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阐述“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在模拟企业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可行性,并结合实例对“工学结合教学”的运用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工学结合 模拟企业教学 实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B-0071-02
中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应社会生产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技术型职业工人和部分专业人才。但一直以来,我国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都是遵循传统的“2+1”教育教学模式,即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前两年都是学习语数英等文化课和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实训课程,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些实训还停留在纸上谈兵的情况,最后一年才进入企业实习。这样的办学模式,会使得中职生缺乏工作经验,导致从学校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时,专业技能达不到企业的要求;爱岗敬业精神不够、团队合作意识淡薄,胜任不了企业岗位工作的需要。这样的情况会导致两种结果:第一,由于许多中职生达不到企业的要求而被辞退;第二,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产生畏难情绪,使得一部分学生刚实习就选择跳槽或者辞职。因此,“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是中职学校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毕业生的一条最简单、最直接的有效途径。《模拟企业》课程正是我们为学生设计的一门工学结合的职业入门课程。
一、理论依据
(一)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背景和发展
一直以来,中职学校一直处于学校育人、企业用人的体制中。中职学生到企业实习是三年学习的必经之路,使学生在真正进入企业之前对企业有了感性认识,这是职业院校所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也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由于传统的学科课程设置模式,造成课程之间衔接不紧密,学生无法建立起对职业的整体认识。怎样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教学相长?“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就为目前中职学校的培养模式指明了方向。
(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定义
“工学结合”是指学习和工作交替进行的教育模式,能够将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最大限度地应用于将来的工作中,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有机的结合,最终基本实现学生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要求之间的“无缝”对接。工学结合符合新时期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是职业教育的特色与优势;是职业学校深化教学改革,使职业教育贴近社会的途径。所以,强调以职业活动体系来组织教学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更加适合于职业教育教学。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为学生设计了一门工学结合的职业入门课程,即《模拟企业》课程。此课程以工学结合课程模式为思想,基于工作与任务,将教、学、做相结合,使学生在仿真的环境中体验在企业中的工作状态。例如,通过汽车销售这一活动,就可以使学生将营销、会计、沟通等课程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了保证企业的产品(汽车)能成功的销售出去,学生还会深刻的体会到岗位分工的必要性,以及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由此,可以有利于引导学生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缩短学生从毕业到进入工作岗位的心理转换期,让学生对将来的工作和就业有清晰的认识。
二、工学结合模式在《模拟企业》课程中的运用实例分析
(一)课程设计
1.课程安排
课程名称:模拟企业管理实训
教学课题: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适用对象:中职高二年级学生
课时:4课时(40分钟/课时)
2.教材与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教材中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这个内容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采用情境教学法,使学生在校期间体验到“真实的企业”工作的乐趣,激发学生对企业认识的热情。因此本单元内容的学习,能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进入企业就会很快适应企业环境。
(2)学情分析:学校是中等专业学校,立足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但学生不知道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不知道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不懂得将来到企业如何工作。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将课堂学习内容与就业岗位要求接轨,使学生乐意在学中做、做中学。建立对企业的认识,有一个从学校到企业的思想转变。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企业的基本运营,学习将专业知识与实际的工作结合。
(2)过程与方法:通过仿真的模拟实训,锻炼学生的分工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学会团队合作;通过仿真企业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4.教学要点与方法
