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逻辑起点为着眼点,比较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资本论》以商品为逻辑起点和现代经济学以资源为逻辑起点而形成的两种理论。现代经济学逻辑以资源为逻辑起点,实现了逻辑和历史的完全统一。因为不同种类资源利用难度不同,为满足人们多层次性的欲望和需要,必然要求不同的要素资源参与生产组合,进而形成不同的经济结构甚至经济制度。对资源问题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产力标准的涵义。
【关键词】逻辑起点稀缺性矛盾逻辑的核心范畴
一、《资本论》的逻辑体系
马克思在其巨著《资本论》中选择商品为逻辑起点,原因有:一、逻辑起点中包含核心范畴的共性,即商品货币关系的普遍性;二、逻辑起点中包含着核心范畴的必然性。资本主义是在商品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货币是商品生产发展的产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货币又转化为资本。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在封建社会后期,有了相当发展的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因此要了解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必须从商品分析入手;三、商品体现了资本主义的一切关系,包含着资本主义一切关系的培养,从商品分析开始,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一致。伴随着商品关系,资本主义产生,同时商品关系也随着资本主义结束而终结。
马克思从商品分析开始,导出资本主义社会一系列矛盾:矛盾的一方面是问题,另一方面是解决问题的手段,进而指出资本主义发展的长期趋势,资本主义必被社会主义取代。列宁认为“马克思没有遗留下‘逻辑’,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应当充分利用这种逻辑来解决当前问题。”《资本论》的逻辑在其历史范畴中是严密的。
而现代经济学逻辑以资源为逻辑起点,包含着核心范畴:资源利用和资源配置与人类的欲望和需要的矛盾的共性和必然性。现代经济学围绕着这种稀缺性矛盾展开,分析了资源的利用和配置,因为不同种类资源利用难度不同,为满足人们多层次性的欲望和需要,必然要求不同的要素资源参与生产组合,进而形成不同的经济结构甚至经济制度。
二、两种逻辑体系的比较
马克思是用社会劳动的概念来解释资源配置的。现代经济学选择资源而不选择商品为起点,其同《资本论》在研究资源配置和利用过程中的结果和意义不同:
1、因商品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须用来交换;二是须是劳动产品。在商品产生之前,资源就大量存在。从普遍性上说,一切人类社会都普遍存在资源,商品仅属资源的一部分。即使是在现代社会,也存在未被发掘的天然资源,即潜在的天然资源,所以商品和资源还不是同一概念,资源范畴宽于商品范畴。即使资本同这种潜在的天然资源发生关系,它不一定就取得了商品的存在形式。在原始社会,人类还不具有商品经济形态,因此谈不上商品货币关系。但那时存在着人类,就有人类的欲望和需要,就存在着对资源的利用和配置问题,即存在资源的稀缺性矛盾。由此而来,从逻辑起点包含的核心范畴的共性和必然性看,即使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源利用和配置问题是比商品货币关系更为普遍的问题,这是无须过多论证的事实。
2、从逻辑起点的历史和逻辑统一过程看,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是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就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商品经济产生以前的自然经济形态中,稀缺规律同样发挥着资源配置功能,只不过在这个阶段的矛盾处于非激烈对抗状态,还是一种萌芽形式,仅借助一种简单的经济机制就可以解决。而在商品经济产生以后,乃至现在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时期,稀缺规律所包含的矛盾发展到了一种激烈的对抗程度,这时所借助的经济机制是更深层次的一种。资本家为了满足其最大化目标,他就只有利用手中已有的资源实现最大化。在资源和需求约束的条件下,似乎只有工人的劳动资源才是其用以达到最大化的惟一有效手段,按照马克思的观点,资本家可以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因而造成工人的劳动被资本家无限度的使用,进而损害了工人的利益,工人同时也在追求满足自己欲望和需要程度的最大化,如生活必需,劳动闲暇等等。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只要有不同目标的资源所有者同时存在于一个资源构成确定的条件中,其间的矛盾就是始终存在的。
3、从长期看,资源构成总是可变的,这种矛盾是可以通过资源的配置解决的。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可以理解为可供人类利用的资源的数量的范围的增加和扩大。如果生产力高度发达,可被利用的资源大量拥有,资源的利用和配置可通过某些手段不断解决短缺和滞存问题,使资源配置最有效率,最终达到帕累托最优。于是以商品为逻辑起点分析得来的~系列矛盾,如资本和劳动、商品和货币、资本家和工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等诸多矛盾都可以缓解甚至解决。进一步说,如果短缺或稀缺性能通过上述途径得到解决,资本家就没必要剥削工人,资本主义的一切矛盾的根源就不存在了。
总之,按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作为一个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必须具备三个特征:一、它是研究对象的“细胞形式”或“元素形式”;二、它包含了研究对象矛盾展开过程的一切矛盾的萌芽;三、逻辑起点也是历史起点。资源作为逻辑起点更符合以上三个特征,资源短缺和资源配置矛盾即稀缺性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真正体现了历史进程和逻辑发展的一致。
三、对社会生产力的再认识
