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让教师成为专业领导者”已成为一种时代需要,让教师在学校变革中拥有学术和专业的“软权力”应是校长领导新的价值取向。“教师领导”是一个外来概念,在实践中应适用于中国学校语境并做到特色化应用。基于教师的全专业属性,教师专业领导可以分为伦理专业领导、学习专业领导、学科专业领导和教导专业领导。校长是“让教师成为专业领导者”的领导者,可以通过创建平台、理念和价值引领、提供制度和资源保障,让教师形成学术和专业话语权,塑造专业领导者身份。
关键词 教师专业领导;教师领导力;教师领导;硬权力;软权力;专业话语权;学校管理变革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20)09-0005-04
“让教师成为专业领导者”是一种时代需要。在当今学校变革中,仅仅靠传统的权力型、资源型领导已经无法解决学校变革中的质量、公平和机会等目标实现问题,只有通过“软权力”的专业领导力的建构和运行,才能真正让学校在新的环境要求下继续前行。这就要求把具有行政逻辑的“硬权力”与具有学术逻辑和专业逻辑的“软权力”结合起来促进学校变革。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让教师成为专业领导者”成为一种时代需要,让学校教师在学校变革中拥有学术和专业的“软权力”,应是校长领导新的价值取向。
“让教师成为专业领导者”是一个时代命题,这个命题中有两个概念极具诱惑力,一个是“专业”,另一个是“领导”。
“专业”之所以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概念,是因为一个人一旦进入专业领域,就意味着这个人拥有权威、尊严以及较高的社会地位。人们到医院就诊之所以听从医生诊断,就是因为医生对于病理拥有权威的判断和解释,从而体现了社会赋予的尊严和地位。在极其复杂的教育環境中,教师必须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它是教师获得权威、尊严和较高社会地位的唯一路径。例如:人类脑科学研究提示教育要建立在神经科学基础之上,教师急需通过脑科学依据为教育教学专业工作提供儿童学习和发展的专业判断和权威解释,从而超越人们仅凭个体的教育经验表达意见的局限。
同样,“领导”更是一个让人趋之若鹜的价值追求的概念。一个人一旦成为领导就意味着他拥有权力和权利,以及相应的资源及其支配权,从而获得相当高的政治和社会地位。传统上,教师在社会角色中更多的是一个“老师”,“领导”角色与其相距甚远。但今天,我们为什么会来讨论教师领导这样一个议题呢?这是因为在一个专业化要求日益提高的学校环境中,教师急需拥有“领导”角色,它是教师实现专业社会化目标的一种途径。教师的专业社会化是指教师在专业领域里与他人建立的专业关系的成熟过程,我们可以称之为专业成熟过程,也是教师在专业领域的认知、情感和伦理等的发展成熟过程。在一个高度专业化的场景里,个人化、个体性的专业存在方式对于教师专业发展而言具有诸多局限性,如果教师缺失了专业社会化的过程,那么一定会影响其专业成熟,因为专业化过程涉及合作、领导等诸多价值理念。
把这两个概念连在一起,也就是专业领导,它既有权威和权力,又有尊严和权利,还有地位和资源。在这个时代,传统上教师先知先觉的知识拥有者的优势已经荡然无存,从纸质大百科全书到网络数据库,教师在学生面前的知识权威已经坍塌,所以教师迫切需要权威重塑。实践需要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权威存在,但问题是教师该如何树立权威?显然教师需要进一步的专业化。同时教师需要权力,这种权力是一种“软权力”,它通过专业话语权的确立来体现其权威,因为在专业化的学校组织中,教师如果没有专业话语权,那么学校组织就失去了一个基本的存在理由,或者说这个组织本身就不是一个成熟的专业组织。校长作为“硬权力”的拥有者,如果不发挥教师的“软权力”的作用,不能够创造教师可以行使专业话语权的氛围,那么学校的组织文化就不利于学校发展。专业话语权是专业地位得到体现和保障的基本前提,而专业话语权起到一个专业引领作用,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教师的“软权力”就是通过这种影响力来体现的。在学校组织中教师需要具有“软权力”性质的领导力,它是一种专业领导力,这是一种教师之间相互平等的专业影响力。
教师领导是由英语“teacher leadership”翻译而来,为此我们需要讨论的是,如何让一个外来概念适用于中国语境并能够在中国学校实践中特色化地应用。