(1)教学重点:通过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了解企业的基本运营。
(2)教学难点:①产品报价的制定,②产品物料清单的制作,③各部门相关票据的填写。
(3)教学方法:①教法。情景教学法、项目教学法。②学法。角色扮演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5.教学准备
(1)将全班学生分成2个小组,即2个企业,每组成员角色分工。角色为CEO、销售主管、采购主管、生产主管、财务主管(会计、出纳)、质检主管、仓储主管、人力资源主管。
(2)学生准备各自的文字内容作为名片的素材。
(3)教学媒体,包括评价表(自制)、辅助课件、工作台、桌卡(自制)、工牌(自制)、产品原材料、原材料的价位表、产品流程图、卡纸。
(二)教学设计
1.导入课题(5分钟)
(1)展示预先组装好的汽车模型(越野车和赛车)。(2)提问:哪位同学有过勤工俭学的经历?(3)布置任务:在模拟企业环境下,生产和销售各公司的产品。①学生观察、思考。②回答问题。③明确任务:A公司产品—— 越野车;B公司产品—— 赛车。通过汽车模型的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欲望。
2.新知识讲解(15分钟) (1)提出要求:阅读课本P4生产制造型企业的生产流程。(2)提问:你计划如何销售本公司的产品?(3)通过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总结。①领会要求,阅读课本。②思考并回答问题。③熟悉工作流程:准备推销的相关资料;寻找客户;生产产品;给客户产品,并催交货款。让学生明确制作的具体步骤,突破本节课难点,为完成任务奠定基础。
3.布置学习任务(5分钟)
(1)布置任务:生产和销售产品A公司—— 越野车、B公司—— 赛车;(2)下达任务书;(3)指导学生把握制作要求和评价标准。各公司CEO组织本公司员工开会,通过任务下达和小组分工配合,突出教学重点,体现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素质。
4.学生工作过程(120分钟)
(1)督促学生按照分工各司其职,认真做好本职工作。(2)巡堂指导随时发现并解决题,留意各公司的表现。①学生分公司工作;②各公司CEO督促本公司员工完成各自的工作:A.准备名片、推销词等文字资料;B.制作报价;C.推销产品,获取订单;D.生产产品;E.交货给卖家。(3)各部门上交单据。创设情境,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工作热情。促进学生建立全局观,在设计的高度使用表单解决实际问题。
5.学生自我评价(10 分钟)
(1)布置任务:各公司CEO代表本公司上台总结公司的工作情况。(2)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指导学生学会开会及发言。各公司开会讨论,并交流感受和心得。各公司CEO代表本公司进行小结,表扬优秀员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通过展示交流活动学会客观评价。通过支付酬金,掀起高潮,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欲望,让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6.教师总结(10分钟)
(1)将各公司的奖金额度填入“对抗表”中;(2)对各公司的工作情况进行总评,充分肯定每个小组作品的优点,指出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记录下需改进的地方。
三、实施工学结合教学的总结和反思
目前,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出的知识型人才,很难适应当今社会的要求。因此,将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应用在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中,让学生更好地将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企业所需的实践能力有机地结合,对于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为以后进入工作岗位打好基础。当然,学生对这种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非常喜欢,对他们以后的实习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一)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出发来设计任务
说到企业管理,企业文化就不得不提。由于中职学生一直以来都生活在校园,根本不了解什么叫做企业文化,其实一个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模拟企业》课程,吸收了企业管理的成分,通过相应的活动使学生体验企业文化的魅力、形成合作意识,帮助学生更快地融入企业,进而赢得在企业发展的机会。
(二)在评价学习效果时,发放虚拟奖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整个过程中对学生的每个学习阶段的评价都以发奖金的形式,以竞争的方式,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在评价时多以鼓励为主,所以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三)加强团队的互助精神,增强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
在模拟企业的传统营销中笔者以部门完成工作任务计资金,在整个学习阶段笔者又以互助学习为主,每进行一段时间的运营便进行业务考核。例如在ERP现代经营阶段学习时,评出前十名业务能手,发资金。并由这前十名员工辅导本公司的其他员工共同完成工作任务。这样在实训中学生就获得了启示:“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综上所述,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应用于《模拟企业》课程中,让学生通过在“企业”中的生产、销售等环节的体验,了解企业组织架构和岗位职责,建立对职业和企业的认识,由此让中职生有一个从学校到职业的思想转变,树立正确的职业心态,养成基本的职业素质,懂得团队合作,增强职业性,为不久后的实习和将来的就业起到一个引导作用。这样教学模式使中职学生在学习时不会再感到空洞,为以后踏入职场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汉斌.职业院校“工学交替”办学模式初探[J].职业技术教育,2006(1)
[2]常红生.工学交替是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抓手[J].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07(9)
[3]郭培俊,石品德.工学交替培养机制探析[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4]倪依纯.工学交替模式的实践及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2(9)