以商品为起点,透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更多的是看到资本的罪恶,指出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是社会主义。这在一定的历史阶段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按照《资本论》的逻辑推理,以商品为起点,围绕着资本引发了一系列矛盾,包括资本主义社会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本家和工人的对立可以归结为一种资源的配置形式。这种配置形式会随着社会生产力进步而发生变化,这就会导致另一种社会形态一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出现。可以看出,以商品作为起点也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起点,这带有一定阶段性和阶级性,资源作为起点是人类社会的起点,资源配置问题解决的是全人类社会的基本问题。因此真正完全意义上的经济学是致力于解决全人类的根本问题,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达到资源配置和利用最优的结果,从而突破了阶级社会的逻辑限制。
现代经济学认为有了公平竞争和自由选择,资源的最佳配置就可以自动实现。人类物质文明的改善是科技进步造成的,所以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说法,而科技的进步是发生在市场制度建立之后。为了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必须发明能减少稀缺性的科技。正因为人类永远面临稀缺性,在不可再生资源不断被消耗的情况下,稀缺性将日益严重,而只有在均衡的价格引导下的科技才能克服稀缺性。因此,科学技术的进步是解放生产力的根本途径。资源配置问题将永远伴随着人类社会,解放生产力也就成为经济社会永恒的主题。
四、结论
对逻辑起点进而对逻辑过程的分析是有极为深刻的意义的。其现实意义在于,一方面在我国正在进行的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取向的改革中,作为资源配置方式之一的市场机制,在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具有普遍适用性,没必要区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不同。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的理论基础正是这种以资源为逻辑起点、以一般资源配置方式为逻辑核心的经济学理论。另一方面,以资源为逻辑起点,根据资源现存和潜在两种形式相对应的有限性和无限性,人类对资源的配置和利用过程实质是一个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解决和发展生产力是一个不断加大对资源配置和利用的过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潜在的资源变成现存的资源,同时对现存资原的配置和利用程度也得到优化,社会总财富就会增加。因此,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本质上是以所有人富裕为目的的,并且应该不断追求科学技术的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讲,生产力标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标准。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逻辑起点稀缺性矛盾逻辑的核心范畴
一、《资本论》的逻辑体系
马克思在其巨著《资本论》中选择商品为逻辑起点,原因有:一、逻辑起点中包含核心范畴的共性,即商品货币关系的普遍性;二、逻辑起点中包含着核心范畴的必然性。资本主义是在商品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货币是商品生产发展的产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货币又转化为资本。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在封建社会后期,有了相当发展的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因此要了解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必须从商品分析入手;三、商品体现了资本主义的一切关系,包含着资本主义一切关系的培养,从商品分析开始,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一致。伴随着商品关系,资本主义产生,同时商品关系也随着资本主义结束而终结。
马克思从商品分析开始,导出资本主义社会一系列矛盾:矛盾的一方面是问题,另一方面是解决问题的手段,进而指出资本主义发展的长期趋势,资本主义必被社会主义取代。列宁认为“马克思没有遗留下‘逻辑’,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应当充分利用这种逻辑来解决当前问题。”《资本论》的逻辑在其历史范畴中是严密的。
而现代经济学逻辑以资源为逻辑起点,包含着核心范畴:资源利用和资源配置与人类的欲望和需要的矛盾的共性和必然性。现代经济学围绕着这种稀缺性矛盾展开,分析了资源的利用和配置,因为不同种类资源利用难度不同,为满足人们多层次性的欲望和需要,必然要求不同的要素资源参与生产组合,进而形成不同的经济结构甚至经济制度。
二、两种逻辑体系的比较
马克思是用社会劳动的概念来解释资源配置的。现代经济学选择资源而不选择商品为起点,其同《资本论》在研究资源配置和利用过程中的结果和意义不同:
1、因商品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须用来交换;二是须是劳动产品。在商品产生之前,资源就大量存在。从普遍性上说,一切人类社会都普遍存在资源,商品仅属资源的一部分。即使是在现代社会,也存在未被发掘的天然资源,即潜在的天然资源,所以商品和资源还不是同一概念,资源范畴宽于商品范畴。即使资本同这种潜在的天然资源发生关系,它不一定就取得了商品的存在形式。在原始社会,人类还不具有商品经济形态,因此谈不上商品货币关系。但那时存在着人类,就有人类的欲望和需要,就存在着对资源的利用和配置问题,即存在资源的稀缺性矛盾。由此而来,从逻辑起点包含的核心范畴的共性和必然性看,即使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源利用和配置问题是比商品货币关系更为普遍的问题,这是无须过多论证的事实。
