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作为一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大学问家,不仅毕生孜孜以求地学习、钻研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也发表过许多深刻的关于科学技术的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产生过很大的作用。
一
早在1940年2月,在毛泽东等的倡导下,延安成立了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2月5日,毛泽东在成立大会上作了长篇讲话。他说:
“有人认为中国历来就没有自然科学,这是不对的。中国自有人类生活以来都要吃饭,要吃饭就要进行生产,就有自然科学的萌芽,后来并逐渐发达,不过过去没有把自然科学发展成为一个体系罢了。
自然科学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武装。人们为着要在社会上得到自由,就要用社会科学来了解社会,改造社会,进行社会革命。人们为着要在自然界里得到自由,就要用自然科学来了解自然,克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从自然里得到自由。自然科学是要在社会科学的指挥下去改造自然界,但是自然科学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却被阻碍了它的发展,所以要改造这种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马克思主义包含有自然科学,大家要来研究自然科学,否则世界上就有许多不懂的东西,那就不算一个最好的革命者。”1
毛泽东的这段话讲得很朴素也很深刻。“自然科学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武装”,这是毛泽东对自然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所作的正确评价。毛泽东是以一个改造社会、改造自然,为广大群众谋幸福为己任的革命家的立场来认识自然科学的巨大作用的,所以他认为,一个争取自由的最好的革命者必须用自然科学来武装自己。必须运用自然科学这个“武装”使人类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不断丰富发展。他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研究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武装”,这在毛泽东思想中是很坚定的,从他晚些时候给儿子岸英、岸青的信中也可以得到印证。1941年1月31日,毛泽东给远在莫斯科的两个儿子的信中谆谆嘱咐:“你们长进了,很喜欢的。岸英文理通顺,字也写得不坏,有进取的志气,是很好的。”接着殷切期望儿子:“惟有一事向你们建议,趁着年纪尚轻,多向自然科学学习,少谈些政治。政治是要谈的,但目前以潜心多习自然科学为宜,社会科学辅之。将来可以倒置过来,以社会科学为主,自然科学为辅。总之注意科学,只有科学是真学问,将来用处无穷。”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逐步从革命向建设转移,随着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高潮的到来,中国人民由向国民党反动派统治阶级争取“自由”的斗争转为向自然界争取“自由”的斗争。从这时起,毛泽东在不同场合反复要求全党要重视科学技术,努力掌握自然科学知识,造就党内一大批科学技术专家队伍。1955年3月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毛泽东指出:“我们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就是我们现在所从事的、所思考的、所钻研的,是钻社会主义工业化,钻社会主义改造,钻现代化国防,并且开始要钻原子能这样的历史的新时期。”3“只要我们更多地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更多地懂得自然科学,一句话,更多地懂得客观世界的规律,少犯主观主义错误,我们的革命工作和建设工作,是一定能够达到目的的。”4
1956年在八大预备会议第二次全会上,毛泽东进一步提出这样一个重点论点:“中央委员会中应该有许多工程师,许多科学家。现在的中央委员会,我看还是一个政治中央委员会,还不是一个科学中央委员会。”5毛泽东希望将来的中央委员会就是科学中央委员会。毛泽东深知,自然科学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但是谁去研究和利用自然科学是有阶级性的。所以他希望全党有更多的同志懂得科学技术,精通科学技术,将来党的中央委员会里有更多的科学家。为此必须在全党大兴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潮。所以在1957年这一年,毛泽东多次谈到这个问题,他到处讲,反复讲,3月19日撰写的《在南京上海党员干部会议上讲话的提纲》中说:“我们必须学文化(科学、技术),学建设。我们是否可以学会科学技术?如过去一样,可以学会的。”67月,在《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中又指出:“为了建成社会主义,工人阶级必须有自己的技术干部队伍,必须有自己的教授、教员、科学家、新闻记者、文学家、艺术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队伍。这是一个宏大的队伍;人少了是不成的。”他号召:“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和全体人民,人人都要努力学习。有条件的,要努力学技术,学业务,学理论,造成工人阶级知识分子的新部队,这是历史向我们提出的伟大任务。”710月9日,在党的八届扩大的三中全会上又强调必须精通工业、农业各种技术业务,“搞农业不学技术不行了。……我们的同志,无论搞工业的,搞农业的,搞商业的,搞文教的,都要学一点技术和业务。……我们各行各业的干部都要努力精通技术和业务,使自己成为内行……无产阶级没有自己的庞大的技术队伍和理论队伍,社会主义是不能建成的。”8毛泽东建设一支既懂政治又懂科学技术的工人阶级科学技术队伍的拳拳之心,跃然纸上;他希望将来的中央委员会就是科学委员会所蕴含的深刻意义,也跃然纸上。
二
如果说毛泽东在1940年说的“自然科学是人们争取自由的一种武装”,对科技在历史上的作用还只是从一般意义上提出的,那么到50年代进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认识就深化了。23年后,毛泽东对科学技术的认识更迈出了一大步。
