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梁济运河是山东省管大型河道,担负着沿线流域的防洪除涝、农业灌溉任务,还是南水北调东线的重要输水线路和贯穿济宁至长江的黄金水道,并有着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
关键词:防洪除涝;农业灌溉;南水北调;经济和生态效益
一、梁济运河概况
梁济运河北起梁山县黄河附近的国那里村,南至南阳湖北端,由于此河段不能贯通南北京杭大运河,故取名为梁(梁山)济(济宁)运河。梁济运河1958年由交通部报请国务院批准开挖,历史上经过1966~1967年及1989~1991年两次治理,又通过几次疏浚治理和水系调整,逐步形成今天的梁济运河。梁济运河水系包括了梁济运河干流、龙公河部分河段、郓城新河下段、金堤西河、宋金河、琉璃河以及新开挖的赵王河、湖东排渗河等。梁济运河属于省管大型河道,沿途流经梁山、嘉祥、汶上和任城、中区、北湖新区6个县市区,全长88.7km。梁济运河流域面积3306km?,涉及泰安、菏泽、济宁三地市,是联通黄、淮流域的重要连接工程,也是沟通南四湖至东平湖京杭运河航运的重要航道。
多年来,梁济运河在济宁市梁济运河管理处的管理下,梁济运河管理处总支,与时俱进,坚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水利工程管理水平不断提高。2011年,管理处第一管理所被山东省水利厅批准为山东省第一批省一级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单位。
二、梁济运河功能
梁济运河是济宁市一条综合河道,不但担负着沿线流域的防洪除涝、农业灌溉基本任务,还担负着南水北调、引黄补湖、工业供水、航运、交通、城市生态建设等任务。而且,梁济运河与古京杭运河紧密相连,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是一条充满人文色彩的文化河道。
1、防洪除涝。梁济运河担负着流域内3306km?的防洪除涝任务,水系内流域面积超过50 km?以上的支流有15条。流域内企业众多,其中不乏国家大型企业,工业发达,特别是上游的梁山县,梁济运河是该县唯一一条排涝河道,还是承泄城市雨水和净化处理的生活污水排放河道,因此,梁济运河在流域内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中,具有十分最重要的地位。梁济运河沿岸,是原北五湖,地势低洼,排水条件差,属于易涝多灾低产区,梁济运河的开挖,为180多万亩农田提供了排水条件。梁济运河开挖以来,流域最大降雨发生在1964年,为1150mm,流量为626m?/s。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1993、1994汛期梁山县连续两年降特大暴雨,日降雨300多毫米,梁济运河发挥了巨大的排涝作用,农业生产基本未受影响。
2、农业灌溉及工业供水。梁山、汶上、嘉祥都是农业大县,三县耕地面积242万亩,一般以一年两季或两年三季作物种植,农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农业生产离不开水资源,梁山县主要依靠引黄,灌溉尾水通过陈垓引黄灌区的南总干渠、北总干渠水系和国那里引黄灌区的南总干渠水系排入梁济运河,然后通过梁济运河支流的郓城新河、湖东排涝河分别回灌汶上的寅寺、次丘、南旺和嘉祥县的梁宝寺、老僧堂、大张楼等乡镇。同时,梁济运河水量充沛,沿途有提水站60多座,直接提灌面积达到30多万亩。
梁济运河水质较好,下游沿线企业众多,运河电厂是梁济运河供水大户,年供水 300 万余立方。
3、南水北调输水线路。梁济运河是南水北调东线济宁段重要输水线路。梁济运河输水线路从南四湖湖口至邓楼泵站站下,长58.252km,其中:湖口~长沟泵站段,长26km,设计最小水深3.3m,设计河底高程28.7m,底宽66m;长沟泵站~邓楼泵站段,长32.252km,设计最小水深3.4m,设计河底高程30.8m,底宽45m。新建、重建主要交叉建筑物25座(处),长沟、邓楼泵站一期设计提水能力为100m?/s,目前,南水北调东线已建成通水。
4、南水北调截污导流。梁济运河邓楼节制闸以上至北宋金河入口28.5km,做为南水北调截污导流工程被运用。工程利用梁济运河河槽及沿线支流拦蓄中水,灌溉时期通过新建龟山河提水泵站灌溉农田。梁山县截污导流工程,不仅为南水北调东线干线水质持续稳定达标提供重要保障,而且對改善梁山生态环境、保障供水安全、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都会产生积极作用。