2、从逻辑起点的历史和逻辑统一过程看,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是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就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商品经济产生以前的自然经济形态中,稀缺规律同样发挥着资源配置功能,只不过在这个阶段的矛盾处于非激烈对抗状态,还是一种萌芽形式,仅借助一种简单的经济机制就可以解决。而在商品经济产生以后,乃至现在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时期,稀缺规律所包含的矛盾发展到了一种激烈的对抗程度,这时所借助的经济机制是更深层次的一种。资本家为了满足其最大化目标,他就只有利用手中已有的资源实现最大化。在资源和需求约束的条件下,似乎只有工人的劳动资源才是其用以达到最大化的惟一有效手段,按照马克思的观点,资本家可以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因而造成工人的劳动被资本家无限度的使用,进而损害了工人的利益,工人同时也在追求满足自己欲望和需要程度的最大化,如生活必需,劳动闲暇等等。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只要有不同目标的资源所有者同时存在于一个资源构成确定的条件中,其间的矛盾就是始终存在的。
3、从长期看,资源构成总是可变的,这种矛盾是可以通过资源的配置解决的。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可以理解为可供人类利用的资源的数量的范围的增加和扩大。如果生产力高度发达,可被利用的资源大量拥有,资源的利用和配置可通过某些手段不断解决短缺和滞存问题,使资源配置最有效率,最终达到帕累托最优。于是以商品为逻辑起点分析得来的~系列矛盾,如资本和劳动、商品和货币、资本家和工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等诸多矛盾都可以缓解甚至解决。进一步说,如果短缺或稀缺性能通过上述途径得到解决,资本家就没必要剥削工人,资本主义的一切矛盾的根源就不存在了。
总之,按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作为一个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必须具备三个特征:一、它是研究对象的“细胞形式”或“元素形式”;二、它包含了研究对象矛盾展开过程的一切矛盾的萌芽;三、逻辑起点也是历史起点。资源作为逻辑起点更符合以上三个特征,资源短缺和资源配置矛盾即稀缺性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真正体现了历史进程和逻辑发展的一致。
三、对社会生产力的再认识
以商品为起点,透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更多的是看到资本的罪恶,指出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是社会主义。这在一定的历史阶段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按照《资本论》的逻辑推理,以商品为起点,围绕着资本引发了一系列矛盾,包括资本主义社会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本家和工人的对立可以归结为一种资源的配置形式。这种配置形式会随着社会生产力进步而发生变化,这就会导致另一种社会形态一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出现。可以看出,以商品作为起点也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起点,这带有一定阶段性和阶级性,资源作为起点是人类社会的起点,资源配置问题解决的是全人类社会的基本问题。因此真正完全意义上的经济学是致力于解决全人类的根本问题,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达到资源配置和利用最优的结果,从而突破了阶级社会的逻辑限制。
现代经济学认为有了公平竞争和自由选择,资源的最佳配置就可以自动实现。人类物质文明的改善是科技进步造成的,所以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说法,而科技的进步是发生在市场制度建立之后。为了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必须发明能减少稀缺性的科技。正因为人类永远面临稀缺性,在不可再生资源不断被消耗的情况下,稀缺性将日益严重,而只有在均衡的价格引导下的科技才能克服稀缺性。因此,科学技术的进步是解放生产力的根本途径。资源配置问题将永远伴随着人类社会,解放生产力也就成为经济社会永恒的主题。
四、结论
对逻辑起点进而对逻辑过程的分析是有极为深刻的意义的。其现实意义在于,一方面在我国正在进行的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取向的改革中,作为资源配置方式之一的市场机制,在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具有普遍适用性,没必要区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不同。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的理论基础正是这种以资源为逻辑起点、以一般资源配置方式为逻辑核心的经济学理论。另一方面,以资源为逻辑起点,根据资源现存和潜在两种形式相对应的有限性和无限性,人类对资源的配置和利用过程实质是一个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解决和发展生产力是一个不断加大对资源配置和利用的过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潜在的资源变成现存的资源,同时对现存资原的配置和利用程度也得到优化,社会总财富就会增加。因此,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本质上是以所有人富裕为目的的,并且应该不断追求科学技术的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讲,生产力标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标准。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