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上的绿色呼唤

来源 :陕西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cz19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土高原是我国四大高原之一(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它的大致范围是北起长城,南倚秦岭,东临太行山西麓,西至乌鞘岭和日月山,总面积约37万平方公里,其中黄土覆盖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跨越山西省的全部和陕西、甘肃、宁夏三省的大部,兼有青海、河南和内蒙古等省(区)一隅,纵横七省(区)。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辽阔,堆积厚度最大,黄土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区域。区内地貌多姿多娇,有葱葱郁郁的森林山地,平展展的黄土塬,一马平川的河谷平原;但最引人瞩目的则是由于长期强烈的水土流失形成的大片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光山秃岭的黄土梁峁丘陵,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从她的身边流过。
  坐落在黄土高原上的延安,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远在传说时期,轩辕黄帝开历史先河,创立中华文化,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就坐落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南端的延安市黄陵县城北的桥山上。
  黄帝陵,是绿色的帝陵。这里有中国最古老、覆盖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柏群,约8万余株,千年以上的就有3万余株。“黄帝手植柏”距今五千余年,相传为黄帝亲手所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树,被誉为“世界柏树之父”和“世界柏树之冠”。倘若走进黄帝陵,身处大片的古柏群中,親手抚摸“黄帝手植柏”,你是否会突发断想,难道我们的始祖五千年前就已经在昭告他的后世子孙:要植树种树,让山水变绿!
  在此后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居住在这片黄土高原上的一代代华夏子孙,用生命和智慧守护着它,用勤劳和汗水浇灌着它,用拼搏和奋斗开拓着它,创造出一个个人间奇迹,谱写着一篇篇人文的华章。数千年来,延安以其“边陲之郡”“五路襟喉”的特殊战略地位引来无数英雄豪杰,吴起、蒙恬、范仲淹、沈括等许多中国古代名将在此大展文韬武略,上演了一幕幕金戈铁马的悲壮史剧。
  在20世纪上半叶,延安又是中国革命的红色摇篮,民族英雄刘志丹、谢子长创立的陕北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央红军长途征战的落脚点。从1935年10月开始,在此后的13年里,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个沟壑遍布的黄土高原上,领导了敌后抗日斗争和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解放战争,为新中国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写下了辉煌的一页,由这里诞生的延安精神也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踏上黄土高原,不由会被那威武雄壮、响声震天的安塞腰鼓所震撼。安塞腰鼓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天下第一鼓”。它是黄土高原上最具艺术魅力和最能表现黄土地人情感狂欢的舞蹈仪式,也是和黄土地关系最密不可分的艺术表现形式。