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分析中小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因,站在中小企业的角度审视校企合作,并提出几点有利于中职学校保证校企合作顺利进展的建议。
关键词:中职;中小企业;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模式,是使校企双方达到“共赢”的策略。一方面,校企合作能使中职学校更好了解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素质的需求,促使中职学校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职业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与层次;另一方面,校企合作促进企业提高竞争力,提高职工的职业素质,降低企业培训成本和劳动成本。
据调查,珠三角地区89%以上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而中职生的就业主要集中于生产、技术、服务和管理的第一线,因此,中小企业就成为了中职校企合作的主要对象。
一、中小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因
企业的唯一追求就是市场利润的最大化,中小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的目的同样如此,他们要么希望从中获取人才资源,要么从中获取廉价劳动力。大多数中小企业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都遵循“费用支出最小化”的原则,尽量避免安全、管理和劳务等方面的麻烦。
其中,在校企合作中中小企业的最大需求就是为企业储备有发展潜力的人才。另外,他们希望校企合作能为他们解决人力资源储备的问题,让学生成为他们的廉价劳动力。很多中小企业都认为,校企合作是物色员工的最好途径,能节省很多招聘时花费的时间、精力、人力和物力,而且无需试用和再培训。所以,很多中小企业都愿意采用“订单式”或“预分配”的形式进行校企合作,在“工作学期”之前就与中职生签订预就业协议,从而保证优秀的中职生能及时到企业工作。
二、中小企业在校企合作中面对的困难
1.在企业中开展教学活动影响生产。
中职学校若在生产过程中开展教学活动,势必影响中小企业的生产效率。而且很多情况下,需要增加室场、教学设备等才能完成教学,这又给企业带来经济上的负担。再则,实操性学习是以出错为代价的练习,新手的操作成本较高,这又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由于各种原因,很多中小企业的师傅和管理人员对学生的实习没有积极性。
2.中职生实习增加企业管理难度。
中职生到企业实习,人身伤害风险和劳动伤害等风险不可回避;实习经常是超员安排工作岗位,而中职生不是企业 员工,这就增加了企业人员管理的复杂性和工作量;负责指导中职生实习的师傅不一定具备管理能力,也可能会“做”不会“说”。这些因素,都给管理带来困难。
3.企业实力不足。
企业的生产岗位是按照生产流程组织的,与学校的实训设备组织有着本质的差别。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实力不足,经常安排学生到劳动力紧缺的岗位,对口岗位数不能满足要求时将学生安排到其他岗位,造成实习岗位与专业不对口。一些规模小、资金紧张的企业,更是不敢参与校企合作。
三、中职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策略
1.寻找利益共同点,统一理念。
校企合作的关键是找到校企双方的利益共同点。因此,中职学校一定要善于引导企业从战略发展的高度认识校企合作的重大意义,将双方关心的热点问题提升到战略的层面上进行沟通和统筹。由于(1)中小企业随着发展的需要,员工的素质和技能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其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大;(2)中职生需要就业,中职学校就需要培养人力资源。因此,“人力资源”就成为了目前校企双方合作的利益共同点。
2. 加强“内功”修炼,提升中职吸引力。
中职学校要自觉转变将校企合作看作是解决学生实训的浅薄认识,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是双向共利的事业,重视、关心合作伙伴的正当诉求,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思想,以校企合为突破口,带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变革,带动专业设备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发展,带动学生实践技能和职业素质的提高,树立开放型办学思路。
具体应该做好:第一,合理设置专业。专业设置不能“闭门造车”,盲目跟风,一定要经过市场调研和论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学校自身的条件,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有较好的市场就业前景。第二,强化实践能力。牢记职业教育的特点,加大硬件和软件投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职业岗位应有的素质。第三,以课程建设为核心。设立课程指导委员会,以任务为驱动,研究课程方案规划设计,校企共同开展岗位、资格能力和课程教学,构建课程体系与优质核心课程。第四,打造专业教师团队。聘请行业专家任教,强化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增强教师素质,与企业共同创建融教学生产、研发、培训和技能鉴定于一体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借助企业之力,吸收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编写具有职业岗位特点教材,整合理论实践知识。第五,以企业评价为导向。改变学校和教师的单一评价模式,将市场和企业作为人才评价的标准,让企业成为检验学校办学水平和学生质量的重要手段。
3. 认真开展职业指导工作。
中职学校要根据专业特点适时引导学生清楚认识本专业的工作岗位和环境,让学生充分了解企业对岗位能力的要求,培养学生职业感情,锻炼学生职业意志,激发学生树立从事本专业对口工作的自豪感;认真做好学生顶岗实习前的动员工作,教育学生积极面对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教育学生学会维持心理平衡,冷静分析和处理问题;帮助学生了解实习企业的情况,了解企业文化,从而有效实现学生顶岗实习的稳定性。
只有互惠双赢,校企合作才能成为校企双方的自觉行为,校企双方才能实现互动。因此,中职学校要积极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和技术攻关员工培训,协助企业抓好员工的转岗培训,使企业了解到合作办学的重要性,形成相互依赖的利益共同体,建立校企合作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
(作者单位:佛山市顺德勒流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王宝华.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17).
[2]王肇英.对校企合作几个现实问题的思考[J].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2009,(2).
[3]张俊珍,田东平,崔瑞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动因的实证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8,(6).
[4]宋文秀.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宁夏教育,2009,(7-8).
[5]毛蕴诗,莫伟杰,袁静.广东中小企业成长特点与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广东社会科学, 2007,(6).
