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生物专业双语教学课堂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了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结合教学体会,对目前的双语教学目标定位和教学方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双语教学;目标定位;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2-0069-03
为了适应中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2001年教育部4号文件提出了在高等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的重大决策,要求高校在3年内开设5%~10%的双语课程,同时强调率先在金融、法律、生物技术、信息、新材料技术及其他国家发展急需的专业开展双语教学。从2004年开始,我们陆续在生物技术专业和生物科学专业本科教学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课堂中采用双语教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一些问题开始显现。课程组对近几年的教学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文讨论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关键瓶颈问题,并提出了课程建设的设想,希望能通过双语教学方法的改革,解决目前双语教学所面临的突出问题,衷心希望得到高教界同仁的指正。
一、双语教学模式和目前存在的问题
双语教学的内涵根据环境和目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一种情况是在多民族聚居区或旧殖民地地区,为了促进民族间的交流和融合,或便于输出价值观、政治制度、科技等政治原因而推行的双语教学,其目的是培养同时掌握两种语言的人。在这种情况下,两种教学语言既是获得专业知识的教学手段,又是教学目的。双语教学是教育制度的一个组织部分,它涵盖了教育的全过程,因此也称为双语教育。加拿大、新加坡等移民国家以及印度、香港等旧殖民地地区开展的双语教学是这一类型的典型代表,因此开展得比较成功。目前关于双语教学经验的总结大多数来自上述地区的双语教学实践。关于双语教学的教学模式,研究者对国外的研究和实践进行了总结。双语教学根据第二种语言的使用量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模式。
1.浸入型双语教学。学校使用不是学生母语的第二种语言进行教学。
2.保持型双语教学。学生刚进入学校时使用母语,然后逐渐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学习,此外的学科仍然使用母语教学。
3.过渡型双语教学。学生进入学校后部分或全部采用母语,然后逐步增加第二语言的使用量,最终转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进行学习。在我国高校开展双语教学与上述地区的情况有明显不同,其目的是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培养有一定外语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为保证双语教学的质量,学校对双语教学的各个环节提出了要求,主要是对外语在教学中所占的比例作了规定。《华中科技大学全英语(双语)教学实施办法》规定双语教学是指使用汉语和英语进行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要求采用英文教材并且英语授课课时达到该课程总课时的50%及以上,板书、课堂用补充材料、作业、考试等一般要求用英语。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双语教学不仅是一个实验的领域,而且已成为争论的焦点。教学模式方法和人才培养质量出现以前没有的新问题,最突出的是学生学习成绩出现严重两极分化。例如,我们对分子生物学双语课程近三年的考试进行了统计分析,数据显示,考试成绩中60分以下的人数明显偏多,从而使成绩不呈正态分布(图1)。这种现象在其他中文课堂非常罕见。从考试答题情况看,语言障碍制约部分学生准确、充分理解教学内容,阅读英语教材有困难,是影响成绩的主要原因。
双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引起了国内教育界专家和教学一线教师的广泛讨论。本质上是缺乏双语教学的语言环境。在我国,学生虽然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但是缺乏应用英语的环境。学生的英语应试能力较强,但听、说能力较弱。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脱节,不能顺畅阅读外文教材。从教学模式看,在我国高校由于受到语言环境的限制,只能采取保持型双语教学,而且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第二语言使用的量比较小。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对双语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仔细的调查分析,找到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瓶颈,在教师和学生英语水平及语言环境短期内难以有明显改善的背景下,找到一种适合中国目前国情的双语人才培养方案。
二、课堂调查与分析
本研究选取了2009—2012年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在读的生物技术专业和生物科学专业三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总人数为678人。这些学生进入大学的前两年接受了普通英语语言教育,97.7%己经通过了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74.3%通过了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学习能力和英语水平在学校具有代表性。研究内容包括课堂调查、问卷调查和考试成绩分析,发放的调查问卷收到522份反馈。调查结果及分析如下。
1.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及教学基础。大多数学生对双语教学持积极态度,92.3%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展双语教学,愿意接受双语教学。有7.9%的学生反映由于听不懂或看原版教材有困难等原因降低了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到课率在60%以下。关于双语教学开设的范围,82.3%的学生认为双语课程的量不应该太大,比较适合每学期一门,或在个别课程中开设。上述结果反映了学生普遍担心由于英语水平不够而听不懂专业课程,从而影响专业课程的学习。
