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除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9年3月-2010年12月期间到本院治疗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102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宫腔镜电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经分别治疗后,观察组疗效优18例,疗效良30例,疗效差3例,疗效优良率94.12%;对照组疗效优12例,疗效良29例,疗效差10例,疗效优良率80.39%。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上具有显著性差异,(x2=12.12,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在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上具有确切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宫腔镜电切术;子宫黏膜下肌瘤;临床疗效;安全性
子宫黏膜下肌瘤为突向子宫腔内生长的一种子宫肌瘤,因为肌瘤表面覆盖部分子宫内膜,所以会增加子宫内膜面积,会在宫腔内占位,导致影响经血的排出,进而导致子宫发生异常收缩,出现痛经、月经量增多、月经周期紊乱等临床症状[1]。本文选取2009年3月-2010年12月期间到本院治疗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102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宫腔镜电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3月-2010年12月期间到本院治疗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102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年龄最大的45岁,最小的24岁,平均年龄为(34.34±2.12)岁;Ⅰ型21例,Ⅱ型20例,Ⅲ型10例;肌瘤直径最小的1.0厘米,最大的4.5厘米,平均(2.09±1.09)厘米。对照组患者年龄最大的44岁,最小的25岁,平均年龄为(33.98±2.09)岁;Ⅰ型20例,Ⅱ型22例,Ⅲ型9例;肌瘤直径最小的0.9厘米,最大的4.6厘米,平均(2.11±0.98)厘米。两组患者在数量、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宫腔镜电切除术治疗。取膀胱截石位,用宫颈扩张器将宫颈扩张到11号,如果黏膜下肌瘤已经脱出宫颈外,用止血钳钳住瘤蒂的根部,然后切下,再放入宫腔电切镜观察瘤蒂部位,并将剩余瘤蒂组织切除,如果发生出血使用电凝进行止血,对于Ⅱ型、Ⅲ型黏膜下肌瘤,应将肌瘤先切割成小碎片再取出,在电切肌瘤时,应该从肌瘤位于宫腔内最为突出的部分开始切除,在宫腔镜直视下将电切环越过肌瘤的表面到肌瘤后部,要尽量避免伤及周围正常内膜,再沿着宫底向宫颈方向进行切割,一定注意切割不要过深,避免导致严重的出血或者子宫穿孔[2]。
1.3 观察项目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恢复情况。
1.3.1 临床疗效[3] 疗效优:患者在手术后月经恢复正常,痛经消失或者明显减轻,月经恢复正常,贫血已得到纠正,没有肌瘤残余或者残余肌瘤已经明显缩小。疗效良:患者在手术后月经恢复正常,但痛经还依然存在,贫血有所减轻,残余肌瘤不增长。疗效差:患者在手术后月经和手术前一样,或者存在不规则阴道流血,痛经、贫血没有改善,残余肌瘤增长,需要二次手术治疗。疗效优良率:(疗效优例数+疗效良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x2和t检验,如P<0.05表示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 经分别治疗后,观察组疗效优18例,疗效良30例,疗效差3例,疗效优良率94.12%;对照组疗效优12例,疗效良29例,疗效差10例,疗效优良率80.39%。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上具有显著性差异,(x2=12.12,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 术后恢复情况 两组患者在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上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3 讨 论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进行宫腔镜电切术可以比较完整的将肌瘤以及其蒂部切除,有效的避免了手术后再次复发,并且可以避免开腹手术所导致一系列术后并发症[4]。并且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不影响卵巢功能等诸多显著优点[5]。综上所述,宫腔镜电切术在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上具有确切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冒福云.宫腔镜电切除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56例探讨[J].重庆医学,2011,40(32):3278-3279.
[2] 贺娜珍.宫腔镜电切除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42例[J].临床医学,2008,28(3):102-103.
[3] 周湘岚.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外医疗,2012,14:96-97.
[4] 李会珍,薄彦爽,韩亚娟.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2,14(1):92-93.
[5] 龙棣.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177例[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5,16(3):165-167.
【关键词】 宫腔镜电切术;子宫黏膜下肌瘤;临床疗效;安全性
子宫黏膜下肌瘤为突向子宫腔内生长的一种子宫肌瘤,因为肌瘤表面覆盖部分子宫内膜,所以会增加子宫内膜面积,会在宫腔内占位,导致影响经血的排出,进而导致子宫发生异常收缩,出现痛经、月经量增多、月经周期紊乱等临床症状[1]。本文选取2009年3月-2010年12月期间到本院治疗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102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宫腔镜电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3月-2010年12月期间到本院治疗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102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年龄最大的45岁,最小的24岁,平均年龄为(34.34±2.12)岁;Ⅰ型21例,Ⅱ型20例,Ⅲ型10例;肌瘤直径最小的1.0厘米,最大的4.5厘米,平均(2.09±1.09)厘米。对照组患者年龄最大的44岁,最小的25岁,平均年龄为(33.98±2.09)岁;Ⅰ型20例,Ⅱ型22例,Ⅲ型9例;肌瘤直径最小的0.9厘米,最大的4.6厘米,平均(2.11±0.98)厘米。两组患者在数量、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宫腔镜电切除术治疗。取膀胱截石位,用宫颈扩张器将宫颈扩张到11号,如果黏膜下肌瘤已经脱出宫颈外,用止血钳钳住瘤蒂的根部,然后切下,再放入宫腔电切镜观察瘤蒂部位,并将剩余瘤蒂组织切除,如果发生出血使用电凝进行止血,对于Ⅱ型、Ⅲ型黏膜下肌瘤,应将肌瘤先切割成小碎片再取出,在电切肌瘤时,应该从肌瘤位于宫腔内最为突出的部分开始切除,在宫腔镜直视下将电切环越过肌瘤的表面到肌瘤后部,要尽量避免伤及周围正常内膜,再沿着宫底向宫颈方向进行切割,一定注意切割不要过深,避免导致严重的出血或者子宫穿孔[2]。
1.3 观察项目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恢复情况。
1.3.1 临床疗效[3] 疗效优:患者在手术后月经恢复正常,痛经消失或者明显减轻,月经恢复正常,贫血已得到纠正,没有肌瘤残余或者残余肌瘤已经明显缩小。疗效良:患者在手术后月经恢复正常,但痛经还依然存在,贫血有所减轻,残余肌瘤不增长。疗效差:患者在手术后月经和手术前一样,或者存在不规则阴道流血,痛经、贫血没有改善,残余肌瘤增长,需要二次手术治疗。疗效优良率:(疗效优例数+疗效良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x2和t检验,如P<0.05表示两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 经分别治疗后,观察组疗效优18例,疗效良30例,疗效差3例,疗效优良率94.12%;对照组疗效优12例,疗效良29例,疗效差10例,疗效优良率80.39%。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上具有显著性差异,(x2=12.12,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 术后恢复情况 两组患者在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上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3 讨 论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进行宫腔镜电切术可以比较完整的将肌瘤以及其蒂部切除,有效的避免了手术后再次复发,并且可以避免开腹手术所导致一系列术后并发症[4]。并且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不影响卵巢功能等诸多显著优点[5]。综上所述,宫腔镜电切术在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上具有确切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冒福云.宫腔镜电切除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56例探讨[J].重庆医学,2011,40(32):3278-3279.
[2] 贺娜珍.宫腔镜电切除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42例[J].临床医学,2008,28(3):102-103.
[3] 周湘岚.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外医疗,2012,14:96-97.
[4] 李会珍,薄彦爽,韩亚娟.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2,14(1):92-93.
[5] 龙棣.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177例[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5,16(3):16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