责任编辑赖俊辰
关键词:中职;中小企业;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模式,是使校企双方达到“共赢”的策略。一方面,校企合作能使中职学校更好了解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素质的需求,促使中职学校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职业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与层次;另一方面,校企合作促进企业提高竞争力,提高职工的职业素质,降低企业培训成本和劳动成本。
据调查,珠三角地区89%以上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而中职生的就业主要集中于生产、技术、服务和管理的第一线,因此,中小企业就成为了中职校企合作的主要对象。
一、中小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因
企业的唯一追求就是市场利润的最大化,中小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的目的同样如此,他们要么希望从中获取人才资源,要么从中获取廉价劳动力。大多数中小企业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都遵循“费用支出最小化”的原则,尽量避免安全、管理和劳务等方面的麻烦。
其中,在校企合作中中小企业的最大需求就是为企业储备有发展潜力的人才。另外,他们希望校企合作能为他们解决人力资源储备的问题,让学生成为他们的廉价劳动力。很多中小企业都认为,校企合作是物色员工的最好途径,能节省很多招聘时花费的时间、精力、人力和物力,而且无需试用和再培训。所以,很多中小企业都愿意采用“订单式”或“预分配”的形式进行校企合作,在“工作学期”之前就与中职生签订预就业协议,从而保证优秀的中职生能及时到企业工作。
二、中小企业在校企合作中面对的困难
1.在企业中开展教学活动影响生产。
中职学校若在生产过程中开展教学活动,势必影响中小企业的生产效率。而且很多情况下,需要增加室场、教学设备等才能完成教学,这又给企业带来经济上的负担。再则,实操性学习是以出错为代价的练习,新手的操作成本较高,这又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由于各种原因,很多中小企业的师傅和管理人员对学生的实习没有积极性。
2.中职生实习增加企业管理难度。
中职生到企业实习,人身伤害风险和劳动伤害等风险不可回避;实习经常是超员安排工作岗位,而中职生不是企业 员工,这就增加了企业人员管理的复杂性和工作量;负责指导中职生实习的师傅不一定具备管理能力,也可能会“做”不会“说”。这些因素,都给管理带来困难。
3.企业实力不足。
企业的生产岗位是按照生产流程组织的,与学校的实训设备组织有着本质的差别。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实力不足,经常安排学生到劳动力紧缺的岗位,对口岗位数不能满足要求时将学生安排到其他岗位,造成实习岗位与专业不对口。一些规模小、资金紧张的企业,更是不敢参与校企合作。
三、中职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策略
1.寻找利益共同点,统一理念。
校企合作的关键是找到校企双方的利益共同点。因此,中职学校一定要善于引导企业从战略发展的高度认识校企合作的重大意义,将双方关心的热点问题提升到战略的层面上进行沟通和统筹。由于(1)中小企业随着发展的需要,员工的素质和技能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其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大;(2)中职生需要就业,中职学校就需要培养人力资源。因此,“人力资源”就成为了目前校企双方合作的利益共同点。
2. 加强“内功”修炼,提升中职吸引力。
中职学校要自觉转变将校企合作看作是解决学生实训的浅薄认识,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是双向共利的事业,重视、关心合作伙伴的正当诉求,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思想,以校企合为突破口,带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变革,带动专业设备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发展,带动学生实践技能和职业素质的提高,树立开放型办学思路。
具体应该做好:第一,合理设置专业。专业设置不能“闭门造车”,盲目跟风,一定要经过市场调研和论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学校自身的条件,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有较好的市场就业前景。第二,强化实践能力。牢记职业教育的特点,加大硬件和软件投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职业岗位应有的素质。第三,以课程建设为核心。设立课程指导委员会,以任务为驱动,研究课程方案规划设计,校企共同开展岗位、资格能力和课程教学,构建课程体系与优质核心课程。第四,打造专业教师团队。聘请行业专家任教,强化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增强教师素质,与企业共同创建融教学生产、研发、培训和技能鉴定于一体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借助企业之力,吸收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编写具有职业岗位特点教材,整合理论实践知识。第五,以企业评价为导向。改变学校和教师的单一评价模式,将市场和企业作为人才评价的标准,让企业成为检验学校办学水平和学生质量的重要手段。
3. 认真开展职业指导工作。
中职学校要根据专业特点适时引导学生清楚认识本专业的工作岗位和环境,让学生充分了解企业对岗位能力的要求,培养学生职业感情,锻炼学生职业意志,激发学生树立从事本专业对口工作的自豪感;认真做好学生顶岗实习前的动员工作,教育学生积极面对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教育学生学会维持心理平衡,冷静分析和处理问题;帮助学生了解实习企业的情况,了解企业文化,从而有效实现学生顶岗实习的稳定性。
只有互惠双赢,校企合作才能成为校企双方的自觉行为,校企双方才能实现互动。因此,中职学校要积极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和技术攻关员工培训,协助企业抓好员工的转岗培训,使企业了解到合作办学的重要性,形成相互依赖的利益共同体,建立校企合作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
(作者单位:佛山市顺德勒流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王宝华.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17).
[2]王肇英.对校企合作几个现实问题的思考[J].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2009,(2).
[3]张俊珍,田东平,崔瑞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动因的实证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8,(6).
[4]宋文秀.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宁夏教育,2009,(7-8).
[5]毛蕴诗,莫伟杰,袁静.广东中小企业成长特点与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广东社会科学, 2007,(6).
责任编辑赖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