[5]朱蓉.构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0)
(责编 罗汝君)
【关键词】工学结合 模拟企业教学 实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B-0071-02
中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应社会生产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技术型职业工人和部分专业人才。但一直以来,我国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都是遵循传统的“2+1”教育教学模式,即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前两年都是学习语数英等文化课和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实训课程,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些实训还停留在纸上谈兵的情况,最后一年才进入企业实习。这样的办学模式,会使得中职生缺乏工作经验,导致从学校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时,专业技能达不到企业的要求;爱岗敬业精神不够、团队合作意识淡薄,胜任不了企业岗位工作的需要。这样的情况会导致两种结果:第一,由于许多中职生达不到企业的要求而被辞退;第二,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产生畏难情绪,使得一部分学生刚实习就选择跳槽或者辞职。因此,“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是中职学校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毕业生的一条最简单、最直接的有效途径。《模拟企业》课程正是我们为学生设计的一门工学结合的职业入门课程。
一、理论依据
(一)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背景和发展
一直以来,中职学校一直处于学校育人、企业用人的体制中。中职学生到企业实习是三年学习的必经之路,使学生在真正进入企业之前对企业有了感性认识,这是职业院校所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也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由于传统的学科课程设置模式,造成课程之间衔接不紧密,学生无法建立起对职业的整体认识。怎样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教学相长?“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就为目前中职学校的培养模式指明了方向。
(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定义
“工学结合”是指学习和工作交替进行的教育模式,能够将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最大限度地应用于将来的工作中,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有机的结合,最终基本实现学生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要求之间的“无缝”对接。工学结合符合新时期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是职业教育的特色与优势;是职业学校深化教学改革,使职业教育贴近社会的途径。所以,强调以职业活动体系来组织教学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更加适合于职业教育教学。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为学生设计了一门工学结合的职业入门课程,即《模拟企业》课程。此课程以工学结合课程模式为思想,基于工作与任务,将教、学、做相结合,使学生在仿真的环境中体验在企业中的工作状态。例如,通过汽车销售这一活动,就可以使学生将营销、会计、沟通等课程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了保证企业的产品(汽车)能成功的销售出去,学生还会深刻的体会到岗位分工的必要性,以及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由此,可以有利于引导学生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缩短学生从毕业到进入工作岗位的心理转换期,让学生对将来的工作和就业有清晰的认识。
二、工学结合模式在《模拟企业》课程中的运用实例分析
(一)课程设计
1.课程安排
课程名称:模拟企业管理实训
教学课题: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适用对象:中职高二年级学生
课时:4课时(40分钟/课时)
2.教材与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教材中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这个内容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采用情境教学法,使学生在校期间体验到“真实的企业”工作的乐趣,激发学生对企业认识的热情。因此本单元内容的学习,能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进入企业就会很快适应企业环境。
(2)学情分析:学校是中等专业学校,立足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但学生不知道更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不知道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不懂得将来到企业如何工作。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将课堂学习内容与就业岗位要求接轨,使学生乐意在学中做、做中学。建立对企业的认识,有一个从学校到企业的思想转变。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企业的基本运营,学习将专业知识与实际的工作结合。
(2)过程与方法:通过仿真的模拟实训,锻炼学生的分工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学会团队合作;通过仿真企业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4.教学要点与方法
(1)教学重点:通过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了解企业的基本运营。
(2)教学难点:①产品报价的制定,②产品物料清单的制作,③各部门相关票据的填写。
