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山的茶叶出名,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名扬四海。而让太平猴魁走出国门的是一位名叫刘敬之的乡绅。
黄山区境内茶历史悠久。早在唐天宝年间(742~755年),人们就把建茶亭、利行人作为积德行善之举。刘敬之,出生于1880年,黄山区新明乡三门村人(今天的猴坑村),著名抗日民主人士。刘敬之靠经营茶叶发家致富,不到十年的光景,他便成为太平县第一茶商。家境富裕了之后,刘敬之并没有选择奢侈享受的生活,而是想着如何造福当地百姓。他倡导并出资创办了三门小学,目的在于培育地方人才,传播文化知识。他还热心为老百姓服务,先后任职了太平县三龙区区长、北乡联保主任、泾旌太石四县茶叶出口联合会主任、太平县商会会长。1915年太平猴魁就是由他举荐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一等金质奖章。
不仅如此,刘敬之还积极支持革命,鼓励其长子刘寅参加新四军,组建竹筏队,为新四军运送物资。他家当时相当的富有,相传有99间房,在抗战期间接待过很多的爱国人士和外国友人,被誉为“新四军义务兵站”。周恩来曾亲笔为刘敬之题词:绥靖地方,保卫皖南,为全联导,为群众倡。并且在民国35年4月28日,从重庆给刘敬之寄来亲笔书信。如今,这封信也珍藏在黄山区的档案馆内。
据档案馆负责人介绍,在革命战争时期,黄山区曾发生过很多重要的战争,这些战争规模大小不一,充分展现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当地人民不畏强权,誓与黑恶势力斗争到底的英雄气概。其中比较出名的就有“激战谭家桥”和“围剿大刀会”等。
激战谭家桥
1934年,为了挽救中国危亡,中国共产党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抵抗日本侵略者。但是在12月10日,由方志敏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团20师、21师和寻淮洲率领的19师分别由休宁、旌德进入太平(黄山区)境内,会师于汤口,准备休整3天后继续北上。12月13日,部队从汤口沿大(渡口)、岩(寺)公路向谭家桥行进,至苦竹溪时,得悉浙江保安处长兼“剿匪”指挥官俞济时所指挥的陆军补充第一旅王耀武部等5个正规师、2个独立旅、4个保安团数万兵力分三路追击红军,其中一支跟踪追剿部队已至汤口,情况十分危急。红军决定利用乌泥关至谭家桥之间的有利地形,伏击国民党军。
谭家桥位于黄山东麓,为旌、太、歙县交界处;南有乌泥关山隘口,东侧有石门岗制高点,北面有一路小山坡,地势险要。红军利用地形优势,沿乌泥关至谭家桥公路两侧自南而北设伏,并在石壁坞、前干、钟山、鼓山等山坡设置机枪火力点。14日凌晨6时,国民党军王耀武部从汤口出發,向谭家桥方向行进。9时,当前卫1个营通过乌泥关,其余前卫部队和旅直属部队进入红军伏击圈后,红军发起猛烈攻击,一举击伤国民党军前卫二团团长周志道,王部顿时慌作一团。国民党军在混乱中紧急调整部署,以保安加强营和第三团第三营增援第二团与红军正面作战。其中第一团团长率部占领乌泥关;第三团团长率主力向红军左侧背猛烈反击;集中迫击炮、机关枪向红十军团20师、21师密集射击,掩护步兵强占红军制高点。顿时硝烟弥漫,炮火连天,山头树枝、碎石被炸得横飞乱舞。红十军团虽处境险恶,但全军将士仍斗志旺盛,前赴后继,不怕牺牲;为夺回阵地,连续向国民党军发起4次冲锋,调集兵力直扑王旅部所在的谭家桥东端山地。在第4次冲锋中,红军出动七八百人,以长枪、刺刀与王部短兵相接,展开激烈肉搏战。红军缴获枪支40余支,王部死伤100余人。但终因寡不敌众,红军阵地得而复失。战斗持续到下午5时,红军伤亡300余人。军政委员会主席方志敏鉴于国民党军后续部队继续向谭家桥集结,为保存实力,决定撤出战斗。黄昏,红军以稀疏火力牵制国民党军,开始向文雅街、留杯荡东北方向转移。至15日拂晓,全部撤出谭家桥地区……
围剿大刀会
1952年春,章村地区反革命武装组织“大刀会”阴谋暴乱。是年3月16日,在中共太平县委统一指挥下,组织皖南军区独立营、县人民武装部、县公安局等武装军警600人,同时调动民兵2000人,由白沙岭、秧溪、辅村、焦村四面向章村包抄。经过一昼夜围剿,战斗结束。共击毙匪首3人,生俘匪首、从犯130余人,并缴获步枪2支以及一批土枪、大刀等武器。
黄山区档案馆于2012年建成使用,分10个展区,档案馆详细记载了黄山区的前世今生,包括当地地理、人文、资源环境、革命斗争历史,英雄人物等等,该馆坐落在黄山区中心城区,常年举办各种展览活动,免费对外开放。自从2012年建成以来每年接待社会各界人士近千人。该档案馆作为国家二级综合档案馆,相继被推选为黄山市第四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区级文明单位等。目前,已经申报第五届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建设档案馆,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铭记历史,将中华民族的爱国爱家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档案馆管理人员说,在革命战争年代,黄山区发生的重要红色战争就有近十个,其中还有著名的樵山保卫战、红庙战斗、蒋家坑伏击战、龙门攻坚战等,如果想了解这些血雨腥风的战斗历史,不妨走进黄山区档案馆去看一看。