白羊肚手巾红腰带,远看那红色的腰鼓挎在腰间,鼓槌上的红飘带随着舞者狂放有力的动作上下翻飞,和舞者白色的衣裤相映衬,几人或上千人同时在黄土窝中敲打、起舞,那松软的黄土,在一个个硕壮的八尺男儿狂热的踩踏和踢腾中漫天飞扬,顿时有天地浑然一体的感觉,似乎要把观赏者带回到那久远的洪荒世界里去,那磅礴的气势和精湛的表现力真是令人陶醉。但是从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来重新认识安塞腰鼓,这种从远古流传下来的原生态的鼓乐和舞蹈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到了人类文明进步的今天,是否还一定要依靠那扬起的漫天黄尘来烘托其艺术表演的效果?能否让安塞腰鼓在青山绿水中焕发新的生命活力?这是值得黄土地上的艺术家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和安塞腰鼓同样带给人心灵震撼的是黄河壶口瀑布。所不同的是安塞腰鼓是高原人和黄土地的奇缘巧合,壶口瀑布则是自然造化的杰作,它是万里黄河上的著名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黄河从青藏高原上奔涌而下,经河套平原至晋陕大峡谷,由北向南直泻而下,至陕西延安宜川县和山西临汾吉县,突然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形成壮观的壶口瀑布,瀑布落差9米,每年到了雨季,从黄土高原上倾泻而下的滚滚泥流汇入黄河之后,在壶口形成滔天的巨浪。20世纪中华民族遭受民族史上最危险的时刻,激励中国人民愤然掀起伟大的抗日战争的《黄河大合唱》就诞生在这里。歌中那激越如浊浪咆哮般的呐喊,向全中国全世界吹响了民族解放的战斗号角,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黄河奔腾汹涌的气势从此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朋友!你到过黄河吗?你渡过黄河吗?你还记得河上的船夫拼着性命和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吗?如果你已经忘掉的话,那么你听吧!……
  踏上黄土高原,最不忍让人目睹的是那些由于长期强烈的水土流失形成的大片沟壑纵横、光山秃岭的黄土梁峁丘陵,它不禁会让人在心里产生深深的忧虑,几千年来生活在这种恶劣环境中的祖祖辈辈,该是怎样的艰难啊。这也会令人情不自禁地想起20世纪80年代末期那首红遍大江南北的《黄土高坡》: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我家住在黄土高坡,日头从坡上走过,照着我窑洞晒着我的胳膊,还有我的牛跟着我。/不管过去了多少岁月,祖祖辈辈留下我,留下我一望无际唱着歌,还有身边这条黄河。/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四季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八百年还是一万年,都是我的歌。
  那粗犷豪放的旋律,瞬间可以把你带入到一幅幅极富高原特色的黄土生活画卷和充满激情的历史岁月中去。可那毕竟只是充满生活热情的艺术家带有艺术想象和对生活现实夸张了的艺术表现。歌中那黄土高坡上的大风,挥洒着阳光的窑洞,跟在老农身后的牛,身边流淌着的黄河,在这一幅幅艺术镜像的背后,更多的是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黄土高坡上的人们的辛酸、辛劳和辛苦。而常与这种辛酸、辛劳和辛苦伴随而生的还有愚昧、麻木和无望。如果对同样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陈凯歌导演、张艺谋摄影制作的影片《黄土地》还熟悉的话,就不难明白这一点。剧中陕北农村贫苦女孩翠巧,自小由爹爹作主定下娃娃亲,她无法摆脱厄运,只得借助信天游的歌声,抒发内心的痛苦。而造成这种痛苦的根源,是善良爹爹的愚昧,是世世代代沿袭的男女不平等的陈腐观念,也许还主要有黄土地上物质的极度贫困和生存环境的艰难。尽管影片导演想用现代文明思想唤起剧中人物的觉醒,但女主人公翠巧的悲剧性结局,正说明黄土地上女性的解放除了社会生活观念的变革,还必须依赖于物质条件的改善和生存环境的彻底改变。
  踏上黄土高原,放眼望去,是一望无际的黄土。根据大量的地质地貌资料和几代地理历史学者多次实地考察和研究,基本认为黄土是次大陆第四纪地质体中一个独具特色的风尘沉积物,它是地质环境的一部分,其中隐含着二三百万年来地质运动的种种神奇景象,蕴藏着从远古至今气候环境变化的丰富信息。