5、引黄补湖输水线路。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流域降水量总体趋少,南四湖多次发生湖干,当初的十几年已达到了2年一遇,水资源缺乏已严重影响到了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的正常生活,渔业资源受到严重威胁。为确保湖区农业、渔业生产和湖区生态环境,确定利用梁山境内两处引黄闸,通过梁济运河向南四湖送水,多年累积引黄10亿立方米。但引黄也带来了负面效应,由于黄河水泥沙含量高,上游又缺乏沉沙池,大量泥沙带入梁济运河,造成上游梁山境内62K至73K之间淤积严重,最深淤积2.5米,河槽水面宽度萎缩70%,防洪除涝功能衰减。2010年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实施,该段做为南水北调截污导流工程治理后,基本恢复原有工程标准。但随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贯通和长江水的引入,引黄补湖的几率变得越来越小。
6、交通航运。梁济运河是贯穿济宁至长江的黄金水道,水上运输十分发达,任城境内中国、马来西亚合资的森达美港是山东省内河最大的散货、件杂货、集装箱和液化品港口,也是全国内河28个主枢纽港之一。是山东省煤炭输送华东地区运往长江下游沿岸及苏南运河用煤的重要水上交通枢纽。拥有千吨级泊位26个,其中有煤炭专用泊位13个,件杂货泊位10个,集装箱泊位2个,液化品泊位1个,设计年通过能力2000万吨。南水北调的实施,打通了东平湖至南四湖之间的运输航道,规划中的“梁山港”建2000吨级散货泊位3个,2000吨级件杂泊位3个,旅游码头1个,新增港口岸线640米,陆域纵深345-900米,占地面积61.7万平方米,并预留发展岸线610米。山西中南铁路在K78+150处穿运河而过,在梁山建有客货站,车站临近梁济运河,近期梁山境内还有铁、水联运码头建设规划;利用运河右岸堤防新建的济宁至梁山的滨河大道正在建设。因此,梁济运河不但有水上运输,也有铁路运输和公路交通运输功能。这些功能,对发展两岸经济,繁荣运输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7、城市生态建设。梁济运河可以说是一条城市河道,上游西傍梁山新城区,下游穿济宁西部城区而过。梁山新城区把运河段也一并纳入,目前已完成流畅河入口、运河生态景观湿地两处运河生态工程建设。“梁济运河生态景观湿地”工程将营造具有浓厚历史文化底蕴和梁山特色的生态河道,为城市居民提供亲水性休闲娱乐场所,并满足梁济运河水质降解、防洪除涝和铁水联运等功能的要求,为生态梁山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梁山风景区建设也以梁济运河为依托,围绕梁山山体,新建山北水面500亩,山南蓼儿洼平原水库面积1828亩。运河下游8km做为济宁市城区段景观改造工程的一部分,工程建设基本完成。济宁市还确立了大运河高效生态经济区,重点建设“运河经济带”,全面实施运河综合开发。这一片区将按照靠河商住、顺路物流原则和北部物流、南部产业的布局设想,把济宁市大运河高效生态经济区打造成运河特色经济区、现代物流园区、西部新城区,分别以京杭运河与日菏铁路为界形成仓储物流片区、綜合服务区、高效产业区三大功能片区,重点发展仓储物流、批发市场、贸易加工、房地产、文化旅游等临河产业。
8、导渗及分流黄河洪水。梁济运河上紧邻东平湖二级湖,二级湖属于黄河滞洪区,面积418 km?,基本上常年无水,有耕地约39万亩。滞洪区涉及山东省东平、梁山、汶上三县的18个乡镇。区内现有385个村庄、37.53万人。当黄河艾山站流量超过10000m?/s时,要向东平湖滞洪区分洪,以确保下游济南等重要城市和铁路安全。一旦黄河分洪,滞洪区将承担大量黄河洪水,最高洪水位达到44.0米,高出地面4~6米,防汛压力很大。东平湖二级湖围堤系上个世纪60年代初人工修筑,建设标准低,未做截渗处里,梁济运河52K以上曾作为二级湖导渗沟运用。滞洪区分洪后,42.0米以下15亿立方米洪水无法退流到黄河,为减少滞洪区受灾损失,将利用司垓退水闸通过梁济运河52K以下向南四湖再次分洪,分洪流量为1000m?/S。因此,梁济运河实际承担着黄河、东平湖重要防洪任务。