黄山区境内茶历史悠久。早在唐天宝年间(742~755年),人们就把建茶亭、利行人作为积德行善之举。刘敬之,出生于1880年,黄山区新明乡三门村人(今天的猴坑村),著名抗日民主人士。刘敬之靠经营茶叶发家致富,不到十年的光景,他便成为太平县第一茶商。家境富裕了之后,刘敬之并没有选择奢侈享受的生活,而是想着如何造福当地百姓。他倡导并出资创办了三门小学,目的在于培育地方人才,传播文化知识。他还热心为老百姓服务,先后任职了太平县三龙区区长、北乡联保主任、泾旌太石四县茶叶出口联合会主任、太平县商会会长。1915年太平猴魁就是由他举荐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一等金质奖章。
不仅如此,刘敬之还积极支持革命,鼓励其长子刘寅参加新四军,组建竹筏队,为新四军运送物资。他家当时相当的富有,相传有99间房,在抗战期间接待过很多的爱国人士和外国友人,被誉为“新四军义务兵站”。周恩来曾亲笔为刘敬之题词:绥靖地方,保卫皖南,为全联导,为群众倡。并且在民国35年4月28日,从重庆给刘敬之寄来亲笔书信。如今,这封信也珍藏在黄山区的档案馆内。
据档案馆负责人介绍,在革命战争时期,黄山区曾发生过很多重要的战争,这些战争规模大小不一,充分展现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当地人民不畏强权,誓与黑恶势力斗争到底的英雄气概。其中比较出名的就有“激战谭家桥”和“围剿大刀会”等。
激战谭家桥
1934年,为了挽救中国危亡,中国共产党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抵抗日本侵略者。但是在12月10日,由方志敏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团20师、21师和寻淮洲率领的19师分别由休宁、旌德进入太平(黄山区)境内,会师于汤口,准备休整3天后继续北上。12月13日,部队从汤口沿大(渡口)、岩(寺)公路向谭家桥行进,至苦竹溪时,得悉浙江保安处长兼“剿匪”指挥官俞济时所指挥的陆军补充第一旅王耀武部等5个正规师、2个独立旅、4个保安团数万兵力分三路追击红军,其中一支跟踪追剿部队已至汤口,情况十分危急。红军决定利用乌泥关至谭家桥之间的有利地形,伏击国民党军。
谭家桥位于黄山东麓,为旌、太、歙县交界处;南有乌泥关山隘口,东侧有石门岗制高点,北面有一路小山坡,地势险要。红军利用地形优势,沿乌泥关至谭家桥公路两侧自南而北设伏,并在石壁坞、前干、钟山、鼓山等山坡设置机枪火力点。14日凌晨6时,国民党军王耀武部从汤口出發,向谭家桥方向行进。9时,当前卫1个营通过乌泥关,其余前卫部队和旅直属部队进入红军伏击圈后,红军发起猛烈攻击,一举击伤国民党军前卫二团团长周志道,王部顿时慌作一团。国民党军在混乱中紧急调整部署,以保安加强营和第三团第三营增援第二团与红军正面作战。其中第一团团长率部占领乌泥关;第三团团长率主力向红军左侧背猛烈反击;集中迫击炮、机关枪向红十军团20师、21师密集射击,掩护步兵强占红军制高点。顿时硝烟弥漫,炮火连天,山头树枝、碎石被炸得横飞乱舞。红十军团虽处境险恶,但全军将士仍斗志旺盛,前赴后继,不怕牺牲;为夺回阵地,连续向国民党军发起4次冲锋,调集兵力直扑王旅部所在的谭家桥东端山地。在第4次冲锋中,红军出动七八百人,以长枪、刺刀与王部短兵相接,展开激烈肉搏战。红军缴获枪支40余支,王部死伤100余人。但终因寡不敌众,红军阵地得而复失。战斗持续到下午5时,红军伤亡300余人。军政委员会主席方志敏鉴于国民党军后续部队继续向谭家桥集结,为保存实力,决定撤出战斗。黄昏,红军以稀疏火力牵制国民党军,开始向文雅街、留杯荡东北方向转移。至15日拂晓,全部撤出谭家桥地区……
围剿大刀会
1952年春,章村地区反革命武装组织“大刀会”阴谋暴乱。是年3月16日,在中共太平县委统一指挥下,组织皖南军区独立营、县人民武装部、县公安局等武装军警600人,同时调动民兵2000人,由白沙岭、秧溪、辅村、焦村四面向章村包抄。经过一昼夜围剿,战斗结束。共击毙匪首3人,生俘匪首、从犯130余人,并缴获步枪2支以及一批土枪、大刀等武器。
黄山区档案馆于2012年建成使用,分10个展区,档案馆详细记载了黄山区的前世今生,包括当地地理、人文、资源环境、革命斗争历史,英雄人物等等,该馆坐落在黄山区中心城区,常年举办各种展览活动,免费对外开放。自从2012年建成以来每年接待社会各界人士近千人。该档案馆作为国家二级综合档案馆,相继被推选为黄山市第四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区级文明单位等。目前,已经申报第五届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建设档案馆,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铭记历史,将中华民族的爱国爱家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档案馆管理人员说,在革命战争年代,黄山区发生的重要红色战争就有近十个,其中还有著名的樵山保卫战、红庙战斗、蒋家坑伏击战、龙门攻坚战等,如果想了解这些血雨腥风的战斗历史,不妨走进黄山区档案馆去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