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展了蟠桃育种计划.其中育成的早熟品种早露蟠桃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90年代育成的瑞蟠2、3、4号等几个蟠桃品种也已在生产中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然而目前我国蟠桃品种熟期还很不配套,果实的外观颜色以及果实裂顶和裂核等问题都亟待解决,选育不同成熟期配套、外观和风味品质均优良的蟠桃品种成为近年来我国蟠桃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
1 选育过程
1996年4月上旬以幻想为母本,瑞蟠2号(晚熟大蟠桃×扬州124)为父本进行杂交;11月对杂交种子进行沙藏处理,翌年2月砸核催芽,温室育苗。1997年5月下旬进行实生苗定植,定植株行距为2米×4米;1999年实生苗开始结果,通过对杂种实生树的果实性状进行鉴定比较,发现一单株的果实性状表现优良,遂初选其为优良单株,初选号为96-8-11。经过连续4年的鉴定,表现果形整齐、近全红、不裂顶、风味甜、黏核、极丰产。于2002年复选,复选号为瑞蟠17号。为加快育种进程,2001年便开始在北京等地区试,区试结果表明其优良性状稳定,经济价值高,受到栽培者和消费者欢迎,2004年命名为瑞蟠17号。2005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
2 主要性状
2.1果实主要经济性状
果实扁平形,果实中大,平均单果质量127克,最大果质量145克。果实纵径4.21厘米,横径7.38厘米,侧径7.16厘米;果形园整,果个均匀;果顶凹入。不裂顶;缝合线浅,梗洼浅而广,果皮底色为黄白色,果面全面着玫瑰红一紫红色晕,茸毛中等。果皮中等厚,易剥离。果肉黄白色,皮下少红丝,近核处无红色。肉质为硬溶质,多汁,纤维少,风味甜。核较小。果核浅褐色,扁平形,半离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3%。
2.2生长结果习性
树势中庸,花芽形成好,复花芽多,花芽起始节位低,为1-2节,各类果枝均能结果。以长、中果枝结果为主。自然坐果率高,丰产性强。不需要配置授粉树,4年生树产量可达1500千克/667平方米,盛果期树产量2000千克/667平方米以上。
2.3 植物学性状
树势中庸,树姿半开张;1年生枝阳面红褐色,背面绿色。叶片长16.4厘米,宽4.6厘米,叶柄长1.0厘米。叶长椭圆披针形,叶面微向内凹,叶尖微向外卷。叶基楔形近直角;绿色;叶缘为钝锯齿;蜜腺肾形,2-3个。花蔷薇形,粉红色;花药橙红色,花粉多;萼筒内壁绿黄色;雌蕊与雄蕊等高或略低。
2.4生物学性状
不同年份物候期略有差异。在北京地区一般3月下旬萌芽,4月中旬盛花。花期1周左右。4月下旬展叶,5月上旬抽梢,7月底果实成熟。果实发育期107天左右。10月中下旬落叶,生育期209天左右。
2.5抗逆性
在北京地区,该品系实生原株树、高接树和幼树,6年内未见严重冻花芽和抽条现象,树体和花芽抗寒力均较强。2002-2003年度冬季低温,北京及周边地区一些品种严重受冻甚至死亡,而该品系表现正常。
多年来无特殊的敏感性病虫害和逆境伤害。
2.6主要特性与亲本材料的比较
瑞蟠17号的亲本为幻想和瑞蟠2号,幻想为美国晚熟油桃品种,果面着玫瑰红色80%,风味酸,在我国少有栽培。瑞蟠2号为北京市林业果树研究所1999年审定的优良早中熟蟠桃品种,风味甜,着色面积在30%-50%,果顶不易裂。由于母本的晚熟特性,瑞蟠17号比瑞蟠2号成熟期推迟了约半个月:同时瑞蟠17号继承了其母本外观亮丽,父本风味甜、果顶不易裂的特点。
2.7主要特性与同期成熟蟠桃的比较
从外观品质看,该品种颜色鲜艳,着色面积大,可近全面着色,优于目前生产中的瑞蟠3号、瑞蟠5号等着色面积只有1/2的蟠桃品种。与现有同期成熟蟠桃品种比,其果顶不裂。丰产性上看,该品种成花容易,坐果率高,早果性强,丰产,近似于其它成熟期相近的蟠桃品种。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树形和栽植密度
三主枝自然开心形整枝可采用株行距3米×5米或4米x5米进行定植,“Y”型整枝株行距可选用2米×5米。
3.2加强肥水管理
1年中前期追肥以氮肥为主,磷、钾配合使用,促进枝叶生长,后期追肥以钾肥为主,配合磷肥,尤其在采收前20-30天(果实膨大期)可叶面喷0.3%的磷酸二氢钾,以增大果个,增加着色,增加含糖量,提高品质。特别是秋施基肥应适量加施氮、磷、钾化肥,可增加树体营养,提高翌年坐果率。
3.3合理修剪
应注意加强夏季修剪,及时控制背上直立旺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花芽分化和果实上色。
3.4加强花果管理
坐果率高,应及时疏果,合理留果,留果过多时,果个变小,树势易衰,会造成果实裂顶。疏果时尽量不留朝天果。徒长性结果枝坐果良好,幼树期可适当利用徒长性结果枝结果。产量控制在2000千克/667平方米左右为宜。
