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斯霞老师告诉了我们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ng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流行、使用的频率极高,教师们既关注又颇感困惑:究竟何为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又该如何在教学中落地?
  问题提得都很好。不过,我以为对核心素养不必这么神秘。它的确是个新概念,其具体内容却不是现在才存在的,它一直存活在学生的心理结构和行为中,一直存活在课程教学中。最近参加“像斯霞老师那样教语文”研讨会,怀念斯老师去世10周年,又一次阅读《斯霞文集》,重温斯老师的故事,突然发现所谓核心素养,原来就在斯霞的童心母爱中,在她的语文教育中。
  斯老师告诉了我们何为核心素养,又如何落实。其实,斯老师就是关注、研究和培育、发展核心素养的典范。从《斯霞文集》中去寻找、发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吧。
  斯老师告诉我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语文教学,不是教语文,而是教儿童学语文。教语文,往往只有语文书,只有语文教学,只有语文作业,可恰恰没有儿童。教儿童学语文,是儿童自主学语文,语文成了儿童自己的语文;语文不只是老师教的,而是儿童自己学的,准确地说是教师教儿童学的。当斯老师讲雷锋故事时,无意中说了句:“可惜雷锋叔叔死得太早了。”马上一位男同学站起来说:“不能讲‘死’,而是‘牺牲’。”斯老师问为什么,这位学生说:“因为雷锋叔叔是为人民利益而献出生命的,他牺牲了。”斯老师马上承认了用词错了,词语里有爱有恨,有感情有温度,鼓励大家向这位同学学习。在这里,知识、能力、态度不就整合在一起了吗?核心素养不是知识、能力、态度的综合体现吗?
  斯老师告诉我们,教儿童学语文,要有童心母爱。我的领悟是,没有童心母爱就没有真正的、活泼的儿童,没有儿童,哪有真正的语文?反过来说,假若没有真正的语文教育,哪会有活泼的儿童学语文,又哪会有可贵的童心母爱?这是个双向互动、建构的关系。核心素养,语文核心素养是童心母爱孕育出来的,是童心母爱让语文有了情怀,有了精神,有了思想,成了一种文化,而这样的语文才会培育、发展儿童的核心素养。语文教育,要以童心母爱的情感动力,将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和文化学习整合在一起,建构核心素养的构架。
  斯老师告诉我们,儿童发展核心素养还要从语文的品格、语文教育的品格里培育和发展。斯老師的语文教育,非常质朴,没有丝毫的装饰性。她说,我不知道什么叫童心,我没有理论,我只知道,工人爱机器,农民爱土地,解放军爱武器,老师自然要爱学生。当批判她母爱时,她说,我爱得还很不够,很不充分,全班四五十孩子我还没爱得过来。她又说,外国夸美纽斯背孩子过河,我也做过:下大雨了,校门口积满了水,我就把孩子一个个背过马路,就仅此而已。质朴,不浮躁,不浮华,更不浮夸,核心素养不正是这样吗?当下,我们亟须回到这样的品格上去,让核心素养闪耀品格的光彩。
其他文献
最新研究显示,被动吸烟很容易导致青少年的运算能力以及阅读能力的下降,间接影响其数学、阅读课的考试成绩。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全世界有相当庞大的被动吸烟的青少年大军,仅仅在美国就有大约330 万的儿童和青少年正在忍受着相当程度的被动吸烟,以至于他们的阅读和计算能力受到了严重的削弱,这已经成为公共健康方面的一个重大问题。  在这项研究中,俄亥俄州医学院的约顿教授与其助手对4399 名6—16 岁之间
暑期结束,儿子刚上初三没几天,老师就打电话把老公叫到了学校。老公从学校回来后,生气地将一本书扔到了桌子上,咬牙切齿地说:“这个臭小子,就是欠揍!”  我不解地问:“什么事让你这么生气?”  老公指着桌子上的书说:“你自己打开看看吧!”  我刚一打开书,一张照片就滑落下来,照片上是一个女孩子,梳着清汤挂面式的长发,大大的眼睛流露着青春的活力,正斜倚在一棵柳树旁微笑。  “怎么了?挺漂亮的一个女孩子啊
4月7日,贵州老年大学举行 “多彩贵州·夕阳红” 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暨“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考级贵州考区中老年艺术考级中心”、“贵州老年大学——贵州日报报业集团教学点”授牌仪式。贵州省原副省长、省人大原副主任、党组书记肖永安,省人大原副主任刘思培,省政协原副主席、党组副书记王思明,省政协原副主席何永康,省政协提案委员会主任、贵州老年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赵强,贵州老年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蓝祝卉,省委老干
一、开心没有谁愿意不开心,可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拥有很好的物质生活依然不开心呢?一个人是否开心,更多的时候与金钱无关,而与心境有关。快乐,与其说是个性使然,不如说是
据报载,现在中学生心理疾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习方面:29%的初中生有厌学心理;考试方面:普遍存在考试焦虑、考场恐惧和认知变态现象;情绪意志方面:41%的初中生情绪波动性大,51%的中学生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差。另外,近3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逆反心理等。近年来,中学生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甚至犯罪的现象时有