9、环境绿化。梁济运河堤防总长度118公里,面积8000亩左右,多年来,按照“绿色长廊”建设要求,堤防栽植了毛白杨及苹果树、桃树等经济林,堤防绿化率达到100%,不但改善了农业小气候,增加了经济收入,也起到了减少堤防水土流失作用,提高了工程管理水平。
三、结语
梁济运河地理位置特殊,联通黄、淮两大流域,功能强大,综合效益明显。梁济运河不但有巨大的防洪除涝、抗旱减灾效益,而且有着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东平湖至南四湖段矿产资源储藏丰富,已探明的就有70多种,以煤炭为主,其次是石灰石和砂石资源。据调查,与东平湖和梁济运河段相关的巨野、济宁和岱庙三区煤炭储量140亿吨。除满足当地需要外,大部分通过水道运往江、浙、沪一带,梁济运河做为鲁西南最大黄金水道,具有运输量大、成本低、污染小的天然优势,利用梁济运河水道运输完全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根据沿岸生产力布局和经济社会对运输的需求、资源特点、原材料及产品的调运量和流向,以及运输成本的合理性等因素发展预测,2020年、2030年通过梁济运河的货流密度分别为2200万吨和2670万吨,大大增加了该地区的外运能力。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水和谐社会观念的不断深入,宜游、宜居的新运河将会不断呈现。据统计,梁济运河沿线有旅游景点一百多处,上游与举世闻名的水泊梁山景观融为一体,再现了当年八百里水泊壮观景色;中部与古京杭运河南旺水利枢纽毗邻。古京杭运河南旺水利枢纽与都江堰齐名,“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的治水策略是我国水利史上的奇迹。下游紧接北湖旅游度假区,北湖旅游度假区是鲁西南最大生态湿地风景区,水面广阔,碧波荡漾,水鸟多样,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同时,随着梁济运河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运河的作用和功能也将会不断得到加强和扩大,梁济运河对济宁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也将越来越大。
关键词:防洪除涝;农业灌溉;南水北调;经济和生态效益
一、梁济运河概况
梁济运河北起梁山县黄河附近的国那里村,南至南阳湖北端,由于此河段不能贯通南北京杭大运河,故取名为梁(梁山)济(济宁)运河。梁济运河1958年由交通部报请国务院批准开挖,历史上经过1966~1967年及1989~1991年两次治理,又通过几次疏浚治理和水系调整,逐步形成今天的梁济运河。梁济运河水系包括了梁济运河干流、龙公河部分河段、郓城新河下段、金堤西河、宋金河、琉璃河以及新开挖的赵王河、湖东排渗河等。梁济运河属于省管大型河道,沿途流经梁山、嘉祥、汶上和任城、中区、北湖新区6个县市区,全长88.7km。梁济运河流域面积3306km?,涉及泰安、菏泽、济宁三地市,是联通黄、淮流域的重要连接工程,也是沟通南四湖至东平湖京杭运河航运的重要航道。
多年来,梁济运河在济宁市梁济运河管理处的管理下,梁济运河管理处总支,与时俱进,坚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水利工程管理水平不断提高。2011年,管理处第一管理所被山东省水利厅批准为山东省第一批省一级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单位。
二、梁济运河功能
梁济运河是济宁市一条综合河道,不但担负着沿线流域的防洪除涝、农业灌溉基本任务,还担负着南水北调、引黄补湖、工业供水、航运、交通、城市生态建设等任务。而且,梁济运河与古京杭运河紧密相连,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是一条充满人文色彩的文化河道。