  然而,黄土高原不只有远古地质变化的奥秘和人文风貌的斑斓色彩,它还有大地自身运动和大气环流所带来的巨大灾害。熟悉中国地形地貌的人都知道,我国的地形西北高,东南低,黄土高原的地质构造和地理走向也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加上黄土高原正好位于黄河中游,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如巨龙般从它身边流过,每逢雨季,疏松的黄土高原便被无情的暴雨冲刷侵蚀得伤痕累累,在它身上刀刻般地划出一道道沟壑,交错成了一架架光秃秃的梁峁,被雨水冲刷下来的黄土瞬间变成泥浆,汇成一股股泥流,都被更大的雨水带入了黄河,使清澈的母亲河变得浑浊不堪,更为严重的是,长期的泥水冲刷,给黄河下游两岸的人民生活造成直接的威胁,因此历代的统治者都把治理黄河看做天大的事,它直接关系到王朝江山的安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一直把治理黄河当作重大工程来抓,先后修建了三门峡水库和小浪底水库。但是,由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越来越多的泥沙汇入黄河并长期淤积,使两座水库的防洪除沙功能大为削弱,黄河到了郑州和开封一段竟变成了悬在地上的河,直接给中原最大的工业城市郑州的发展带来隐患。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视察和指示,科学家无数次地实地调查和研究,终于使国家的决策层形成了一个共识,这就是:根治黄河泥沙问题必须从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入手。然而广袤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很大,治理它没有科学的决策不行,有了科学的决策,没有广大群众思想观念的觉悟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也不行,而且更需要有国家强大的财力和物力做后盾。到了20世纪末期,中国终于迎来改革开放、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这场巨大的社会变革,不仅给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提供了上述的必备条件,而且也为全面实施退耕还林生态建设工程带来了良好的历史机遇。
  在中央决策部署的推动下,延安市委、市政府抢抓历史机遇,带领全市人民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大规模的退耕还林,在短短不到20年的时间里,在肆虐千百年的黄土高坡上又进行了一场大气磅礴的绿色革命,实现了“换地改天”的伟大变革。为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建设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做出了新的贡献,为延安精神奏响了新时代的最强音,也为黄土高原及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经验、树立了典范。
  那么,延安的这场绿色革命是怎样搞起来的?昔日那大片的沟壑梁峁和光山秃岭是怎样变绿的?老百姓的生活环境和条件真的變好了吗?尤其是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是否得到解决?黄河的泥沙量是否真的减少了?
  要解答这些问题,还是让我们踏上广袤的黄土高原,去亲眼目睹和领略今日山清水秀的绿色延安吧……
  责任编辑柳江子
  作者简介:张宝宁,男,陕西渭南人,西安外国语大学教授,原中文学院院长。陕西省写作学会副会长。有多种学术研究著作出版。
其他文献
《净土》人物略说  王向力小说《净土》的人物形象鲜明,语言流畅自然,景物点染得宜,风格轻松明快,时带微讽,引人莞尔。下面着重谈谈人物。  作品名为“净土”,在玉佛寺“当是佛教八大宗派之一净土宗的祖庭”之外,此寺座落于玉水河中的一个孤岛上,好似与世隔绝,成了佛门净土,故亦不无象征意义。但要在滚滚红尘中求得一方净土,谈何容易。作品以宁静始,以喧嚣终,终未摆脱世俗的纷扰。此则与居于寺中的人有关。  小说