首先,我们在引进英语概念的时候,需要明确这个概念产生和使用的实际教育场景。从英文文献和实地考察来看,[1]教师领导的含义主要是指教师发展自身能力和学生能力的课堂内领导,也指发展同伴能力的示范和指导,还指促进积极的学校变革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小组和团队的领导,以及扩大教师在课堂外参与决策的角色地位并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合作的教师自主权和影响力,甚至是创造更多超出学校范围的学习和领导机会的专业化教学领导。教师领导最重要的角色是教室内的领导者,即教师在教室内进行教学和课堂管理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并与其他教师分享。教师领导者的领导影响并非依靠职位,而是依赖其广博的知识、成熟的经验以及个人能力和魅力。学校领导权力不是一个人独有的,而是可以分散并与学校中的所有成员分享。领导力并非一定以校长开始和结束,学校要想改进,教学领导必须来自教师。教师领导是教师自愿的行为,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改善教师的实践,分担校长的领导责任,并在学校内创造更加丰富的教育环境。[2-4]
其次,我们需要回到中国学校语境来理解教师专业领导。中国学校语境里,教师是以群体性形式存在的,群体形式包括传统的年级组、学科组、教研组、科研组等,这些组织形式可以用专业共同体来建构;也包括非传统的群体性存在,如青年教师学术委员会、特级教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骨干教师工作室等。所有这些组织都需要专业领导,年级组长、学科组长、教研组长、科研室主任以及工作室的主持人,这些专业领导者虽然会拥有一定的资源性配置,其实实际拥有的权力大都是“软权力”。最值得讨论的是,在我们的学校里,教师会通过“五课”促进专业发展。备课、说课、上课(这里主要指教师集体性参与的“观摩课”“示范课”“研讨课”“推门课”“比赛课”)、议课、评课等“五课”不是个人主义式的,而是集体主义式的,集体主义式存在的“五课”活动是教师领导的舞台,专业性和领导性的意蕴非常深刻。在“五课”的舞台上,教师是最能够发挥“软权力”的,也就是教学行为影响力、榜样影响力、价值观影响力、思想影响力等。在我们的学校里,教师的岗位角色是多样性存在,一个教师要承担的岗位角色可能会有学科教师、班主任、德育干部或干事、团组织少先队辅导员、学生发展指导教师,甚至学科竞赛指导教师等。这些岗位角色的承担涉及家长、同伴、社会管理工作者、校领导等之间的专业关系,会与不同群体和利益相关者紧密联系,教师可发挥的领导力空间大、机会多。
从理论上说,“让教师成为专业领导者”是对教师领导的深化认识。教师领导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建构,一是个体维度,如教师道德领导、价值领导、课程领导、教学领导、文化领导等;二是共同体维度,如教师共同体的信念与价值观领导,教师共同体的愿景和领导意愿,教师共同体和合作伙伴的关系领导等。这里要讨论的是教师专业领导。根据笔者提出来的教师的全专业属性的概念,[5]教师专业领导可以分为教师伦理专业领导、教师学习专业领导、教师学科专业领导和教师教导专业领导。
1. 让教师成为伦理专业的领导者
今天的教师应该走进伦理专业,它是由学生发展的道德维度和良心、名誉以及品德等核心伦理素养决定的。教师要懂得伦理学,要读懂元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和美德伦理学,它们是理解学生道德发展的前提,也是构建课堂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教学专业的基础。伦理是一种专业,是一种可以影响学生道德发展和教师伦理专业发展的力量。
2. 让教师成为学习专业的领导者
学习专业的领导者意味着教师要与同伴分享学习专业的愿景和知识,要享有共同的学习专业的价值观和信念。学习应该成为教师的一种专业,它要求教师懂得学生在不同环境中的学习发生规律,要具备学习科学的知识和运用学习科学的能力,了解和应用学习理论,学会学习设计、实施和评价。今天的学校教育太需要学习专业的教师领导了,只有当备课是基于学习规律的,上课体现了学习规律,说课反映了学习逻辑,评课以学习为依据,研课以学习为根据,处处都散发着学习的气息,教师的专业领导力才能真正发挥到实处。
3. 让教师成为学科专业的领导者
学科专业的领导者意味着教师要担负起所授学科和教学学科的双重学科专业领导角色。教师所授学科或是人文学科,或是自然学科,或是社会学科,但与教学学科(如教学论或课程论等)密切相关。对于所授学科,教师要在学科的概念和范畴、能力和方法、本质和思想方面具备专业影响力,教师是通过促进学生学科学习来发展学生的认知以及问题解决、专长形成和创造力等核心素养的。从现实来看,促进学生认知发展中的这些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学科专业的领导力,需要在这些核心素养培养上的领导力,要有“权威”和有影响力的教师领导。
4. 让教师成为教导专业的领导者
教导专业的领导者意味着教师无论在身体之“教”还是在语言之“教”,抑或在心灵之“教”,都应该是引领者、示范者和交互者。教师如果想要在汹涌而至的信息、知识、话语、概念等“轰炸”面前不至于败下阵来,唯有以身体(身体哲学和认知心理学等对身体在认识形成、认知建构中的作用进行研究,认为教师身体不仅对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形成具有积极作用,而且在促进学生学习中也具有独特的作用)、语言和心灵来征服复杂的教育环境。它们是学生依赖教师、信服教师、信任教师的“救命稻草”,是教师在“互联网 ”环境下突围和树立新型权威的来源,是行走于家长、社会和管理者之间行使“软权力”的利器。因此,教师必须在如何运用身体、语言和心灵促进学生学习作用上发挥教导专业的领导者角色,要探索它们在与学生交往中的专业价值。
