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广州的一些老街区,有着这样一群建筑:一幢幢房子好像长了脚,被柱子架在半空,底层的房子似乎往里掏空了两三米左右,而且在街左右两旁各形成一条宽敞的人行走廊,这条走廊,长可达数百米甚至几千米。这些被柱子架在半空的“长脚”房子,便是广州最有特色的近代建筑之一 —— 骑楼。
骑楼是舶来品
骑楼,一种“上楼下廊式”临街建筑,是中国近代史上极具岭南特色的建筑形式。建筑物一楼建成行人走廊,既是居室或店面的外廊,又是室内外的过渡空间。走廊上方则为二楼楼层,犹如二楼“骑”在一楼之上,故称为“骑楼”。
广州人对骑楼再熟悉不过了,旧时在骑楼底,孩子们弹棋、拍公仔纸、跳橡皮筋,成人喝茶乘凉、开铺做生意,过去广州没有高架桥,翻风落雨,人们都站在骑楼下避雨……
几年前,香港特区政府宣布以48亿港元保护坐落在湾仔、深水埗、旺角等地的48栋骑楼建筑,香港人认为这些骑楼的设计始于广州,故将它们叫做“广州骑楼”。
事实上,骑楼并非“广州制造”,而是舶来品,源自新加坡、香港等英属殖民地。早在1878年,香港政府为改善居民拥挤的住宿情况,颁布了《骑楼规则》,并开始建造骑楼。10年之后,两广总督张之洞从香港得知骑楼的功用,开始在广州兴建类似骑楼的“铺廊”。
作为一种典型的外廊式建筑物,骑楼的渊源最早可上溯到约2500年前的希腊“帕特农神庙”,那是雅典卫城的主体建筑。现代意义上的骑楼最早起源于印度的贝尼亚普库尔,是英国殖民者首先建造的,称之为“廊房”。
这种欧陆建筑与东南亚地域特点相结合的一种建筑形式可以挡避风雨侵袭,挡避炎阳照射,造成凉爽环境,因此在东南亚及岭南地区十分风靡。
欧式骑楼传入广州后,与广州传统的飘檐式建筑相结合,演变成为轻巧通透的骑楼。骑楼堪称广州人将西洋建筑风格和岭南建筑传统完美结合的产物,是典型的既取法“欧风美雨”,又“中西合璧”的建筑。
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骑楼在广州大行其道,并很快传到闽南、海南等地区,成为岭南地区商业街市的一种特有建筑形式。
商住两用,平易近人
广州人灵活务实的精神把外国敞廊式的商业建筑桥廊,演变成了广州独特的商住两用、具有了一种平易近人的市井气质和浓郁生活气息的骑楼建筑。
这些洋溢着市井味道的骑楼建筑,多数为2到4层的砖木混合结构,底层前部为骑楼柱廊,向街敞开,柱距是4米,进深是4米,净高是五六米,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与商店、茶楼、酒家、旅馆、戏院等相连,而后部是工场、货仓、生活用房等,楼上用作民居,商宅结合,亦市亦居。
首层可避风雨,防日晒,方便行走和购物;连续的商业长廊可以装饰各种橱窗,陈列商品和招徕顾客;楼上的采光设计和通风效果俱佳,与地面保持一定距离则可以减少广州梅雨天气带来的“湿气”,居住适宜。
由于骑楼是居住、经商结合的场所,还为路人遮阳避雨,所以广州人赋予了它一个美名——“风雨廊”。广州人喜欢这样赞叹骑楼:“落雨,无有洗惊(不用担心),有骑楼;出太阳,无有洗惊,有骑楼。”
骑楼这个务实的“风雨廊”,既方便商家,也方便市民,因此深得广州人的喜爱。
骑楼是广州和岭南城市商业街市的一大特色。这种特色的形成是近代规划师、建筑师以及普通市民在城市规划及建筑法规指导下共同的结果,并以其浓厚的中西合璧形式和丰富多彩的条理性、重复性、连续性,和谐统一地形成了一条条艺术长廊而蜚声中外建筑界。
中西合璧之美
广州骑楼是深受“欧风美雨”影响的产物,所以,在整体建筑的装饰上,也呈现出很浓郁的西化风格。
临街立面的处理上多为西式造型或中西结合,比如,由一块块细小的彩色玻璃组合而成的满洲窗,是最具有中式建筑的特色;而楼顶的山花、女儿墙和楼身上的欧式小阳台,则是西方古建筑特有的元素。满洲窗与山花、女儿墙、欧式小阳台相结合,形成了颇时髦的“洋式店面”。