1963年12月,主管科技工作的聂荣臻向毛泽东汇报1963—1972年新的科学技术发展十年规划。毛泽东说:“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过去我们打的是上层建筑的仗,是建立人民政府、人民军队。建立这些上层建筑干什么呢?就是要搞生产。搞上层建筑搞生产关系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现在生产关系是改变了,就要提高生产力。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
科学研究有实用的,还有理论的,要加强理论研究,要有专人搞,不搞理论是不行的。”9
在这里,毛泽东把发展科学技术当作和过去建立人民政府、人民军队一样重要的仗来打,而且一定要打好,足见他是极端重视的。这一思想具体、鲜明、直接地指出科学技术在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巨大作用。其实,早在1953年,毛泽东在修改审定《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与宣传提纲》时就特别指出,三大改造的完成,有利于兴起一个技术革命,有利于大规模用先进的生产工具来代替落后的生产工具,大大提高生产力。这是党中央和毛泽东第一次提出技术革命的任务。
在1958年1月的《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技术革命的思想又一次被提了出来,并且称之为“历史所赋予我们的伟大的技术革命”。毛泽东说:“提出技术革命,就是要大家学技术,学科学。……因为老干部不懂科学,不懂技术,只会打仗、搞土改。我们一定要鼓一把劲,一定要学习并且完成这个历史所赋予我们的伟大的技术革命。”毛泽东强调:“从今年起,要把党的工作的着重点放到技术革命上去。这个问题必须引起全党注意。”10两个月后,党中央在成都召开会议,毛泽东又说:要搞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在南宁会议上只提了技术革命,现在再加上文化革命,就完善了。随后在5月的八大二大会议上,“逐步实现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被规定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基本任务。由此可见,毛泽东深刻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号召全党把工作重点放到技术革命上去,一定要打好科学技术这一仗,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把我国的国民经济搞上去。
三
毛泽东最早提到中国现代化是在1945年的《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文章指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的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11这里只提工业和农业的两个近代化。到1953年修改和审定《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时,除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外,还提出要“促进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建立巩固现代国防”。据此,周恩来1954年9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概括为“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十分明显,这里的四个现代化并没有包括科学技术。1957年3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我们一定要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12毛泽东在这里第一次把“科学文化”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总目标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出来。这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探索中,思想和理论上的一次飞跃。毛泽东的这个提法,第一次完整地表达了我们通常所说的四个现代化的思想。1960年2月,周恩来到广东从化同国务院部分部委和中南局同志组成一个读书小组,他在一次学习发言中把毛泽东的“科学文化现代化”改称为“科学技术现代化”,这一变动,使四个现代化的内涵更为准确、科学。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在后来的三届全国人大和四届全国人大上,都被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奋斗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它也是我们国家新的历史时期的宏伟任务。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20世纪60年代,发展科学技术在毛泽东思想中已经成建设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四
毛泽东充分估计科学技术在提高生产力方面的重大作用,但他不是孤立地认识生产力的作用,而是把它放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关系中来考察的。毛泽东怀着浓厚的兴趣阅读研究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第27章“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社会劳动。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规律”。“教科书”在论述决定劳动生产率的条件时写道:“提高劳动的技术装备,发展技术,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决定性的意义。”又说:“物质刺激和社会刺激,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必要的和最重要的条件。”对此,毛泽东表示异议。他总结:“技术发展了,劳动组织、劳动力的分配就要跟着发生变化。军队也是这样”;“资本主义提高劳动生产率,主要靠技术进步。社会主义提高劳动生产率靠技术加政治。”13毛泽东认为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来考察,技术发展了,生产力提高了,当然要促使作为上层建筑的劳动组织、劳动力的分配跟着发生变化;装备改善与提高了,也自然改变军队的组织建制。至于社会主义提高生产率是靠技术加政治,这正是毛泽东科学技术思想中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毛泽东这里说的政治实际上是生产关系。