(3)教学方法:①教法。情景教学法、项目教学法。②学法。角色扮演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5.教学准备
(1)将全班学生分成2个小组,即2个企业,每组成员角色分工。角色为CEO、销售主管、采购主管、生产主管、财务主管(会计、出纳)、质检主管、仓储主管、人力资源主管。
(2)学生准备各自的文字内容作为名片的素材。
(3)教学媒体,包括评价表(自制)、辅助课件、工作台、桌卡(自制)、工牌(自制)、产品原材料、原材料的价位表、产品流程图、卡纸。
(二)教学设计
1.导入课题(5分钟)
(1)展示预先组装好的汽车模型(越野车和赛车)。(2)提问:哪位同学有过勤工俭学的经历?(3)布置任务:在模拟企业环境下,生产和销售各公司的产品。①学生观察、思考。②回答问题。③明确任务:A公司产品—— 越野车;B公司产品—— 赛车。通过汽车模型的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欲望。
2.新知识讲解(15分钟) (1)提出要求:阅读课本P4生产制造型企业的生产流程。(2)提问:你计划如何销售本公司的产品?(3)通过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总结。①领会要求,阅读课本。②思考并回答问题。③熟悉工作流程:准备推销的相关资料;寻找客户;生产产品;给客户产品,并催交货款。让学生明确制作的具体步骤,突破本节课难点,为完成任务奠定基础。
3.布置学习任务(5分钟)
(1)布置任务:生产和销售产品A公司—— 越野车、B公司—— 赛车;(2)下达任务书;(3)指导学生把握制作要求和评价标准。各公司CEO组织本公司员工开会,通过任务下达和小组分工配合,突出教学重点,体现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素质。
4.学生工作过程(120分钟)
(1)督促学生按照分工各司其职,认真做好本职工作。(2)巡堂指导随时发现并解决题,留意各公司的表现。①学生分公司工作;②各公司CEO督促本公司员工完成各自的工作:A.准备名片、推销词等文字资料;B.制作报价;C.推销产品,获取订单;D.生产产品;E.交货给卖家。(3)各部门上交单据。创设情境,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工作热情。促进学生建立全局观,在设计的高度使用表单解决实际问题。
5.学生自我评价(10 分钟)
(1)布置任务:各公司CEO代表本公司上台总结公司的工作情况。(2)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指导学生学会开会及发言。各公司开会讨论,并交流感受和心得。各公司CEO代表本公司进行小结,表扬优秀员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通过展示交流活动学会客观评价。通过支付酬金,掀起高潮,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欲望,让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6.教师总结(10分钟)
(1)将各公司的奖金额度填入“对抗表”中;(2)对各公司的工作情况进行总评,充分肯定每个小组作品的优点,指出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记录下需改进的地方。
三、实施工学结合教学的总结和反思
目前,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出的知识型人才,很难适应当今社会的要求。因此,将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应用在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中,让学生更好地将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企业所需的实践能力有机地结合,对于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为以后进入工作岗位打好基础。当然,学生对这种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非常喜欢,对他们以后的实习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一)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出发来设计任务
说到企业管理,企业文化就不得不提。由于中职学生一直以来都生活在校园,根本不了解什么叫做企业文化,其实一个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模拟企业》课程,吸收了企业管理的成分,通过相应的活动使学生体验企业文化的魅力、形成合作意识,帮助学生更快地融入企业,进而赢得在企业发展的机会。
(二)在评价学习效果时,发放虚拟奖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整个过程中对学生的每个学习阶段的评价都以发奖金的形式,以竞争的方式,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在评价时多以鼓励为主,所以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三)加强团队的互助精神,增强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
在模拟企业的传统营销中笔者以部门完成工作任务计资金,在整个学习阶段笔者又以互助学习为主,每进行一段时间的运营便进行业务考核。例如在ERP现代经营阶段学习时,评出前十名业务能手,发资金。并由这前十名员工辅导本公司的其他员工共同完成工作任务。这样在实训中学生就获得了启示:“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综上所述,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应用于《模拟企业》课程中,让学生通过在“企业”中的生产、销售等环节的体验,了解企业组织架构和岗位职责,建立对职业和企业的认识,由此让中职生有一个从学校到职业的思想转变,树立正确的职业心态,养成基本的职业素质,懂得团队合作,增强职业性,为不久后的实习和将来的就业起到一个引导作用。这样教学模式使中职学生在学习时不会再感到空洞,为以后踏入职场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汉斌.职业院校“工学交替”办学模式初探[J].职业技术教育,2006(1)
[2]常红生.工学交替是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抓手[J].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07(9)
[3]郭培俊,石品德.工学交替培养机制探析[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4]倪依纯.工学交替模式的实践及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2(9)
[5]朱蓉.构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0)
(责编 罗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