1、防洪除涝。梁济运河担负着流域内3306km?的防洪除涝任务,水系内流域面积超过50 km?以上的支流有15条。流域内企业众多,其中不乏国家大型企业,工业发达,特别是上游的梁山县,梁济运河是该县唯一一条排涝河道,还是承泄城市雨水和净化处理的生活污水排放河道,因此,梁济运河在流域内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中,具有十分最重要的地位。梁济运河沿岸,是原北五湖,地势低洼,排水条件差,属于易涝多灾低产区,梁济运河的开挖,为180多万亩农田提供了排水条件。梁济运河开挖以来,流域最大降雨发生在1964年,为1150mm,流量为626m?/s。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1993、1994汛期梁山县连续两年降特大暴雨,日降雨300多毫米,梁济运河发挥了巨大的排涝作用,农业生产基本未受影响。
2、农业灌溉及工业供水。梁山、汶上、嘉祥都是农业大县,三县耕地面积242万亩,一般以一年两季或两年三季作物种植,农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农业生产离不开水资源,梁山县主要依靠引黄,灌溉尾水通过陈垓引黄灌区的南总干渠、北总干渠水系和国那里引黄灌区的南总干渠水系排入梁济运河,然后通过梁济运河支流的郓城新河、湖东排涝河分别回灌汶上的寅寺、次丘、南旺和嘉祥县的梁宝寺、老僧堂、大张楼等乡镇。同时,梁济运河水量充沛,沿途有提水站60多座,直接提灌面积达到30多万亩。
梁济运河水质较好,下游沿线企业众多,运河电厂是梁济运河供水大户,年供水 300 万余立方。
3、南水北调输水线路。梁济运河是南水北调东线济宁段重要输水线路。梁济运河输水线路从南四湖湖口至邓楼泵站站下,长58.252km,其中:湖口~长沟泵站段,长26km,设计最小水深3.3m,设计河底高程28.7m,底宽66m;长沟泵站~邓楼泵站段,长32.252km,设计最小水深3.4m,设计河底高程30.8m,底宽45m。新建、重建主要交叉建筑物25座(处),长沟、邓楼泵站一期设计提水能力为100m?/s,目前,南水北调东线已建成通水。
4、南水北调截污导流。梁济运河邓楼节制闸以上至北宋金河入口28.5km,做为南水北调截污导流工程被运用。工程利用梁济运河河槽及沿线支流拦蓄中水,灌溉时期通过新建龟山河提水泵站灌溉农田。梁山县截污导流工程,不仅为南水北调东线干线水质持续稳定达标提供重要保障,而且對改善梁山生态环境、保障供水安全、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都会产生积极作用。
5、引黄补湖输水线路。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流域降水量总体趋少,南四湖多次发生湖干,当初的十几年已达到了2年一遇,水资源缺乏已严重影响到了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的正常生活,渔业资源受到严重威胁。为确保湖区农业、渔业生产和湖区生态环境,确定利用梁山境内两处引黄闸,通过梁济运河向南四湖送水,多年累积引黄10亿立方米。但引黄也带来了负面效应,由于黄河水泥沙含量高,上游又缺乏沉沙池,大量泥沙带入梁济运河,造成上游梁山境内62K至73K之间淤积严重,最深淤积2.5米,河槽水面宽度萎缩70%,防洪除涝功能衰减。2010年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实施,该段做为南水北调截污导流工程治理后,基本恢复原有工程标准。但随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贯通和长江水的引入,引黄补湖的几率变得越来越小。
6、交通航运。梁济运河是贯穿济宁至长江的黄金水道,水上运输十分发达,任城境内中国、马来西亚合资的森达美港是山东省内河最大的散货、件杂货、集装箱和液化品港口,也是全国内河28个主枢纽港之一。是山东省煤炭输送华东地区运往长江下游沿岸及苏南运河用煤的重要水上交通枢纽。拥有千吨级泊位26个,其中有煤炭专用泊位13个,件杂货泊位10个,集装箱泊位2个,液化品泊位1个,设计年通过能力2000万吨。南水北调的实施,打通了东平湖至南四湖之间的运输航道,规划中的“梁山港”建2000吨级散货泊位3个,2000吨级件杂泊位3个,旅游码头1个,新增港口岸线640米,陆域纵深345-900米,占地面积61.7万平方米,并预留发展岸线610米。山西中南铁路在K78+150处穿运河而过,在梁山建有客货站,车站临近梁济运河,近期梁山境内还有铁、水联运码头建设规划;利用运河右岸堤防新建的济宁至梁山的滨河大道正在建设。因此,梁济运河不但有水上运输,也有铁路运输和公路交通运输功能。这些功能,对发展两岸经济,繁荣运输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7、城市生态建设。