2.双语教学对专业课程的影响。有81.4%的学生认为在双语教学中,外语对专业课程学习造成负担,只有少数学生认为没有负担或者无所谓。在外语学习及专业知识学习的精力分配上,26.5%的学生花费在外语学习中的比例大于70%,30.1%的学生花费在外语学习中的比例在50%~70%,只有46.9%的学生能把50%以上的精力用在专业知识学习上。说明在目前的双语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负担比较重,专业课程的学习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
3.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教材等对教学的影响。高达90.3%的学生都认为PPT课件对于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有很大帮助,64.6%的学生希望教师对课程内容的讲述是中英文相结合,28.3%的学生希望以汉语为主,选择使用全英语讲授的只有7.1%。同时只有18.6%的学生认真阅读过原版英文教材,有高达56.6%的学生表示只阅读过原版英文教材中的一部分,24.8%的学生没有阅读过,67.3%的学生没有阅读过其他英文参考书。调查发现由于原版教材生词量大,部分学生阅读比较困难,从而放弃阅读教材而改为阅读中文翻译版。 4.对双语教学的评价。通过双语教学,91.1%的学生认为英语应用能力有所提高,主要表现在英文阅读能力的提高。13.3%的学生认为目前这种双语教学方式适合自己的接受能力,69.9%的学生认为比较合适,剩下16.8%的学生认为不合适。以上调查分析说明目前的双语教学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肯定,在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方面起到了显著作用。同时反映出制约双语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是学生的英语水平欠缺。这势必造成部分学生获取的信息量比较少,对专业课程中概念的内涵、细节以及内在逻辑联系的理解比较粗浅。双语教学在一定比例的学生中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流于形式。不但对英语学习没有帮助,还影响了专业的学习。
三、双语教学的问题探讨
1.坚定双语教学的改革方向,合理定位双语教学的目标。关于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从人才需求方面看,随着我国国际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快速发展的生物技术产业对生物科学与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不仅要求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应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据统计,生命科学领域的现代权威论文和著作90%以上用英文发表,70%以上的信息由英语传播,因而,对既掌握专业知识又掌握英语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开展双语教育,逐步过渡到全英语教育符合国家教育发展的规划要求。调查结果也反映出大多数学生能够认同双语教学对提高人才素质的重要性。因此,应该坚定双语教学的改革方向,积极探索双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双语教学的最好目标是学习者能同时使用母语和英语进行思维,能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自由的切换。然而从目前双语教学反映的问题来看,无论是师资和学生的英语水平,还是语言环境都很难达到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要求。高校目前的双语教学主要依赖有国外留学经历的教师,教师的英语应用能力参差不齐,很难做到把一门课程讲得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也很难保证教学效果。这种状态在短期内难以有明显改善,因此,首先应该理清双语教学的目标。从现实情况看,把双语教学定位为培养具有一定英语应用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比较合适,而且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专业英语文献的阅读能力为主。大学生经过英语语言教育,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通过双语教学,帮助学生建立专业词汇库,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专业文献的阅读和思维、获取专业知识的能力,进而运用外语进行专业知识的交流。
2.双语教学不应以降低专业知识的学习为代价。在准确定位双语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应该明确“双语教学”是一种“学科教学”,而非“语言教学”。早期的双语教学为了照顾学生的阅读能力,选用内容比较少的精简教材,课堂上用大量的时间进行英语生词的补习,课堂信息量明显不足。这显然是一种舍本逐末的教学方式。因此,在安排双语教学计划的时候应考虑适当增加教学学时。采用渐进式教学方式,进入课堂初期降低授课进程速度,留给学生适应英文教材的时间。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回归到正常的专业课教学。通过适当的教学模式的改革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保证教学质量。
3.解决制约双语教学效果的瓶颈问题。①有计划地进行教师培训。教师的水平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在双语教学中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还要求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能做到在课堂上熟练地进行双语切换,准确地表达专业知识。目前,我国高校双语教师匮乏已成为制约双语教学发展的瓶颈。高校双语教师基本上是一些外语优秀的专业课教师,一般有一定的国外学习经历。但是他们距离用外语教学还有一定的距离,很难用外语充分表达专业内容。因此,高校应有计划地着手建设一支双语教师队伍,在师资上保证双语教学的质量。②改革英语语言教学,使之与专业人才培养衔接。目前的英语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近年来受到一些专家的批评。英语虽在我国占据了仅次于汉语的第二语言的地位,学生从中学到大学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到英语学习中,但从语言教育学科的角度讲,它始终是“外语”,而不能成为“第二语言”,培养出来的学生英语考试能力很强,而应用能力很弱。