3.5重视病虫害防治
主要控制蚜虫、红蜘蛛、穿孔病等危害。
3.6适时采收
注意适时采收,当果皮底色已变白,果实表现出固有的风味即可采收。过熟时会出现落果现象,果肉变软,品质下降,不耐运输,影响商品价值。
1 选育过程
1996年4月上旬以幻想为母本,瑞蟠2号(晚熟大蟠桃×扬州124)为父本进行杂交;11月对杂交种子进行沙藏处理,翌年2月砸核催芽,温室育苗。1997年5月下旬进行实生苗定植,定植株行距为2米×4米;1999年实生苗开始结果,通过对杂种实生树的果实性状进行鉴定比较,发现一单株的果实性状表现优良,遂初选其为优良单株,初选号为96-8-11。经过连续4年的鉴定,表现果形整齐、近全红、不裂顶、风味甜、黏核、极丰产。于2002年复选,复选号为瑞蟠17号。为加快育种进程,2001年便开始在北京等地区试,区试结果表明其优良性状稳定,经济价值高,受到栽培者和消费者欢迎,2004年命名为瑞蟠17号。2005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
2 主要性状
2.1果实主要经济性状
果实扁平形,果实中大,平均单果质量127克,最大果质量145克。果实纵径4.21厘米,横径7.38厘米,侧径7.16厘米;果形园整,果个均匀;果顶凹入。不裂顶;缝合线浅,梗洼浅而广,果皮底色为黄白色,果面全面着玫瑰红一紫红色晕,茸毛中等。果皮中等厚,易剥离。果肉黄白色,皮下少红丝,近核处无红色。肉质为硬溶质,多汁,纤维少,风味甜。核较小。果核浅褐色,扁平形,半离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3%。
2.2生长结果习性
树势中庸,花芽形成好,复花芽多,花芽起始节位低,为1-2节,各类果枝均能结果。以长、中果枝结果为主。自然坐果率高,丰产性强。不需要配置授粉树,4年生树产量可达1500千克/667平方米,盛果期树产量2000千克/667平方米以上。
2.3 植物学性状
树势中庸,树姿半开张;1年生枝阳面红褐色,背面绿色。叶片长16.4厘米,宽4.6厘米,叶柄长1.0厘米。叶长椭圆披针形,叶面微向内凹,叶尖微向外卷。叶基楔形近直角;绿色;叶缘为钝锯齿;蜜腺肾形,2-3个。花蔷薇形,粉红色;花药橙红色,花粉多;萼筒内壁绿黄色;雌蕊与雄蕊等高或略低。
2.4生物学性状
不同年份物候期略有差异。在北京地区一般3月下旬萌芽,4月中旬盛花。花期1周左右。4月下旬展叶,5月上旬抽梢,7月底果实成熟。果实发育期107天左右。10月中下旬落叶,生育期209天左右。
2.5抗逆性
在北京地区,该品系实生原株树、高接树和幼树,6年内未见严重冻花芽和抽条现象,树体和花芽抗寒力均较强。2002-2003年度冬季低温,北京及周边地区一些品种严重受冻甚至死亡,而该品系表现正常。
多年来无特殊的敏感性病虫害和逆境伤害。
2.6主要特性与亲本材料的比较
瑞蟠17号的亲本为幻想和瑞蟠2号,幻想为美国晚熟油桃品种,果面着玫瑰红色80%,风味酸,在我国少有栽培。瑞蟠2号为北京市林业果树研究所1999年审定的优良早中熟蟠桃品种,风味甜,着色面积在30%-50%,果顶不易裂。由于母本的晚熟特性,瑞蟠17号比瑞蟠2号成熟期推迟了约半个月:同时瑞蟠17号继承了其母本外观亮丽,父本风味甜、果顶不易裂的特点。
2.7主要特性与同期成熟蟠桃的比较
从外观品质看,该品种颜色鲜艳,着色面积大,可近全面着色,优于目前生产中的瑞蟠3号、瑞蟠5号等着色面积只有1/2的蟠桃品种。与现有同期成熟蟠桃品种比,其果顶不裂。丰产性上看,该品种成花容易,坐果率高,早果性强,丰产,近似于其它成熟期相近的蟠桃品种。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树形和栽植密度
三主枝自然开心形整枝可采用株行距3米×5米或4米x5米进行定植,“Y”型整枝株行距可选用2米×5米。
3.2加强肥水管理
1年中前期追肥以氮肥为主,磷、钾配合使用,促进枝叶生长,后期追肥以钾肥为主,配合磷肥,尤其在采收前20-30天(果实膨大期)可叶面喷0.3%的磷酸二氢钾,以增大果个,增加着色,增加含糖量,提高品质。特别是秋施基肥应适量加施氮、磷、钾化肥,可增加树体营养,提高翌年坐果率。
3.3合理修剪
应注意加强夏季修剪,及时控制背上直立旺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花芽分化和果实上色。
3.4加强花果管理
坐果率高,应及时疏果,合理留果,留果过多时,果个变小,树势易衰,会造成果实裂顶。疏果时尽量不留朝天果。徒长性结果枝坐果良好,幼树期可适当利用徒长性结果枝结果。产量控制在2000千克/667平方米左右为宜。
3.5重视病虫害防治
主要控制蚜虫、红蜘蛛、穿孔病等危害。
3.6适时采收
注意适时采收,当果皮底色已变白,果实表现出固有的风味即可采收。过熟时会出现落果现象,果肉变软,品质下降,不耐运输,影响商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