在广州每座骑楼建筑的楼顶,都可以看到山花和女儿墙。山花是立面上一种缓坡的三角形山墙的花饰,有意设计成曲线和半圆形。骑楼建筑中的山花,成为屋顶的重点装饰部分,有些是极具现代感的直线条形,有些加入西方柱饰、带有欧洲风格,有些则在上面雕塑着各式各样的图案。山花两边的矮墙便是女儿墙,又称“压檐墙”,出现在天台边缘以及檐口以上的位置,有圆的、方的、弧线形等等。
而骑楼的墙面装饰,可谓千姿百态。建筑细部的檐口下、窗眉、窗台下以及门套等部位,都巧妙地装饰着花饰,其图案样式有岭南特色的佳果、吉祥纹饰以及具有中国古典卷草情调的图案。例如广州第十甫路的老字号“陶陶居”酒楼,墙面不仅布满了满洲窗,而且还刻满了很多色彩缤纷的浮雕图案,有《牡丹亭》、《西厢记》、《贵妃醉酒》、《八仙过海》、《白蛇传》、《穆桂英挂帅》、《张飞战马超》等,仿若欣赏一幕幕流动中的中国传统戏曲,有种穿越时空之感。
正因为工匠们对西方建筑创造性的模仿和大胆的改良,成就了广州骑楼活泼而有特色的建筑风格,并被中西合璧成了仿哥特式、古罗马卷廊式、仿巴洛克式、现代式、中国传统式和南洋式等六种典型骑楼。
西关奢繁,东山简洁
广州有句俗谚:“东山少爷,西关小姐。”意思是说,东山是权门显宦的聚居地,出入的多是官家子弟;而西关是商业繁华区,出身富商之家的小姐,花飞蝶舞,招摇过市。而有意思的是,对广州骑楼,人们也喜欢划分为两个典型的流派:西关骑楼和东山骑楼。
西关骑楼是早期骑楼的代表,外观上追求山花、罗马柱、卷曲花纹、中式清水砖材料,窗户多为清代满洲窗等繁复的装饰元素。而东山骑楼形成年代较西关骑楼稍迟,舍弃复杂的符号化装饰,趋于现代和简洁,例如将线条繁琐的罗马柱变为简单的方柱、圆柱;细石米墙代替了西关那些早期的清水砖墙;几何图案增多,而卷曲图案减少等。
对于地道的广州人来说,他们更喜欢西关骑楼的古意。尤其是老西关恩宁路段的一些骑楼,更是原汁原味。粗大的梁柱,长长的吊扇,铺满阶砖的路面,这里的人们仍然习惯在骑楼的廊柱之间,拉起一根长长的铁线晾晒衣服,推着自行车进出的大伯操一口正宗的白话跟熟人打招呼,小店里的大妈则叮嘱在玩耍的孩子:“要行骑楼啊!”因为骑楼不怕高空落物,不怕车辆冲突,能向路人提供这么一份安全感的,在广州没有什么建筑能比得上骑楼了。
骑楼是舶来品
骑楼,一种“上楼下廊式”临街建筑,是中国近代史上极具岭南特色的建筑形式。建筑物一楼建成行人走廊,既是居室或店面的外廊,又是室内外的过渡空间。走廊上方则为二楼楼层,犹如二楼“骑”在一楼之上,故称为“骑楼”。
广州人对骑楼再熟悉不过了,旧时在骑楼底,孩子们弹棋、拍公仔纸、跳橡皮筋,成人喝茶乘凉、开铺做生意,过去广州没有高架桥,翻风落雨,人们都站在骑楼下避雨……
几年前,香港特区政府宣布以48亿港元保护坐落在湾仔、深水埗、旺角等地的48栋骑楼建筑,香港人认为这些骑楼的设计始于广州,故将它们叫做“广州骑楼”。
事实上,骑楼并非“广州制造”,而是舶来品,源自新加坡、香港等英属殖民地。早在1878年,香港政府为改善居民拥挤的住宿情况,颁布了《骑楼规则》,并开始建造骑楼。10年之后,两广总督张之洞从香港得知骑楼的功用,开始在广州兴建类似骑楼的“铺廊”。
作为一种典型的外廊式建筑物,骑楼的渊源最早可上溯到约2500年前的希腊“帕特农神庙”,那是雅典卫城的主体建筑。现代意义上的骑楼最早起源于印度的贝尼亚普库尔,是英国殖民者首先建造的,称之为“廊房”。
这种欧陆建筑与东南亚地域特点相结合的一种建筑形式可以挡避风雨侵袭,挡避炎阳照射,造成凉爽环境,因此在东南亚及岭南地区十分风靡。
欧式骑楼传入广州后,与广州传统的飘檐式建筑相结合,演变成为轻巧通透的骑楼。骑楼堪称广州人将西洋建筑风格和岭南建筑传统完美结合的产物,是典型的既取法“欧风美雨”,又“中西合璧”的建筑。
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骑楼在广州大行其道,并很快传到闽南、海南等地区,成为岭南地区商业街市的一种特有建筑形式。
商住两用,平易近人
广州人灵活务实的精神把外国敞廊式的商业建筑桥廊,演变成了广州独特的商住两用、具有了一种平易近人的市井气质和浓郁生活气息的骑楼建筑。