毛泽东认为提高劳动生产率,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它必然与生产关系相联系,只有破除旧的生产关系,建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新的生产关系,才能使技术更好地发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技术的发展又推动着生产关系不断发生变化。这是毛泽东“技术加政治”的一层意义。此外,也包含毛泽东强调的技术和政治相统一的思想,正如他在1957年明确指出的:“政治和业务是对立的统一,政治是主要的,是第一位的,一定要反对不问政治的倾向。但是,专搞政治,不懂技术,不懂业务,也不行。”141958年,他又说:“红与专、政治与业务的关系,是两个对立物的统一。……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这是毫无疑义的,年年如此,永远如此。这就是又红又专。”
发展科学技术,毛泽东提出要在政治上依靠科技人员,要给科技人员生活上的特殊照顾。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就多次签署命令,给医务、教育、无线电、电话等技术人员发放特殊津贴。1948年7月,毛泽东在全国职工临时代表会议及全国机务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我们主要依靠群众———工人、工程师等一切有用的人。”1948年4月,他在分别给谭震林、薄一波的电报和批示中强调:接管城市,建立工厂企业管理委员会时要吸收工程师、技师参加。发展科学技术,毛泽东提出各省都要办一所专门培养技术人才的综合性大学。15毛泽东还强调要向外国学习:一是派人到外国去,包括到资本主义国家,不论美国、法国、瑞士、挪威,只要他们要我们的学生,我们就去;二是把外国人请进来。“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在技术方面,我看大部分先要照办。”16发展科学技术,毛泽东还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一繁荣科学艺术的必由之路,等等。
通过以上对毛泽东科学技术思想粗线条的梳理,从中可以看到:
首先,作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的科学思想虽然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已经包含其核心内容。他已经明确认识到科学技术巨大的社会功能,看到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发展,都推动着人类文明历史的前进,人类从“自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发展过程,就是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同时,毛泽东不是片面地、孤立地强调科学技术的作用,不是“技术决定一切”,而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上来认识两者的关系,把科学技术和政治统一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这些思想,和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其次,作为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对科学技术的认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变化而变化的,其范围不断拓宽、内涵不断深化。毛泽东科学技术思想演变、发展的脉络是十分清晰的,科学技术始终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目标也是非常明确和突出的。
再者,作为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伟大战略家,毛泽东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又是随着国际政治形势和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而不断发展深化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现代科学革命进入以“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科学技术一体化”为主旋律的现代科技发展时期,其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原子能科技革命,航天科技革命和电子计算机科技革命。美苏两国争夺“制空权”和空间优势的竞争日趋激烈。一些发达国家也都在这场斗争中大显身手。国际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和世界科技革命的发展交织在一起,综合国力的竞争集中表现为科学技术的竞争;谁在科学技术上落后,谁就会被动挨打。国际上的政治斗争和科技范围的竞争大大地推动了毛泽东科技思想的发展。这些既闪现了毛泽东科学技术思想的光辉,也展示了毛泽东高瞻远瞩的伟大革命战略家的风貌。
〔1〕《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69-270页。
〔2〕《老一代革命家家书选》,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30页。
〔3〕〔4〕〔7〕〔8〕〔12〕〔14〕《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44、142、462-463、471-472、404、471页。
〔5〕〔10〕〔16〕《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2、350-351、41-42页。
〔6〕〔15〕参阅顾龙生编著《毛泽东经济年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397及77、81、240、267、501页。
〔9〕《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1页。
〔11〕《毛泽东选集(合订一卷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082页。
〔13〕陈晋主编《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上册)》,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06-6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