教师的全专业领导也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教师的伦理专业领导贯穿于学习、学科和教导专业领导当中,它们是浑然一体的,同时也是缺一不可的。它们消解了学科学习与育人之间的矛盾。当然,教师的全专业领导也具有学段性特征,在不同学段,教师全专业领导的侧重点不同,幼儿园侧重于伦理专业和教导专业;小学侧重于伦理专业、学习专业和教导专业;而中学侧重于学科专业,尽管伦理专业也很重要。
“让教师成为专业领导者”是学校治理体系变革的一种需要。治理体系追求的是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科学化和人文化的体系建构,而专业化是规范化质量的保障,是制度化内涵的规定,是科学化判定的依据,也是人文化对待的前提。
作为学校“硬权力”的拥有者,校长需要对学校治理体系进行建构,使教师领导的“软权力”得以有效运用。例如:北京史家胡同小学(教育集团)进行教师领导型治理变革、北京市西城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教育集团)成立青年教师学术委员会。它们实质上是一种教师领导组织,由学校青年教师组成,不让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参与。校长试图通过这个委员会来实现青年教师的学术能力形成从而发挥影响力。在学校管理中类似这样的学校治理经验有很多。如还有的学校成立教师阅读沙龙,它是学校日常管理的一项常规工作,但它必须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同时要基于阅读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内容,这是教师领导“软权力”的核心,是教师学术话语权的体现,是教师通过阅读结合实践形成学术思想进而发挥影响力的体现。
如何判断青年教师学术委员会、教师阅读沙龙等教师领导组织是否有效?从治理角度来说,还需要科学化作为依据,如要长期收集阅读促进教师发展的数据和证据,来表明教师通过阅读沙龙在教师领导力水平上得到了提升。数据和证据的运用是学校現代治理体系的关键,它们也是倡导学校循证教育决策和实践的基础。[6]校长是“让教师成为专业领导者”的领导者,其通过创建平台,进行理念和价值引领,提供平台运转的制度和资源保障,为教师赋能,让教师形成学术和专业话语权,发挥学校内外的影响力,塑造教师专业领导者的身份。
总之,“让教师成为专业领导者”可以满足学校管理变革中“硬权力”和“软权力”融合的时代要求。
参考文献:
[1] York-Barr A,Duke K.What do we know about teacher leadership?Findings from two decades of scholarship[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04,(74):255–316.
[2] Dehart C A.Comparison of Four Frameworks of Teacher Leadership for Model Fit[D].Knoxville: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2011.
[3] Kentucky Teacher Leadership Work Team.Kentucky Teacher Leadership framework.[R/OL].(2015-10)[2020-08-21].http:// ctlonline.org/kentucky-teacher-leadership-framework/.
[4] WestEd,Center for the Future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Forging partnerships: A model for teacher leadership development[EB/OL].(2017-05)[2020-08-21].https://thecenter.wested.org/wp-content/ uploads/2017/05/resource-cftl-forging-partnerships-a-model-for-teacherleadership-development.pdf.
[5] 朱旭东.论教师的全专业属性[J].教育发展研究,2017,(10):1-7.[6] 周加仙.走向循证教育决策与实践[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7,(6):9-16.