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进行重新设计,提高专业英语教学的比重,采用EAP(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的教学,在一年级进行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在二年级进行专业英语的教学,三四年级适当使用双语进行专业课的教学。③双语教学应从培养计划着手规划,形成系列化。目前大学的双语教学还处在起步的阶段,专业双语教学课程的开设往往是依赖任课教师的意愿,缺少根据学科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的需求的系统性规划。大量学生在进入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环境后表现出不适应,不能运用英语进行顺畅的阅读和交流。课堂调查发现影响学生学习效率和积极性的关键问题是学生掌握的专业词汇量不足。因此应该从培养双语专业人才的目标出发,从教学计划开始进行系统设计,双语课程形成系列化。从二年级开始,每学期设置一两门双语课程,课程间做到内容衔接,从易到难。让学生在四年学习期间逐步掌握一定量的专业词汇,熟练掌握专业文献的阅读。④逐步开展双语教学教学辅导材料的建设,建立专业的词汇库,形成高效的双语教学模式。在双语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集中反映的问题开展教学方式的改革,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学生反映最多的问题是英语专业词汇多,影响了教材的阅读。专业词汇不熟悉是影响双语教学的关键瓶颈。首先,在课程初期就要适当地讲授一些英文专业词汇,减少学生阅读英文专业资料的困难,让学生有一个适应过程。其次,组织翻译编辑与课程配套的专业词汇集,帮助学生迅速跨越生词障碍。目前专业词典很多,但是在阅读过程中频繁翻查词典严重降低阅读速度,影响学习信心,因此教学中可以组织对某一门专业课程,按章节编辑一个专业词汇集,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在课外安排一定的教材阅读预习任务,然后组织课内讨论,引导学生阅读外文教材。
针对部分学生的阅读只是停留在表层的理解上,对整个篇章的理解不够深入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开展问题导向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这是目前一种受到普遍欢迎的教学新方式,通过分析问题、实际解决问题的方式讨论,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将这一教学模式引入双语教学课堂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加深对课程概念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张维佳.双语教学的性质,条件及相关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4):20-26.
[2]吴平.五年来的双语教学研究综述[J].中国大学教学,2007,(1):37-45.
[3]王海华,王同顺.双语教学与公共英语教学的接口问题[J].外语界,2003,(1):26-31.
[4]俞理明,袁笃平.双语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5,26(3):74-78.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渐进式的问题导向型双语教学新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2054)
作者简介:鲁明波,男,博士,副教授。长期从事生物技术专业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关键词:双语教学;目标定位;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2-0069-03
为了适应中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2001年教育部4号文件提出了在高等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的重大决策,要求高校在3年内开设5%~10%的双语课程,同时强调率先在金融、法律、生物技术、信息、新材料技术及其他国家发展急需的专业开展双语教学。从2004年开始,我们陆续在生物技术专业和生物科学专业本科教学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课堂中采用双语教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一些问题开始显现。课程组对近几年的教学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文讨论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关键瓶颈问题,并提出了课程建设的设想,希望能通过双语教学方法的改革,解决目前双语教学所面临的突出问题,衷心希望得到高教界同仁的指正。
一、双语教学模式和目前存在的问题
双语教学的内涵根据环境和目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一种情况是在多民族聚居区或旧殖民地地区,为了促进民族间的交流和融合,或便于输出价值观、政治制度、科技等政治原因而推行的双语教学,其目的是培养同时掌握两种语言的人。在这种情况下,两种教学语言既是获得专业知识的教学手段,又是教学目的。双语教学是教育制度的一个组织部分,它涵盖了教育的全过程,因此也称为双语教育。加拿大、新加坡等移民国家以及印度、香港等旧殖民地地区开展的双语教学是这一类型的典型代表,因此开展得比较成功。目前关于双语教学经验的总结大多数来自上述地区的双语教学实践。关于双语教学的教学模式,研究者对国外的研究和实践进行了总结。双语教学根据第二种语言的使用量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模式。
1.浸入型双语教学。学校使用不是学生母语的第二种语言进行教学。
2.保持型双语教学。学生刚进入学校时使用母语,然后逐渐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学习,此外的学科仍然使用母语教学。
3.过渡型双语教学。学生进入学校后部分或全部采用母语,然后逐步增加第二语言的使用量,最终转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进行学习。在我国高校开展双语教学与上述地区的情况有明显不同,其目的是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培养有一定外语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为保证双语教学的质量,学校对双语教学的各个环节提出了要求,主要是对外语在教学中所占的比例作了规定。《华中科技大学全英语(双语)教学实施办法》规定双语教学是指使用汉语和英语进行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要求采用英文教材并且英语授课课时达到该课程总课时的50%及以上,板书、课堂用补充材料、作业、考试等一般要求用英语。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双语教学不仅是一个实验的领域,而且已成为争论的焦点。教学模式方法和人才培养质量出现以前没有的新问题,最突出的是学生学习成绩出现严重两极分化。例如,我们对分子生物学双语课程近三年的考试进行了统计分析,数据显示,考试成绩中60分以下的人数明显偏多,从而使成绩不呈正态分布(图1)。这种现象在其他中文课堂非常罕见。从考试答题情况看,语言障碍制约部分学生准确、充分理解教学内容,阅读英语教材有困难,是影响成绩的主要原因。
