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指导作用探析——以成渝地区为例

来源 :城市住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dgv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是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运用多学科知识和多层次技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过程.自然辩证法是一种方法论,可用于指导如何合理利用科学和技术来改造自然,从而使其适应人类的客观发展.通过梳理自然辩证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系,分析新型城镇化建设协同自然辩证法后的实际效益,并以成渝地区为例,最终得出结论:在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当通过合理布局城镇空间格,优化城乡产业结构,推动城区低碳建设,提倡绿色生产消费模式进行落实,从而实现我国城镇化的以人为本、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在全球化大环境中现代主义及西方模式在我国盛行的背景下,如何复兴本土风格的设计引人深思.分析现代建筑与中国古典园林完美结合的典型条例,为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建筑设计建造的应用提供参考.
以苏州古典园林为研究对象,从符号学视角分析研究苏州古典园林的语言表达方法,着重分析传统苏州园林空间设计的符号构成与表达,解析其园林设计符号学意义上的规律,以更加深入了解传统苏州园林内在的建构手法与含义.
滨水区城市阳台同时具备生态重要性、高游憩需求、城市形象展示等多种功能诉求.在生态文明背景下,秉承长江“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南京市江北新区核心区城市阳台的设计提出了兼顾雨洪调蓄、净化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构建多层次游憩网络的设计方法,可为滨水区城市阳台设计提供参考.
城市水利基础设施在城市中承担水利综合服务功能,保障城市社会和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同时也常被用于评判城市现代化水平是否达到一定的高度.城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社会经济和人口环境等方面息息相关,好的城市水利基础设施能有效调节社会矛盾,公平分配社会利益,促进经济发展,尤其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为此,结合景观都市主义、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以景观设计为解决途径,将城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及改造与景观相融合,以提高城市水利基础设施的运营效率,并以此改善城市的居住品质和生态环境.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更关注入与自然的关系.但目前自然环境与生态平衡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园林能有效缓解这一矛盾.因此,园林成为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加快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植物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工具,植物不仅能增加园林的美感及自然感,还对城市空气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对土地开发和环境干预不断增强,在很多地方,人们对环境的干预程度已远超自然本身的修复更新能力.如今,需要建立一系列防御系统应对城市干旱、洪水、地震和气候变化等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发生.我国目前已在一些地区城市系统和灾害风险管理领域建立韧性这一概念的研究框架.研究探索城市韧性景观的营造方式,从韧性景观概念入手,探讨韧性景观在城市中发展的意义,推动韧性景观的创新和发展,对于促进城市科学建设、环境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适老性民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农村老年人特别是留守老年人的养老居住环境问题比较突出.现阶段,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生活质量,在休闲时间喜欢到亲近大自然的地方旅游,这对民宿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析当前我国民宿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适老性民宿设计对策.
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加剧,国家宏观政策多维度支持老龄事业发展,老龄市场潜力与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各式各样的康养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但相较于其他公建,康养建筑门槛较高,对建筑设计的专业性、细节处理要求更严格.为此,结合部分国外优秀康养建筑案例,总结养老社区的设计要点,对养老社区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阐述共生理念的相关概念,从建筑与环境共生和建筑内部空间功能性方面系统探索共生理念在改造设计中的可行性.共生理念对旧有建筑的改造设计具有重要作用,以旧锅炉房的改造为例,通过其空间、材料、功能的改造设计进行佐证.通过研究,对共生理念在改造设计中的应用起到一定作用,并为相应的改造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现阶段我国城市发展速度持续增快,多高层建筑数量也越来越多,钢结构因其有良好的美观性、自重轻且节能环保得到广泛使用,通过分析多高层建筑采用钢结构的优势及施工要点,以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