注释:
①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课题“中国教师教育质量的基本理论研究”(课题编号:19JJD88002)的阶段性研究 成果。
关键词 教师专业领导;教师领导力;教师领导;硬权力;软权力;专业话语权;学校管理变革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20)09-0005-04
“让教师成为专业领导者”是一种时代需要。在当今学校变革中,仅仅靠传统的权力型、资源型领导已经无法解决学校变革中的质量、公平和机会等目标实现问题,只有通过“软权力”的专业领导力的建构和运行,才能真正让学校在新的环境要求下继续前行。这就要求把具有行政逻辑的“硬权力”与具有学术逻辑和专业逻辑的“软权力”结合起来促进学校变革。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让教师成为专业领导者”成为一种时代需要,让学校教师在学校变革中拥有学术和专业的“软权力”,应是校长领导新的价值取向。
一、“让教师成为专业领导者”是一个时代命题
“让教师成为专业领导者”是一个时代命题,这个命题中有两个概念极具诱惑力,一个是“专业”,另一个是“领导”。
“专业”之所以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概念,是因为一个人一旦进入专业领域,就意味着这个人拥有权威、尊严以及较高的社会地位。人们到医院就诊之所以听从医生诊断,就是因为医生对于病理拥有权威的判断和解释,从而体现了社会赋予的尊严和地位。在极其复杂的教育環境中,教师必须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它是教师获得权威、尊严和较高社会地位的唯一路径。例如:人类脑科学研究提示教育要建立在神经科学基础之上,教师急需通过脑科学依据为教育教学专业工作提供儿童学习和发展的专业判断和权威解释,从而超越人们仅凭个体的教育经验表达意见的局限。
同样,“领导”更是一个让人趋之若鹜的价值追求的概念。一个人一旦成为领导就意味着他拥有权力和权利,以及相应的资源及其支配权,从而获得相当高的政治和社会地位。传统上,教师在社会角色中更多的是一个“老师”,“领导”角色与其相距甚远。但今天,我们为什么会来讨论教师领导这样一个议题呢?这是因为在一个专业化要求日益提高的学校环境中,教师急需拥有“领导”角色,它是教师实现专业社会化目标的一种途径。教师的专业社会化是指教师在专业领域里与他人建立的专业关系的成熟过程,我们可以称之为专业成熟过程,也是教师在专业领域的认知、情感和伦理等的发展成熟过程。在一个高度专业化的场景里,个人化、个体性的专业存在方式对于教师专业发展而言具有诸多局限性,如果教师缺失了专业社会化的过程,那么一定会影响其专业成熟,因为专业化过程涉及合作、领导等诸多价值理念。
把这两个概念连在一起,也就是专业领导,它既有权威和权力,又有尊严和权利,还有地位和资源。在这个时代,传统上教师先知先觉的知识拥有者的优势已经荡然无存,从纸质大百科全书到网络数据库,教师在学生面前的知识权威已经坍塌,所以教师迫切需要权威重塑。实践需要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权威存在,但问题是教师该如何树立权威?显然教师需要进一步的专业化。同时教师需要权力,这种权力是一种“软权力”,它通过专业话语权的确立来体现其权威,因为在专业化的学校组织中,教师如果没有专业话语权,那么学校组织就失去了一个基本的存在理由,或者说这个组织本身就不是一个成熟的专业组织。校长作为“硬权力”的拥有者,如果不发挥教师的“软权力”的作用,不能够创造教师可以行使专业话语权的氛围,那么学校的组织文化就不利于学校发展。专业话语权是专业地位得到体现和保障的基本前提,而专业话语权起到一个专业引领作用,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教师的“软权力”就是通过这种影响力来体现的。在学校组织中教师需要具有“软权力”性质的领导力,它是一种专业领导力,这是一种教师之间相互平等的专业影响力。
二、在中国学校语境中理解教师专业领导
教师领导是由英语“teacher leadership”翻译而来,为此我们需要讨论的是,如何让一个外来概念适用于中国语境并能够在中国学校实践中特色化地应用。
首先,我们在引进英语概念的时候,需要明确这个概念产生和使用的实际教育场景。从英文文献和实地考察来看,[1]教师领导的含义主要是指教师发展自身能力和学生能力的课堂内领导,也指发展同伴能力的示范和指导,还指促进积极的学校变革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小组和团队的领导,以及扩大教师在课堂外参与决策的角色地位并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合作的教师自主权和影响力,甚至是创造更多超出学校范围的学习和领导机会的专业化教学领导。教师领导最重要的角色是教室内的领导者,即教师在教室内进行教学和课堂管理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并与其他教师分享。教师领导者的领导影响并非依靠职位,而是依赖其广博的知识、成熟的经验以及个人能力和魅力。学校领导权力不是一个人独有的,而是可以分散并与学校中的所有成员分享。领导力并非一定以校长开始和结束,学校要想改进,教学领导必须来自教师。教师领导是教师自愿的行为,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改善教师的实践,分担校长的领导责任,并在学校内创造更加丰富的教育环境。[2-4]