双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引起了国内教育界专家和教学一线教师的广泛讨论。本质上是缺乏双语教学的语言环境。在我国,学生虽然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但是缺乏应用英语的环境。学生的英语应试能力较强,但听、说能力较弱。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脱节,不能顺畅阅读外文教材。从教学模式看,在我国高校由于受到语言环境的限制,只能采取保持型双语教学,而且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第二语言使用的量比较小。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对双语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仔细的调查分析,找到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瓶颈,在教师和学生英语水平及语言环境短期内难以有明显改善的背景下,找到一种适合中国目前国情的双语人才培养方案。
二、课堂调查与分析
本研究选取了2009—2012年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在读的生物技术专业和生物科学专业三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总人数为678人。这些学生进入大学的前两年接受了普通英语语言教育,97.7%己经通过了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74.3%通过了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学习能力和英语水平在学校具有代表性。研究内容包括课堂调查、问卷调查和考试成绩分析,发放的调查问卷收到522份反馈。调查结果及分析如下。
1.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及教学基础。大多数学生对双语教学持积极态度,92.3%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展双语教学,愿意接受双语教学。有7.9%的学生反映由于听不懂或看原版教材有困难等原因降低了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到课率在60%以下。关于双语教学开设的范围,82.3%的学生认为双语课程的量不应该太大,比较适合每学期一门,或在个别课程中开设。上述结果反映了学生普遍担心由于英语水平不够而听不懂专业课程,从而影响专业课程的学习。
2.双语教学对专业课程的影响。有81.4%的学生认为在双语教学中,外语对专业课程学习造成负担,只有少数学生认为没有负担或者无所谓。在外语学习及专业知识学习的精力分配上,26.5%的学生花费在外语学习中的比例大于70%,30.1%的学生花费在外语学习中的比例在50%~70%,只有46.9%的学生能把50%以上的精力用在专业知识学习上。说明在目前的双语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负担比较重,专业课程的学习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
3.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教材等对教学的影响。高达90.3%的学生都认为PPT课件对于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有很大帮助,64.6%的学生希望教师对课程内容的讲述是中英文相结合,28.3%的学生希望以汉语为主,选择使用全英语讲授的只有7.1%。同时只有18.6%的学生认真阅读过原版英文教材,有高达56.6%的学生表示只阅读过原版英文教材中的一部分,24.8%的学生没有阅读过,67.3%的学生没有阅读过其他英文参考书。调查发现由于原版教材生词量大,部分学生阅读比较困难,从而放弃阅读教材而改为阅读中文翻译版。 4.对双语教学的评价。通过双语教学,91.1%的学生认为英语应用能力有所提高,主要表现在英文阅读能力的提高。13.3%的学生认为目前这种双语教学方式适合自己的接受能力,69.9%的学生认为比较合适,剩下16.8%的学生认为不合适。以上调查分析说明目前的双语教学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肯定,在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方面起到了显著作用。同时反映出制约双语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是学生的英语水平欠缺。这势必造成部分学生获取的信息量比较少,对专业课程中概念的内涵、细节以及内在逻辑联系的理解比较粗浅。双语教学在一定比例的学生中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流于形式。不但对英语学习没有帮助,还影响了专业的学习。
三、双语教学的问题探讨
1.坚定双语教学的改革方向,合理定位双语教学的目标。关于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从人才需求方面看,随着我国国际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快速发展的生物技术产业对生物科学与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不仅要求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应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据统计,生命科学领域的现代权威论文和著作90%以上用英文发表,70%以上的信息由英语传播,因而,对既掌握专业知识又掌握英语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开展双语教育,逐步过渡到全英语教育符合国家教育发展的规划要求。调查结果也反映出大多数学生能够认同双语教学对提高人才素质的重要性。因此,应该坚定双语教学的改革方向,积极探索双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双语教学的最好目标是学习者能同时使用母语和英语进行思维,能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自由的切换。