梁济运河可以说是一条城市河道,上游西傍梁山新城区,下游穿济宁西部城区而过。梁山新城区把运河段也一并纳入,目前已完成流畅河入口、运河生态景观湿地两处运河生态工程建设。“梁济运河生态景观湿地”工程将营造具有浓厚历史文化底蕴和梁山特色的生态河道,为城市居民提供亲水性休闲娱乐场所,并满足梁济运河水质降解、防洪除涝和铁水联运等功能的要求,为生态梁山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梁山风景区建设也以梁济运河为依托,围绕梁山山体,新建山北水面500亩,山南蓼儿洼平原水库面积1828亩。运河下游8km做为济宁市城区段景观改造工程的一部分,工程建设基本完成。济宁市还确立了大运河高效生态经济区,重点建设“运河经济带”,全面实施运河综合开发。这一片区将按照靠河商住、顺路物流原则和北部物流、南部产业的布局设想,把济宁市大运河高效生态经济区打造成运河特色经济区、现代物流园区、西部新城区,分别以京杭运河与日菏铁路为界形成仓储物流片区、綜合服务区、高效产业区三大功能片区,重点发展仓储物流、批发市场、贸易加工、房地产、文化旅游等临河产业。
8、导渗及分流黄河洪水。梁济运河上紧邻东平湖二级湖,二级湖属于黄河滞洪区,面积418 km?,基本上常年无水,有耕地约39万亩。滞洪区涉及山东省东平、梁山、汶上三县的18个乡镇。区内现有385个村庄、37.53万人。当黄河艾山站流量超过10000m?/s时,要向东平湖滞洪区分洪,以确保下游济南等重要城市和铁路安全。一旦黄河分洪,滞洪区将承担大量黄河洪水,最高洪水位达到44.0米,高出地面4~6米,防汛压力很大。东平湖二级湖围堤系上个世纪60年代初人工修筑,建设标准低,未做截渗处里,梁济运河52K以上曾作为二级湖导渗沟运用。滞洪区分洪后,42.0米以下15亿立方米洪水无法退流到黄河,为减少滞洪区受灾损失,将利用司垓退水闸通过梁济运河52K以下向南四湖再次分洪,分洪流量为1000m?/S。因此,梁济运河实际承担着黄河、东平湖重要防洪任务。
9、环境绿化。梁济运河堤防总长度118公里,面积8000亩左右,多年来,按照“绿色长廊”建设要求,堤防栽植了毛白杨及苹果树、桃树等经济林,堤防绿化率达到100%,不但改善了农业小气候,增加了经济收入,也起到了减少堤防水土流失作用,提高了工程管理水平。
三、结语
梁济运河地理位置特殊,联通黄、淮两大流域,功能强大,综合效益明显。梁济运河不但有巨大的防洪除涝、抗旱减灾效益,而且有着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东平湖至南四湖段矿产资源储藏丰富,已探明的就有70多种,以煤炭为主,其次是石灰石和砂石资源。据调查,与东平湖和梁济运河段相关的巨野、济宁和岱庙三区煤炭储量140亿吨。除满足当地需要外,大部分通过水道运往江、浙、沪一带,梁济运河做为鲁西南最大黄金水道,具有运输量大、成本低、污染小的天然优势,利用梁济运河水道运输完全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根据沿岸生产力布局和经济社会对运输的需求、资源特点、原材料及产品的调运量和流向,以及运输成本的合理性等因素发展预测,2020年、2030年通过梁济运河的货流密度分别为2200万吨和2670万吨,大大增加了该地区的外运能力。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水和谐社会观念的不断深入,宜游、宜居的新运河将会不断呈现。据统计,梁济运河沿线有旅游景点一百多处,上游与举世闻名的水泊梁山景观融为一体,再现了当年八百里水泊壮观景色;中部与古京杭运河南旺水利枢纽毗邻。古京杭运河南旺水利枢纽与都江堰齐名,“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的治水策略是我国水利史上的奇迹。下游紧接北湖旅游度假区,北湖旅游度假区是鲁西南最大生态湿地风景区,水面广阔,碧波荡漾,水鸟多样,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同时,随着梁济运河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运河的作用和功能也将会不断得到加强和扩大,梁济运河对济宁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也将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