其次,我们需要回到中国学校语境来理解教师专业领导。中国学校语境里,教师是以群体性形式存在的,群体形式包括传统的年级组、学科组、教研组、科研组等,这些组织形式可以用专业共同体来建构;也包括非传统的群体性存在,如青年教师学术委员会、特级教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骨干教师工作室等。所有这些组织都需要专业领导,年级组长、学科组长、教研组长、科研室主任以及工作室的主持人,这些专业领导者虽然会拥有一定的资源性配置,其实实际拥有的权力大都是“软权力”。最值得讨论的是,在我们的学校里,教师会通过“五课”促进专业发展。备课、说课、上课(这里主要指教师集体性参与的“观摩课”“示范课”“研讨课”“推门课”“比赛课”)、议课、评课等“五课”不是个人主义式的,而是集体主义式的,集体主义式存在的“五课”活动是教师领导的舞台,专业性和领导性的意蕴非常深刻。在“五课”的舞台上,教师是最能够发挥“软权力”的,也就是教学行为影响力、榜样影响力、价值观影响力、思想影响力等。在我们的学校里,教师的岗位角色是多样性存在,一个教师要承担的岗位角色可能会有学科教师、班主任、德育干部或干事、团组织少先队辅导员、学生发展指导教师,甚至学科竞赛指导教师等。这些岗位角色的承担涉及家长、同伴、社会管理工作者、校领导等之间的专业关系,会与不同群体和利益相关者紧密联系,教师可发挥的领导力空间大、机会多。
三、理解教师专业领导的四个维度
从理论上说,“让教师成为专业领导者”是对教师领导的深化认识。教师领导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建构,一是个体维度,如教师道德领导、价值领导、课程领导、教学领导、文化领导等;二是共同体维度,如教师共同体的信念与价值观领导,教师共同体的愿景和领导意愿,教师共同体和合作伙伴的关系领导等。这里要讨论的是教师专业领导。根据笔者提出来的教师的全专业属性的概念,[5]教师专业领导可以分为教师伦理专业领导、教师学习专业领导、教师学科专业领导和教师教导专业领导。
1. 让教师成为伦理专业的领导者
今天的教师应该走进伦理专业,它是由学生发展的道德维度和良心、名誉以及品德等核心伦理素养决定的。教师要懂得伦理学,要读懂元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和美德伦理学,它们是理解学生道德发展的前提,也是构建课堂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教学专业的基础。伦理是一种专业,是一种可以影响学生道德发展和教师伦理专业发展的力量。
2. 让教师成为学习专业的领导者
学习专业的领导者意味着教师要与同伴分享学习专业的愿景和知识,要享有共同的学习专业的价值观和信念。学习应该成为教师的一种专业,它要求教师懂得学生在不同环境中的学习发生规律,要具备学习科学的知识和运用学习科学的能力,了解和应用学习理论,学会学习设计、实施和评价。今天的学校教育太需要学习专业的教师领导了,只有当备课是基于学习规律的,上课体现了学习规律,说课反映了学习逻辑,评课以学习为依据,研课以学习为根据,处处都散发着学习的气息,教师的专业领导力才能真正发挥到实处。
3. 让教师成为学科专业的领导者
学科专业的领导者意味着教师要担负起所授学科和教学学科的双重学科专业领导角色。教师所授学科或是人文学科,或是自然学科,或是社会学科,但与教学学科(如教学论或课程论等)密切相关。对于所授学科,教师要在学科的概念和范畴、能力和方法、本质和思想方面具备专业影响力,教师是通过促进学生学科学习来发展学生的认知以及问题解决、专长形成和创造力等核心素养的。从现实来看,促进学生认知发展中的这些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学科专业的领导力,需要在这些核心素养培养上的领导力,要有“权威”和有影响力的教师领导。
4. 让教师成为教导专业的领导者
教导专业的领导者意味着教师无论在身体之“教”还是在语言之“教”,抑或在心灵之“教”,都应该是引领者、示范者和交互者。教师如果想要在汹涌而至的信息、知识、话语、概念等“轰炸”面前不至于败下阵来,唯有以身体(身体哲学和认知心理学等对身体在认识形成、认知建构中的作用进行研究,认为教师身体不仅对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形成具有积极作用,而且在促进学生学习中也具有独特的作用)、语言和心灵来征服复杂的教育环境。它们是学生依赖教师、信服教师、信任教师的“救命稻草”,是教师在“互联网 ”环境下突围和树立新型权威的来源,是行走于家长、社会和管理者之间行使“软权力”的利器。因此,教师必须在如何运用身体、语言和心灵促进学生学习作用上发挥教导专业的领导者角色,要探索它们在与学生交往中的专业价值。