然而从目前双语教学反映的问题来看,无论是师资和学生的英语水平,还是语言环境都很难达到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要求。高校目前的双语教学主要依赖有国外留学经历的教师,教师的英语应用能力参差不齐,很难做到把一门课程讲得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也很难保证教学效果。这种状态在短期内难以有明显改善,因此,首先应该理清双语教学的目标。从现实情况看,把双语教学定位为培养具有一定英语应用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比较合适,而且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专业英语文献的阅读能力为主。大学生经过英语语言教育,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通过双语教学,帮助学生建立专业词汇库,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专业文献的阅读和思维、获取专业知识的能力,进而运用外语进行专业知识的交流。
2.双语教学不应以降低专业知识的学习为代价。在准确定位双语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应该明确“双语教学”是一种“学科教学”,而非“语言教学”。早期的双语教学为了照顾学生的阅读能力,选用内容比较少的精简教材,课堂上用大量的时间进行英语生词的补习,课堂信息量明显不足。这显然是一种舍本逐末的教学方式。因此,在安排双语教学计划的时候应考虑适当增加教学学时。采用渐进式教学方式,进入课堂初期降低授课进程速度,留给学生适应英文教材的时间。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回归到正常的专业课教学。通过适当的教学模式的改革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保证教学质量。
3.解决制约双语教学效果的瓶颈问题。①有计划地进行教师培训。教师的水平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在双语教学中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还要求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能做到在课堂上熟练地进行双语切换,准确地表达专业知识。目前,我国高校双语教师匮乏已成为制约双语教学发展的瓶颈。高校双语教师基本上是一些外语优秀的专业课教师,一般有一定的国外学习经历。但是他们距离用外语教学还有一定的距离,很难用外语充分表达专业内容。因此,高校应有计划地着手建设一支双语教师队伍,在师资上保证双语教学的质量。②改革英语语言教学,使之与专业人才培养衔接。目前的英语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近年来受到一些专家的批评。英语虽在我国占据了仅次于汉语的第二语言的地位,学生从中学到大学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到英语学习中,但从语言教育学科的角度讲,它始终是“外语”,而不能成为“第二语言”,培养出来的学生英语考试能力很强,而应用能力很弱。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进行重新设计,提高专业英语教学的比重,采用EAP(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的教学,在一年级进行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在二年级进行专业英语的教学,三四年级适当使用双语进行专业课的教学。③双语教学应从培养计划着手规划,形成系列化。目前大学的双语教学还处在起步的阶段,专业双语教学课程的开设往往是依赖任课教师的意愿,缺少根据学科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的需求的系统性规划。大量学生在进入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环境后表现出不适应,不能运用英语进行顺畅的阅读和交流。课堂调查发现影响学生学习效率和积极性的关键问题是学生掌握的专业词汇量不足。因此应该从培养双语专业人才的目标出发,从教学计划开始进行系统设计,双语课程形成系列化。从二年级开始,每学期设置一两门双语课程,课程间做到内容衔接,从易到难。让学生在四年学习期间逐步掌握一定量的专业词汇,熟练掌握专业文献的阅读。④逐步开展双语教学教学辅导材料的建设,建立专业的词汇库,形成高效的双语教学模式。在双语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集中反映的问题开展教学方式的改革,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学生反映最多的问题是英语专业词汇多,影响了教材的阅读。专业词汇不熟悉是影响双语教学的关键瓶颈。首先,在课程初期就要适当地讲授一些英文专业词汇,减少学生阅读英文专业资料的困难,让学生有一个适应过程。其次,组织翻译编辑与课程配套的专业词汇集,帮助学生迅速跨越生词障碍。目前专业词典很多,但是在阅读过程中频繁翻查词典严重降低阅读速度,影响学习信心,因此教学中可以组织对某一门专业课程,按章节编辑一个专业词汇集,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在课外安排一定的教材阅读预习任务,然后组织课内讨论,引导学生阅读外文教材。
针对部分学生的阅读只是停留在表层的理解上,对整个篇章的理解不够深入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开展问题导向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这是目前一种受到普遍欢迎的教学新方式,通过分析问题、实际解决问题的方式讨论,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将这一教学模式引入双语教学课堂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加深对课程概念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张维佳.双语教学的性质,条件及相关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4):20-26.
[2]吴平.五年来的双语教学研究综述[J].中国大学教学,2007,(1):37-45.
[3]王海华,王同顺.双语教学与公共英语教学的接口问题[J].外语界,2003,(1):26-31.
[4]俞理明,袁笃平.双语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5,26(3):74-78.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渐进式的问题导向型双语教学新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2054)
作者简介:鲁明波,男,博士,副教授。长期从事生物技术专业的科研和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