期刊
深沉的夜,县城的街灯一如既往守候着第二早的曙光,那将又是一个白昼,暄闹吵杂又将再次充斥县城的角角落落,而此刻,沉默不语的街灯依然点亮城市的宁静和安详。街灯汇聚的橘黄色图案构成县城的轮廓,不规则的长方形,线条简单清晰,清一色冷峻的直线条,没有一丝弧一点圆,最长的直线,维护着县城轮廓的秩序,统领着长长短短的街巷,那是县城的主街道。轮廓之外的漆黑似一潭寂静的水,波澜不起涟漪不泛,混浊地向四周弥漫,那是广
期刊
1  鱼玉儿的家,在秦岭山中。  那地方,地处偏僻,在大山深处,只有一条坑洼的泥土路,通向山外边的世界。依着这条坑洼的泥土路,翻越一座小山粱,能到镇子上,然后,从镇子上坐了班车,翻过秦岭,就能到那都市里了。  儿时的鱼玉儿,没有想过要从那坑洼的泥土路,去外边的世界,翻过秦岭,去那都市里。村庄,就是鱼玉儿全部的世界,就是他儿时的天堂,乐园。鱼玉儿和他的伙伴,无忧无虑地生活在村庄。  有两条小河,在村
期刊
秦岭七十二峪,我走了四十八峪。每条峪的山水,都记录着我的私人生活。山水,是我的生命滋养。毕生生活在秦岭的脚下,自然,它是我私人生活的印证。  去的最多的,是距我距离最近的化羊峪。东有鸡头山,西有牛头山,南靠将军山。呈凤凰盘卧之势,站在峪口北望,百里秦川尽收眼底。峪口有一庙,曰化羊庙,亦名化羊宫、天齐庙,始建于宋朝,距今近1000年。正对牛头山的山坡上有金峰寺,建于隋,兴于唐,为古代科学史上著名的天
期刊
借榔头  吃完晚饭,老姚放下筷子,匆匆向门外走。  你急火着忙的,干啥去?老伴问。  昨天不是给你说了嘛!老寇要请我们几个老哥们看电影。老姚说。  你还真去?老寇是啥人你不知道?他被老婆压制了一辈子,抠了一辈子,吝啬了一辈子。他请你们看电影?你知道现在去外边看场电影的票价是多少吗?五十!老寇平时在街上都不舍得吃碗面,会请你们看电影!太阳从西边出来了?老伴说。  我们建了个群,老寇在群里说请大家看一
期刊
老家门前老人洞  老家对面有一座崖壁,不高,却光滑如削,人不能攀援,古人能耐大,全凭手工操作,不知下了多大功夫,才在上面凿出两个洞来。我每次出门,只要抬头,再游移的眼神都躲不过去,这两个洞很像猫科动物的眼睛,每时每刻都在虎视眈眈。仔细看,一只四方形,一只五边形,反正不是圆形,四五合而为九,是不是取九九归一或者久久长寿之意?后来发现,下方灌木丛中错落着还有两个洞,很浅,站到堰坎上都能一眼观尽,可能是
期刊
一  老三,我晓得你的两只手一直揉搓着我冰冷的脚,你的眼眶里浸满了泪水,你一门心思指望把我的脚捂热,把我整个人捂热,把我从死亡的临界拉回来,让我再活几年,哪怕多活一天你都高兴。不过我自己知道,我已经熬不过今夜,你的爷爷、娘娘,早就在那边喊我回去。  本来,我只想这样不声不响地走掉,把心里所有的想法,讲直白了就叫委屈、辛酸,带进火葬场去烧掉,埋进泥土里去烂掉。讲不清为啥,当我快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
期刊
李世民的妻子文德皇后传说是我们三原的姑娘,因而县内许多地名都与文德皇后有联系。譬如楼底村、美人桥、戴花观等等。我的故乡起驾村,相传是文德皇后出嫁时起驾的地方。从我们村子到都城长安,泾阳有挡驾村、高陵有等驾村、长安有落驾村,也都是因这次大典而得名。  我们村尽管沾了皇家之气,但村子并没因此而大富大贵。前朝古代的事说不清,记忆中的村子,只有一条土街,20来户人家。村子被夯土的城墙围着,村东头有一土楼,
期刊
要见大世光,魏落西门上。这句儿时听来的歇后语,至今言犹在耳。也有“要看大市场,魏落西门上”之说。总之,西门地段,在当地人的心目中,堪比义乌商品批发市场、郑州纺织大世界,甚至可与世界最繁花的贸易之都———迪拜购物中心相媲美。  魏落———我的家乡。渭北高原旬邑县城西北的一个普通村庄。因村子在汉、唐、宋时期曾有第五伦、第五琦、第五均三人出任宰相,故也有宰相村之称。  魏落古村如同巨型葫芦(原下魏落村)
期刊
占祖国版图六分之一的新疆,一直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记得读中学时,地理课考试常会给一张空白中国地图,让考生们填写各省名称,并描写它的地理特点。拿到题,我会毫不犹豫地给地图西北部最大的空白地带,填上“新疆”两个字,同时,我会将区域特点的核心词———蓝天、白云、沙漠、戈壁、雪山、草地、河谷、圣湖、牛羊、骆驼等赋予这个地方。  新疆地大物博,壮美辽阔,民族众多,风情迥异,充满了神秘的色彩。我和新疆的情缘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