教师的全专业领导也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教师的伦理专业领导贯穿于学习、学科和教导专业领导当中,它们是浑然一体的,同时也是缺一不可的。它们消解了学科学习与育人之间的矛盾。当然,教师的全专业领导也具有学段性特征,在不同学段,教师全专业领导的侧重点不同,幼儿园侧重于伦理专业和教导专业;小学侧重于伦理专业、学习专业和教导专业;而中学侧重于学科专业,尽管伦理专业也很重要。
四、变革学校治理体系,塑造“教师专业领导者”
“让教师成为专业领导者”是学校治理体系变革的一种需要。治理体系追求的是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科学化和人文化的体系建构,而专业化是规范化质量的保障,是制度化内涵的规定,是科学化判定的依据,也是人文化对待的前提。
作为学校“硬权力”的拥有者,校长需要对学校治理体系进行建构,使教师领导的“软权力”得以有效运用。例如:北京史家胡同小学(教育集团)进行教师领导型治理变革、北京市西城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教育集团)成立青年教师学术委员会。它们实质上是一种教师领导组织,由学校青年教师组成,不让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参与。校长试图通过这个委员会来实现青年教师的学术能力形成从而发挥影响力。在学校管理中类似这样的学校治理经验有很多。如还有的学校成立教师阅读沙龙,它是学校日常管理的一项常规工作,但它必须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同时要基于阅读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内容,这是教师领导“软权力”的核心,是教师学术话语权的体现,是教师通过阅读结合实践形成学术思想进而发挥影响力的体现。
如何判断青年教师学术委员会、教师阅读沙龙等教师领导组织是否有效?从治理角度来说,还需要科学化作为依据,如要长期收集阅读促进教师发展的数据和证据,来表明教师通过阅读沙龙在教师领导力水平上得到了提升。数据和证据的运用是学校現代治理体系的关键,它们也是倡导学校循证教育决策和实践的基础。[6]校长是“让教师成为专业领导者”的领导者,其通过创建平台,进行理念和价值引领,提供平台运转的制度和资源保障,为教师赋能,让教师形成学术和专业话语权,发挥学校内外的影响力,塑造教师专业领导者的身份。
总之,“让教师成为专业领导者”可以满足学校管理变革中“硬权力”和“软权力”融合的时代要求。
参考文献:
[1] York-Barr A,Duke K.What do we know about teacher leadership?Findings from two decades of scholarship[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04,(74):255–316.
[2] Dehart C A.Comparison of Four Frameworks of Teacher Leadership for Model Fit[D].Knoxville: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2011.
[3] Kentucky Teacher Leadership Work Team.Kentucky Teacher Leadership framework.[R/OL].(2015-10)[2020-08-21].http:// ctlonline.org/kentucky-teacher-leadership-framework/.
[4] WestEd,Center for the Future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Forging partnerships: A model for teacher leadership development[EB/OL].(2017-05)[2020-08-21].https://thecenter.wested.org/wp-content/ uploads/2017/05/resource-cftl-forging-partnerships-a-model-for-teacherleadership-development.pdf.
[5] 朱旭东.论教师的全专业属性[J].教育发展研究,2017,(10):1-7.[6] 周加仙.走向循证教育决策与实践[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7,(6):9-16.
注释:
①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课题“中国教师教育质量的基本理论研究”(课题编号:19JJD88002)的阶段性研究 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