这些洋溢着市井味道的骑楼建筑,多数为2到4层的砖木混合结构,底层前部为骑楼柱廊,向街敞开,柱距是4米,进深是4米,净高是五六米,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与商店、茶楼、酒家、旅馆、戏院等相连,而后部是工场、货仓、生活用房等,楼上用作民居,商宅结合,亦市亦居。
首层可避风雨,防日晒,方便行走和购物;连续的商业长廊可以装饰各种橱窗,陈列商品和招徕顾客;楼上的采光设计和通风效果俱佳,与地面保持一定距离则可以减少广州梅雨天气带来的“湿气”,居住适宜。
由于骑楼是居住、经商结合的场所,还为路人遮阳避雨,所以广州人赋予了它一个美名——“风雨廊”。广州人喜欢这样赞叹骑楼:“落雨,无有洗惊(不用担心),有骑楼;出太阳,无有洗惊,有骑楼。”
骑楼这个务实的“风雨廊”,既方便商家,也方便市民,因此深得广州人的喜爱。
骑楼是广州和岭南城市商业街市的一大特色。这种特色的形成是近代规划师、建筑师以及普通市民在城市规划及建筑法规指导下共同的结果,并以其浓厚的中西合璧形式和丰富多彩的条理性、重复性、连续性,和谐统一地形成了一条条艺术长廊而蜚声中外建筑界。
中西合璧之美
广州骑楼是深受“欧风美雨”影响的产物,所以,在整体建筑的装饰上,也呈现出很浓郁的西化风格。
临街立面的处理上多为西式造型或中西结合,比如,由一块块细小的彩色玻璃组合而成的满洲窗,是最具有中式建筑的特色;而楼顶的山花、女儿墙和楼身上的欧式小阳台,则是西方古建筑特有的元素。满洲窗与山花、女儿墙、欧式小阳台相结合,形成了颇时髦的“洋式店面”。
在广州每座骑楼建筑的楼顶,都可以看到山花和女儿墙。山花是立面上一种缓坡的三角形山墙的花饰,有意设计成曲线和半圆形。骑楼建筑中的山花,成为屋顶的重点装饰部分,有些是极具现代感的直线条形,有些加入西方柱饰、带有欧洲风格,有些则在上面雕塑着各式各样的图案。山花两边的矮墙便是女儿墙,又称“压檐墙”,出现在天台边缘以及檐口以上的位置,有圆的、方的、弧线形等等。
而骑楼的墙面装饰,可谓千姿百态。建筑细部的檐口下、窗眉、窗台下以及门套等部位,都巧妙地装饰着花饰,其图案样式有岭南特色的佳果、吉祥纹饰以及具有中国古典卷草情调的图案。例如广州第十甫路的老字号“陶陶居”酒楼,墙面不仅布满了满洲窗,而且还刻满了很多色彩缤纷的浮雕图案,有《牡丹亭》、《西厢记》、《贵妃醉酒》、《八仙过海》、《白蛇传》、《穆桂英挂帅》、《张飞战马超》等,仿若欣赏一幕幕流动中的中国传统戏曲,有种穿越时空之感。
正因为工匠们对西方建筑创造性的模仿和大胆的改良,成就了广州骑楼活泼而有特色的建筑风格,并被中西合璧成了仿哥特式、古罗马卷廊式、仿巴洛克式、现代式、中国传统式和南洋式等六种典型骑楼。
西关奢繁,东山简洁
广州有句俗谚:“东山少爷,西关小姐。”意思是说,东山是权门显宦的聚居地,出入的多是官家子弟;而西关是商业繁华区,出身富商之家的小姐,花飞蝶舞,招摇过市。而有意思的是,对广州骑楼,人们也喜欢划分为两个典型的流派:西关骑楼和东山骑楼。
西关骑楼是早期骑楼的代表,外观上追求山花、罗马柱、卷曲花纹、中式清水砖材料,窗户多为清代满洲窗等繁复的装饰元素。而东山骑楼形成年代较西关骑楼稍迟,舍弃复杂的符号化装饰,趋于现代和简洁,例如将线条繁琐的罗马柱变为简单的方柱、圆柱;细石米墙代替了西关那些早期的清水砖墙;几何图案增多,而卷曲图案减少等。
对于地道的广州人来说,他们更喜欢西关骑楼的古意。尤其是老西关恩宁路段的一些骑楼,更是原汁原味。粗大的梁柱,长长的吊扇,铺满阶砖的路面,这里的人们仍然习惯在骑楼的廊柱之间,拉起一根长长的铁线晾晒衣服,推着自行车进出的大伯操一口正宗的白话跟熟人打招呼,小店里的大妈则叮嘱在玩耍的孩子:“要行骑楼啊!”因为骑楼不怕高空落物,不怕车辆冲突,能向路人提供这么一份安全感的,在广州没有什么建筑能比得上骑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