在应用领域认可度不高、产品应用面偏窄等问题,致使在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缺少拥有一定影响力的标志性省内产品。同时缺乏典型应用,没有形成行业示范效应。人工智能技术向省内传统产业领域渗透不足,对传统产业的提升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省内应用市场对人工智能产业的培育拉动力没有显现,没有形成示范效应来推动应用普及。
1.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缺乏技术支撑和信息服务
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业需求等信息比较分散,缺少有效整合、分类和对接。比如齐重数控需要工业传感器、康隆药业需要工业软件、海鹰哈钛需要工业智能机器人等关键技术和产品来支撑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和对接渠道,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协同攻关、交流合作、技术和成果推广应用等方面发展比较缓慢。
1.2.2缺少配套政策措施
人工智能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发展初期需要政策引导和扶持,北京、上海、天津、江苏等省市已出台了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当地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目前,黑龙江省在人工智能基础研究、成果转化、项目建设以及应用推广方面还缺少配套政策,若不抓紧研究制订扶持措施,支持省内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在优势领域取得突破,发展机遇稍纵即逝,与国内发达省份的差距将越来越大。
1.2.3缺少复合型人才和高水平管理团队
省内人工智能企业多是以高校研发团队或高校毕业生为基础创建的,在科技研发方面具有很强的实力,但他们在企业管理、资本运作、市场营销等方面缺乏经验,缺少掌握“人工智能+”经济、社会、管理、标准、法律等横向复合型人才和高水平管理团队,容易产生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化程度不高、企业经营管理陷入困境等诸多问题。
2 采取的对策
2.1 加强配套政策研究
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抓紧研究制订包括财政、金融、人才、数据、研发、应用等方面的配套政策体系,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破隐形行业壁垒,开放共享数据资源,构建良好发展环境,支持黑龙江省人工智能产业加快发展。
2.2 培育龍头示范企业
重点围绕黑龙江省现有技术团队和技术成果,鼓励通过投资、合资、股权合作等多种形式,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黑龙江省人工智能产业。推动人工智能在智能医疗、智慧健康、智能交通、智能农林业、智能安防、智能教育等民生领域形成一批人工智能标志性产品。在制造业启动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力争在全省培育出十个智能工厂、打造百个数字化车间、建设千条自动化生产线、推动万户工业企业上云用云,促进全省制造业加快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2.3完善创新服务平台
大力支持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人工智能研究院以及高校、院所、企业间深入开展产学研协同,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积极培育人工智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建设,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信息服务。此外,要引导建立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机制,建设政府信息开放管理平台和基础数据资源库,鼓励行业、企业开放和交易数据资源,推进政府和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共享。
2.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创新人工智能产业人才评价机制,加快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工智能管理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支持校企共建人工智能培训基地,加强人工智能专项培训与实践教学。优先开展规模以上制造业、龙头农业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人工智能应用培训,引导人工智能企业与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共同研发和管理,在实践中培养人才。坚持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相结合、政策支持与环境优化相结合、感情注入与资金投入相结合。
3 黑龙江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成效
目前,黑龙江人工智能产业在“人才储备、计算设施、数据积累、技术算法、应用场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普遍遵循的“五要素模型”)等方面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人工智能相关联的企业(单位)已近百户,“人工智能+”商业模式、产业链条已初步显现,基本具备了加速推动产业化进程、形成新增长点的发展条件。
3.1 省内高校提供科技支撑
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为代表的省内等高校称为省内从事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的重要科技支撑,主要从事制造、医疗、交通、农林、教育等相关领域的数据平台、图像及语音识别、智能控制、智能检测等软硬件产品的开发、生产。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智能制造、生物信息技术、智能医疗、智能交通等领域的研发能力和科技成果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一批人工智能科技创新成果已经开始转化,如,多功能智能道路路况检测车、智能医疗影像诊断仪、步态识别智能安防系统、人脸和视线识别智能家居系统、油气资源勘探智能遥感系统等。
3.2 重点领域发展迅速
2018年,以哈尔滨星云生物科技公司、黑龙江拓盟科技公司、中超信诺科技集团、哈工大大数据集团等企业为代表的黑龙江省人工智能产业在智能医疗、智慧健康、智慧农业、智能制造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3.3 制造业智能化升级
黑龙江省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领域正在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以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齐重数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哈工大机器人集团为代表的制造企业在自动化、智能化方面,达到了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
3.4 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备
黑龙江省数据中心企业已累计投资近30亿元,具有IDC资质(服务器租用与托管,并可提供增值服务业务,由工信部负责全网办理)数据中心26家,全省在用数据中心服务器数量为56128台(套),实际使用服务器数量为17768台(套),在建服务器数量为233354台(套)。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国裕数据、浪潮、曙光、亿林、香港名气通等云数据中心已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此外,哈南工业新城的“中国云谷”、科技创新城、黑龙江工业研究院还集聚了一批云计算、物联网、软件与服务外包、新媒体企业群,为人工智能提供了硬件、软件基础。
4 结论
黑龙江省人工智能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行业参与者积极布局,需要管理部门发挥好引导作用。人工智能与产业紧密融合,必将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搭建与传统行业生态有效衔接的桥梁。
参考文献:
[1]王璐菲.美国制定人工智能研发战略规划[J].防务观点.2017,(3):59-61
[2]肖博达,周国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及应用综述[J].福建电脑,2018,34(01):98-99,103.
[3]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罗兰贝格.中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白皮书[R].北京:2017
基金项目: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SJGY20170493)。
作者简介:运海红(1973—),女,汉族,河北宁河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软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